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若干軍事衝突看未來軍工行業大方向

2021-02-07 天啦嚕的擼

從2020年若干軍事衝突看未來軍工行業大方向

 

在世界剛剛過去的2020年之中,人類並不太平。雖然號稱世界警察的燈塔國沒有在川總的帶領下四年沒有發動戰爭,但這個世界上局部衝突仍然存在,今天筆者試圖從2020年幾場比較典型的軍事衝突或摩擦中,分析未來軍工行業主要發展方向。

 

2020年幾場有代表意義的軍事衝突或摩擦

當今世界有幾個地緣衝突的熱點地區,一個是中東地區(包括高加索),一個是南亞,一個是南海,一個是東北亞。其他諸如非洲或南美這些地方,雖然有零星衝突的可能,但因為並不具備較強的戰略意義,因而對格局影響不大,各方投入也比較有限,不具有研究探討的意義。熱點地區今年除了東北亞以外,均發生了軍事衝突或者摩擦,即便是南海也發生了隔空對峙。

1.中東地區。圍繞敘利亞的角力在各方力量達到均衡以後逐漸衰退下來,葉門反政府武裝的戰鬥也並未出現實質性變化。倒是位於中東和俄羅斯過渡地帶的高加索地區,爆發了今年唯一一場正式戰爭:亞美尼亞和喬治亞之間的納卡戰爭。這場戰爭以亞塞拜然單方面挑起開始,以亞美尼亞全線潰敗結束,是一場實力在同一水平線,但又有技術差距的對手之間的較量。在這場較量中,我們第一次看到大規模無人機作戰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察打一體無人機不但在火力上壓制對手,更在心理上壓制對手。我們第一次看到自媒體在戰爭信息傳播和戰爭輿論引導方面的重要作用,配合以無人機攻擊的直觀畫面,亞塞拜然成功實現了對亞美尼亞的心理壓迫戰。我們第一次看到在現代戰爭中也能夠出現大規模人員傷亡,取代了基於美國不對稱戰爭印象上對於現代戰爭殘酷性的誤解。

2.南亞地區。南亞地區的軍事摩擦圍繞中、印、巴三國展開,本質上是中巴兩國對於印度不切實際的擴張野心的一種回應。而2020年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加勒萬河谷事件及其後續。加勒萬河谷事件,是人類發展到現代社會,在兩個擁有核武器大國之間爆發的一場冷兵器戰鬥。戰鬥的結果對比是明顯的,印方20餘人傷亡,我方也有傷亡但數量極少。後續印方大兵壓境,而我方仍然採取上次洞朗對峙的應對策略:開展大規模高原作戰演習。隨後又發生了印方動員流亡達wang士兵佔領我方山頭,被我方用微波裝置擊退。這次事件,讓我們認識到後勤保障是綜合國力的體現,也是軍隊戰鬥能力的保障,後勤不足意味著傷亡很快擴大、難以實現目標、成果無法保障;認識到戰爭能力是確保和平的最大底牌,打群架可以靠勇氣和煽動,但真的戰爭需要用全方位的戰爭能力來保證;認識到戰略方向和策略至關重要,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與錯誤的對手之間需要保持正確的冷靜和必要的強硬。

3.南海地區。南海地區雖然沒有發生明確的軍事衝突和摩擦,但是中美之間在南海的較量幾乎天天都在發生。這場較量的高潮出現在8月下旬,在美方航母駛進南海的情況下,我方進行了中程飛彈射擊演習,從青海和山東各發射一枚飛彈同時集中了南海某區域正在行駛中的靶船。這就是直接向美方亮劍:我方有能力摧毀任何在南海遊弋的船隻。此後的後半年,南海局勢總體上是穩定的,這才有了年底RCEP的籤署。這次事件,是中美雙方實力對比漸次改變的一個組成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對峙還會在越來越遠的地方發生。

 

人類軍事行為的幾種顯著變化

與上個世紀相比,甚至於上個十年相比,人類軍事行為正在進行深刻變化,而在2020年,一些變化則出現了更為深刻的發展。

1.力量比拼不再以大規模熱戰完成。與以往動輒數十萬士兵,成百上千艦船和飛機之間的戰鬥相比,如今全球各個熱點地區內的衝突,更多以秀肌肉的方式完成實力對比,弱的一方及時找臺階下。主要原因在於,當今世界已經極難發生疆域改變,戰爭的主要目的最多也只是推動對方國家的政權更替。與實際獲得利益相比,大打出手就顯得沒有必要了。因此,只有滿足兩個條件其中之一才能發生大規模熱戰:一是一方勢力明顯強大;二是一方對實力產生了明顯誤判。

