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飛餅:在次大陸找不到的傳統阿三美食

2021-01-10 網易

2020-01-03 13:45:42 來源: 冷炮歷史

舉報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帳號

  

  提到印度美食,除了咖喱就是飛餅最為有名。然而,若有飛餅鐵粉去印度尋找純正原味,多半會非常失望。因為當地人根本不知非餅究竟為何物,亦如加州沒有牛肉麵、紐奧良人不懂特色烤翅和北京沒有祖傳雞肉卷那樣。

  

  餅是印度的常見主食 種類也比較豐富

  確實,餅是印度的常見主食,其中又以用無酵全麥粉烤制的最為普及。甚至有名為Naan的品種,也是來自中亞的饢,在某些區域的出鏡率較高。但更多人喜歡扁平的餡餅,主要用小麥粉混合水、油或酥油等配料,放在黃銅板上煎制而成。但基本上沒有廚師會在過程中上演行為藝術,將半成品放在手中飛舞。

  

  在印度 任何地方的餅都無法在製作中飛起來

  然而,這些食物向東傳入南洋後,就開始發生顯著變化。在馬來西亞、汶萊、印尼和新加坡等相關國家內,源自印度的薄餅和餡餅都十分常見。這是因為來自次大陸的海員、僧侶和商人,在數千年裡不斷前來。將自己的文化和制度都引入當地,乃至不列顛帝國的殖民時代都沒有停止。所以,南洋的很多事物風格,往往就是印度老傳統的一個變種。

  

  印度本土的薄餅製作

  

  當代飛餅的製作過程 無疑更具行為藝術

  當然,小麥無疑不是南洋本地的傳統作物。其主要衍生品麵粉,也自然對當地土著充滿了神秘感和吸引力。因此,晚些時候從印度移民來的穆斯林移群體,逐漸搞出了新的薄餅打開方式。鋪開麵團,以便讓餅的受力面變大,成為能飛起來的必要條件。

  

  印度大餅是在進入南洋後 才終於還是飛了起來

  不過,要從普通薄餅變成飛餅,還需要經歷甩餅、拋餅和飛餅這3個階段。20世紀70年代,南洋的飛餅師傅們還常把「面繩子」扭成螺旋狀。這讓飛餅的製作場面越來越具有觀賞性,配合對印度人擅長街頭雜耍的刻板印象,延伸出誇張的營銷噱頭。

  

  在馬來亞等地 其實還有接近原始風味的印度大餅

  但只有觀賞性還是是不夠的,飛餅師傅們沒忘記口感才是食物能流傳出去的根本。他們精心改良配方和手法,讓飛餅的口味越來呈現出越樣化趨勢。今人熟悉的奶油、香蕉、蘋果、菠蘿等不同風味,都是在這個階段出現的。至於印度本土的居民是否清楚,完全取決於他們有沒有到南洋等地觀光生活。

  

  要在印度本土找到飛餅 也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配方改良還使麵餅的延展性得到空前提升。不僅為攤薄大餅上天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還同步改善了餅體口感。這就讓飛餅與它的印度遠祖拉開距離,吃起來完全不像是有共同起源的東西。

  

  飛餅的親戚 往往以東南亞菜形式更晚傳入內地

  弔詭的是,飛餅在傳入內地,卻通過「走下坡路」的方式進千家萬戶。21世紀初的各高檔飯店老闆,曾大量向跑在前面的香港同行取經。他們花大錢請印度裔師傅來表演飛餅製作,靠著行為藝術博得食客眼球。出於增強視覺衝擊力的需要,纏頭的錫克教師傅往往更加搶手,反而是最初發明飛餅的白帽穆斯林們常常無人問津。

  

  纏頭的錫克飛餅師傅 一度在內地廣受歡迎

  但是,飛餅演藝場所的畫風卻越來越具備中華田園範。經過十多年的摸爬滾打,飛餅逐漸從高檔飯店撤出,轉進美食節承包商的臨時攤位。從此就與狗不理包子、蒙古烤羊肉、古法紅糖雪梨湯、廣東烤乳鴿等美食談笑風生,卻依舊無法大量帶動銷量。

