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發的第一臺民用 大推力渦輪風扇發動機:渦扇-8發動機

2021-12-27 翼縷碧空暑期實踐隊

      1973年6月,上級部門明確首批試製12臺發動機,爭取在1977年完成總裝提交飛行試驗。首批12臺樣機的試製,可以採取以上海為主,三機部和航空研究院支援技術協作,集中力量,儘快過關,然後由上海市進行批量生產。至此,渦扇8發動機由兩地同時研製改為在上海一地進行。9月,根據三機部相關通知,承擔發動機製造工作的上海第一汽車附件廠與成都航空發動機製造廠進行任務移交工作,至1974年9月4日,交接工作全部結束。  

      為適應研製渦扇8發動機的需要,上海市工交組對發動機研製採取「總裝集中,部件定點,零件擴散,工藝協作」和「一廠一角,各廠協作,一廠一件,百廠成線」的原則,投入大量資源。從1973年下半年起,組織市機電一局、冶金局、化工局、儀表局等所屬廠、所共65個單位,參加發動機的研製。同時,市外三機部系統也有10個單位承擔發動機成品附件研製的協作配套任務。  

上海航空發動機製造廠(其前身為汽附一廠擴建部分),航空機械廠上海先鋒電機廠上海電工機械廠等大型生產工廠被選擇為發動機製造單位。研發單位針對項目特點進行了大量投資建設,其中光對廠區改建的基建費用就達到4661.99萬元,廠區的竣工面達到64519平方米,安裝配套設備份也超過500臺。     

      同時,上海市,三機部和成都航發廠投入了大量人才參與發動機設計製造。「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在經過大量的投資與準備工作後,渦扇8的研製拉開了序幕。