2.衝突與管控、摩擦與談判共存。低烈度和有限度的衝突成為某種意義上的軍事行動主流形態,同時輔之以戰鬥層面最多到戰役層面的和談,談判成為軍事行動的一部分。無論是南亞還是中東地區,這種形態在2020年都廣泛存在。

3.戰爭能力研判成為軍事行為重要前置。資訊時代促使各國軍事實力對比相對透明,紙面實力雖然不完全對等於戰鬥力,但客觀來說仍然是主要參考指標。一國如果需要保護自身和平,一方面要提升紙面實力,一方面也要展現實力,使得潛在對手有對我方實力的準確判斷,從而減少誤判造成的衝突風險。

 

未來軍工行業發展的幾個大方向

綜合以上因素,筆者認為未來軍工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大規模無人作戰裝備研發和列裝。無人作戰裝備不僅僅能夠起到很好的戰鬥輔助作用,在單獨執行戰鬥任務時,能夠有效壓縮我方戰損比,增加對地方的心理威懾作用。特別是在有限度低烈度的衝突中,無人作戰裝備某種程度上處於戰爭灰色地帶,有利於保持道義上的優勢。察打一體無人機、無人駕駛全地形車、無人作戰裝備集群作業系統等,在將來會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二是圍繞新材料新技術的未來武器研發和使用。軍事裝備研發通常是先於民用產品的,軍用新材料和新技術體現在裝備上,就是大家眼中的未來武器,類似於電磁武器、微波武器、雷射武器、動能武器等。這類武器雖然在實戰中應用可能沒有那麼快,但在小範圍衝突中的實際效果特別是心理效果是比較大的。雖然具體的裝備製造難以預計,但這類裝備都需要新材料和新技術支撐,特別是新材料,在未來武器裝備中具有基礎性的作用。

三是基於建立戰略威懾體系的戰爭綜合能力提升。建立威懾體系必須有效提升紙面實力,基於紙面實力大幅度提升帶來的戰爭綜合能力提升,才是以戰止戰的最好方式。從這個角度來說,大型水面艦艇的總噸位、裝載飛彈數量、艦載機數量,先進空軍體系建設,戰略核武器庫建設等等,都需要同步推進。匹配與經濟戰略來說,海空軍仍然是重點方向。

四是基於全民國防動員的後勤保障體系。國防動員能力和後勤保障能力,在這次疫情防護鬥爭中已經得到了充分考驗,相信也被潛在對手列為我方戰爭能力之一了。就軍工產業來說,後勤保障體系需要深度推動軍民融合,適當引導民用企業參與軍品配套,使得國內強大的輕工重工業製造能力具備隨時轉化為國防製造能力的潛力。

最後囉嗦一句,筆者在10月下旬對於四季度投資方向上重點說了軍工股是四季度主要方向,且指出重點放在海空裝備和察打一體無人機方向。市場上的軍工股經歷過四季度上漲後,1月上旬大幅度衝高,近期已經開始中期調整,中期調整尚未到位,不宜過早參與。但是長期來看,軍工行業仍然是未來5-10年具有確定性的方向之一,重點仍然在裝備製造和新材料兩個領域。僅供參考。

 

