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爭了!美國終於對統一臺灣做出了驚人選擇!

2021-02-18 新財迷

近日,美國聯邦參議院「臺灣連線」共同主席殷霍夫率美國議員代表團抵臺訪問,在蔡英文辦公室進行了「親密」溝通,美議員表示,美國對臺灣的愛是一貫的,永遠不會減弱!

 

不過前腳談完「愛」,後腳美議員就說,美國有許多軍售廠商想要與臺灣做生意,F-35和F-16戰機在等著你們。同時還表示,希望臺灣能採購更多的美國農產品,貿易互動越多,美臺關係就會越好喲。

 

一、美議員真的要和蔡英文「談情說愛」嗎?

 

1、「愛」的代價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美國的「愛」代價特別高!

 

雖說滿口是「愛」,但商人川普的信條是「美國優先」。因此,美國不會在貿易問題上放過任何利用臺灣的機會。開口說「愛」蔡英文、「愛」臺灣的同時也標明了「愛」的價碼,具體多少錢,關係到我用什麼樣的方式、多大聲音、在什麼場合、說多少次「我愛你」。

說白了,美議員就是打著支持臺灣的幌子賣農產品和老舊武器,為達成這一目的,對蔡英文「談談情」也是可以接受的,反正美國是不會負責的!

特•負心漢•朗普:我渣過的人多的去了,還怕多你一個?

為蔡蔡量身定製,愛「愛」不愛!

一句「愛蔡英文」=買美國武器裝備

一句「我愛你臺灣」=買美國農產品

所以,「臺灣連線」代表團要談的是共同利益!是民進黨的利益跟美國這些國會議員的利益,是美國的戰略利益跟「臺獨」的利益,還有雙方各種各樣的商業利益...

2、「臺灣連線」到底什麼來頭?

這些所謂的「臺灣連線」成員本身就是親臺的,是對大陸有冷戰思維的人。他們希望拉臺灣來對抗大陸,使臺灣能成為制約大陸的一枚「棋子」,而棋子是棋子不能提出任何條件。

因此,明眼人不用看就明白,臺灣撈不著好處。一方面,美國武器賣的不光貴還舊,大量的軍售金額對臺灣來說只是壓力,還加劇了「以武拒統」態勢,最終受損的是臺灣。另一方面,臺灣就這麼一個小島地區,黃豆、小麥、玉米,甚至是美牛、美豬都要進口美國的話,自身經濟、農業受損,吃不消啊!

所以是美國來收「保護費」了!

①臺灣旅行法:讓美國高層跟臺灣高層可以互訪,違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

②國防授權法:美國軍艦將來要停靠臺灣,現在高雄港就已經在修建,甚至快要完工了。

「臺灣連線」之前在美國國會不斷運作,提出用這兩個法案,表面上說是加強美臺關係,實際上是做給大陸看,讓大陸不高興。然後蔡英文就高興了,她說,會尋找更多機會,加強與美國之間的合作。花更多錢去向美國買劣質「狗糧」。

蔡•打臉充胖子•英文:會的會的,我會更加努力買更多東西,你賣什麼我一定買!

二、蔡英文,口惠而實不至,清醒一點!

 

事實上,美國雖說嘴上多次表示支持臺灣,但真正「協防臺灣」的意志,卻是在不斷下降。

 

1、他們心裡門清著呢!

 

美國會軍事委員會雖說一直熱衷於對臺灣出售武器,但他們心裡比誰都清楚。那些武器面要正面槓上解放軍?壓根沒用。民進黨真正想要的是美國「協防臺灣」的意志。

 

2、拿人錢財與人消災,美國會對臺灣仗義嗎?

 

只是嘴上說說而已!在美國利益跟川普利益的驅動下,事情的真相是:

 

①美國真的支持臺灣做沒有聲音的棋子。

②美國真的支持臺灣100%參與美國行動。

②美國真的支持臺灣做「抗中反中」的馬前卒。

 

說白了就是「為我所用,唯命是從」。

三、大陸如何對待?

