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野馬」氣墊船實現量產

2021-02-23 裝備參考

作者:利刃/時雨  

來源:123軍情觀察室、四火軍事

1959年英國人首先發明了氣墊船,但大家所不知道的是,同時期,一批年輕的中國工程師也推出了自己的氣墊船,但由於動力的限制,我國的氣墊船發展一直曲曲折折,相當不順利,而作為氣墊船研製方面的後來者,美國和俄羅斯則完成了中型艦載氣墊艇LCAC和500噸級以上的世界最大氣墊登陸船「歐洲野牛」,而中國之所以作為先行者而落後於後來者的一個原因就是缺乏可靠的輕型燃氣輪機。這兩種氣墊船的燃氣輪機的主要功率範圍就是QD70A發電用燃氣輪機的前身QC70船用燃氣輪機。

近似性最相同的是俄羅斯歐洲野牛級氣墊船,其主機採用五臺MT-70燃氣輪機,該燃氣輪機改良自俄羅斯圖-95戰略轟炸機的動力NK-12渦槳發動機,該燃氣輪機功率達到7兆瓦,烏克蘭版被稱為UGT-6000燃氣輪機。

目前中國已經引進了該型號的燃氣輪機,在中國進行製造,其被用於中國製造的歐洲野牛氣墊船的動力和國產中型726型氣墊船的動力,726型氣墊船可以運載一輛99改型主戰坦克,可由國產071型船塢登陸艦的塢艙攜載四艘,也可以由未來的075型兩棲攻擊艦的塢艙攜載,需要指出的是相比中國製造的歐洲野牛氣墊船,726型氣墊船也有個響亮的名字——野馬,而作為UGT-6000動力的國產自研備份型號,它就是QC70船用燃氣輪機,其功率也到了7兆瓦。

726型氣墊登陸艇是071型綜合登陸艦的配套項目,但因技術難度較大,總體進度落後於071型,因此在首艘071型下水同年(2007年)首次曝光。726型氣墊登陸艇排水量在150-160噸左右,長寬分別為30米、16米左右,最大載重量約在50噸左右,整體數據略大於美國版LCAC,主要是因為燃氣輪機和機械傳動區域佔用甲板面積較大。據公開資料,726型氣墊登陸艇海面最大速率達到60節以上,續航320海裡,可以搭載至少1輛99/96型主戰坦克或4輛裝甲車。而其"母艦"071型綜合登陸艦船塢能容納4艘726型。

該氣墊登陸艇採用全升氣墊艇技術,具備跨越複雜地形及人工障礙物的能力,滿載排水量大約150噸,最大載重能力超過50噸,可以將主戰坦克、步兵戰車、自行火炮等重型武器迅速送上水際灘頭,極大提升了中國海軍陸戰隊的跨海攻擊能力。726型氣墊登陸艇的研製生產並非一帆風順,首艇於2008年開始建造,只建造了4艘就因為配套發動機斷貨、艇身震動問題等原因而暫時中止了,僅僅只夠用於裝備1艘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與此同時,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卻不斷地下水,以至於後續服役的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面臨著「有艦無艇」尷尬局面。

726的設計上也兼顧了相關海區的航行,其艇首的噴管直徑較小,而且外傾,可以提供較高的風壓,提升氣墊艇的適航性能。同時,還可以更迅速的提供橫向力矩,在海況較高的時方便穩定艇身。對於氣墊船來說,海況越複雜操作難度越大,野牛氣墊登陸艦大約可以克服3-4級海況,根據726在設計上的考量,估計起碼不會比野牛級差。

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的船艙可同時容納4艘726型氣墊登陸艇,輸送效率大為提高

