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蛇機動?矢量噴口?今天就來講講這倆事兒!

2021-03-02 珊瑚橘

2018年11月6日是珠海航展公共開放日的第一天,要問問筆者我的感覺,那下面這張圖可以完美形容↓

(作者自製圖)

殲-10TVC:「意不意外?驚不驚喜?」

殲-20:「我殲20出師未捷..沒想到被你搶了風頭!咳咳咳」

可以說,昨天珠海航展就是中航工業的殲-10矢量技術驗證機的舞臺,短短幾分鐘的動態飛行展示引爆了全場!大仰角拉起、J-TURN、眼鏡蛇機動、落葉飄、赫伯斯特一系列特技動作看得人應接不暇。反正只要是目前飛機能做的經典過失速飛行動作它全做了。

看著視頻和照片裡殲-10TVC各種近乎極限的「操作」,看它靈活的矢量噴口,我只想說:「看它扭屁股,忘了蘇三五。」一時間筆者的朋友圈裡,什麼矢量噴口、眼鏡蛇機動、過失速飛行、電傳飛控都成了「熱詞」。

準備開始飛行的殲-10 矢量技術驗證機,注意其前部的DSI鼓包進氣道

(圖源中航工業)

打住!打住!咱們說正題!!!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雖然咱的確不是什麼內行,但作為「非典型性資深軍迷」,咱們不得挖一挖更深一點的東西,看出更多的門道出來麼?

殲-10矢量驗證機眼鏡蛇機動瞬間

(圖源:釙-210/攝)

很多人關注於「眼鏡蛇機動」,其實主要是因為眼鏡蛇動作本身觀賞性與知名度相對於其他特技動作更高。沒錯,這次殲-10 的飛行是中國自研飛機第一次公開做出眼鏡蛇動作,有它特殊的歷史紀念價值與意義。但說有多大難度,就有點誇張了。

我們知道眼鏡蛇動作最早是由1989年巴黎航展上蘇聯試飛員普加喬夫飛出的,所以也叫普加喬夫眼鏡蛇動作。普加喬夫用在當時只裝備傳統發動機噴口與原始電傳飛控的Su-27飛出這個動作是非常厲害的,在當時那種技術條件下,能做這個動作的飛機只有Su-27與幾名頂級試飛員。

早期的眼鏡蛇並不是設計時就考慮到的,而是在一次飛行當中偶然發現的。整個動作過程是:首先飛機從300公裡的速度低速進入,然後拉起至攻角達到70度左右後,慢慢推桿回落。整個過程中(拉杆達到70度攻角)是不可控的。

就是說飛機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再也無法有更多的剩餘能量來維持飛機作其他的動作而只能靠慣性來恢復到起始位置。在這個過程中無法發射飛彈!又因為在這個過程中飛機的速度太慢,遠低於正常空戰所需要的速度而沒有實戰意義。所以現實中不可能有飛行員沒事飛個眼鏡蛇玩,這個時候如果用飛彈攻擊的話,他連躲得剩餘動能都沒有!

當然,在國際航展上對航電與武器效能展示相對困難、安全限制也多。展示飛機的機動性便成了航展表演的首要任務,所以眼鏡蛇動作更多的是向外界展示蘇霍伊機型優良的氣動布局與飛控能力。

Su-27做眼鏡蛇動作瞬間

(圖源簡氏圖鑑)

但這一切在矢量噴口技術與四軸電傳飛控技術面前,難度就大大降低了,新一代戰鬥機就很容易做出這個動作。目前採用了矢量噴口及高推比的發動機和可靠四軸電傳飛控的戰鬥機在完成眼鏡蛇機動的過程中全程可控。可以說整個機動過程已經不是整體,而是進行了切分。

殲-10矢量驗證機眼鏡蛇動作全過程分解圖

(圖源中航工業)

在矢量噴口與電傳飛控的幫助下,飛行員在拉杆直道最大攻角的過程中就可以發射飛彈,而且在這時還可以完成瞬間的機頭指向。新一代戰機可以以攻角接近60度的姿態持續保持飛行並且做動作。這意味什麼呢?意味著這個過程裡戰鬥機可以完成瞄準、發射全過程。

而早期的蘇式戰機在這個過程停留2—3秒,無法滿足飛彈瞄準需要的時間,更不用談發射飛彈。最著名的例子是美國在X-31驗證機、F-16MATV、F-15ACTIVE、F-18 HARV等一系列矢量驗證機項目飛行之中都做出過「眼鏡蛇動作」。

美國F-16MATV眼鏡蛇動作瞬間

(圖源NASA)