 

1、臺灣自作孽,不可活

 

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上口口聲聲說自己「釋放最大善意」,但事實上,如今兩岸當局陷入僵局,責任全在蔡英文!

 

上任以來,蔡英文對兩岸政策就是「冷處理」,反而對美、日大送秋波。她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去中國化」、「去蔣化」、「去孫化」、甚至要「去漢化」...將兩岸關係一步一步推向僵局。

 

說白了,蔡英文就是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對手,低估了中國大陸。

 

2、大陸你惹不起,還敢惹?

 

美國聯邦參議院當地時間2月28日通過了所謂的「臺灣旅行法」,就差川普籤字。這意味著美臺交往確實在升溫,也意味著美國、大陸、臺灣地區間不確定變數的增多。

 

事實上,大陸能反制臺灣的方法非常多,政治、經濟、外交隨便一個都能讓它抖三抖。聖多美普林西比跟臺灣斷交了,巴拿馬也跟臺灣斷交了,前段時間又傳出梵蒂岡教廷跟大陸進行有效接洽了,這些信號的傳出,就足夠讓臺灣在所謂的「外部空間」問題上坐立不安,這還只是諸多層面中力度微小的一個。當大陸把這些對外關係都拔掉後,臺灣在國際社會中會處在一個什麼境地?還有什麼話語權?是顯而易見的。

大陸為什麼沒有採取一些相對極端的方式呢?一方面,始終認為兩岸一家親,兄弟相殘的局面絕對不是兩岸民眾希望看到的,另一方面還是希望能夠儘量惠及臺灣普通民眾,讓他們能夠在大陸的經濟發展中得到實惠。

 

要知道,中國大陸已經崛起為一支強大力量,既有開展臺海博弈的豐富手段,也有堅守底線的綜合優勢。美國如今要在臺海保持一定影響,必須與中國大陸的基本立場相協調,否則就是在給自己刨坑,押上絕大部分賭本試圖贏取一個普通回合,順手將臺灣推向「深淵」。

 

大陸只是不願用,不代表不能用。兩岸回到平發展軌道上,才是有且僅有的一條路。如果臺灣非要背離這條路的話。如此昂貴的「愛」,就怕你們承受不住啊!

朗普:別這樣,兄dei!我來助你一臂之力了!

編輯:yt   轉載請標註來源:新財迷(newcaimi)及作者yt

熱文點擊


西方又下黑手?這次,槍口對準了這幾個...

這個曾讓整個中國生靈塗炭的階下囚,竟一躍登上...