就QC70船用燃氣輪機而言,其基於太行發動機的核心機而來,其燃氣輪機流量也接近太行發動機的核心機流量26公斤/秒,渦前溫度相比太行核心機的渦前溫度有所降低,從太行的1753K降低到1550K左右,相對降低的渦前溫度使QC70的工作狀況更穩定,使用壽命也更長,正是因為在烏方燃氣輪機的引進國產後,增加了國產QC70燃氣輪機的備份量產,所以使得歐洲野牛和726氣墊船在中國的量產得以順利進行,而726氣墊船在先期建造的四艘艇之後的停滯,也因為隨後QC70的量產,得以順利解決了心臟病問題。而QC70也因為採用先進航發技術,其重量相比UGT6000也減重了幾百公斤。據相關媒體報導,QC70除了應用於氣墊船外,還可以作為中大型驅護艦的巡航動力和小型護衛艦的主機動力。

據中航的相關媒體報導,QC70設計定型於2007年前後,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後開始順利量產,而QD-70A正是基於先進的船用柴油機QC70而發展出的先進陸用發電用燃氣輪機,其啟動的快速性,和相比柴油發電機更大的功重比和較小體積都使其得以在特殊環境下得心應手,也提供了更大功率和更小重量的發電選擇。

與此同時,國產的第一艘「野牛」氣墊船在很多細節方面都做了升級和優化,與之前的兩艘有很大的不同。「野牛」氣墊船以555噸的滿載排水量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氣墊登陸船舶,由於其尺寸遠大於現今船塢登陸艦和兩棲攻擊艦的船塢容納能力,因此不能由任何母船搭載,只能依靠本身的續航力,因此蘇聯海軍則直接將其直接劃分為「登陸艦」。

「野牛」推進依靠三個「大風扇」

雖然只有500多噸的排水量,可是他的戰鬥力堪比一艘萬噸級別的普通兩棲攻擊艦。野牛沒有螺旋槳,依靠風扇發動機推進,最大航速為60節,比魚雷都快,以55節航速可持續航行300海裡,能在海上持續運作5天而不需補給,滿載登陸部隊輜重時能在海上運作一天,在浪高2m、風速12m/s的情況下依舊能平穩航行,此外經過進一步改進,續航力可提高到500海裡。

它擁有強大的運輸力。該艦可一次裝載運送3輛96式主戰坦克,或者10輛89式裝甲輸送車,或者8輛ZBD-97/04式步兵戰車,同時,艦上設有4個登陸艙室,可搭載共計140名海軍陸戰隊員同時執行任務。

野牛「吐出」坦克戰車

如果只是搭載登陸作戰人員,那麼,可在運送登陸作戰裝備的艙室安裝可拆卸座椅,使該艦可一次運送一個近500人的登陸特戰隊。艇艏兩側各裝有一具22聯裝140mm多管火箭發射器,每組發射器各備有66枚彈藥,足以三次射擊所需。艦橋前方的兩側各裝有一門AK-630 30mm六管旋轉機炮,用於射擊水面、岸上目標或進行防空自衛,每分鐘射速達3200發。此外,艇上還有兩組雙聯裝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每具發射器各備有16枚短程防空飛彈。此外,必要時野牛型也能擔任布雷任務,此時艦上車輛甲板可儲存80枚水雷。

軍事分析人員表示,每次登陸作戰時,美軍都必須確定了絕對的制海制空權後才進行的,從來不敢用沒有任何武裝的登陸艦登陸。反觀野牛氣墊船火力強大,直接可以利用自己的火力進行登陸。正是因為這麼出色的性能,當初中國購買烏克蘭的野牛氣墊船價格不菲,據說每艘的單價達到了8000萬美元。