從目前所有的視頻、照片與信息來分析推測,可以說這次公開的殲10矢量技術驗證機採用的是軸對稱三元矢量噴管技術。

什麼是三元矢量噴口?別著急咱們先說說什麼是矢量噴口。其實簡單講,在飛機發動機噴口後面裝上由電傳飛控控制的導流裝置,靠改變擋焰板的偏向調整來增強戰機的機動性與抗失速性能。

其實早期的矢量驗證機就是直接在傳統發動機噴口加裝了三片導流片來達到技術要求。比如80年代末美德合作的X-31研究機就採用的這種「原始」的矢量偏流板。該機在通用電氣F404-GE-400渦扇發動機尾噴口處安裝了三片推力偏流板,可作正負10度的偏轉,並能長時間承受最高1500度高溫。

X-31用來驗證推力矢量技術結合先進飛控系統的可行性,用推力矢量技術和鴨翼來實現常規飛機無法完成的大迎角機動。當然這種矢量偏流板只是矢量噴管成熟之前的過渡設計。也由於其設計過於簡陋,偏流板之間漏氣嚴重,矢量推力效果欠佳,基本上就是淘汰的命。

美德聯合驗證機X-31尾部矢量擋板

(圖源NASA)

後來,隨著航空發動機技術的發展與電傳飛控技術的成熟,真正意義上的矢量噴口出現了。當然科技樹也是點出來了好幾個分叉,走出了完全不同的技術道路。根據外形區分:一個是軸對稱噴管(傳統的圓形噴管外觀),另一個是矩形噴管(F-22戰鬥機);根據矢量活動方向區分一種是只能上下偏轉的二元噴管(以俄羅斯「側衛」系列戰鬥機為代表),另一種是可做全向偏轉的三元噴管(殲-10矢量驗證機)。

F-22的二元矩形矢量噴管

(圖源USAF)

Su-57戰鬥機上的二元軸對稱矢量噴管

(圖源YOUTUBE)

殲-10矢量驗證機採用的軸對稱三元矢量噴管

(圖源bassman1)

雖然矢量尾噴管的設計原理簡單,但縱觀戰鬥機發展史,世界各國即使先後已經研究出多種矢量尾噴管,可實際進入現役的型號卻寥寥無幾。這主要是因為矢量噴口對製造材料和飛機電傳飛控技術要求非常高,所以研製長壽命、高可靠性、輕重量的矢量尾噴管並非易事。

我國的航空工業很早就對矢量發動機技術做了重點立項研究。此次殲-10矢量驗證機所採用的就是相對先進的軸對稱三元矢量噴管技術。早在2003年12月15日,工程院院士、航空動力工程專家劉大響教授就在央視《百家講壇》欄目《飛翔的動力》中證實我國606、624所自行研製的軸對稱矢量噴管已經進行臺架測試,運轉得非常成功,而且比國外同類產品更加靈活。如今殲-10矢量驗證機在珠海航展上的公開飛行說明我國在矢量噴管上的研究已經實用化。

殲-10矢量驗證機全圖

(圖源簡氏防務)

說了這麼多關於矢量噴口的技術與特技飛行的事情,反而感覺有些「喧賓奪主」了。其實無論如何,今天都是我們中國航空工業歷史性的一天。殲-10矢量驗證機的飛行向全世界證明我們不僅有優秀的氣動布局設計更有實用化的矢量噴口與可靠的電傳驅動技術。要知道這些技術是研製一型先進戰鬥機的關鍵技術。

如今中國航空工業是處處「開花結果」,我們軍迷也是高興的如同「天天過節」。我們可以預見的是,中國航空工業騰飛遠航的那一天即將來臨!

當然,我最後最想說的是..

