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前米格-31截擊機首飛成功 至今性能仍獨步天下 堪稱航空傑作

2021-02-18 hawk26講武堂

45年前,即1975年9月16日,米格-31遠程超音速截擊機第一架原型機進行首次試飛。


這款漂亮的飛機至今還沒有同類型號,它無疑是蘇聯的傑作,同時也是世界飛機製造領域的傑作之一。其現代化改進型米格-31BM仍然是世界上唯一一種能夠以3000千米/小時的高速飛行,並能夠打擊280千米以外空中目標的戰鬥機。


那些喜歡討論俄羅斯在技術領域落後於西方世界的人似乎完全無視這種戰鬥機,當然,這是反駁他們最有力的例子。儘管,俄羅斯具有獨特的科學和技術成就,但遺憾的是,它們幾乎都與軍事領域有關。


由於保密的原因,俄羅斯普通民眾對於米格-31BM截擊機了解甚少,談起這種戰機,他們除了民族自豪感,幾乎說不出什麼。



這架「藍93」號米格-31BM是俄羅斯空天軍的明星,機身編號RF-92379,它經常出現在各種航展上,為觀眾進行精彩的飛行表演。



需要說明的是,米格-31是一種雙座戰機,由於後艙的透明艙蓋面積很小(這是考慮到操作員需要一個較暗的工作環境),所以不少人誤以為它是一種單座戰機。



米格-31BM的前艙,可以看到安裝的仍是老式的模擬儀表。



後艙的雷達和武器系統操作員就是面對這樣的儀錶盤,看起來依舊很原始。但是,這樣的老式設計,依舊讓米格-31BM擁有很出色的性能,確實展現了蘇聯/俄羅斯航空工業的雄厚實力。

細看:米格-31重型截擊機的尖牙利齒

雙劍合璧 俄羅斯遠東空軍蘇-35S 米格-31BM

暴力美學的代表 米格-31重型截擊機緊張訓練

本人是原SC軍事貼圖區版主hawk26,為大家提供原創軍事內容,感謝大家收看。用微信掃描以下二維碼或搜索「hawk26講武堂」微信公眾號,可以關注收聽,謝謝!

