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發布了一篇名為《忘記中國的殲-20隱形戰鬥機吧,殲-10才是真正強悍的飛機》。
文章中稱與美國空軍混合使用隱形戰鬥機和非隱形戰鬥機一樣,中國空軍目前正在開發一種高+低搭配的雙層戰鬥機機隊。這其中除了少量可以躲避雷達的隱身戰鬥機J-20之外,中國空軍正在採購數百架傳統第三代戰鬥機殲-10。
中國研製的單引擎單座殲-10戰鬥機是中國航空工業公司成都飛機集團建造的產品,於1998年首飛,並於2003年列陣解放軍空軍。
在性能和任務方面,中國的殲-10與美國空軍的F-16類似。它能夠進行多種作戰任務包括空對空打擊和空對地支援任務。五角大樓2018年版的中國軍事能力年度報告將最新的殲-10C型號描述為「擁有最新武器的先進第四代戰機」。
根據FlightGlobal雜誌對世界空軍的年度調查稱,截至2017年底,中國空軍擁有約260架殲-10。
在2018年,美國國防部認為,現代化J-10戰鬥機佔中國軍隊飛機的15%,約為300架,約佔600架中國空軍戰機的近一半。J-10C的新型號據稱於2018年已經列裝解放軍空軍,它採用了新的發動機進氣口,顯然降低了飛機的雷達特徵。殲-10C也可能配備相控陣雷達,比傳統雷達更強大更可靠。
除此之外,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一架殲-10B戰機還裝有矢量推進發動機,證明了殲-10戰機具有及其良好的操作性。
殲-10B的發動機噴口不再是直著向後,而是微微彎曲朝向地面,這證明我國矢量發動機技術已經日趨成熟。也為下一步殲-20上安裝矢量發動機做好了準備。
而我國殲-10B的矢量噴管採用的是平衡梁技術,噴管直接做在喉道上,可以和喉道一起做動作,光這個技術就比蘇-25先進至少一代以上。
對比一下數據就可以看出,殲-10B的矢量噴管為兩段式噴口,可360度全向偏轉25度,且每秒可偏轉60度。而蘇-35隻能360度全向偏轉15度,每秒只能偏轉30度。這10度的偏轉,一快一慢的差距,在實戰中可能就能決定一架戰鬥機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