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殲-11和殲-10B到底誰厲害?

2021-02-19 四代重殲


中國現役主力戰機是殲-10和殲-8,但是我們都知道還有一款戰機也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那就是蘇-27國產化的殲-11。該機由中航工業瀋陽飛機工業公司建立生產線,俄羅斯供應主要零件與系統,建立生產與組裝能力。後續仿製衍生機型有殲-11B、殲-11BH和殲-11D。那麼殲11和殲10到底誰更厲害呢?


中國在對SU27改進方案中,的確存在自己十分獨特的思路與發展有關技術,這也為今後蘇霍伊公司發展新的SU27改進型號提供了一個參考。該蘇霍伊官員同時表示說:「殲11B」可以說是SU27戰鬥機中海外改進版本中,最好的一個。

殲11的主要機載設備包括:相干脈衝都卜勒雷達,具有邊跟蹤邊掃描和下視/下射能力,可同時攻擊2個目標,有很強的抗幹擾能力。綜合火控系統將雷達、紅外搜索/跟蹤傳感器、雷射側距儀與頭盔顯示器協同起來,並顯示在廣角平視顯示器上。「警笛」3全向雷達告警系統,箔條/幹擾條投放設備等。


殲-10是輕型機,殲-11是重型機,J-10空戰性能和殲-11相比,不是一個檔次。其實殲-10並不是輕型機,其空重約8.6噸,最大起飛重量約19.2噸,屬於中型機;FC-1、JAS-39才是輕型機(殲-10最大速度2.2MH,最大靜升限接近2.1萬米,最大動升限大於2.2萬米,最大航程3500公裡,最大作戰半徑1350公裡,最大載彈量7噸)。如果說在90年代,蘇-27SK還是一款優秀的戰鬥機,但進入21世紀,其航電、武器已明顯落後。

殲-10的瞬間機動能力優於殲-11,而持續機動能力殲-11佔優,打個比方就是殲-10提速快、可以轉急彎,而殲-11則可以連續高速過彎而不掉速度。瞬間機動能力的優勢配上國產的第二代頭盔瞄準具、最新的PL-9,就是致命的殺招,因為雙方沒有持續盤旋空戰的可能。蘇-27的雷達告警只能顯示受到威脅,不能區分威脅來自何方,這點就不如殲-10。早期的蘇-27大量使用儀表信號顯示,如某字母代表什麼意思,等等。


殲10新型戰鬥機在主要技戰術性能上,大部分超過了我們引進技術自產的殲11戰機,並在歷次戰術對抗中屢屢獲勝,才使得中央軍事決策部門下定決心,果斷停產了還沒有達到合同生產量的殲11型飛機,全力生產製造新型的殲10戰機。但是,停產殲11型戰機並不是說殲11一敗塗地,而是軍方要求瀋陽飛機公司加大殲11型飛機的改進提高力度,不但在操控性能上、還要在航電性能和氣動性能上大力改進。

這些事實都說明,中國空軍已經充分感受到了美、日在西太平洋地區對中國的迫在眉睫的戰略壓力,如果不在武器發展中採取超越式發展戰略,中國在該地區的發言權將被殘酷的剝奪,更無法對抗即將到來的臺海統一戰爭。其實,這也是中國近年以來下大力氣重點發展海、空軍的主要目的。