相關焦點

  • 不用爭了!美國已經做出選擇,統一臺灣的路徑已經清晰
    不用爭了!美國已經做出選擇,統一臺灣的路徑已經清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臺灣必須統一。統一臺灣的路徑不怪乎武統與和統兩種方式。
  • 不用爭了!美國已經做出選擇,統一臺灣的唯一路徑已清晰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臺灣必須統一。統一臺灣的路徑不怪乎武統與和統兩種方式。
  • 前美在臺協會處長司徒文:臺灣選擇統一 美國不會反對
    前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長司徒文(William Anthony Stanton)20日表示,包括統一在內,臺灣可以自由決定未來,只要這是根據人民意願,自由選擇的結果,而且統一過程是和平的,這是美國一貫的政策。 司徒文。
  • 清代統一臺灣記
    鄭成功收復臺灣之際,也是清王朝逐步統一全國之時。順治末年,除臺灣及東南沿海部分島嶼外,清王朝已消滅了南明殘餘勢力及農民軍抗清武裝,基本上完成了對大陸的控制。因此,解決臺灣問題也就成了統一大業的題中應有之義。康熙元年(1662)五月初八日,鄭成功病逝於東都(臺南安平鎮、承天府的合稱),成功之弟鄭襲與世子鄭經發生了叔侄奪位之爭,結果鄭經擊敗對手,迅速登位。
  • 美國失去臺灣就丟了南海,中國統一臺灣的時機到來
    臺灣是打開中國戰略的一扇門最近習奧四天兩通電話,美國有求於中國,希望中國在中東、朝鮮問題上給予支持,並且在南海問題上做出讓步,表示年內美國軍艦不巡南海。但是,卻宣布對臺18億美元的軍售,並且公開阻擾馬英九登太平島。
  • 臺灣終於做出讓步?川普慘遭當頭一棒,北京笑了
    臺灣問題,長期以來都是中國大陸的一塊心病。解決臺灣問題,實現國家統一,一直都是全體中國人民莊嚴而神聖的使命。然而,事情的發展往往不盡如人意,因為美國這隻幕後黑手的操縱,使得原本簡單的中國內政問題變得更加複雜不已。近日,小編在網上看到了一篇題為《美軍擬在臺灣部署「薩德」系統》的文章。
  • 不管美國戰略模糊還是清晰,中國都會統一臺灣!
    為防止臺灣戰爭和中美衝突,陸克文建議美國拜登政府,應該討論放棄長期以來在臺灣問題上戰略模糊,向中國大陸表明美國會在必要的時刻協防臺灣。老陸被認為是最懂中國的西方國家領導人,從這一點來看,他雖然講流利的中文,但還是不了解中國人統一臺灣的決心和信心。他以為美國放棄戰略模糊明確表示協防臺灣,也就是軍事介入臺灣,中國大陸就會怕美國,就不會用武力方式統一臺灣。
  • 【美國網友】中國告訴臺灣:重新統一將結束對立
    markv 4 hours ago I am for reunification... under the democratic government of Taiwan....我支持統一...在民主的臺灣政府下...david 2 hours ago 香港和泰國的人民很相似而且本質上是暴民政治的變化。更不用提起過去民進黨的政治暴亂。
  • 中評智庫:統一是臺灣須直面的問題
    這說明島內政情、民情和社情的複雜性,也說明,現在到了必須讓臺灣政黨和政治人物從不切實際的迷夢中警醒,直面歷史發展大勢,直面兩岸人民的心聲,直面國家必然統一、民族必將復興的現實,來思考臺灣未來的時候了。  臺灣政黨和政治人物要認清歷史大勢。這個大勢就是兩岸必須統一、兩岸必將統一、兩岸必然統一。兩岸一定會在可預見的將來統一,不會遙遙無期、一代傳給一代。
  • 外媒: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為何突然取消訪問臺灣?
    即將離任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日接連在美臺關係上祭出大動作:其中最敏感的是取消美臺官員交往的限制,意味著蓬佩奧本人以及更高級別的美國領導人,理論上都可以訪問臺灣。在中國看來,蓬佩奧的宣示越過了中美建交的底線,中方必須做出強烈反應。
  • 統一臺灣最佳時間:2021—2023
    >2023美國角色變換,臺灣軍力不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必須統一,也必將統一!所以,在兩三年之內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政府必須考慮、毫無疑義的時間節點,決不容錯過。當然,即使武統,大陸也有多種戰略戰術上的選擇,不一定非要萬炮齊發,飛彈齊射,戰機狂轟濫炸,將小島夷為平地,變成一片廢墟。
