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8輕鬆秒殺IDF戰鬥機?此事當真否?

2021-02-14 大水來

說起中國三代機,大家想起來的就是殲10和殲11戰鬥機,其中殲10是成都飛機研究所在殲9戰鬥機基礎上,吸取西方F16戰鬥機,和陣風戰鬥機,颱風戰鬥機,鷹獅戰鬥機以及以色列LAVI戰鬥機的產物,具有機動性好,操縱舒適的特點,而國產殲11戰鬥機就是俄羅斯蘇27戰鬥機的山寨版本,按照俄羅斯人給的圖紙和資料換裝國產材料發動機和航電設備的結果,保持了蘇27作戰半徑大,掛點多的優勢,而且換裝國產航電和武器後,作戰效能遠遠超過俄羅斯原版蘇27。

殲10戰鬥機是中國大陸的設計的第一款三代機,2004年批量生產

真的中國人造的第一款三代機,其實是海峽對面,漢翔公司出品的IDF戰鬥機,這款戰鬥機是在美國支持下搞的一種壓制殲7,殲82的空中優勢戰鬥機,研發時間和國產殲82晚了一點。

瀋陽飛機公司研製的殲82戰鬥機1984年首飛,是我國第一款兩側進氣,機頭裝有大型雷達的戰鬥機,飛機裝備了2臺渦噴13發動機,飛機推重比0.9,最大速度2.2倍音速,具備有優越的高空高速能力,弱點就是國產航電武器落後,1988年試飛完畢交付部隊,之後多年一直沒有可靠的中距攔射能力,就在1996年進行了引進義大利阿斯派德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的試射,射程才10多公裡,很慘不忍睹,比較可靠的超視距攔截能力,都等到了2004年的霹靂11和霹靂12裝備部隊才實現。

殲82戰鬥機,1988年開始批量生產但是航電武器一直拖大腿,飛機操縱性和維修性一直搞不定

而IDF戰鬥機,1989年試飛,1992年開始交付部隊,這個時間節點很關鍵,而1986年沈飛和美國一起搞殲82戰鬥機航電提升計劃,叫和平典範計劃,最終殲82戰鬥機的所有參數性能火控操縱性能完全對美國一覽無遺,實際上這個殲82戰鬥機對美國而言,已經完全廢了。

事情都是這樣,最壞的事情也可能帶來最好的後果,通過和平典範計劃,我國拿到了F16戰鬥機的標配雷達AN/APG-66雷達,還有利頓公司的LN-39慣導系統, P-1090平臺可達到的精度為0.2~0.3海裡/小時,平臺平均故障間照時間為2000小時,這比我國原來的設備好幾十倍。

通過和平典範計劃,我們拿到了全套三代機航電技術,但是殲82戰鬥機的技術機密全部洩漏

同時配套的還有1553B總線,這是歐美三代機航電主流架構,以及hotas(雙手不離杆操縱技術),以及先進平顯,這一系列設備的引進,使得我國航空電子工業一下子就高升了一大步,我國在此基礎上經過15年的努力,基本完全掌握了這一套技術,業內稱為873航空電子計劃,這個計劃的成功實施,使得我國航空電子水平從二代飛躍到三代水平。

美國人支持搞IDF,很簡單的思路就是讓大陸的殲7殲82戰鬥機不構成威脅,實際上在1990年代,IDF具備了先進的火控雷達,可以探測80公裡左右,下視35公裡,而且能發射射程70公裡的主動雷達制導飛彈天劍2,這對於殲7殲82是一個巨大的威脅,那個時候的殲7殲82,火控雷達就能探測30公裡左右而且不具備下視能力,糟糕的是電子預警能力特別低下,面對IDF遠在30公裡開外射出來的天劍2,幾乎毫無反應。

IDF戰鬥機在1990年代早期就具備了發射中距雷達制導空空飛彈的能力,而大陸類似能力在10年之後

到了近距格鬥,IDF戰鬥機可以做9g的機動,而殲7和殲82就能做7g的機動,而跨音速格鬥這是IDF的主要設計點,殲7和殲82的主要設計是超音速發射飛彈然後高速飛走,在跨音速階段,飛機升力不足,盤旋能力比較差,實際上也不佔優勢。

平心而論,在上世紀90年代,IDF確實是一種很先進的三代機,採用了幾乎所有F16戰鬥機的先進設備,而且飛機氣動布局和飛控系統都是比較優秀的設計,飛機是通用動力公司在F16戰鬥機的基礎上改雙發兩側進氣設計,大邊條遮擋了橢圓形皮托管進氣道,這種布局跨音速格鬥性能比較好,而且美國直接提供三餘度電傳飛控系統,機翼設計在F16戰鬥機的基礎上,減小後掠角,提高載荷航程能力,有點適合攻擊機,這個設計變相的消弱加速能力,類似的設計也在日本的F2支援戰鬥機上重現。