相關焦點

  • 20種,中國蘇27原來這麼多,殲11殲15殲16就有14型
    自從上世紀90年代初,我們用方便麵、狗皮大衣和現金換回大批蘇27以來,這種俄羅斯戰機就在中國落地生根、繁衍生息,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側衛」家族。包括蘇27、蘇30、蘇35、殲11、殲15、殲16,各種子型號加起來竟然有20種之多,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
  • 殲10B和殲10C有什麼區別?
    當前,中國空軍已經裝備了上百架殲10系列戰機,其中,最先進的型號當屬殲10C型,不過,如果不細看,殲10B和殲10C在外形上十分相似
  • 殲-20和殲-10B為何這麼牛?!
    >航天博覽會在珠海開幕了殲-20、運-20同臺亮相,「八一」、「紅鷹」兩支飛行表演隊共舞藍天,多型先進坦克裝甲車輛集中動態展示,空軍裝備成體系展出,一件件航空航天裝備齊聚珠海,展示出了中國科技和工業能力提升的嶄新成果。
  • 逆襲的中國隱身戰機:殲20和殲31誰將成為我國航母下一代保護神?
    而且有些人就對殲31的未來並不樂觀,甚至認為外形類似F22和F35蘇合體的殲31,根本就不是四代機,最多就是以 一隱形飛機,而且隱形性能也並不強,距離殲20所樹立的中國四代機標準是相差很遠的。2012年10月31日,殲31從瀋陽飛機工業集團的機場跑道上拔地而起,成功進行了首飛。
  • 霹靂-15到底有多厲害?專打敵軍預警機,殲20戰機的看家武器
    【鄧小平】鄧小平個人簡歷讓人吃驚,膽識和魄力讓人不得不服!【土豆】用土豆竟然能把日本潛艇擊沉,真正內幕讓人笑噴!       在空戰中,空對空飛彈是絕對的大殺器,而且也是每一個戰鬥機必備的武器之一,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誰能打的更遠,誰就更有優勢,特別是在現代戰爭條件下,發生的空戰基本都是超視距空戰。誕生了眾多中遠距離射程的空空飛彈,一般射程都會超過50公裡,可能還沒偵測到敵機,就已經被對方空空飛彈鎖定了。這一點毋庸置疑,而在中國研發的空對空飛彈中,霹靂-15是絕對繞不開的話題。
  • 殲-10性能有限 殲-11B仍是國產戰鬥機中流砥柱
    近日,官方媒體大尺度報導了中國重型戰鬥機的研製地瀋陽飛機製造廠的生產車間。從官方報導中可以看到沈飛車間有多架殲-11B在生產從報導內容來看,國產重型戰鬥機殲-11B仍然繼續生產,這似乎驗證了近期網際網路上關於「殲-11B復產」的傳聞。
  • 國產戰鬥機殲-20到底有多厲害?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產最先進的戰鬥機是J20,那麼作為一款可以比肩美國F22的重型戰鬥機是很厲害的,讓我們來對比下J20與世界上最先進戰機的性能,
  • 殲-11B奪取「天鷹杯」,代表了什麼
    很自然的,作為兩型各裝備了數百架之多的典型第三代戰鬥機,殲-10A/B與殲-11A/B在空戰中到底孰優孰劣,幾乎是軍事論壇或軍迷圈爭吵不休的話題,討論的焦點往往從空戰的基本思路——能量空戰與角度空戰開始,轉移到穩盤與瞬盤數據、海平面爬升率數據等飛行包線對比,轉移到戰機的雷達/航電/飛彈不可逃逸區/飛行員的戰術素質,還有些走歪了的討論最終轉進到了大家誰也不願意看到的,那就是廣為人知的「南北之爭
  • 從初代殲-11到終極殲-7:中國空軍的「影子家族」殲擊機
    如果使用單臺渦噴-7丙,能夠保證控制阻力,但這款在殲-7當時使用的渦噴-7基礎上有限增推的型號,考慮到兩側進氣的損失,使得殲-11的起飛重量相對殲-7提升不大,武器裝載量和作戰半徑也如此。隨著殲-9於1978年12月最終徹底下馬轉入課題研究,殲-11這個名字再次出現,就是二十年後的「十一號工程」了;而「超殲-7」更是沒有得到更多人的響應,在政治運動和時代大潮中只是個小角色的第一代低成本殲擊機計劃,就此終止。
  • 殲-10B眼鏡蛇機動刷屏,我們來告訴你它到底牛在哪
    科技日報記者 矯陽今天(11月6日)在珠海國際航展中心開幕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殲-10B進行了過失速機動飛行表演☟重達9噸的戰鬥機它到底牛在哪裡?科技日報一一為你解答。當日,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與中國航發聯合舉行的「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飛行展示」媒體見面會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副總經理、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偉表示,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推力矢量關鍵技術的國家之一。
  • 比美F35厲害,中方研發殲31形態變胖,更適合空中戰鬥
