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特別報導④|「空中美男子」殲-8 :總師「用命」消隱患 烈士王偉的英雄座駕

2021-03-02 演兵場

編者按:70載守衛祖國空天,國產戰鷹奮勇當先。值此新春佳節之際,整理了殲-5、殲-6、殲-7、殲轟-7、殲-8、殲-10、殲-11等解放軍經典戰鬥機的小記,通過講述這些國產戰鷹的守衛祖國領空故事,展現些許人民空軍成立至今的崢嶸歲月,以饗讀者。

如果說殲-5、殲-6和殲-7戰機都還處在仿製蘇聯戰機階段,那麼從殲-8開始中國戰鬥機就開始嘗試研製「競爭機」,走向了一條自主創新之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依仗著速度和高度優勢,經常派出無人偵察機侵入我國領空,臺灣的高空無人偵察機也緊隨其後,同時還利用美制U-2偵察機超過2萬米的飛行高度,連續對大陸重點目標進行偵察。

圖片說明:殲-8戰鬥機

殲-5、殲-6在飛行高度有所欠缺,而殲-7飛機則因升限留空時間短,高空高速性能差,高空安定性差等缺陷,難以勝任「紮緊高空籬笆」的任務。1963年7月,國防部第六研究院的一次技術報告會上,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的顧誦芬拿出了一款新型殲擊機的設計報告,殲-8戰機的序幕正式拉開了。

1965年5月17日,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羅瑞卿批准了殲-8項目,從技術層面上來講,殲-8是一款在殲-7的基礎上進行「放大」和不斷改進,自主研發一款雙發大航程的高速殲擊機。從簡單仿製到自主研發,中國航空人迎來了歷史性的時刻。作為我國首款自主研製的戰鬥機,殲-8僅僅用了四年多時間就實現了首飛,堪稱世界軍用戰機研製歷上的奇蹟。

1969年7月5日,殲-8戰鬥機首次試飛成功。在隨後長達十年的試飛過程中,殲-8累計飛行1025個起落,共計663個飛行小時,解決了一系列技術問題。1979年12月,殲-8設計定型。翌年12月交付空軍試用,1981年開始裝備空軍部隊。列裝部隊以後,殲-8相繼改進、升級出殲-8全天候型、殲-8Ⅱ等多個系列機型。在蘇-27引進中國之前,各型殲-8戰鬥機一度是我軍守護著祖國的長空的主力機型。

首任總師壯志未酬身先死

提起殲-8,就不得不說到黃志千和顧誦芬兩代總師的嘔心瀝血。1961年8月,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成立,黃志千為總設計師,負責米格-21的仿製及預研工作。那幾年,黃志千一頭扎進對米格-21的研究工作中,從系統原理到成品附件再到試驗方法,他如饑似渴地汲取著營養,一批批技術研究成果漸漸成形。

圖片說明:殲-8I 系列就像一個放大的米格-21

在「技術摸透」米格-21型飛機的基礎上,黃志千會同其他設計所同仁,於1964年10月提出了研製馬赫數為2.2倍音速的殲-8型殲擊機的戰術技術要求。隨著設計工作的開展,首先遇到的分歧是選擇什麼樣的發動機的問題。一種意見是用兩臺經改進的米格-21型飛機用的發動機,另一種意見是用一臺自行設計的全新大推力噴氣式發動機。

黃志千判定殲-8機體結構可以在3~4年內完成,而自行設計的發動機,不僅耗時難以估計,其可靠性更是難以保證。最後,殲-8決定採用雙發成熟發動機方案,實踐證明,這也是保證殲-8型飛機研製成功的關鍵決策。隨後為了使機體結構既安全可靠,又儘可能地減輕重量,黃志千領導總結了預研課題成果和設計經驗,組織編寫了「殲8型飛機強度計算原則」,這本「原則」後來被各主機設計研究單位廣為參用。

圖片說明:黃志千烈士紀念碑邊上就是一臺殲-8

1965年5月20日,黃志千接受航空工業部的派遣,帶隊去西歐購買飛機試飛測試設備。行前三天,羅瑞卿批准殲-8飛機研製方案,黃志千躊躇滿志,正準備大幹一場,但他乘坐的飛機在埃及開羅上空失事。黃志千不幸罹難,年僅51歲。

