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好在復盤中國空軍,所以順道再聊一下中國空軍一款老大難機型,也就是從2015年就開始亮相的殲-11D重型戰鬥機。雖然在2020年接近年末的時候,殲-11D重型戰鬥機又曝出了試飛照,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殲-11D重型戰鬥機的發展前景還是會比較坎坷的。
2020年殲-11D的試飛照
之前就已經說過了,殲-11D戰鬥機的設計目的,就是一款空優型雙發重戰,也就是中國版的蘇-35戰鬥機。但是經過數年的發展,還處於了無盡頭的試飛之中,證明除了技術方面的原因,殲-11D發展坎坷,應該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下,還有什麼原因,阻礙了殲-11D重型戰鬥機的最終採購。
殲-11D也發展很久了
我們拿美國空軍的F-15EX重型戰鬥機來比較,很多人都認為,F-15EX重型戰鬥機,是用來取代美國空軍的F-15C/D型戰鬥機的。這種觀點不能夠說是錯的,只能夠說是不全面的。
實際上,個人認為,F-15EX重型戰鬥機的主要任務,不僅僅是取代美國空軍中已經逐漸老化的F-15C/D戰鬥機,還包括為F-35A戰鬥機提供空戰輔助,彌補因F-22隱身戰鬥機數量不足,所帶來的空優戰力缺失。
美國空軍的F-15C戰鬥機
是的,你沒有看錯,我確實認為F-15EX重型戰鬥機的另一個職責,就是彌補F-35A戰鬥機的空優作戰短板。雖然,F-35A戰鬥機是專供美國空軍使用的機種,但是不要忘記了,JSF計劃的全稱是「聯合打擊戰鬥機」,重點在「打擊」,F-35整體上還是偏向於攻擊機設計。
F-35偏向攻擊機設計
考慮到F-22的生產線已經停止了,如果遭遇手上同樣握有大量五代機的對手,美國空軍在奪取制空權方面可能會遇到問題。所以,美國空軍需要一款能夠與五代機進行空戰,並且還不能是純五代機的空優機,畢竟,如果要造另一款第五代隱身空優機,還不如直接恢復F-22的生產線。
畢竟F-22已經停產了
這也就能夠解釋,截止到目前為止,在公眾面前展示的F-15EX戰鬥機,都是以純空優,並且是超視距空優的作戰模式出現的。因為F-15EX的目的就是和F-22配合,彌補F-35的空優戰力不足,保證美國空軍的空優作戰優勢。
基本都是以空優機形象出現的
如果和中國空軍一比較,很多反應快的讀者朋友們應該已經反應過來了。中國空軍目前的殲-20重型隱身戰鬥機不僅是一款隱身空優型戰鬥機,而且還是一款在不斷優化、不斷生產的五代機。
如果中國空軍覺得自己在空優作戰方面面臨較大的挑戰,就有兩種選擇。第一種選擇,如果是面對質量型空優挑戰,那就是對殲-20隱身戰鬥機繼續進行改進。第二種選擇,如果是面對數量型空優挑戰,也可以通過增產殲-20隱身戰鬥機來解決,兩種情況都沒殲-11D戰鬥機什麼事。
要麼升級,要麼增產
中美兩國空軍在這件事的核心差異,是美國空軍目前的五代機主要是隱身攻擊機,而中國是隱身空優機。舉個簡單的例子,目前的殲-11D戰鬥機,就相當於美國打算搞一款不隱身的A-XX攻擊機,在F-35的對比下,自然沒什麼出路。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雖然都是同樣基於蘇-27系列的機體發展而來,整體上偏向於對地攻擊的殲-16重型戰鬥機,不僅很快得到了軍方的質量肯定,並且生產速度不斷提升。因為殲-16重型戰鬥機的作用,是彌補中國空軍急缺的對地攻擊短板,發展前景自然比殲-11D好。
殲-16正好彌補了對地攻擊短板
在需求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殲-11D戰鬥機自然沒有太多的發展空間。不然殲-11D完全可以先服役一部分,然後在生產中再慢慢進行改進。而中國空軍從2020年開始,卻先選擇將原來的殲-11B,升級到殲-11BG的水平。
殲-11D面對的競爭壓力也較大
很顯然,中國空軍目前認為,即使是經過有限升級的殲-11BG,也能夠暫時滿足自己的使用需要。當然,殲-11D項目也不至於完全停止,可以繼續觀察。
圖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