    01殲31比F35厲害,中方研發升級版形態變胖,更適合空中戰鬥眾所周知,在很早之前,關於殲31的消息就滿天飛,大家也是想要快點看到這款武器,到底長成什麼樣子。通過整體來看,新款殲31版本更加豐滿,早期看到模型的時候,殲31還屬於中厚程度,而它的外形看似要比F35輕巧不少。據悉,從最新模型看到,殲31通過內部結構改裝,總體形狀要比之前龐大,而且機頭位置看著更加粗壯,與美方F35外形更加相似,在某些性能方面也比F35厲害,更加適合空軍空中作戰。新版殲31機身整體結構變動最大,它將會為戰機性能的提升,提供最基本的條件。
  • 殲-11和蘇-35都脫胎於蘇-27,殲-11魔改能媲美蘇-35嗎?
    自此之後,中國沈飛集團在充分吸收原版蘇-27戰鬥機的技術基礎上,研製了殲-11戰鬥機。並且,以殲-11為基礎,沈飛集團對其進行家族化開發,很快又推出殲-11B型戰鬥機。後續,沈飛集團從烏克蘭引進蘇-33原型機,成功研製出殲-15艦載機,又以蘇-30MKK戰鬥轟炸機為參考型號,再次推出殲-16戰鬥轟炸機。
  • 外媒:中國殲11竟被泰國瑞典戰鬥機吊打,19比3的差距到底在哪?
    儘管目前沒有任何證據和國內的新聞報導,但多家外媒近日紛紛表示,中國已經開始生產四代戰鬥機殲-20的最新改型——殲-20B。該機裝備了先進的新型推力矢量控制裝置,可以極大的提高殲-20B的機動性,這也讓該機徹底達到了中國設計殲-20的時候定下的指標。而這些報導還言之鑿鑿的表示,殲-20B的批量生產紀念儀式都已經在7月初舉行完畢,殲-20B的亮相為時不遠。如果說,渲染「中國威脅論」會促進軍火商獲得大量訂單,但這些威脅論真的會為一些西方人士帶來恐慌。
  • 殲-11系列加速改進 「白頭」殲-11B現身沈飛試飛場
    圖片說明:「白頭」殲-11B 航空工業沈飛稿件配圖顯示,進行最後一次試飛任務的是一架殲-11平臺的重型戰鬥機,該機最大的特點是使用了白色的雷達罩,這和之前的殲-11、殲-11B戰機形成了鮮明對比。殲-11系列戰機仍在持續改進先來聊一聊殲-11系列戰機的前世今生,讓我們先把時間調回上世紀的90年代初,中國在空軍裝備方面嚴重落後於世界,僅有殲-7、殲-6等二代機戰鬥機固守空天。因此,當時空軍急需一種壓得住的三代重型戰鬥機,直接引進並國產俄制蘇-27戰鬥機最終成了最優選擇。中國開始著手引進蘇-27戰鬥機,並於1990年12月28日正式籤訂蘇-27合同。
  • 殲13和殲14去哪裡了?
    新興大國在殲擊機方面,正式批量入列的有殲5、殲6、殲7、殲8、殲10、殲11、殲15、殲16、殲20,這些型號到目前大多數還是現役都能飛,即使老殲5和老殲6,目前仍然有少量可以作為初級教練機上天。以上9種機型都生產了至少50架以上。而像殲6等甚至生產過幾千架。另外還有一個殲12,也是被承認的正式編號,雖然最終保留下來的只有2架;其中一架還被做成了航空博物館的標誌物。
  • 「八一」「紅鷹」共舞,殲20殲10B炫技!好一場空天盛宴!
    殲10B矢量發動機驗證機珠海航展上的表演幾度讓現場瘋狂。殲10B在表演中不停地做出眼鏡蛇、極小半徑筋鬥和落葉飄等超機動動作,讓現場驚呼聲不斷。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珠海航展)專業日為11月6日至9日,面向航空航天專業人士開放,人數限每天1萬人。航展公眾日為11月9日至11日,面向社會普通觀眾開放,每天限8萬人。
  • 眼看著殲-10B出盡風頭,殲-20坐不住了,終於拿出壓箱底的本事!
    如果說殲10戰鬥機配備這一軸對稱矢量推力發動機,在2018珠海航展首次曝光亮相,就引發了軍迷極大的關注,那麼中國矢量推力發動機展品與視頻的曝光,則給軍迷帶來極大驚喜!這意味著該技術已經在中國走入成熟的應用時代,可令殲20等新一代戰鬥機獲得更加出色的飛行性能,也令規劃中的第6代戰鬥機可能可以通過矢量推力技術加上其他手段,實現取消垂直尾翼等未來戰鬥機關鍵性的隱身、減阻、減重設計。
  • 我國艦載機殲-15或已換裝最新的WS-10B發動機
    航母作為一個大國海軍的重要標誌,具有能進行遠洋作戰和戰時指揮作戰的能力,而艦載機是航母上必不可少的一員了,有了艦載機才能發揮出來航母的最大威力。我國目前有遼寧艦和山東艦兩艘航母,搭載了我國的殲-15艦載機,今天來給各位讀者詳細解答一下殲-15的戰力到底有多強!
  • 殲10B為何僅生產兩年就停產:殲10C裝備數量已超60架
    圖說:我國首型三代半戰機殲-10B於6月21日獲官方公開。  我國首型自主研製的全天候、超音速多用途三代半戰鬥機——殲-10B戰機,於6月21日獲首次解密公開。雖然該型戰機早於去年11月在珠海國際航展已首次公開展示,但當時官方對其性能三緘其口。而且在地面展示時,該型戰機的座艙被遮得嚴嚴實實,令觀眾難以一窺其內部「真容」。
  • 殲10C都能擊落殲16,未來空戰如何打?
    這就跟大家印象中都知道皮卡車和跑車比漂移,肯定幹不過跑車。最後比了一下,確實不行。就這麼點事。所以這樣的演習也不是單純的為了比殲10C和殲16到底誰強,而是在探討:殲16在未來的空戰中,遇到F16,怎麼辦?單純的比殲10C和殲16誰厲害,沒意義。只有用來探索,遇見對手的制空型戰機,應該怎麼處理,這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