8之父」三上天

黃志千犧牲之後,顧誦芬與所內其他幾名骨幹臨危受命,組成技術辦公室接過了總設計師的重擔,在此之前,他開始領導殲8飛機的氣動設計工作。1981年,他又任殲-8Ⅱ的總設計師。由於對殲8系列飛機的重大貢獻,顧誦芬被譽為「殲8之父」。

圖片說明:顧誦芬和殲-8II模型

作為我國首款自主研發製造的戰鬥機,殲8的誕生充滿了艱辛與坎坷,其中所累計的寶貴經驗更為我國之後自行研製更先進的戰機打下了深厚基礎,而長達十年的試飛工作,就是整個徵程中最漫長的一個過程。

1060年8月,0001架原型機按計劃進行超音速飛行,但隨著戰機加速,飛機出現劇烈的縱向抖振,試飛只得暫時中止;當試飛員鹿鳴東駕駛0006號機進行跨聲速試飛時,同樣出現了突然側滑、振動等問題。為此,48歲的顧誦芬不顧潛在的墜機風險,帶著照相機和望遠鏡,坐上了由鹿鳴東駕駛的與殲-8伴飛的殲教-6在萬米高空,他忍著過載帶來的身體不適,仔細觀測高速飛行的殲-8後機身流場變化情況。

圖片說明:戰鬥機後座上的顧誦芬

經過3個架次的飛行觀察,顧誦芬終於摸清了癥結所在,找到了通過尾部修形根治振動問題的方法。鹿鳴東曾回憶道:他當時已經年近50,體質文弱,但他瞞著家人,帶著望遠鏡和照相機跟我一起飛了三次。每次飛下來,他都大汗淋漓。(因為黃志千就是逝於空難,顧誦芬便和夫人江澤菲有過一個約定:不再乘坐飛機。)

忘記不了的「81192

圖片說明:兩側進氣殲-8被譽為「空中美男子」

早期機頭進氣的殲-8還有米格-21的影子,和我們印象中「空中美男子」相去甚遠。1984年6月12日,經過重大改進的殲-8II原型機首飛成功。殲-8II摒棄了早已落後的機頭進氣,前機身全部重新設計,換裝了大尺寸雷達和兩側進氣。

圖片說明:王偉和殲-8

2001年4月1日,美軍偵察機EP-3C侵犯我南海上空,因其不規範操作與我軍飛機碰撞,駕駛編號81192戰機的飛行員王偉再也沒有返航,他在回復戰友後跳傘,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3歲。幾經搜尋無果,王偉後被確認犧牲並追授「海空衛士」的榮譽稱號,而他駕駛的正是殲-8II型戰機。

圖片說明:2018年6月26日期《解放軍報》截圖

如今,隨著殲-20、殲-16和殲-10C等新銳三、四代戰機入列人民軍隊,殲-8越發不起眼。不過,殲-8並非一無是處,在體系作戰中,這種高空高速的二代機只要運用得當,依舊可以發揮重要作用。2018年6月26日期《解放軍報》刊文《戰場就是黨建工作主考場》,文中透露,東部戰區空軍某裝備殲-8的航空旅在空軍「紅劍-2017」實戰化體系對抗演練中表現出色,甚至擊中了三代戰鬥機。 

原文寫道:「在空軍『紅劍-2017』實戰化體系對抗演練中,該旅飛行三大隊副大隊長程劍駕駛『藍軍』最後一個架次戰機升空,紅軍飛行員意想不到的距離和角度,一舉打掉紅軍三代機,逆轉當日戰局,在參演部隊中留下佳話。今年4月,首次參加空軍『金飛鏢』比武競賽的該旅官兵,靠精湛的技能、靈活的戰法和頑強的作風,在精準著陸、低空突防兩個課目中表現優異,獲得團體第二名的好成績。」