相關焦點

  • 當年中國花大力氣引進的「野牛」氣墊船,為何只造了4艘就停產?
    「野牛」氣墊船作為全球最大的氣墊船,滿載排水量
  • 解放軍登陸艦訓練畫面曝光:艙內戰車黑壓壓,「野牛」「野馬」齊登場
    兩棲登陸艦編隊航行至目標海域後,「野馬」氣墊登陸艇和「野牛」氣墊登陸艇也相繼霸氣出場,將作戰人員和戰車投送到岸灘,多輛戰車駛出,快速搶灘登陸!來源:中國海軍據環球網報導,我國於2009年7月2日與烏克蘭特種裝備出口公司籤署了出售四艘「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的合同。按照合同,烏克蘭「大海」造船廠將負責前兩艘登陸艇的建造工作,並向中方提供包括發動機在內的該艇全套技術資料,之後,中方將在烏方專家的協助下在國內自行生產其餘兩艘。2013年4月12日,中國海軍代表接收首艘「歐洲野牛」氣墊登陸艇,並於5月24日該艇抵達廣州。
  • — 我們的野馬更好用,搭載一輛96A不成問題
    我國對兩棲作戰裝備有較大的實際需求,因此早在2009年就引進了「野牛」級氣墊船, 「野牛」 級是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氣墊船,滿載排水量達550噸,引進級的同時我國還連同技術一塊搬了過來,並且在國內生產了2艘。不過截止到目前,我國加上自己生產的兩艘一共也僅裝備了4艘。國產野馬級氣墊船一點也不差「野牛」級氣墊船性能不錯,為何我國僅僅裝備了四艘呢?
  • 中國為何只造了兩艘就停產?原因大家都知道
    當時,協議內容是2艘為烏克蘭原產,且提供發動機在內的全部技術資料,另外2艘是在烏克蘭指導下,由中國建造。但大家都知道,發動機技術一直是我國技術的薄弱地帶。要維持野牛氣墊船持續運轉,發動機是重中之重,且其具備同軸反轉螺旋槳設計的NK-12型發動機仿製難度極高,我國要實現完全國產「野牛」,還有待攻破發動機技術難關。此外,野牛氣墊船的年代久遠,許多設備和相關技術都已落後,我國要建造並量產「野牛」,必定要在許多方面都進行改造升級,這需要大量研究和反覆測驗。從時間上來說,優先建造野牛氣墊船並不可取。
  • 中國花大力氣引進的野牛巨型氣墊船,為何只造了兩艘就停產?
    2009年7月2日,中國與烏克蘭特種裝備出口公司籤署了購買4艘野牛氣墊登陸艇的合同。其中2艘由烏克蘭原產,而另外2艘是中國在烏克蘭的幫助下特許生產。烏克蘭海洋造船廠負責前2艘氣墊船的建造工作,並向中方提供包括發動機在內的該艇全套技術資料,隨後指導中國方面建造另外2艘。
  • 中國海軍的「野馬」——726型中型氣墊登陸艇
    訓練中搶灘登陸的「野馬」級3332號氣墊登陸艇近日,最新的國產726型「野馬」級氣墊登陸艇3332號曝光南海某海訓場
  • 野馬不止於此
    1962年,福特研發了野馬的第一輛概念車——Mustang I概念車。它是一部發動機中置的兩座跑車。
  • 開國大典上的野馬:P-51戰鬥機史話(一)
    能全身而退,才算是成功的投機者基斯還於1929年參與成立了中國航空公司,後者最為人知的業績便是支援抗戰的「駝峰航線」。1949年,中國航空公司與中國航空運輸公司的大批技術業務人員起義,為新中國的航空、航天、機械、電子等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從某種角度來說,克萊門特·M·基斯這位美國的商業航空之父,也與新中國的航空事業有著些許緣分。
  • 心中的經典(十二)——北美P-51「野馬」戰鬥機