  

  速凍食品讓不能飛的飛餅進入尋常人家

  最後,飛餅還是得靠方便速凍的形式發揚光大。相關廠商在考證方面還頗有水平,在包裝袋上寫著原味微甜、不含豬油配料和綠色包邊,暗示這種食品的起源跟喜歡甜味的穆斯林有關。至於根本飛不起來的質地,則可謂是返璞歸真,還原最真實的印度大餅形態。

  歡迎關注網易號:冷炮歷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印度飛餅,家庭版做法,國外美食帶回家
    說到美食,咱們中華兒女可是如數家珍,人人都可以說得出自己非常喜歡吃的美食,從家常菜到網紅美食,從街頭小吃到路邊燒烤,想做到從早吃到晚樣樣不重複,那是太簡單了。小編今天不講燒烤,也不談家常菜,咱們來說說隔壁三哥—印度兄弟最喜歡吃的飛餅,教大家足不出國即可做出正宗的印度飛餅!
  • 印度不飛餅……
    在國內的大街小巷,乃至各大火鍋店,都能見到「印度飛餅」的蹤影。穿著潔白廚師服的小哥將麵餅高高拋起,又將其如扭秧歌的花布高速旋轉。麵餅越轉越大,直至薄如蟬翼,再配上豐富餡料,切割裝盤 。一套動作行雲流水,飛餅外脆裡韌。這或許是不少人對於印度的第一印象。
  • 一個美食節,看到真的是印度友人在玩印度飛餅
    美食也同樣存在著,從流行到不流行,再到流行的過程。十幾年前,印度飛餅在許多飯店盛行,甚至去飯店吃飯,就是為了品嘗一下印度飛餅。可以選香蕉口味的、菠蘿口味的,其它口味一直沒點過。印度飛餅端上桌,拿起一塊香香脆脆。能體驗到這「餅」字,卻體驗不到這「飛」字,更體驗不到印度,因為這些神奇的料理都是在後廚完成,賓客在雅間很少見到。
  • 印度飛餅被中國小哥當毛巾甩,改良後的印度飛餅還很好吃
    隨著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發展,各地美食紛紛呈現在眼前。不管是哪個國家的美食 ,都能讓吃貨們非常的有食慾。但有一個國家,小妖相信不管是世界上哪個國家的吃貨,都不會對那個國家的食物有太大的興趣。小妖說的是印度啦,不知道你們認不認同,但小妖對於印度的食物實在是敬而遠之。也不知道是不是兩國人文文化差距太大,小妖對於那些在當地很有名氣的美食,卻是怎麼樣都提不起食慾。不過最近小妖在逛街的時候,卻發現有一種來這印度的美食,被中國人稍加更改並發揚光大。那就是,在印度也很有名氣的印度飛餅啦。
  • 吃我一記印度飛餅
    前幾天幾個好盆友聊天,說到印度人上廁所用手,然後再用水洗手是不是真的,我突然被想到他們那裡的印度飛餅,那今天我們就一起聊一聊印度飛餅吧,區域文化真強大,在我們這邊從沒看到過,只是在網絡上接觸過,小編看了一下,還是滿簡單的,有時間的小夥伴,可以做一做,試一試。
  • 印度飛餅是這樣誕生的!還有更多的美味哦...
    享譽印度,盛名全球。印度飛餅,和印度歌舞劇一樣有名的美食。美味可口,濃鬱香酥。還有它不同凡響的製作工藝,調和好的麵粉在空中飛來飛去。讓人吃的過癮,還讓人看的過癮。秒圈粉的印度飛餅,一直以來都是美食街小吃城裡最受關注的地方。在襄陽有家酒店,就有一個正宗的印度人,每天做著印度飛餅。讓我們來見證一下,香蕉飛餅的誕生的全過程吧。這位名叫木豆的印度師傅,不僅能在4分鐘左右做出可口的香蕉飛餅,而且能做出榴槤飛餅、蔥花飛餅、芝麻飛餅、雞蛋飛餅、火腿飛餅、菠蘿飛餅、草莓飛餅......
  • 為什麼很多印度朋友不喜歡吃印度飛餅?看完你們就知道
    為什麼很多印度朋友,不喜歡吃印度飛餅?看完你們就知道。小愛到現在去過了很多個國家裡面旅遊,其中就有美國、法國、英國、日本、韓國、泰國、印度等等國家,這幾個國家裡面都是很不錯,不過小愛今天要重點給你們介紹印度這一個國家啦。印度這一個國家裡面的美食非常的多,很多美食的味道都是不一樣的,當中人氣最高的就是印度飛餅啦。