本公眾號所有言論均為個人觀點,和筆者職業無關。寫作初衷是為了鍛鍊自己的思維和文字能力,觀點並未經過詳細考究,請讀者謹慎參考。文字原創,歡迎轉發,但盜版必究。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2021年軍工行業策略分析
    軍工行業的需求側和供給端正在發生若干方面的重大變化,我國國防建設和軍工行業發展將迎來規模性快速增長和結構性轉型升級,在數量、質量和結構三個維度都將展現出實質性的重大變化和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可以預見,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軍事智能化將作為重要驅動力引發新一輪顛覆性的軍事變革,深刻改變未來戰爭的軍事理論、裝備體系、組織形態、作戰方式等。如今,隨著機械化與信息化的發展觸及天花板,智能化將牽引機械化和信息化向更高水平層次演進,進一步提高作戰效能。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快軍事智能化發展。
  • 2021年軍工行業:三「軍」過後盡開顏
    2020年,雖經歷了疫情和中美博弈,軍工行業「剛需」優勢已凸顯,中高速增長的業績足夠亮眼。時不我待,只爭朝夕,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距離2027年建軍百年奮鬥目標7年,距離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15年。博觀約取,厚積薄發,經過幾十年積澱與投入,我國軍工行業已經基本具備了「內循環」的技術基礎和物質條件,未來10到15年將是武器裝備建設的收穫期和井噴期。
  • 軍工行業深度報告:三「軍」過後盡開顏
    軍工行業的需求側和供給端正在發生若干方面的重大變化,我國國防 建設和軍工行業發展將迎來規模性快速增長和結構性轉型升級,在數量、 質量和結構三個維度都將展現出實質性的重大變化和歷史性的發展機遇。一、2020 年軍工行業上漲 47.31%,公募持倉提升,外資持續增持1.1、2020 年軍工行業上漲 47.31%,行業排名第五2020 年為「十三五」收官之年,雖然經歷新冠疫情、中美博弈等不確定性事件,軍工行業以其高景氣 度取得了不俗的表現,截至 12 月 23 日,上漲 47.31%,行業排名 5/28,跑贏上證綜指 36.05 個百分點。
  • 2021年軍工行業深度報告
    在1970年到2020年的50年間,有36年該指數漲幅超過了市場(以S&P 500衡量),50年中有38年軍工行業指 數收穫了正收益率。在過去的50中,這些軍工企業組成行業指數的收益率達到了 25402.20%,而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增長率只有4090.64%,軍工行業跑贏市場接近 20000%。
  • 博時軍工主題股票C,除了新能源和半導體,起飛的還有這個行業!
    軍工板塊現在已經是半年新高,網友們擔心軍工集採會不會像之前的醫療集採一樣,把股價幹趴。既然大家都這麼關心軍工行情,那麼今天就給大家測評一隻軍工主題的基金-博時軍工主題股票A(代碼:004698)。隨著最近軍工行業的崛起,這隻基金的表現也很讓基民滿意,評論區很是和諧。
  • 軍工行業研究與年度策略:聚焦飛彈、信息化、航發、軍機
    確定性高成長,內生+重組,內需+外貿,軍品+民品,將後來者居上1、「百年變局」下,國防軍工確定性高成長。「備戰/2027/建設與第二大經濟體相 稱的強大國防」是既定方向,2021 年大額合同負債彰顯「十四五」高景氣。
  • 【尺度】中國軍工行業基本分類:十二大軍工集團產業介紹
    :軍工匯,文:阿晨軍工行業是國家安全的支柱,承擔國防科研生產任務,為國家武裝力量提供各種武器裝備研製。以2016年8月28日中國航發集團成立為標誌,中國大型軍工企業集團已達12家。巧合的是,這12家軍工企業均為"雙胞胎「企業,即同一領域裡的兩個企業,且多為同「卵」。目前中國軍工行業的基本分類主要有六大類別,即:核工業、航空工業、航天工業、船舶工業、兵器工業、電子信息這六個大類別。
  • 2020年無人裝備行業市場現狀、產業鏈分析及技術發展趨勢
    預測到 2024 年左右我國軍用無人機產銷量有望達到全球無人機市場 25%左右的份額,我國無人機規模預計將達到170 億元人民幣,未來十年預計我國軍用無人機產值合計或超1100 億元人民幣。未來「十四五」裝備採購重點方向是重要的軍工投資方向,我們覺得可以從「消耗型裝 備」和「未來作戰裝備」兩個維度進行篩選。
  • 【龍馬研究】國防軍工:「十四五」期間將步入高景氣周期
    在政策指引之下,受益於軍費開支保持增長、裝備費用佔比不斷提升、新型武器批量列裝和實彈訓練大幅增加的影響,加之軍事改革已全部完成,「十四五」期間國防軍工將步入景氣周期。除新式裝備批量列裝外,中國國防發展重點為信息化智能化。在此前提下建議關注與此兩大方向關聯密切的無人機、軍工通信、軟體以及與裝備生產密切相關的高端材料領域,其中重點應關注機制靈活、效率較高的民參軍企業。
  • 軍工股連續上漲的核心邏輯是什麼?軍工板塊該如何投資?
    過去二十年,我國武器裝備大量投入,重點型號近年來逐步定型列裝;厚積而薄發,未來十年,將是武器裝備建設的收穫期和井噴期;2020年是