    飛行中的NA-73X經過了部分改進後量產型NA-73開始生產,英軍命名為北美野馬Mark.I,還繼續追加了300架野馬的訂單。英軍「野馬」Mk.I戰鬥機1941年4月中,第一架生產型「野馬」下線,從設計團隊畫出第一張圖紙到此時才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便完成了其他公司2年甚至3年的任務,業內同行稱「野馬」項目為「12個月內的奇蹟」
  • 【講堂454期】歷史上十大戰機第一名,採用多種新技術的P-51野馬戰鬥機
    原型機經過進一步的測試之後,於1941年交付英國空軍服役,量產的野馬戰鬥機長9.83米、翼展11.29米、高4.17米、空重3232公斤。,這個推力可以達到1556牛頓推力,換句話說這個散熱器等同一個可產生1556牛頓推力的噴射發動機,對於野馬戰鬥機的飛行性能有很大的幫助,可以說是錦上添花,也成為了野馬戰鬥機的獨特識別特徵。
  • 平民跑車 2017款福特野馬2.3T丐版內飾改裝
    1964年4月17日,經過福特團隊反覆論證、修改後的第一代量產版Mustang於紐約 世博會上正式發布,野馬的名稱正是為了紀念二戰中富有傳奇色彩的美軍
  • 發動機國產化基本解決,726A野馬氣墊船大批量產!
    目前,中國海軍的兩棲作戰艦隊即將面臨更大的發展,071型的訂單據說已經到了第8艘,而075型3.8萬噸的兩棲攻擊艦也已經全面開工。
  • 21款福特野馬2.3T本月衝量20餘萬促銷
    【鳳凰網汽車行情·原創】1962年,福特研發了野馬的第一輛概念車——Mustang I概念車。它是一部發動機中置的兩座跑車。而野馬的名稱正是為了紀念二戰中富有傳奇色彩的美軍P-51型Mustang戰鬥機。
  • 中國海軍726型「野馬」氣墊登陸艇在西沙中建島演練
    戰備南海島礁 中國海軍公開最新登陸作戰畫面‍在解決動力系統後,中國開始批量建造726型「野馬」氣墊登陸艇,並在臺海局勢不斷升溫的背景下公開這款登陸作戰裝備
  • 泰國海軍體驗中國「野馬」登陸艇,不弱美國LCAC!
    在此次兩棲登陸實戰演練中,泰國海軍陸戰隊與中國海軍陸戰隊,一同從我國071型船塢登陸艦以及該艦配套的726「野馬」氣墊登陸艇上,進行了搶灘登陸作戰。中泰兩國海軍2019聯合訓練結束後,泰國海軍稱讚了我國071型船塢登陸艦與726「野馬」氣墊登陸艇的強大。
  • 每日一藥|野馬追
    軍醫找不出對症之藥,可寶馬駒儼然已是病入膏肓。這時,有人提議殺掉馬兒,以補軍糧。但項伯不忍心,遂將其放歸山林,任其自然。數月後,越來越多士兵與戰馬染上咳喘病,戰鬥力銳減,項伯十分焦急。而此時,那病入膏肓、被放逐山林的寶馬駒,卻生龍活虎的出現在了項伯面前。寶馬駒讓項伯上馬,載著他向遠方山林奔去,一眾將士緊隨其後。只見寶馬駒徑直奔向一株不知名的植物,津津有味地咀嚼起來。
  • 重生的「雙野馬」
    現在,這架「雙野馬」終於得到了修復並重上藍天。對一架進行戰鬥飛行的「雙野馬」而言,其在中央翼段安裝的數門12.7毫米口徑機槍將使其成為一位強悍的對手(照片所示為對「雙野馬」的航空機槍進行測試的情景)  「雙野馬」是架獨一無二的飛機:它可視為是由兩架北美公司研製的
  • 盟軍制空權的象徵——P51「野馬」戰鬥機
    ,被各盟國廣泛投入亞歐戰場,該機以優秀的航程,強大的火力成為盟軍制空權的象徵,甚至被認為是活塞螺旋槳戰機的天花板存在,今天城南哨站帶大家了解P51「野馬」戰鬥機。由於英倫戰事的爆發,為應對能人名將輩出的納粹德國空軍,英國迫切需要一款比噴火更為先進的戰鬥機,P51「野馬」戰鬥機在短短102天內應運而生,整個戰爭期間,盟國共生產了各型號的「野馬」戰機達15575架,僅次於另一款明星戰機「奶瓶閃電」P47,針對其優秀的性能與防護能力,美國甚至在P-51戰鬥機的基礎上研製了一種俯衝轟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