  • 快訊:異國美味受熱捧 享譽世界的印度飛餅席捲連州
    ,是春滿園大酒樓高薪聘請從印度漂洋過海來到連州,專程為連州市民製作享譽世界的印度著名小吃——印度飛餅。做印度飛餅十幾年,這些步驟,阿里閉著眼睛都能完成。——印度飛餅「飛」的過程瀟灑利落,更像是一段精彩的舞蹈表演,薄餅「飛」罷,將在餅中放入獨特餡料,並迅速置於烤盤之上。——2-3分鐘後,薄餅漸漸鼓起,撐破,此時便可取下、切割、裝盤食用。——剛剛出爐的印度飛餅,用筷子一戳,餅中的熱氣便會「呼」的一下向外蒸騰,香味四溢。
  • 其實真正的印度飛餅應該長這樣,以前看到的都是「假的」
    其實真正的印度飛餅應該長這樣,以前看到的都是「假的」網友:真的長見識了!世界上每個國家的飲食習慣都是不一樣的,而且每個地方的美食都帶有當地濃濃的特色口味,而這種口味卻是其他地方的人所不能接受的。經常去國外旅遊的人就知道,外國人對美食的衡量標準跟我們是不一樣的,以至於他們口中的美食,在我們眼裡卻是黑暗料理。說到黑暗料理,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就是印度。印度的食物是出了名的黑暗,無論什麼東西,只要在印度人手裡簡直就是浪費。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印度美食都是黑暗的,有些印度小吃還是不錯的,就拿很有名的印度飛餅來說吧,在中國就非常受歡迎。
  •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印度飛餅,我們在街頭看到的那些都是「假」的
    說起印度的美食,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黑暗料理」這個詞,確實這已經是很多人對於印度美食的評價了,因為有些印度美食的搭配、味道、賣相看起來確實是不敢恭維,這也難免人們要這麼定義它了,不過這印度美食那麼多,還是有些是可以接受的了。
  • 範凱山:印度飛餅甩出的"飛毯經濟"
    小小的飛餅不起眼,但是用這小小的飛餅造就一個大大的經濟鏈卻是常人做不到的,「飛餅達人」 範凱山,不是常人的他,做了一張大大的餅,大得和阿拉伯那張神奇的飛毯一樣。沒人會想到,一個龐大的飛餅帝國就在範凱山的手裡慢慢畫出了藍圖。範凱山做甩餅不是一時奇想,他的倔強成就了他做事的風格,他要突破傳統甩餅的局限,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範式風格」。於是他開始了對甩餅的研究,首先他要把自己的產品做得更大更薄,為了達到這一點,他將自己關在和面的房間裡好多天,每天面對那白花花的一堆粉末,他揣摩著加水的份量。
  • 最好吃的印度飛餅,比飯店做的還好吃,五分鐘上桌,立馬掃光光!
    特別聲明:本文章是由新奇美食文化團隊原創文章,全網推送,禁止轉載抄襲!如有發現,必將嚴肅處理,再次謝謝!再次聲明:原創不易,請勿轉載!印度的飲食文化一直都是被大家吐槽的熱點,很多人都覺得那些飯菜真的是人吃的嗎?一看就是讓國人特別的倒胃口,一般人估計真的是很難接受的。
  • 「印度飛餅」和「中國千層餅」有什麼區別?為何只有印度飛餅火了
    「印度飛餅」和「中國千層餅」有什麼區別?為何只有印度飛餅火了。提起印度飛餅,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我們總是能在很多餐廳的門口看到印度飛餅的身影,一位印度的廚師在餐廳的店門口專心地做著飛餅,因為廚師的異國長相,以及做餅時,會在頭頂快速的轉動餅,也因此為餐廳吸引了不少的客人,大家進店後,肯定也會點上一份印度飛餅來嘗一嘗。印度飛餅在中國如此受到大家的歡迎,不禁也讓小編有些好奇,印度的飛餅和中國的千層餅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實拍正宗的印度飛餅,製作技術令人嘆為觀止,圍觀客人讚嘆連連