  • 深度剖析軍工產業十大變化,「賽道+卡位」把握歷史性機遇
    從板塊看,得益於國 企改革穩步推進和軍工上市公司經營效率的提升,2015-2020Q3 軍工行業期間費用率整 體穩定並出現小幅下降,其中 2020Q1-Q3 較 2015 年銷售費用率、財務費用率分別下降 0.41pct、0.88pct;管理費用率方面隨著軍工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整體呈現穩中有升 態勢。
  • 【國盛軍工 | 深度】航天電器:軍工連接器龍頭,智能製造煥發新機
    我們認為,隨著新興領域快速發展及國產替代進程的加速,未來中國連接器行業仍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經過我們的測算,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連接器市場規模約40.3億元,結合產量增速,我們預計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樁連接器市場規模將達到86.4億元。公司穩步推進新能源汽車領域布局,廣闊市場大有可為。2016年以來公司持續加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研發投入,重點方向包括新能源汽車用連接器及線束、新能源汽車空調壓縮機電機等。
  • 軍工:內循環加速景氣度上行
    根據國防部官網數據顯示,新時代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戰略目標分為三個階段: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2050年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 未來耐火材料的發展方向-——新耐火材料
    新耐火材料作為高新技術的基礎和先導,應用範圍極其廣泛,同傳統材料一樣,除了應該在以上工業領域外,新耐火材料應用已經慢慢的延伸到了電子信息、新能源、生態環境、生物醫藥、垃圾處理、新型建築及軍工等主要領域。
  • 軍工核心資產和基金清單!一文盡收
    而信息化為軍隊現代化建設的主要發展方向,未來15年將是信息化建設的關鍵時期。根據軍費三三制原則及目前國防信息化支出佔國防裝備費用約30%的比例,假設2025年佔比達到40%,則至十四五末國防信息化支出的市場總規模將達到1.47萬億元,年均複合增速11%,而十四五軍費預算大概率將超預期,因而信息化支出複合增速實際可能會更高。
  •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吃蘇聯老本近30年後,俄軍工仍不可小覷
    我們知道,逢五逢十的閱兵式往往都是規模比較大的,俄羅斯75周年勝利日閱兵背後另有幾個特殊意味:其一:俄羅斯的二戰老兵已經很少了,今年的閱兵如果取消,那麼等到80周年閱兵時,健在的老兵恐怕更是沒多少了;其二:2020年是普京正式執政20周年,當年據傳普京曾說過「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普京未必真說過這話,但卻盡力去做了,而閱兵恰恰是展示俄羅斯實力的最好窗口
  • 軍工裡的快消品!
    會議指出,「要聚焦聚力備戰打仗,把政治工作貫穿到戰鬥力建設各環節,融入到軍事鬥爭準備全過程,以剛性措施推動戰鬥力標準在全軍牢固立起來。」第二,籤訂「十四五」採購框架合同,同時預付款比例大幅提升,這不僅加提升軍工企業業績的穩定性和確定性,還將大幅改善軍工企業的經營現金流,軍工企業的估值體系有望迎來重塑。近期文章:11月19日《有個新邏輯!》,解讀了新採購協議對軍工行業的影響;在上述文章的基礎上,今天再聊聊另一個軍工消耗品分支——軍用無人機。
  • 軍工核心賽道!
    第一,在十四五期間,由於加強練兵備戰的需要,日常消耗型的軍品需求將大幅提升,同時,疊加2020年以來,我國軍工產業本輪周期從科研階段進入批量生產階段,一批新型裝備即將進入列裝。所以十四五期間,我國國防建設將迎來新一輪升級,加強武器裝備現代化,進一步提升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
  • 軍工行業蓄勢已久 6股潛力無限(名單)
    :可以看到,軍民融合已成為十三五規劃方向之一,未來五年將以國家戰略姿態加速推進。尤其是在在重大項目和工程規劃方面,海洋、太空和網絡空間將成為三大主攻方向;政府將以打造創新示範區的方式,推進先進技術和產品在軍事領域的應用;而基於產業趨勢、市場空間及技術儲備等維度考慮,看好海洋信息化、北鬥導航、衛星通信等細分行業龍頭企業的發展前景。此外,十三五規劃還重點提出加強國防海邊基礎設施建設,以應對我國周邊海上安全形勢,從而帶動海洋防務信息化領域的新技術發展。
  • 2020年美國軍事太空6大事件
    (約翰·勞克斯/美聯社)2020年是美國太空部隊的第一年,這一年,從新興軍事部門的發展到新的大規模發射合同的籤訂,2020年是美國太空領域忙碌的一年。以下是美國2020年6大軍事太空事件的回顧。1、太空部隊形成能力雖然歷史會注意到2019年是太空部隊成立的一年,但2020年是新軍種開始成形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