相關焦點

  • 推力14噸、推重比8、全壽命超3000小時,渦扇-10發動機已堪大用!
    而由於我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的起步較晚,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嚴重落後於主流強國,特別是在上世紀70年代,全球開始逐步進入第三代航空渦扇發動機時代,此時我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與世界主流強國的差距被拉到二十年之上。面對航空界的嚴峻局面,此時我國也開始下決心,研發屬於自己的第三代大推力軍用航空渦輪風扇發動機,也就是渦扇-10系列發動機。
  • 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的誕生
    1960年,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康維」(Conway)渦扇發動機開始被波音707大型遠程噴氣客機採用,成為第一種被民航客機使用的渦扇發動機。60年代洛克西德「三星」客機和波音747「珍寶」客機採用了羅·羅公司的RB211-22B大型渦扇發動機,標誌著渦扇發動機的全面成熟。此後渦輪噴氣發動機迅速的被西方民用航空工業拋棄。
  • 發動機課堂第三代高性能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
    20世紀60年代,各國曾在民用渦輪風扇發動機的基礎上,發展了幾種用於戰鬥機的低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有的還帶有加力燃燒室,它們的推重比在5左右。當時美國空軍提出第三代戰鬥機概念,要求新機作為空中優勢戰鬥機,具有高機動性能。顯然,當時那些發動機滿足不了需求。▲英國裝備的F-4M戰鬥機,裝備過MK202/203「斯貝」系列渦扇發動機。
  • 【發動機科普12】第三代高性能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
    第三代高性能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20世紀60年代,各國曾在民用渦輪風扇發動機的基礎上,發展了幾種用於戰鬥機的加力式或不帶加力燃燒室的低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它們的推重比在5左右。用於F-16和F-15的第三代F110渦扇發動機要將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的推重比從5提高到8,首先需要提高發動機的循環參數:即總增壓比與渦輪前燃氣溫度。
  • 渦輪噴氣發動機和渦輪風扇發動機有什麼區別?
    微型渦輪噴氣發動機 渦輪噴氣發動機的性能指標主要有推力、耗油率和推重比。推力和耗油率隨飛行高度、飛行速度和油門位置的變化關係分別稱為高度特性、速度特性和油門特性。渦輪噴氣發動機的發明在航空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 詳解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的誕生
    1960年,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康維」(Conway)渦扇發動機開始被波音707大型遠程噴氣客機採用,成為第一種被民航客機使用的渦扇發動機。60年代洛克西德「三星」客機和波音747「珍寶」客機採用了羅·羅公司的RB211-22B大型渦扇發動機,標誌著渦扇發動機的全面成熟。此後渦輪噴氣發動機迅速的被西方民用航空工業拋棄。
  • 發動機課堂多轉子渦輪風扇發動機
    且具有同心軸轉子的發動機稱作雙轉子渦輪風扇發動機(簡稱「渦扇」)。其工作原理和結構特點與雙轉子渦輪噴氣發動機(簡稱「渦噴」)基本相同。  雙轉子渦扇發動機,顧名思義有兩套轉子系統,其中高壓壓氣機與高壓渦輪為一組轉子,風扇以及低壓壓氣機與低壓渦輪組成另一組。  目前世界上絕大部份渦輪風扇發動機都採用這種結構形式。法國M53是目前唯一還在服役的單轉子渦輪風扇發動機。
  • 三轉子渦輪風扇發動機RB211風扇結構簡介|陳光談航發153
    由於發動機的涵道比大,風扇約產生全部推力的3/4,即每個葉片上作用有441daN的向前推力,因此在轉子前端有一個推力環,以承受全部葉片的向前推力。 在研製 RB211之初,風扇葉片採用複合材料來做。 由於緊靠風扇盤的軸承是不能承受軸向負荷的滾棒軸承(在其他高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中,此處均為滾珠軸承),因而在風扇轉子的傳動軸內,設有一套應急用的稱為保持軸的防護裝置。
  • 飛機渦輪風扇發動機的優點是什麼?
    到目前為止,飛機的動力裝置已經從活塞式發動機發展到燃氣渦輪發動機,其中燃氣渦輪發動機又發展出直接產生推力的渦輪噴氣發動機和渦輪風扇發動機,以及輸出軸功率的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和渦輪軸發動機。F100-PW-220發動機首先,推力大。
  • 渦扇20航空發動機終於研製成功了!運20即將換發