    印度,作為跟中國一樣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同時作為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國,有人的地方就有美食,印度人也有數不盡的特色美食,其中,印度飛餅就是享譽印度的特色小吃之一。正宗的印度飛餅薄如蟬翼,美味酥脆,給吃過它的人都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 被重新發明的印度文化:飛餅-虎嗅網
    前陣子印度國內抵制中國貨鬧得沸沸揚揚,國內的反應很冷淡,因為找了一圈實在沒找到能抵制的印度貨,後來就有人打趣說:要不去抵制一下印度飛餅?有次我們在上海的一家飯店裡家庭聚餐,我爸興致勃勃地介紹說,這家店有飛餅,而且還是個印度人做的。他覺得我太太是印度人嘛,自然喜歡吃飛餅。大概在很多中國人的印象裡,印度人每天吃的就是飛餅和咖喱,就跟貓吃魚、猴子吃香蕉似的。飯店裡果然有個印度小哥在那兒甩餅,我太太問他哪兒來的?小哥自稱德裡人士。
  • 印度飛餅,外層酥脆,內裡果香
    印度飛餅By 新月融水薄如蟬翼的麵皮,包裹上蘋果、香蕉、芒果等心儀的水果,開小火在平底鍋裡兩面煎一煎,剪開即食。美味的印度飛餅,不用手甩起飛,用擀麵杖,你也能輕鬆擁有,外層酥脆,內裡果香,做起來一點都不難!
  • 印度沒有飛餅!這5件關於「吃」的事情,去印度前一定要知道
    大家好,這裡是貪吃小廚神,喜歡做菜、愛吃美食,請鎖定小廚神每日推送。印度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國家,儘管他們在方方面面都有趕不上中國的地方,但出於好奇,我國人民還是非常喜歡到這個國家去旅行,而且因為經濟水平不是特別發達,所以他們的物價相對於中國來說比較便宜,這也大大的促進了他對中國遊客們的吸引力,那麼準備去印度,關於「吃」的事情,你都了解透徹了嗎?
  • 印度小哥在中國賣飛餅,三天賣了6塊,哭訴:中國人不識貨?
    每年來中國旅遊的人數不計其數,這些遊客可能來自印度、緬甸、越南、泰國等國家,這些國家的遊客帶著對中國文化的好奇,來到中國旅遊探尋,了解神奇的中國文化。印度是一個神奇的國度,主要是在神奇的印度文化下,一位印度兄弟帶著印度飛餅技術,來到中國賣飛餅。印哥認為:中國和印度國家一樣,都是一個人口大國,來中國做生意,很大程度上可以賺錢不交錢。那個傢伙在美食街開了一家印度飛餅的店。
  • 原來印度飛餅是這樣做的,1塊面,1節香蕉,香酥脆,太美味了!
    原來印度飛餅是這樣做的,1塊面,1節香蕉,香酥脆,太美味了!很多餐廳都有印度飛餅,印度飛餅吃起來香酥脆,主要是這種餅非常薄;在餐廳看到的印度飛餅,還有個特點就是會飛,製作飛餅的師傅用收汁就可以轉起來,像是可以飛的餅,其實這能飛的餅也是因為它的薄。
  • 印度的麵食,你只知道「印度飛餅」?
    有人說,想看印度菜是不是正宗,只要看鮮青檸汁和印度飛餅兩樣就夠了。青檸檬是印度菜不可缺少的配料,青檸檬獨特的酸甜清香,可以保證食物本來的香味不被破壞,尤其是對於愛吃咖喱的人來說,青檸檬水更是不可或缺的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