  • 臺灣一天不統一,美國的挑釁一天不停止,「美日臺聯合司令部」又出籠了
    中國統一臺灣的難度增加三倍以上。布萊恩說,「聯合司令部」的建立將告訴中國,「想用武力收復臺灣,現在並不是個好時機」。美國日本戰略研究論壇高級研究員紐瑟姆也指出,臺灣作為「第一島鏈上的關鍵環節」,是兵家必爭之地。美日協防臺灣對於「遏止中國軍事擴張、穩定地區局勢」來說十分重要。華策智庫的第一點標題為何說,「美日臺聯合司令部」構想終於浮出水面,這個終於從何而來?這不就是剛剛發生的事情嗎?
  • 和平統一臺灣真的已經不可能了嗎?
    臺灣問題的解決,不取決於所謂的臺灣的人心向背,而取決於中美實力的對比。中國大陸實力夠強了,臺灣人最終會在武力統一和和平統一之間做出明智的選擇。 但所謂和平統一,不是臺灣人歸心大陸,接受一國兩制,主動統一。這個想都別想。 在維持不統不獨的現狀和兩岸和平統一兩者做選擇,甭管老一代臺灣人還是臺灣年青人,都一定會選擇維持現狀。
  • 世界最大反華聯盟升格,美國鋌而走險,日本已做出選擇
    也就是說,日本成立國家安全保障局,不止是服務於協調和統一部門間的情報機構,更是為強化對華情報收集效率與盟國溝通能力。怎麼溝通?與美英設立互通情報熱線,打入五眼聯盟核心圈層!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擔心該法案成為政府擴大國內權力的工具,當時日本社會對此非常牴觸——2013年12月,根據公眾意見徵集的結果顯示,除去10%的受訪者因徵集內容不夠詳細而拒絕做出明確選擇之外,超過77%的民眾持反對意見,持贊同意見的比例只有13%!
  • 統一臺灣, 責在當代,待看今朝(下)
    臺灣當局必會提出和堅持不切實際的過分要價和條件。2.    我們不接受,兩岸可能長期無法走完「和統」最後一公裡。3.    如果我們做出某些重大讓步,雖能實現統一,又可能給未來的臺灣治理,臺海穩定,國家安全甚至主權統一,帶來潛在風險和隱患。
  • 美國南北戰爭對統一臺灣的啟示
    統一,奠定了美國崛起和騰飛的基石,如果將時鐘拔回到1861年那段時間,美國正面臨著極度危險局面,林肯以他的果斷和決心,用四年殘酷的戰爭以及無數人的犧牲,粉碎了分裂勢力,捍衛了國家統一,並強化了中央集權。
  • 烏克蘭局勢演變對臺灣問題解決的啟示
    同樣,自1月選舉勝利至今,臺灣的激進、極端臺獨勢力時代力量進入立法機構,已清除和斬斷藍營經濟基礎為目的的轉型正義委員會修法成功,公投法修改,降低公投門檻,提高大陸跟臺灣籤訂軍事、政治協議的門檻,徹底阻斷與大陸政治聯繫的立法布局,「新南向」政策切斷與大陸經濟聯繫的政策等與烏克蘭目前當權派採取的措施如出一轍。並加速投靠美歐、美日勢力,在以美國為首盟國侵犯自身利益的事件上,都選擇沉默。
  • 臺灣統一倒計時....
    那麼到了月底,是不是會有30架解放軍軍機巡航臺灣啊?說實話,文子稻認為解放軍今天應該不止這19架軍機,因為有的機型以臺軍兄弟的水平估計也發現不了。所以,留意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如果有記者問解放軍究竟出動了多少架軍機,估計發言人會笑而不語。然後說你們就採用臺軍發現的數字吧。美國軍機敢飛越臺灣,解放軍戰機就要追到臺灣上空進行驅趕。
  • 美國最先發明原子彈,當時美國為什麼不用原子彈統一全世界?
    美國不用原子彈去統一世界,除了原子彈本身的原因,美國自己也有原因,即美國在投放原子彈的手段上無法滿足其徵服世界的心。當時美國只能靠飛機直接投彈,而飛機投彈在對戰雙方軍事實力相當以及制空權未被單一方奪得的情況下,是極其冒險的選擇,因為在飛機飛往目標的時候,極有可能被對方攔截。原子彈沒有投放出去之前,它不是無敵的,搞不好還會被對方用攔截反打,造成不可預計的後果。
  • 臺灣統一聯盟黨主席紀欣:只有中國再統一,臺灣才能真光復
    而爭取臺灣民心,推進兩岸和平統一,讓中國脫離西方反華勢力的牽制,也讓臺灣得以真正光復,就成為生長在臺灣的中國人不可推卸的重責大任和光榮使命。《大公報》臺籍記者李純青(1908-1990)半個世紀以前說:「每一個臺灣人尋求祖國的歷程,都像一首萬行的敘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