    我國自主研製的220噸大型運輸機運20第一,推力提升至少12%,起飛距離將大幅度縮短。俄制D30發動機是一款涵道比只有2.42、推力只有12.5噸的老掉牙發動機。其採用的技術是上世紀60年代的技術,各方面性能都已經嚴重落後。渦扇20則是一款整體技術水平相當於上世紀90年代初的CFM56-5C型號的發動機,也就是說渦扇20推力至少達到14噸,推力比D30大12%。這意味著什麼呢?
  • 大推力軍用渦扇發動機,地球上只有三國能造:中國、美國和俄羅斯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都是落後於美國俄羅斯等國家的。受此影響,我國可以研發出先進飛機,但卻造不出來與之匹配的頂尖航空發動機。這種情況到了國產渦扇-10和改進型渦扇-10B發動機時有了改善,渦扇-10發動機技術、壽命、推力和性能已經成熟很多,正在裝配於殲-16等國產戰機上。
  • 國產CJ-1000AX大發動機首次點火試驗成功!
    近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客發動機驗證機(CJ-1000AX)首臺整機在上海點火成功,核心機轉速最高達到6600rpm。中國航發集團商發公司負責承擔CJ-1000AX研製工作,自2017年12月首臺整機完成裝配以來,克服了新臺、新機首次聯接調試帶來的諸多困難,於3月30日在上海臨港總裝試車臺完成了全部調試工作。
  • 嘆為觀止的航空發動機
    世界上單臺引擎推力最強的民航發動機GE90、最優越的民用引擎CF6-80C/E、最強大的渦輪軸發動機CT7-8系列都是GE的傑作,波音737使用廣泛的CFM56發動機也是GE牽頭研發的。▲B-2隱形轟炸機  B-2隱形轟炸機的中央機身兩側的發動機艙內安裝了4臺GE F118-110非加力渦扇發動機,每臺額定靜推力8,618千克。
  • 【發動機科普10】渦輪風扇發動機的工作特點
    渦輪風扇發動機中,空氣在風扇中增壓後,由風扇出口流出時分為兩股向後流:一股流入核心機和帶動風扇的低壓渦輪,最後由尾噴管流出,這股氣流稱為內涵氣流;另一股則由圍繞核心機機匣與外涵機匣間的環形通道中流過,稱為外涵氣流。由於渦輪風扇發動機中有內、外兩個涵道,所以,渦輪風扇發動機有時又稱為內外涵發動機。
  • 你知道渦輪風扇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嗎?看完你就知道中外差距了
    與渦輪噴氣比較,主要特點是首級壓縮機的面積大很多,同時被用作為空氣螺旋槳(扇),將部分吸入的空氣通過噴射引擎的外圍向後推。發動機核心部分空氣經過的部分稱為內涵道,僅有風扇空氣經過的核心機外側部分稱為外涵道。渦扇引擎最適合飛行速度400至1,000公裡時使用,因此現在多數的飛機引擎都採用渦扇作為動力來源。
  • 一分鐘看懂中國航發|每日一學:第一臺實用的渦輪風扇發動機
    (中國軍網)MTU公司在2018年範堡羅航展中獲得約80億歐元訂單,並籤署了PW1000G齒輪傳動渦扇發動機(GTF)訂單,該型發動機可為空客A220、A320neo等飛機提供動力。(航空信息網)今明兩天,颱風「安比」繼續北上,開始影響華北、東北一帶,京津冀以及黑吉遼均將出現大到暴雨。
  • 航空發動機不為人知的工作原理
    而在民用客機、運輸機和軍用的轟炸機、運輸機方面。隨著新材料的運用飛機的機身結構作的越來越大,起飛重量也就越來越大,對發動機的推力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高函道比大推力的渦扇發動機出現之前,人們只能採用讓大型飛機掛更多的發動機的方法來解決發動機的推力不足問題。比如B-52G轟炸機的翼下就掛了八臺J-57-P-43W渦噴發動機。該發動機的單臺最大起飛推力僅為6237公斤(噴水)。
  • 第四代推重比10——級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
    面對如此高的要求,要求發動機登上一個非常高的新臺階,這就必須採用許多新技術才能實現。例如風扇、壓氣機要採用帶粘性的全三維設計分析方法,採用高效、大功率渦輪設計技術,採用高的渦輪前燃氣溫度(達到1557~1727℃),為此,除了採用第三代單晶葉片材料和先進的隔熱塗層之外,還必須提高渦輪葉片冷卻設計技術,使降溫效果≥500~600℃等。
  • 【發動機科普11】多轉子渦輪風扇發動機
    多轉子渦輪風扇發動機在渦輪風扇發動機中,有兩個只有氣動聯繫、且具有同心軸轉子的發動機稱作雙轉子渦輪風扇發動機。其工作原理和結構特點與雙轉子渦輪噴氣發動機基本相同。在雙轉子渦輪風扇發動機中,由於風扇後的壓氣機進口空氣壓強為風扇出口的壓強,比大氣壓強高許多,因此稱該壓氣機為高壓壓氣機。在燃燒室後、驅動高壓壓氣機的渦輪則稱為高壓渦輪,由高壓壓氣機轉子與高壓渦輪轉子組成高壓轉子;位於高壓渦輪後、驅動風扇的渦輪稱為低壓渦輪,由風扇轉子與低壓渦輪轉子組成低壓轉子。目前世界上絕大部份渦輪風扇發動機都採用這種結構形式。
  • 自適應循環技術與下一代戰鬥機發動機
    渦扇發動機在渦噴發動機的基礎上增加了風扇,風扇壓縮空氣後,一部分通過核心發動機,和燃料混合燃燒後,形成高溫高壓燃氣,向後噴射而形成推力;另一部分繞過核心發動機,直接和核心發動機噴出的高溫高壓噴氣混合,形成合成的推力。旁通空氣的流道稱為外涵道,通過核心發動機的流道就稱為內涵道,外涵道和內涵道的空氣流量之比稱為涵道比,也稱流量比或者旁通比。渦槳相當於涵道比無窮大的渦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