IDF的機翼和機身結構設計,基本都是從F16小小改動或者直接搬運過來,也延續了F16高結構效率的特點,結構重量輕,受力合理,壽命長,能忍受重載高G機動。

IDF戰鬥機設計就是跨音速格鬥,飛機雷達航電和武器都比較先進完善,就是高速性能較差

IDF有沒有弱點,有的,就是航程短和高速能力差,美國為了限制IDF的攻擊能力,給IDF塞了2臺推力4噸重的發動機,而且機身內油很少,才2.1噸和梟龍類似,設計的作戰半徑就是600公裡左右,不構成對大陸縱深的威脅,而且飛機結構也不支持掛載過重的對地對海彈藥,正常掛載就是空對空飛彈,確實也限制住了攻擊能力。

IDF之後,海峽對面購進了海量的F16和幻影2000先進戰鬥機,貨比貨得扔,IDF很快就靠邊站,由於政策短視,沒有及時進行下一代研發投資保住設計隊伍,最終設計人員幾乎流散殆盡,不少跑韓國幫助設計T50教練機,而以此同時中國大陸成都所在殲10成功研發之後,又開發了類似IDF的梟龍戰鬥機大賣四方,不到7年的時間殲20戰鬥機就橫空出世,此時,IDF已經完全沒有任何像樣的威懾力了。

