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海軍的兩棲作戰艦隊即將面臨更大的發展,071型的訂單據說已經到了第8艘,而075型3.8萬噸的兩棲攻擊艦也已經全面開工。這些大艦大批上馬的其中一個前提,就是與之配套的關鍵設備,726A型氣墊登陸艇的完全國產化!
726型氣墊登陸艇是中國海軍自主研發的專門用於由海向陸轉運坦克等重型裝備的氣墊登陸艇。與國產071型大型兩棲船塢登陸艦和075型兩棲攻擊艦相配套。
726A型氣墊登陸艇與550噸級的烏克蘭「野牛」級氣墊登陸艇相比要小,為200噸級,最大載重能力接近100噸,與美制LCAC氣墊登陸艇基本相當。採用全升氣墊艇技術,具備跨越地形及人工障礙的能力,可以把99、96式主戰坦克等重型武器迅速送上灘頭。因此726A也被軍迷稱為「國產野馬」。
雖然體量和運載量都比「野牛」小,但726型登陸艇可以容納進兩棲船塢登陸艦,1艘071型艦最多可攜帶4艘,而「野牛」因為尺寸過大,只能配備給專用半潛船。
726型氣墊登陸艇,其驅動裝置採用小型燃氣輪機,首批次採用烏克蘭曙光機械聯合體的UGT6000燃氣輪機,每艘艇安裝2臺該型發動機。但在使用中,UGT6000燃氣輪機暴露出兩大缺點,一是發動機工作時產生強烈低頻振動,二是噪聲水平高,因此726型氣墊登陸艇首批僅建造4艘。
2017年2月,相關部門在WS-10「太行」軍用渦扇發動機的基礎上,研發出QC-70國產小型燃氣輪機,用在了726型上。換發後的新改進型號被稱作726A型。
與烏克蘭UGT6000燃氣輪機比擬,QC-70雖在最大功率參數相當,但發動機自重從3噸減輕為2.3噸,功重比明顯進步,同時解決了低頻振動和高噪聲兩大問題。首批4艘726型氣墊登陸艇均已返廠,換發升級為726A型。
QC-70國產燃氣輪機的綜合性能確實優於進口型號,但到目前也並非盡善盡美。主要問題是:由於此發動機直接採用了太行的2級低壓渦輪,導致一旦開機,噴流溫度比進口型號高的多,可以很快燒紅船塢艙的甲板!好在726A在出艙和入艙時,船塢倉都是要灌入海水的,這樣就可以防止燒壞甲板;另外廠家還搞出了引流噴射技術,來降低噴流溫度。
在基本矛盾解決後,726A目前的總產量,已經超過了20臺。雖然距離美國海軍陸戰隊現役LCAC總數80臺還有較大差距,但已經是妥妥的世界第二。
中國未來面臨登陸戰的實際需求,是大大超過美國海軍的,因此今後726A的產量還要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