相關焦點

  • 米格-31「獵狐犬」,最後的俄制經典截擊機(下)
    -31B被改裝成米格-31BM原型機,分別於2005年9月和12月首飛,隨後兩架原型機被移交阿赫圖賓斯克第929國家試飛中心(GLIT)進行聯合國家試飛。不僅如此,調查人員還發現這個截擊機航空團內部機組都知道S-800AM存在這種異常現象,但維護人員一直無法確定問題根源,所以根本沒有向上級報告。  據俄航空專家分析,米格-31BM敵我識別裝置的罷工可能是因其Baget-55-06火控計算機運算能力不足造成的。
  • 蘇聯高空高速截擊機的巔峰之作——米格25和米格31
    受此影響,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高空高速飛行器發展越來越得心應手的情況下,前蘇聯就對應研發了以高空高速作戰著稱的米格25和後續的米格31。米格25和米格31都被前蘇聯視為絕對的不傳之秘,若不是中途出現的意外,前蘇聯預計到解體都不會對外出售米格25截擊機,前蘇聯後續發展的米格31截擊機,至今為止俄羅斯都絕對禁止出口,其保密等級堪比五代隱身戰鬥機,甚至更高。
  • 「最後的截擊機」——米格-31
    雖然在二戰期間米格設計局就有過米格-1和米格-3這樣的作品,但米格真正的崛起還是在噴氣時代,以米格-15為代表的「米格機」性能出色,即使是一幫放牛娃出身的飛行員,也能打出「米格走廊」這樣的成績。4架米格-31組成的小隊能以較大間隔一線平推,掃過寬達800公裡的正面,這對於國土廣闊的蘇聯來講簡直太有用了——蘇聯,乃至今天的俄羅斯,面積雖大,人口卻很稀疏,很多地方人跡罕至,不可能到處建設雷達站和防空陣地。幾架能彼此協同、搜索範圍大、火力充足的截擊機就能迅速掃描遼闊的領空,若有敵情馬上就通過數據鏈協調,自主投入戰鬥,無論是成本還是效率,都比地面上建設幾百個雷達站,布上一大堆防空飛彈要好很多。
  • 蘇-27、米格-23、米格-29、米格-31教具,機殼完整,適合科普、教學,科研等!
    米格-23是設計師米高揚一生中最後一個親自設計的項目,1967年6月10日首飛,1970年服役,該機是20世紀70至80年代蘇聯國土防空部隊的主要裝備,也被朝鮮及華約國家使用,已退役 。該機的突出性能是飛行速度大,高空時達2.35倍音速,低空錶速達1350千米/小時,且水平加速性好,利於低空突防、高速攔截和攻擊後脫離。米格-23戰鬥機對於中國有著特別的意義。
  • 米格-31這類「蘇聯怪物」,為什麼能夠戰鬥到俄羅斯時代?
    前幾天,俄羅斯國防部放出了俄空天軍駐濱海邊疆區的第303混成航空兵師第22殲擊航空兵團的米格-31BSM型截擊機在勘察加半島上實施攔截作戰演練的畫面,
  • 米格-23、米格-31、蘇-27戰機機殼,適合靜展和國防科普教育!
    米格-23是設計師米高揚一生中最後一個親自設計的項目,1967年6月10日首飛,1970年服役,該機是20世紀70至80年代蘇聯國土防空部隊的主要裝備,也被朝鮮及華約國家使用,已退役 。該機的突出性能是飛行速度大,高空時達2.35倍音速,低空錶速達1350千米/小時,且水平加速性好,利於低空突防、高速攔截和攻擊後脫離。米格-23戰鬥機對於中國有著特別的意義。
  • 會噴水的冷戰鐵翼:蘇聯米格-25狐蝠截擊機
    (1977 年 8 月 31 日)蘇聯米格-25截擊機她是會噴水的鐵飛機,她創造的升限紀錄,至今無人打破;她是暴力美學的極品,夢想用獨特的絕技橫掃藍天;她是西方百思不得其解的蘇聯航空工業之花,是低技術打造出工程學奇蹟
  • 米格-31「獵狐犬」,最後的俄制經典截擊機(上)
    除俄羅斯之外,哈薩克斯坦空軍是米格-31唯一出口用戶,擁有兩個未經升級的米格-31B/BS/DZ中隊,計劃一直服役直到20年代中後期。  米格-31是以米格-25「狐蝠」為基礎研製的遠程截擊機,延續了後者的上單翼雙發雙垂尾氣動布局以及兩個帶巨大楔形進氣口的矩形機身,但該機具有全新的機身結構、系統、武器和發動機。
  • 進化後的「獵狐犬」——米格-31BM/BSM截擊機
    「帝國截擊機」這次升級後的「獵狐犬」編號被改為米格-31BM(升級自米格-31B)和米格-31BSM(升級自米格-31BS)。位於彼爾姆的航空發動機股份公司為米格-31製造了1497臺D-30F6加力渦扇發動機,截止2013年4月還保有1231臺。其中244臺D-30F6安裝在飛機上,其餘的除維持機隊正常活動外還有少數被當成了備件,有947臺剩餘壽命不足42%的發動機被封存起來,其中292臺的狀況糟糕,維修已經不經濟了。
  • 中國要買米格31?有多厲害?我軍20多年前就想買為什麼沒下單?
    不過實際上呢,進口米格31的傳言還真不是無中生有,至少早在1988年的蘇聯時期,中國空軍就已經接觸到了蘇軍防空殲擊航空兵團裝備的米格31,1992年之後,中國外貿代表團更是參觀了米格31的座艙。  基於這些情況,美國方面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評估,中國軍隊會購買至少200架,至多700架米格31,同時引進相關生產線。
