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大事記:10月12日(波斯國王大流士的軍隊攻克巴比倫)

2021-01-15 今日說當年
        公元前539年10月12日(農曆公元前539年11月7日),波斯國王大流士的軍隊攻克巴比倫。公元前539年10月12日,波斯國王大流士的軍隊攻克巴比倫,此後將此城市作為波斯帝國的首都。

        大流士一世(中文聖經譯為「大利烏」)即大流士大帝,波斯安息省長希斯塔斯皮斯的兒子,公元前521年至公元前485年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君主。

        對大流士生平的記載,主要來自在伊朗西南部克爾曼省札格羅斯山發現的貝希斯敦銘文(根據離它最近的村莊名稱),銘文鐫刻在離地100米高的峭壁上,有25米長,使用了三種文字對照:古波斯語、埃蘭語和阿卡德語。雖然銘文是大流士授意鐫刻的,但根據古代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和克特西亞斯的記載對比,許多主要史實還是比較真實的。

        在大流士早年時,他屬於皇室家族的分支,但居魯士大帝懷疑他曾參與反對皇室的陰謀。居魯士去世後他作為侍衛隨新皇帝,居魯士的兒子岡比西斯二世去埃及,在公元前521年3月,岡比西斯二世自殺身亡,居魯士的另一個兒子巴爾狄亞在米底即位。大流士趕往米底,在6家波斯貴族的幫助下,在當年10月殺死巴爾狄亞,宣布他為正統的阿契美尼德家族繼承人,即位為皇帝,並和居魯士大帝的女兒結婚,當時他的父親和祖父尚在世,所以他並沒有得到普遍認可,各地貴族紛紛起兵,東方各省先後宣布獨立。大流士雖然手無重兵,但因為各地造反互不協調,獨立作戰,所以從公元前520年到公元前519年間,他仍能將各地造反一一平定。

        公元前519年,他進攻裏海東岸的西徐亞人,進兵印度河谷,公元前518年巡查埃及,前513年他徵服希臘色雷斯東部,然後跨過多瑙河,進攻西徐亞人的歐洲領土,據希羅多德記載,他甚至已經到了伏爾加河沿岸,他奪取了愛琴海上的幾個島嶼,馬其頓人已經投降。

        根據銘文記載大流士信仰瑣羅亞斯德教,具有很強的組織能力,他健全了國內的行政制度,劃分省區,明文確定各省的貢賦數目,統一貨幣和度量衡,鑄造金幣,將波斯帝國的疆域擴大到高加索山區。他雖然極度信仰瑣羅亞斯德教,但尊重所轄各民族自己的宗教信仰,允許猶太人在耶路撒冷重修神殿,也允許各民族修整自己的神殿,他的名字也在埃及的孟菲斯神廟的銘文中出現過,甚至在梵蒂岡的銘文中都出現過,他允許其他宗教的祭司掌管當地的宗教權力,為阿波羅神廟地產免稅,所以在波斯和希臘的戰爭中,所有小亞細亞和歐洲的希臘神廟祭司都站在波斯一邊,警告希臘不要抵抗。

        他執行促進帝國商業和貿易的計劃,開闢海上航路,他派艦隊探索印度洋,打通從印度河口到埃及的海上航線,開闢從尼羅河到蘇伊士的運河,根據銘文可以看出,他的船隻可以從尼羅河穿過紅海直達波斯(當時尚沒有蘇伊士運河)。他的船隊曾經到過迦太基(現在的突尼西亞),探索過西西里島和義大利。

        公元前499年,雅典和埃雷特利亞支持愛奧尼亞人反對波斯的起義,大流士派他女婿馬多尼奧斯率領艦隊進攻雅典,陸上軍隊被峭壁所阻,艦隊被風暴所毀。公元前490年,戴蒂斯率艦隊再次出徵,踏平埃雷特裡亞,但在馬拉松被雅典擊敗。而海軍則因當時雅典全城人全體出動,每人手持一面鏡子,將陽光聚焦燒毀波斯艦隊而覆滅。公元前486年埃及爆發起義,平定起義後他準備第三次遠徵雅典,但公元前485年10月去世。