特約作者:六分儀1883


相關焦點

  • 眼鏡蛇機動只是小兒科:有了推力矢量,殲20戰翻F-22不是夢
    簡單一點,從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蘇27戰鬥機說起,眼鏡蛇機動就是蘇27的招牌動作,群眾津津樂道,其實這個東西華而不實,就是一個不受控的上仰自然恢復過程,飛行員在時速400公裡到過500之間平飛,飛機不帶坡度和側滑,呼啦一下將操縱杆拉到底,眼鏡蛇就起來了,起來以後飛機姿態會慢慢的自動恢復成平飛模式,不過整個過程中,飛行員必須斷開迎角限制器,否則飛機起不來。
  • 中國矢量殲10B飛出「眼鏡蛇機動」和落葉飄
    第12屆珠海航展今天(11月6日)開幕。在當天上午的飛行表演環節,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接連上演「眼睛蛇機動」等高難度機動動作。
  • 眼鏡蛇超機動,有沒有實戰意義?
    當時評價一種新飛機或者某高級試飛員的能力,能不能做出眼鏡蛇機動,似乎也成了唯一的標準。很多即使對軍事和裝備不太感興趣的人。可能分不清蘇27和F15,但是或多或少都聽說過眼鏡蛇超機動。那麼在20多年後的今天,現在回頭來看,眼鏡蛇超機動,是否在當年有被過渡誇大的嫌疑。這種超機動,在現在和今後的激烈空戰中,是否還具備實戰意義?眼鏡蛇機動,又被稱為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
  • 航展刷屏一整天,你還不知道什麼叫「眼鏡蛇機動」?
    眼鏡蛇機動要求一架飛機在中速飛行中,突然將機鼻抬起至飛機迎角大於90°,再回歸正常飛行。因其形態頗似眼鏡蛇抬頭,故而得名「眼鏡蛇機動」。戰鬥機這一高難度動作的軌跡類似眼鏡蛇這個高危動作當時可謂技驚四座,從此,它也就成了蘇-27的名片。在眾多的飛機特技動作中,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不但頗具觀賞性,也具有一定的戰術意義。
  • 美國矢量噴管比我們強?中國這一技術,全球獨有
    為了兌現小兵兵在往期文章中對粉絲的承諾,咱今天就來聊聊兔子和鷹醬家航空發動機的那點事兒~並作出了代表性的眼鏡蛇、J-Turn、落葉飄等特有動作,彌補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2018年的珠海航展殲-10B TVC做眼鏡蛇機動瞬間推力矢量,毫無疑問是當前最為尖端的航發配套技術之一。
  • 戰鬥機的「眼鏡蛇」機動為什麼沒有實戰意義?
    1989年的巴黎航展上前蘇聯著名試飛員維克多爾·普加喬夫第一次在全世界面前表演了眼鏡蛇機動
  • 殲-10B眼鏡蛇機動刷屏,我們來告訴你它到底牛在哪
    科技日報記者 矯陽今天(11月6日)在珠海國際航展中心開幕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殲-10B進行了過失速機動飛行表演☟重達9噸的戰鬥機這個動作叫做「眼鏡蛇機動」今天儼然已經霸屏殲-10B的「眼鏡蛇機動」眼鏡蛇機動是前蘇聯飛行員普加喬夫創造的過失速機動動作,1989年巴黎航展首次展示震驚世界。
  • 眼鏡蛇機動很震撼,那麼實戰中到底有沒有用???
    眼鏡蛇機動凸顯了蘇27良好的大迎角飛行性能看蘇27飛行表演,眼鏡蛇表演都讓人心動,最近年眼鏡蛇機動還升級了,無限制眼鏡蛇機動。蘇35戰鬥機採用推力矢量技術和數字飛控後,做動作幾乎沒有限制其實眼鏡蛇機動是「非法」操作,設計師在設計蘇27的時候嚴格限定了飛機的迎角
  • 眼鏡蛇、落葉飄等過失速機動對於五代機和格鬥空戰的意義
    如果要評選出當日飛行表演中最奪人眼球的「首席網紅」,殲-10B矢量推進技術驗證機(下簡稱殲-10B TVC)肯定會高票當選。在短短15分鐘的表演時間內,殲-10B TVC先後表演了「眼鏡蛇」、「落葉飄」等著名的特技飛行動作,其表演之精彩贏得滿堂喝彩,並引發了國內外對於中國航空技術發展的關注。而殲-10TVC的表演在廣受矚目的同時,也將「過失速機動」這個概念代入公眾視野當中。
  • 航空詞彙知多少——眼鏡蛇機動
    在所有的飛機特技動作中,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頗具觀賞性,但對飛機性能和飛行員技術的要求很高。眼鏡蛇機動要求一架飛機在中速飛行中,突然將機鼻抬起至飛機迎角大於90°,再回歸正常飛行。眼鏡蛇機動得名於其動作形似攻擊狀態的眼鏡蛇。蘇聯飛行員Viktor Pugachev於1989年在巴黎航展上,用Su-27飛機首次做出了眼鏡蛇機動,因此該動作被稱為「Pugachev's Cobra」。