IDF和F16一樣採用了邊條翼設計,但是美國人挖坑,雙發設計比單發設計高30%左右的阻力,而IDF還是超級爛的發動機

IDF戰鬥機20年間,從秒殺殲7殲8到現在的癟三地位,誰都可以欺負,這就是俗話說的,你起步很早,但是不代表你能笑到最後,堅持就是勝利,最難的就是堅持。

網友調侃IDF的圖片,一款小飛機應付大陸一大群新飛機

當初很先進,秒殺大陸二代機殲7殲8,現在大陸升級到四代機已經毫無還手之力了

大魚專稿,轉載請聯繫大魚UC

相關焦點

  • 殲16是中國最強對地攻擊飛機?殲20表示可以輕鬆碾壓
    殲16戰鬥機是最近我國戰鬥機裡面的新寵,頻頻上鏡,一時風頭無二,具備尖端的航空電子設備,具備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飛機有12個掛點,其中6個重型掛點,最大載彈量8噸。殲16戰鬥機,如此高能,有人就給了一個美譽:中國最強攻擊機!殲16在中國空軍就是運泥巴的角色,殲20戰鬥機負責開路幹掉敵機當然,也不是完全不對。
  • 和平典範前後,最先進殲-7、殲-8被美國看個遍 — 我們得到什麼?
    起步晚起點早,直接跨過活塞動力進入噴氣時代,代表機型包括米格系列改進而來的殲-5、殲-6、殲-7戰鬥機。這些戰機在同期絕對是先進的代名詞,不過隨著後期技術引進受限,接下來幾十年間只能依靠這些戰機守衛領空,直到80年代後才慢慢有了相對先進殲-8。回到「和平典範」項目,也稱為和平珍珠或八二工程,這是當年最大型和最重要的航空對外合作項目。
  • 頂級坑王,最好的反面教材:揭秘中國首款自研戰鬥機殲8幕後故事
    殲8戰鬥機從美男子到和平鴿,承載著一代人的夢想,遭遇了無數的挫折,成為航空工業騰飛的一個新起點J8終於退了,現在開始復盤,我們從這個機型上學到了些啥?得到了那些教訓,遠離這些過失有多塊?有沒有繼續重犯?
  • 光輝戰機30年磨一劍,秒殺F-22和殲-20?印再購83架:給足斯坦面子
    近日,印度方面批准了一項價值近4800億盧比的採購案,為印度空軍購買83架光輝戰鬥機。  印度國防部長對此猛誇,揚言未來幾年,光輝戰鬥機將成為印度空軍戰鬥機部隊的主力,是最先進的四代機。  事實上此前印度空軍已經小批量採購了光輝戰機,但是根據目前印度斯坦公司的能力,該公司每年只能交付6架光輝戰鬥機。
  • 最先進的米格21都在三代機前落敗,數百架殲7戰鬥機還能戰否?
    圖片:利比亞「國民軍」的米格-21MF,埃及支援的「國民軍」擁有利比亞各派武裝中相對最為雄厚的空中力量,大概擁有10多架能用的戰鬥機,埃及支援的米格-21MF戰鬥機是主力。這一次被擊落,據傳是被守衛的黎波裡的民兵手上的肩扛式地空飛彈擊落的,這些米格-21缺乏三代機上常用的紫外線飛彈逼近告警器,加上「國民軍」飛行員緊缺,學藝不精,被擊落再正常不過了。
  • IDF戰鬥機雙發推力和梟龍單發一樣大,為何跑得比梟龍戰鬥機更快?
    說起IDF戰鬥機,大家經常用成都出品的梟龍戰鬥機相比,這兩種飛機的個頭大小都差不多,空重都是6.4噸,最大推力都是8.3噸左右,正常起飛重量都是
  • 美軍模擬F-22戰鬥機大戰中國殲20戰鬥機過程
    -35A戰鬥機、F-15J戰鬥機會升空,空戰中,F-22的主要作用是尋求與中國蘇-35S戰鬥機、殲-20戰鬥機的決戰,以掩護美軍B-2、B-1B、F-35對火箭軍基地、中國空軍各機場的打擊,只有F-22戰鬥機掌握制空權才可以讓大量的傳統戰機發揮效能,殲-20戰鬥機的基地位於蕪湖,蕪湖面臨東海海域,北可防東海、黃海方向,憑藉殲-20戰鬥機的大航程,這個基地有基本上不受周邊戰術戰機威脅的地理優勢,美軍F
  • 印度空軍參謀長曾駕米格21升空,現稱可輕鬆應對殲20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俄羅斯衛星國際網一篇報導稱,印度空軍表示擁有足夠的裝備能夠輕鬆追蹤中國空軍剛剛列裝的殲
  • 殲20威龍VS F-22猛禽,隱身戰鬥機哪家強?
    2016年8月2日美國空軍空戰司令部司令赫伯特·卡萊爾上將宣布,美國空軍首支具備12-24架F-35A的作戰中隊具備初始作戰能力。而中國殲-20戰鬥機,則是為了應對美國F-22戰鬥機威脅研製的一款大型雙發隱身戰鬥機,飛機主要指標直接對標美國F-22,其中包括隱身,航電,武器系統和發動機等。兩者最大不同是美國F-22戰鬥機採用了常規布局,而中國殲-20戰鬥機採用了鴨式布局混合升力體設計。
  • 中國殲7戰鬥機的艱難歷程-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隨便魔改坑死你
    21戰鬥機的仿製品,1962年蘇聯將米格21的技術資料和生產技術轉移給我國,我國輕鬆的就學會了如何造2倍音速戰鬥機,後來由於政治原因鬧翻,於是我國獨立自主開始了新的徵程。在此之前,我國生產的最好的戰鬥機就是殲6戰鬥機,飛機使用後掠翼,升力大,操縱靈活,最大速度就是1.4倍音速,殲6戰鬥機小巧玲瓏,爬升加速快裝有3門30毫米機炮,是一種幾乎炮戰無敵的戰鬥機,在越戰的時候,美國飛行員就吃足了苦頭,在那個時候空空飛彈不成器的年代,美國幾乎沒有任何一款戰鬥機能克制殲6戰鬥機。
  • 隱形戰鬥機F313
    您可以點擊標題下的EAA飛機大全關注,點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該隱形戰鬥機首飛,外形太科幻,秒殺中美俄五代機