相關焦點

  • 波斯同馬其頓決戰,佔盡優勢的大流士三世由於戰馬受驚而一敗塗地
    讓我們來看亞歷山大帝國的崛起系列的第三篇內容,亞歷山大同大流士三世之間的伊蘇斯會戰。波斯帝國末代君主大流士三世是唯一有畫像傳世的波斯國王,考古學家在發掘古羅馬遺蹟時發現了一幅保存完好的壁畫,壁畫所表現的就是伊蘇斯戰役中的最後時刻,左邊是亞歷山大率領禁衛騎兵衝鋒,他手中的長矛將一個波斯騎兵刺穿,右側則是高居戰車之上的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以及擁簇在他周圍的禁衛軍。
  • 偉大波斯君主大流士對世界的貢獻
    大流士上臺後的動亂暴露出當地人權力過大的弊端。大流士的行省改革,一是把總督職位全給予波斯人,二是軍、政、監察三權分立。行省的劃分反映了地緣因素的特徵。每一個行省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地區,其範圍大致相當於各個被徵服國家的疆界,如巴比倫是一個行省,埃及也是一個行省。這種劃分保持了原地區的地緣、民族、生產生活和文化特色,有利於行省內部交往。
  • 波斯帝國的崛起:第一個橫跨三洲的帝國
    他於公元前547年大膽出兵,攻打波斯,焚毀了波斯城市普特裡亞(今土耳其中部)。聞訊趕來的居魯士二世在這裡與呂底亞會戰(即普特裡亞戰役)。呂底亞軍隊中配備長矛的騎兵在技術上佔了上風,但波斯軍隊在數量上佔有優勢。雙方互有傷亡,未分勝負。 隨後,居魯士二世為了防止他集合更多的軍隊進攻波斯,主動出擊,攻入呂底亞本土。
  • 第二巴比倫帝國是如何衰退的?取而代之的大流士一世帝國的崛起
    也就是巴比倫帝國和第二巴比倫帝國(加勒底帝國),亞述帝國和新亞述帝國。這四個帝國之間的複雜關係小編今天就不在這裡多說了,小編今天所要講的是第二巴比倫帝國是如何衰退的?以及取而代之的大流士一世帝國的崛起過程。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平原上,公元前606年,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西南部的閃米特族——迦勒底人,聯合米堤亞人向新亞述帝國發起了進攻,並且成功的攻佔了當時亞述的首都尼尼微城。
  • 從波斯帝國的「宗教寬容」,看大流士一世「一石二鳥」的安國智慧
    大流士一世像波斯帝國的寬容政策在居魯士時期就已經產生了。在居魯士攻佔巴比倫之後,他不僅將各城邦的神像送還,而且又恢復了巴比倫城主神馬都克的身份。同時他還讓猶太人返鄉,建立其聖殿,而後居魯士也被其視作救世主。
  • 世界歷史上的著名政治家之一:大流士一世
    大流士生於公元前550年,他不是國王的兒子,而是波斯總督的兒子,總督是國王統治下的一個領袖,他統治著一片土地,傳說居魯士大帝做了一個夢,希望大流士有一天能統治世界,他命令大流士的父親監視大流士,確保他沒有試圖殺死居魯士的兒子岡比西斯二世,然而,大流士並沒有殺死岡比西斯的意圖,他成了軍隊裡的一名長矛兵
  • 波斯末代君王,大流士三世阿塔沙塔,因何稱他為波斯最後的尊嚴?
    今天我們要談的是波斯帝國最後一位君主大流士三世阿塔沙塔,看看他在國家危難之際都有什麼作為,並且為何被稱為波斯最後的尊嚴?作為波斯帝國的末代國王,大流士三世阿塔沙塔可謂是命運多舛。他的登基本就讓人十分尷尬。當時的波斯帝國由一位叫做巴哥阿斯的人專權,此人可是比我秦朝的趙高大人更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為了奪權,差點把波斯帝國的王族斬盡殺絕,到最後發現居然連給他做傀儡的人都找不到了。
