原本,殲20理應成為今年珠海航展上唯一的王者,誰知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殲10B-TVC的一系列過失速機動表演搶去了不少風頭。(詳見:殲10B眼鏡蛇動作,今天他們是世界的主角|海量大圖,現場視頻)
過失速機動是飛機在超過失速迎角後,仍然有能力完成可操縱的戰術機動。而可以完成這樣動作的戰鬥機,大部分都裝有推力矢量發動機。
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
蘇俄飛行員的招牌動作,蘇聯飛行員普加喬夫於1989年巴黎航展上首次在公開場合完成,普加喬夫眼鏡蛇由此得名。完成這個動作時,飛行員首先駕駛戰鬥機以適中速度(300~400千米/小時)水平飛行,然後迅速斷開電傳操縱系統開關和迎角限制器開關,並將駕駛杆迅速拉到底,讓飛機在短時間內(5秒左右)保持飛機迎角在 110°至120°之間。
這時飛機由於機腹向前,飛行阻力增大,飛行速度迅速降低至120~130千米/小時。在飛機進入尾衝的臨界點時,接通電傳操縱系統開關和迎角限制器開關,迅速改出,恢復水平飛行,動作完成。雖名為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但蘇聯第一個完成這一動作的飛行員並非普加喬夫,而是伊戈爾·沃克(Igor Volk)。
伊戈爾•沃克
伊戈爾1937年出生,1956年加入蘇聯空軍,1965年成為蘇聯試飛員並進入格羅莫夫試飛中心。伊戈爾擁有超過7 000飛行小時的經歷,駕駛過80種不同的機型,包括戰鬥機、轟炸機和運輸機。1977年,伊戈爾被選為蘇聯航天員,並參加了聯盟T-12任務。
伊戈爾•沃克
插播5s
《航空知識》創刊60年增刊來啦!
誕生於1958年的《航空知識》如今也走過60年歲月,為此我們特別推出《航空知識》60年刊慶特別增刊。我們在60年雜誌中每年選取一個經典封面,為您講述這張封面背後的故事,以及當時中國乃至世界航空航天的點滴「瞬間」。即便在本刊因故停刊的那些年,本刊也將奉上一個不少的「假想封面」,幫您回顧那些《航空知識》不在的日子。
J-turn
也稱為赫布斯特機動。與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類似,飛行員也是駕駛飛機水平飛行,而後大幅度拉起機頭,利用推力矢量和先進飛控實現高迎角迅速減速並結合滾轉技術使飛機快速調轉航向。飛行技術上,赫布斯特機動一般被歸類於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但與後者不同的是,赫布斯特機動被認為更具實戰價值。
J-turn
根據測算,使用赫布斯特機動可以讓飛機的調頭時間減少30%。赫布斯特機動是以德國梅塞施密特-伯爾科-布洛姆公司(MBB Messerschmitt-B lkow-Blohm)的沃爾夫岡·赫布斯特博士(WolfgangHerbst)的名字命名。赫布斯特是X-31項目發起者之一。德國試飛員卡爾-海因茨在1993年4月29日駕駛X-31首次完成了赫布斯特機動。
X-31
落葉飄
名字比較飄逸,但不夠專業。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尾旋或者螺旋,本質上是飛機失速後進入的螺旋下降狀態。對於噴氣飛機來說,飛機自重較大,進入尾旋後,由於失速,舵面效應變差,改出變得非常困難。但加裝推力矢量發動機後,增加了可控力矩,改出就變得容易起來。加裝了117S推力矢量發動機的蘇-35一直以「落葉飄」動作為招牌。如今,中國戰鬥機也可以輕鬆完成這個動作了。
最後,讓我們近距離的看一下殲10B吧~
(想看殲20?請客位看官移步:這一刻,與4架殲20一起共祝人民空軍生日快樂
及大有天機!開艙大秀6枚神彈,各打遠近,殲20空優火力展現體系威力)
廣告
點擊圖片即可預定
風上風雲|雲端故事
航空知識
長按二維碼關注
微信ID:hkzs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