  • 殲-10質量多好?創造國產戰鬥機飛行記錄,一天飛行8小時
    但是新世紀到來,中國航空人的努力拼搏終於給出了一個靚麗的答案,殲-10戰鬥機改變了所有這一切,性能高,機動靈活,航電設備先進,作戰半徑大,飛機可靠性強,出動時間短,這一切,在試飛過程中,給客戶留下來深刻的印象,客戶甚至等不及,提前1年交付部隊,並大批量生產!
  • 中國首次展出我軍最強戰鬥機部隊:成隊的殲20殲16戰鬥機機群
    16兩款戰機,這兩款戰機作用不同,但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演習中兩款戰機完全可以完美搭配執行打擊任務,將打擊任務的效率提高一個層次,以殲20的突襲和制空能力可以輕鬆幹掉「紅軍」的預警機或加油機,隨後就可以奪取制空權,最終使用殲16戰機執行打擊任務,在空地一體化執行打擊任務的情況下,殲20+殲16的配合完全不亞於美國空軍的F22+F15SE的配合。
  • 鮮為人知的殲-14戰鬥機,未出世便被殲-20擊敗,胎死腹中
    而在此之前,只有美國擁有現役的F-22和F-35隱身戰鬥機。殲-20作為中國空軍的王牌戰鬥機,是中國空軍走向世界一流的象徵,具有跨時代的意義。鮮為人知的是,在殲-20項目正式立項之前,沈飛集團曾提出殲-14五代機方案參與競標。但最終,通過軍方的權衡,殲-14方案敗下陣來,才有了如今的殲-20戰鬥機。那麼,殲-14方案具體是怎樣的呢?為什麼會輸給殲-20?
  • 中國戰鬥機家族為什麼沒有出現殲17,殲18,殲19,而是直接到殲20?
    1956年新中國製造殲-5戰鬥機試飛成功,同年9月加入中國空軍服役,殲-5戰鬥機是中國的第一種噴氣式戰鬥機,結束中國空軍沒有國產戰鬥機的歷史,在中國空軍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此後的幾十年裡,中國空軍相繼研製出殲-6、殲-7和殲-8系列戰鬥機,其中殲-6戰鬥機是中國裝備數量最多,服役時間最長、實戰擊落敵機最多的戰鬥機,在長達數十年的服役生涯中,為保衛祖國領空立下汗馬功勞,2010年殲-6全部退役,標誌這款中國名機正式完成了它漫長而又輝煌的歷史任務。
  • 中國殲-10戰鬥機有多少?殲-10C產量已破210架,殲-10全系列至少有526架
    而目前殲-10C戰鬥機還沒有明顯的停產跡象,因此其最終產量,恐怕還會在200多架的基礎上,繼續往上漲。殲-10C戰鬥機從目前能夠找到的照片上來看,已經能夠找到「5XX」開頭的殲-10C戰鬥機機場試飛照。殲-10C戰鬥機和殲-10B戰鬥機的生產時間靠得很近,所以,殲-10B戰鬥機算是01批次,殲-10C戰鬥機則是從02批次開始算的。
  • 臺媒:解放軍殲-11、殲-10戰鬥機越過「海峽中線」
    月10日報導,臺灣「空軍司令部」10日表示,當天上午9時許,解放軍的殲-11、殲-10戰鬥機短暫越過「海峽中線」。所以,強化對「海峽中線」南端與臺「防空識別區」西南角附近空域的掌控,成為解放軍確保此空中走廊北側翼安全的重要行動。於是,在巴士海峽這一塊,臺軍升空伴飛的戰機和解放軍護航的戰機空中相遇是難免的,甚至發生過鎖定的事。東方老師初步統計了一下,目前解放軍通過巴士海峽的戰機主要有轟-6K轟炸機,殲-11、殲-10、蘇-30、蘇-35等戰鬥機,空警-2000、空警-500預警機,以及各種偵察機和加油機等。
  • 中國第3款隱身戰鬥機出世了?又一新款隱身戰機模型亮相航展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在珠海航展開幕的第二天,眼尖的軍迷赫然發現,一家企業的展臺上赫然放著一架新款隱身戰鬥機的模型,和殲20、殲31沒有任何關係,難道是中國第3款隱身戰鬥機出世了?至於說它會否成為中國第3款隱身戰鬥機,就有點說笑了,在本屆航展上看看得了,也就到此為止了吧!瞎激動了一番,廣大觀眾和軍迷還是很淡定的,基本沒人出來說話,貌似都知道是怎麼回事,見怪不怪了,之前也有外觀高度類似F22的無人靶機等,不過這個模型還是挺唬人的!說實在的,這款模型做工那是槓槓的,非常精細和精緻,看來很用心了,就是不知道在風洞裡吹過沒有,嘿嘿!
  • 殲20隨便整整輕鬆虐你
    蘇57戰鬥機從後彈倉投射飛彈飛彈性能如何?這是一款射程500公裡的巡航飛彈,代號X-59MK2,戰鬥部重310公斤,飛彈總重770公斤,速度0.5-0.9馬赫,命中精度3-5米。殲20彈倉深度高達0.8米,外加4.5米長度,2.45米的寬度,能攜帶更大的飛彈,投放更方便殲20彈倉設計也做的很好,不僅尺寸夠大,而且彈倉後側開了一個很大的洩壓槽,可以讓戰鬥機在超音速飛行時輕鬆投彈
  • 扒一扒殲10和幼獅的「淵源」和「誤解」
    網絡上有一個流傳深遠的迷案,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主力戰鬥機殲10,技術來源於以色列流產的 Lavi(幼獅)戰鬥機項目。此猜測的證據之一,是以色列「幼獅」戰機在外形上與J-10上的高相似度。如圖。不得不說的是,殲-10研發的消息自1980年代起已開始流傳(研發立項應該更早),獅式戰鬥機項目開始於1980年2月,兩者在時間上也「高度吻合」。此猜測的證據之三,是幼獅項目被迫流產後,需要挽回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