  • 亞歷山大直撲波斯的心臟地帶,大流士的最後決戰
    之後,他從腓尼基向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裡斯河進軍,進入美索不達米亞,直撲波斯的心臟地帶。此時,波斯帝國已經徹底放棄了收復小亞細亞的希望。大流士的最後決戰將於公元前331年在高加米拉展開。希臘軍隊分為三個部分:左翼、中軍和右翼。亞歷山大直接指揮由夥伴騎兵、馬其頓部隊和其他希臘部隊組成的右翼。一些騎兵布置在弓箭手的前方,弓箭手的旁邊是方陣。方陣分為兩條戰線。
  • 大流士一世痛定思痛的改革,成就了欣欣向榮的波斯帝國
    大流士和其他6個波斯貴族聯手鎮壓了起義,之後大流士(生於前558年~卒於前486年)即位,成為波斯帝國的第三代國王,史稱大流士一世。大流士上位之初,各地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極不平衡,這主要是由于波斯帝國幅員遼闊,民族成份複雜,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面對複雜的局面,大流士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強統治,史稱「大流士一世改革」。
  • 馬其頓靠步兵方陣徵服波斯?波斯人:與這無關,怪豬隊友和大流士
    按照狄奧記載,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有如下戰略規劃:第一,在亞歷山大抵達敘利亞的時候,已經將帝國各處的軍隊集和起來,並且製造更長的長矛和佩劍配置給軍隊,同時製造200輛鐮刀戰車。第二,開始訓練他的軍隊,同時與亞歷山大開始議和,議和失敗之後,開始加強訓練他的大軍。第三,派出一支精選的軍隊守住底格裡斯河並且進行焦土戰術。第四,以高加米拉做為防守地點。但時間對於大流士來說,還是不足的。
  • 大流士的改革-早於中國200年修建的御道,軍區制,「萬人不死軍」
    雖然埃及、蘇美爾、巴比倫和中國也有中央朝廷,可是這些國家缺乏波斯這種用以加快通訊聯繫的行政機構,即使在中國,這樣的機構(馳道、驛站)也是在大流士之後200年的秦朝才出現。其中最長的一條道路,起自小亞細亞西海岸的以弗所,西到伊朗高原的蘇薩,全長2400多公裡,被稱為「御道」,沿途設置了100多個驛站。從小亞細亞到大流士的宮中。路上要走幾十天。
  • 我,大流士,偉大的王,波斯之王,萬邦之王,諸省之王「——人類文明探源(伊朗篇)之十一
    本為居魯士遠親的大流士是如何於亂世中被波斯貴族們推舉為新國王的?這裡面隱藏著什麼樣的陰謀詭異?逝去的古人已經無法出來訴說解釋,我們永遠無法弄清真相。也許是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大流士上任甫始,面對的是一個群雄並起,天下大亂的危局。他在一年之內以雷霆萬鈞之勢連打十九戰,擒獲九個自立山頭的叛亂首領。波斯帝國重歸統一。
  • 在巴比倫社會中,除了奴隸主和奴隸,還有自由民
    波斯帝國的社會經濟、政治制度和文化傳統,對後來的亞歷山大帝國、希臘化諸國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時間:公元前518年~前486年  人物:大流士  關鍵詞:波斯_大流士改革  大流士雕像  在他的袍子和墊子上,用4種文字刻著大流士的名字。  當我們談論古代波斯帝國的時候,必然要提到大流士及其改革。
  • 話說價值觀(38)解讀大流士鐵血手段價值觀