相關焦點

  • 殲8已首飛50年:「空中美男子」老了,你還會記得他嗎?
    現在網絡上對殲-8有讚譽、也有質疑,但對任何武器的評價都不該脫離時代背景。殲-8首飛恰逢建國20周年,國土防空作戰的壓力仍未減輕,U-2高空偵察機持續窺探,東南方向面對強敵的F-4、F-105,北方要面對米格-23、圖-22等超音速戰機。此時殲-8橫空出世,在當時的重要意義可想而知。
  • 本色英雄在哪裡?!
    2006年6月被福建省公安廳追記一等功,同年7月被公安部政治部批准為革命烈士。王偉,浙江湖州人,美國海軍的EP-3型偵察機在中國海南島東南70海裡(110公裡)的中國專屬經濟區上空,與王偉駕駛的殲-8II戰鬥機發生碰撞,殲-8II戰鬥機墜毀,王偉跳傘下落不明,後被確認犧牲
  • 18歲那年,聽到王偉烈士犧牲,他決定像王偉一樣駕駛戰鷹守衛祖國
    2001年4月1日,一架美國偵察機侵犯我國南海領空,為了捍衛祖國權益,飛行員王偉奉命駕駛戰機前出攔截,危急時刻選擇了用撞擊的方式驅逐來犯者,不幸壯烈犧牲。悲壯的現實是最生動的教材,王偉的事跡讓王勇深深明白飛行員的使命與責任。臨近畢業,表現優秀的王勇有機會留校任教。
  • 中國航空史上最具爭議的戰機:殲8讓我們學到了這些教訓
    空中美男子、81192、槍挑F-22....殲八在那個年代曾經帶給我們太多回憶了。
  • 飛行員王偉下落成謎,曾出動10萬人尋找無果,18年後才知真相
    美國空軍EP-3偵察機非法入侵我國境,在海南島附近進行偵查行為,為了捍衛我們的主權,我們的海軍航空兵迅速起飛兩架殲-8II型戰鬥機進行空中監視以及警告驅離。憤怒的中國黑客黑入美國多個網站,貼上王偉照片,以紀念王偉烈士和警示美國。
  • 春節特別報導⑦|「中華側衛」殲-11:蘇-27在華極速升華 「絕配」 殲-20
    值此新春佳節之際,整理了殲-5、殲-6、殲-7、殲轟-7、殲-8、殲-10、殲-11等解放軍經典戰鬥機的小記,通過講述這些國產戰鷹的守衛祖國領空故事,展現些許人民空軍成立至今的崢嶸歲月,以饗讀者。在繼承了蘇-27優秀平臺的同時,殲-11B在航電系統上也遠遠超過殲-11和殲-11A,且更易融入中國空軍的作戰體系,還可以集成更先進國產飛彈,大大提升了戰鬥力。
  • 全網紀念「81192」烈士王偉,他的父母卻做了這件事...
    我軍隨後派出兩架飛機跟蹤攔截美機突然撞向我殲-8Ⅱ戰機編號81192的飛行員王偉被迫跳傘墜海02犧牲奉獻豈止在戰場英雄家風薪火永相傳2002年3月27日王偉烈士墓在浙江安賢陵園落成但今年情況特殊老倆口取消了掃墓的行程王偉父親說:「等明年20周年再去了。」
  • 【高清直擊】拆解英雄王偉迫降的美軍EP-3偵察機
    EP-3E偵察機機組成員回到美國,受到了「英雄般」地歡迎。2001年4月1日,中美兩國在距離海南島大約100公裡的空域發生撞機,一架美國EP-3偵察機與我軍殲-8B戰機相撞,導致我軍殲-8B戰機尾翼折斷,戰機墜海,飛行員王偉犧牲。事件發生後,EP-3偵察機竟然強行降落在海南島陵水海軍機場,可以說是被王偉迫降的,因為EP-3偵察機機頭部分受損嚴重。
  • 4月1日,除了愚人節和張國榮,我們還要記住海空衛士王偉!
    還有一些人,譬如我,我們紀念一個因保衛前兩撥人而犧牲的烈士,那就是「海空衛士」王偉。南海上空,美國海軍飛機與他駕駛的戰鬥機發生碰撞,戰機墜海他失去蹤跡。14個晝夜,近10萬軍民不間斷搜索,依然沒能找到他。
  • 日本二代戰鬥機終於退役,將被F35取代,差點和殲8用同款雷達
    1984年,第一架由日本本土改進的F-4EJ-KAI(日語「改」的發音)首飛,它把老式的單脈衝火控雷達換掉,改裝了F-16用的APG-66脈衝都卜勒機載火控雷達,具備F-15J所用的AIM-7F「麻雀」半主動雷達制導中距空空飛彈的發射能力,而在同時,F-4EJ-KAI還具備投射ASM-1(80式)/ASM-2(93式)空對艦飛彈的能力,「解鎖」了當初被「封印」的攻擊能力。