  • 俄羅斯米格-41戰鬥機即將出現,具備太空戰鬥能力的未來截擊機
    關於俄羅斯研製米格-41截擊機,代號「遠程攔截先進航空綜合體」PAK DP項目的新聞早在2015年就已經出現,報導其正在研製中,但是有關資料都屬於絕密,並未有準確的消息和圖紙出現。-31戰鬥機將開始進入退役狀態,俄羅斯空軍的截擊機力量將出現空白,新一代截擊機的也將非常緊迫,所以計劃米格-41在2025年左右進入俄羅斯空軍。
  • 90年前 蘇聯I-8戰鬥機首飛成功 飛機設計大師蘇霍伊的第一個作品
    90年前,即1930年12月12日,I-8戰鬥機首飛成功。
  • 米格-31後繼有機?新型米格-41戰機,不僅打飛機也打衛星!
    最近半個世紀航空技術發展中,俄羅斯佔據了一個獨特的地位,那就是高速戰鬥機,上世紀60年代,俄羅斯研發成功
  • REMIX單位設定-米格-31
    ,但這並不影響它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制空戰機之一。機翼下可以掛載4枚R-73K近距空空格鬥飛彈(這型飛彈雖然性能優異,但由於過大的體積以及高昂的造價而在競標時輸給了「套娃」破片飛彈,因此成為了米格-31截擊機的武器),不過由於阿波羅戰機根本鎖定不了高速掠襲的米格-31,加之米格-31所執行的任務是攻擊重型轟炸機且可攜帶的空空飛彈數量有限,因此駕駛員們一般不會去理會護航的阿波羅戰機,攜帶R-73K在他們看來也就沒必要了,反而是浪費燃料。
  • 中國空軍引進米格31?別逗了,殲20比它先進兩代
    前蘇聯已經意識到米格-31潛力有限,解體之前就曾經設想發展新一代截擊機-米格701實際上這並不是海外媒體第一次報導中國空軍引進米格-31截擊機,上一次應該是在90年代初,航空知識等國內刊物曾經轉載俄羅斯方面說法,中國有可能從俄羅斯引進米格
  • 米格-25戰鬥機,蘇聯人用簡陋的技術實現了不可思議的性能
    米格-25在冷戰時期曾出口過敘利亞、伊拉克、印度等國家,至今仍活躍在這些國家的空軍。    1977年8月31日:無負載飛上:37,650米!    而米格-25轟炸型號米格-25RB原型機在試飛過程中曾經創下了人類航空史上最高高度和最大速度下投放炸彈的記錄,投彈高度為20,000米,投彈速度為馬赫2.5,創紀錄飛行員為阿維亞德-法斯託維茲。
  • 比米格-31還先進!俄首款空天戰機速度5馬赫,美:我們已經落後
    據環球網援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技術集團公司放出消息稱,該集團正在研發俄羅斯空軍的下一代截擊機,而這款被稱為「未來遠程截擊航空綜合體」(
  • 世界最重戰鬥機,可以當預警機用,俄羅斯的終極殺手鐧米格31
    下面,我們通過一些少有涉及的側面來了解一下這款堪稱傳奇的戰機。▲終極截擊機——米格31▲終極截擊機——米格31米格31是米格25的深度改進型。前代米格25大獲成功,讓前蘇聯領導層大受鼓舞。不過前蘇聯在電子工業方面的劣勢,無法研製出像美國F14上採用的無級變速可變後掠翼,對機動性的提升沒有達到預期目的,而且複雜的可變翼結構造成了可靠性下降,機身死重增加,這對於「斤斤計較」的戰鬥機而言是不可接受的,最後Ye-155MP截擊機採用了傳統的常規布局。保守的氣動布局加上龐大的機身,這也為米格31糟糕的格鬥性能埋下了伏筆。
  • 力大磚飛典型:通體不鏽鋼的米格-25,技術落後卻令西方恐懼不已
    不過這時候,蘇聯的航空工業終於逐步追趕上來,為了確保打下SR-71這個飛賊,著名的蘇聯米高揚設計局推出了冷戰時期截擊機的巔峰作品——米格-25重型截擊機。巨大的圖曼斯基R-15B-300大噴子是米格-25強勁性能的保證1961年米格-25原型機實現首飛,並且在首飛中就創造了飛行高度22670米和3000公裡/小時(約2.5馬赫)的飛行記錄,從一開始就顯示了該機與眾不同的強大飛行屬性
  • 米格41----仍在迷霧中的戰機
    米格25    然後米高揚設計局在米格25基礎上開發至今仍舊是俄軍遠程截擊中堅的米格31型截擊機。這種戰機比米格25擁有更強大的推重比,幾乎是米格25的兩倍,米格31能夠依靠更為強大的武器雷達系統,更高的推重比,比它的前輩擁有更廣闊的適用範圍。   對於俄軍而言,使用截擊機高速靠近敵軍空中目標,進行掠襲,是傳統。(這一傳統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也影響著中國解放軍空軍,並由此催生了殲8系列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