    縱觀大流士一生,他正是以鐵與血的手段和價值觀徵服四海八荒,使自己成為被後人尊稱的「鐵血大帝」。 大流士成為龐大帝國的一國之君後,面臨的國內形勢依然非常嚴峻,巴比倫、米底、埃蘭、亞述、帕提亞及西徐亞等地紛紛舉起了起義的旗幟。既有被徵服地區人民反波斯統治起義,也有波斯貴族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這是對即位新君的一個極大的考驗。
  • 第4131回:大流士伊蘇斯戰役,波斯布陣戰線崩潰
    並認為另一條小河Payas River才是真正的戰場位置,而且認為當地依然保持當年古代的描述,在這裡從海邊到群山間的平地僅寬約2.6公裡,使大流士無法利用它軍隊的數量優勢。  當亞歷山大於塔爾索聽到波斯大流士三世在巴比倫聚集了一支龐大軍隊,並認為大流士如果率軍接近伊蘇斯海灣,波斯軍隊將可以利用地中海的制海權,依靠著法那巴佐斯的艦隊來切斷亞歷山大的補給線。因此,馬其頓聯軍停留在塔爾索一段時間,加上此時亞歷山大染上重病,而帕曼紐受命攻佔伊蘇斯附近的敘利亞隘口。在11月,亞歷山大得到波斯大軍進入敘利亞的報告,並停留在索契。
  • 大流士:史上第一大帝國是怎樣煉成的
    而自從踏上這片古波斯的土地開始歷史的回音,始終在心中激蕩 波斯帝國的前世今生,氣勢恢宏,一眼千年那強盛和繁榮,還吟誦在昨日,今日,未來波斯波利斯王朝遺址處,耳畔的風中遠遊志 X 伊朗大流士王朝探秘>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 「我大流士、偉大的王,萬王之王……」這是波斯國王大流士描述自己赫赫戰功的一長段銘文的開頭,他在位期間繼承了波斯開國皇帝居魯士的衣缽,南徵北戰打下了一個東到阿富汗、印度河流域,西到愛琴海,西南到埃及,北到裏海、黑海南岸的龐大帝國。
  • 波斯還是伊朗?波斯帝國大事紀年表
    米底人和波斯人統一,建立阿契美尼德帝國。公元前547年居魯士大帝徵服呂底亞,在呂底亞首都薩迪斯擊敗克洛伊索斯。(上圖)所謂的亞歷山大石槨上,描繪了希臘人與阿契美尼德軍隊之間的一場戰鬥。公元前539年居魯士大帝奪取巴比倫。公元前530年居魯士大帝在與託米麗司女王和馬薩格泰人作戰時,在中亞戰死。
  • 《刺客信條:奧德賽》袖劍之父「大流士」亮相 波斯猛男怒殺暴君...
    育碧正式公布《刺客信條:奧德賽》第一部資料片「袖劍傳承」,我們將操控與攜手袖劍之父「大流士」,探秘這位波斯刺客擊殺波斯暴君薛西斯的英勇事跡,並發現為何刺客對抗隱藏在黑暗中的宇宙教,並發展出「行於黑暗,忠於光明」的刺客信仰。
  • 高加米拉戰役的強強對抗,為何馬其頓能夠取代波斯走向帝國神壇?
    在戰場中只有糧草到位了,軍隊才能得到保障。所以亞歷山大在行軍途中修築城池以保障補給供應。在馬其頓行軍途中,波斯軍隊也並沒有進行突襲。因為大流士三世的策略就是誘敵深入,因為波斯軍隊的規模是十分龐大的,所以對於補給的消耗也是巨大的,馬其頓軍隊越向前,所以補給就越是一個難題。這樣對于波斯軍隊來說就佔據了優勢。
  • 塞魯士,他是波斯帝國創建者、阿契美尼德王朝第一位國王
    他是波斯帝國創建者、阿契美尼德王朝第一位國王(前549年—前529年在位)。在他的統治下,帝國不僅囊括了古代近東的所有文明國家,還包括了大部分西南亞,和一部分中亞及高加索地區。他的帝國從西邊的赫勒斯滂到東邊的印度河,是前所未有的最大帝國。他的稱號的全稱為大帝,波斯國王,安善國王,米底國王,巴比倫國王,蘇美爾和阿卡德國王,四方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