  • 殲10B做眼鏡蛇、J-turn、落葉飄有沒有實戰價值?
    (詳見:殲10B眼鏡蛇動作,今天他們是世界的主角|海量大圖,現場視頻)過失速機動是飛機在超過失速迎角後,仍然有能力完成可操縱的戰術機動。而可以完成這樣動作的戰鬥機,大部分都裝有推力矢量發動機。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蘇俄飛行員的招牌動作,蘇聯飛行員普加喬夫於1989年巴黎航展上首次在公開場合完成,普加喬夫眼鏡蛇由此得名。
  • 印度專家:殲20連眼鏡蛇機動都做不了,沒資格成為第五代隱身戰機
    馬達哈文表示第五代戰鬥機都擁有所謂的「4S」標準,同時擁有雷達隱身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超機動能力、超視距打擊能力,才能夠被稱為第五代隱身戰鬥機,而殲-20雖然具備雷達隱身與超視距打擊能力,但是發動機推力較小,就算使用了遠距鴨翼布局來增強超音速性能
  • 戰機進行「眼鏡蛇機動」究竟有沒有實戰意義?
    ★更多軍事資訊盡在微信公眾號:三芒星軍事 1989年6月在巴黎航展上,前蘇聯著名試飛員維克多爾·普加喬夫第一次在全世界面前表演了眼鏡蛇機動,震驚全場!整個航空界都為之驚嘆。當時,人們都認為,蘇—27飛機是世界上最好的戰鬥機。  普加喬夫眼鏡蛇是一種過失速機動能力,有人說它非常厲害,實戰中可以迅速扭轉不利局面。
  • 到底什麼是矢量發動機?
    所謂矢量發動機是五十年代前蘇聯米格軍用飛機設計師提出的提高戰鬥機機動性能的方案,嚴格講,矢量發動機的叫法是不準確的,因為所謂矢量發動機只是改變了尾部噴管的可變性
  • 眼鏡蛇機動實戰無用?!中國試飛員N年前就回答過了!超近距欣賞!
    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聞名天下!蘇-27全世界參展,普加喬夫和眼鏡蛇機動揚名全世界蘇聯解體前不久,莫斯科迎來了一個神秘的中國軍方代表團。他們此行目的是給中國進口一批先進的第三代戰鬥機。蘇聯人向中國代表團推薦了航程較短的米格-29,被中國代表團嚴詞拒絕。——我們就要重型的蘇-27!如今,中國空軍引進蘇-27的經歷已經不再是秘密。
  • 【講堂274期】驚世駭俗的薩博-35龍戰鬥機,人類第一次做出眼鏡蛇機動的戰機
    文|老白274 驚世駭俗的薩博-35龍戰鬥機在二戰之後,各大軍事大國開始研發出各種先進的噴氣式戰鬥機,而當時的瑞典剛剛服役沒多久的薩伯 29圓桶戰機已經處於技術落後的局勢,因此瑞典皇家空軍委員會就想要一款能夠應對多變的國際形勢,並且還要擁有多用途功能的新一代戰鬥機,在這個背景之下,今天的主角
  • 驚世駭俗的龍式戰鬥機,人類第一次做出眼鏡蛇機動的戰機
    佩爾-奧洛夫·埃爾德上校在成為「雷」和「鷹獅」的試飛員前曾在第16和13聯隊飛「龍」,他還飛過很多其他戰鬥機,包括「幻影」III、「閃電」、F-15和米格-29,所以在這方面非常有發言權。佩爾-奧洛夫表示「龍」始終是他的最愛,這是對薩博這種非傳統設計戰鬥機表現和素質的證明。其他飛行員也對「龍」的出色操控性讚譽有加,該機能做快速突然轉彎,具有驚人的加速和高速爬升性能,具有優秀戰鬥機所需的所有素質。
  • CICC科普欄目:過失速機動
    今天,筆者就為大家簡單介紹幾種類似的戰鬥機「成名絕技」,並和大家一起來看看,為什麼掌握這些「絕學」的飛機就是「厲害」的飛機。   第一式:蛇形刁手——普加喬夫眼鏡蛇   1989年6月的巴黎航展上,前蘇聯著名試飛員維克多爾?
  • 好萊塢電影《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納米技術輕鬆摧毀一輛坦克
    這回來寫寫派拉蒙電影公司2009年出品的好萊塢經典電影《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G.I. Joe: The Rise of Cobra),美國政府為了保衛國家而組成了特種部隊——G.I.Joe,由杜克領導這個特種部隊來擊退恐怖組織「眼鏡蛇」,這是典型的正義對抗惡勢力,豆瓣評分7.3,小慶姐給它4星,如果喜歡特種兵的小夥伴們,可以看看。
  • 其實「推力矢量技術」一直在進化
    它表演的赫伯斯特機動和眼鏡蛇機動等高難度動作,令在場觀眾激動不已。作為我國首款單發推力矢量驗證機,殲-10B在「吸粉」無數的同時,也在客觀上成為「應用推力矢量技術的武器家族」中的一員。縱觀武器裝備發展史不難發現,推力矢量技術從理論到應用的每次突破與進步,都與一些武器裝備的誕生與發展有所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