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躍航母和彈射航母是現代航母的兩大流派。應該說各有優勢。彈射航母基本都可以重載起飛,對甲板風的強度要求沒有像滑躍航母那麼敏感。在強大的電磁彈射時代,電磁航母甚至可以在無風甚至順風的情況下彈射。而滑躍航母是打死都不敢順風起飛的。必須時刻迎風高速航行才可以安全放飛艦載機。這樣一來。滑躍航母起飛艦載機時的航線就相對呆板,對手只要提前準確了解某個海區的實時風向,就基本可以預判出滑躍航母的戰鬥航線。這樣相對容易被核潛艇伏擊。而彈射航母特別是強大的電磁航母的放飛航線就可以走複雜的路徑。更不容易被潛艇追蹤。另外滑躍航母遠點起飛佔據甲板區域太大。最重要的是,滑躍航母的前甲板在回收艦載機時利用面積大大縮小。這導致大部分滑躍航母,
只能攜帶同噸位彈射航母艦載機數量的一半左右。當然滑躍航母也不是一無是處。相對優點也很明顯。這就是滑躍航母用中型偏重的體量就可以收放全球最大的艦載機。而同樣體量的艦載機,在彈射型航母上,沒有8萬噸根本玩不轉。第二大好處是滑躍航母的全體系相對更簡單。只要航母本身的動力充沛,就可以快速放飛艦載機。而彈射航母不論蒸汽彈射還是電磁彈射。彈射系統本身都很複雜。滑躍航母只需要航母和艦載機兩大系統;而彈射航母其實是航母本體、彈射系統和艦載機3大系統。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滑躍這個詞,特別是這個「滑」字,有一定的誤導性。實際上滑躍航母在翹頭甲板上加速起飛時,並非真正的在滑動,仍然是正常的「跑動」。因為艦載機無論主輪還是前起落架的前輪,都是在繼續轉動的。
並沒有實現像滑冰或者衝浪一樣的在弧形甲板上一下子「滑出去」。最近南亞某國的維克蘭特號航母,曝光了前滑躍甲板。居然只有光溜溜的一層鋼板加一層油漆。讓人懷疑維克蘭特號的艦載機在未來是否不需要輪胎滾動就可以真正的「滑出去」?其實如果注意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前後20年的變化,也會發現類似的端倪。這就是庫艦早期滑躍起飛蘇33艦載機。前滑躍甲板也基本只是一層鋼板加上一層油漆。而後來升級後的庫艦。則很可能已經在斜角降落區和曲線起飛區上都採用了新式的增強耐磨防滑塗層。只不過庫艦維修期間被砸,升級後的狀態一直沒有公開展示而已。真正體現出在滑躍曲線甲板上也都全面鋪設了增強摩擦塗層的其實是16艦和17艦。這種特殊塗層,過去只有超級大國海軍掌握,應用在航母和兩攻上。而後來新興大國也獨立突破了。這種塗層具備防火、隔熱、增強摩擦的巨大優點。
有沒有這種特殊塗層,艦載機的攔阻降落距離將相差12到15米!這對甲板上每一米都非常珍貴的航母來說。其意義當然非常重大。這種塗層可以增大摩擦力。讓攔阻的艦載機更快停下來的好處都可以理解。那麼為何還要在滑躍頭部也鋪設類似的塗層。讓艦載機自己在光溜溜的鋼板上自己「滑出去」豈不是更好?實際上如果滑躍頭是光溜溜的像冰面一樣,最大的壞處是艦載機可能會在起飛時打滑偏航;就像人溜冰很容易打轉,這樣就危險了。而具備高摩擦力的塗層。那麼艦載機滑躍起飛時也能確保跑近乎直線。這種高摩擦塗層其實相當於彈射器的長距離自然定向作用。庫艦一開始並沒有這類高端塗層技術。而16艦採用後居然也有了。而維克蘭特號估計暫時沒錢採購這項高技術。於是還是光溜溜的鋼板加油漆。因此維克蘭特號才是當今全球最標準、最高端的「純滑躍」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