  • 八三工程,性能優於殲-10 — 不爭氣的爭氣機殲-8III
    任誰都想不到空中美男子殲-8居然還有一款三代改型,而且初始設計性能要求優於殲-10戰鬥機,只不過試飛過程兩次重大事故,直接導致了這款爭氣機的落幕。這款新銳機型來自殲-8戰鬥機,大家應該還記得美國人為獲得蘇聯戰略進攻緩衝區,當年特別大方向中國推薦F-16/79戰鬥機。目的就是用於攔截圖-22以及其他戰鬥機,不過這款猴版戰機性價比不高中方看不上,至於後續格魯曼為了解決生存危機,願意向中方提供24架F-14「雄貓」戰鬥機以及配套AIM-54「不死鳥」,由於時間關係這些都成了可望不可及的事。
  • 烈士紀念日前夕,向鳳崗英雄「小鬼班」黃友致敬!
    明天是9月30日,每個中國人都該銘記的日子:烈士紀念日。或許,我們無法一一說出他們的名字,但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段不應被忘卻的英勇。他們用熱血為後世迎來新生,用生命、用無畏捍衛了民族尊嚴!1944年春節前,日偽軍包圍蝦公潭村,將群眾集中起來用毒氣燻。正在緊急關頭,黃友帶領小鬼班衝入敵群,斃傷日偽軍十多名,將待斃的群眾解救出來。日軍在蝦公潭受挫後,在平湖鳳凰山增築碉堡,派一個班配機槍把守。我方決定殲滅這個班,由黃友班負責突擊任務。早上日軍出來了,他帶領小鬼班猛撲上去,一槍把日機槍手打倒,把機槍奪過來,他腿部卻中彈受傷。這一仗以後,黃友變得更堅強。同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 春節特別報導⑥|「爭氣機」殲-10的奮鬥路:發動機實現國產 空戰力克同代重型機
    值此新春佳節之際,東方網軍事頻道整理了殲-5、殲-6、殲-7、殲轟-7、殲-8、殲-10、殲-11等解放軍經典戰鬥機資料,通過講述這些國產戰鷹的守衛祖國領空故事,展現些許人民空軍成立至今的崢嶸歲月,以饗讀者。講完了我國國產的第一、第二代戰鬥機,現在正式進入三代機的環節,今天故事的主角是殲-10戰鬥機。
  • 西部戰區曝光大量空中加油畫面,殲8寶刀不老,對付陣風有絕招
    新曝光的場景顯示,殲8和大型加油機有力配合,在空中悍勇出擊,盡顯戰力剽悍。畫面可見,冬日的陽光映灑在飛機上,格外耀眼。有著"空中美男子"之稱的殲8,組成兩機編隊,緊跟在大型加油機之後,形成了一幅幅令人心潮澎湃的畫面。作為由中國航空工業沈飛研製,當時頗為耀眼的一款戰鬥機,殲-8承載了一代國人的航天護國夢。它也是一款高空高速截擊機。
  • 王偉墜機犧牲後家人現狀如何?妻子是上校,兒子也成為軍官
    凡為炎黃子孫者,當看到英雄蒙受苦難時,都理當為此哀傷、銘記、自省,致敬英烈,緬懷逝者,不讓一場災難成為歷史長河中僵硬冰冷的數字與隻言片語。王偉便是一位令人民銘記的英雄,在2001年的一個四月天,他駕駛的戰鬥機與美軍偵察機相撞,在無可挽回的慘烈局勢下,他毅然跳傘入海。14天的大規模搜救並沒能找到王偉的下落,最終被認定為犧牲。
  • 步子邁太大,被發動機給毀了的新機,八三工程殲-8III
    任誰都想不到空中美男子殲-8居然還有一款三代改型,而且初始設計性能要求優於殲-10戰鬥機,只不過試飛過程兩次重大事故,直接導致了這款爭氣機的落幕
  • 19年前,他們害死了王偉,19年後兇手依然在挑釁
    然而,那24名肇事飛行員在回到美國本土後卻受到英雄待遇,美國政府這樣的行為,與希特勒給屠殺猶太人的幹將們授勳有何不同!當年王偉駕駛的殲-8B戰鬥機,算是海航手中最先進的戰鬥機,雖然它只是一款沒有超視距攻擊能力的二代機。
  • 徐良致辭:真正的英雄是為國捐軀的烈士
    紀念會上,徐良聲情並茂發表了致辭,這位從老山戰場上走下來的英雄,一條腿高位截肢,以致不能安裝假肢,但在現場發言時,出於對烈士的尊敬,堅持一條腿站立講完,這需要很大的毅力,也要消耗很多體力。以下是徐良致辭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