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飛餅不起眼,但是用這小小的飛餅造就一個大大的經濟鏈卻是常人做不到的,「飛餅達人」 範凱山,不是常人的他,做了一張大大的餅,大得和阿拉伯那張神奇的飛毯一樣。
八寶茶的誘惑
範凱山是山東人,骨子裡那種有山東爺們的大氣,但是他的大氣中透露出一種倔強,他笑稱,這是從娘胎裡帶出來的,從娘胎裡帶出的倔強是什麼樣子,記者沒見過,但是範凱山身上的這種倔強倒是領教了。
1997年,範凱山還是魯西南某鎮黨政辦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循規蹈矩的例行工作讓範凱山得不到工作的樂趣,腦子裡有很多想法的他認為,自己是需要一種自由的環境,那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體現自己的價值。走還是留,走又走到哪裡?這都是很現實的東西,範凱山在思考。
範凱山的決定是在1998年春做出的,做出這個決定耗費了他太多的經歷,政府工作雖然單調枯燥但是卻有穩定的保障,範凱山的決定在一開始就如很多辭職下海的人一樣受到了眾多人的阻礙,在那個小鎮,旱澇保收的穩定收入和高人一等的社會地位是極具含金量的。但是範凱山認為,自己的決定是不能輕易改變的。
當年他就來到了北京,選擇目標是餐飲行業,善於觀察的他迅速發現了商機。他發現酒店裡的八寶功夫茶特別受歡迎,但是他關注的不是八寶茶如少林功夫般的技術,他關注的是這個項目的分成模式,這個項目傳統採用的和酒店分成的方式,酒店提5,茶師提5,每個月可以獲得的收入相當可觀。
從此,每天夜裡10點下班,範凱山多了一個愛好,他經常偷偷拿茶師的八寶長嘴茶壺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個月後他的技術大長,隔著10人臺的桌臺,都可以準確無誤的將茶水倒到茶杯裡,一滴不撒。技術成熟的同時,他也不失時機地鍛鍊自己的膽量,範凱山列印了很多八寶茶的合作文件,他一個店面一個店面的尋求合作,當時雖然沒有談成功店面,但照現在範凱山的話說,給自己後來的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飛餅皇帝的藍圖
正在朝著自己的既定目標前進的範凱山突然大病一場,離開北京回老家養病的半年間,病重的他差點就離開了人世。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病癒後回到北京的範凱山還是做著自己的老本行——八寶茶。但是任何新興事物都會在熱潮之後進入一個衰敗期,八寶茶後面做什麼,範凱山在思考,但是靈感卻是一瞬間內突如其來。
在八寶茶流行過後,店裡來了個打工的甩餅師傅,甩來甩去的餅劃出了美麗的弧線,也同時給了範凱山很大的啟示。當時就向甩餅師傅表達了拜師的願望,沒想到師傅並沒有傳授的意願,範凱山並沒有退卻,他施展了自己的絕技——偷師,在偷偷學藝了半個月後,開始像模像樣地幫助甩餅師傅做起了甩餅。沒人會想到,一個龐大的飛餅帝國就在範凱山的手裡慢慢畫出了藍圖。
範凱山做甩餅不是一時奇想,他的倔強成就了他做事的風格,他要突破傳統甩餅的局限,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範式風格」。於是他開始了對甩餅的研究,首先他要把自己的產品做得更大更薄,為了達到這一點,他將自己關在和面的房間裡好多天,每天面對那白花花的一堆粉末,他揣摩著加水的份量。終於,面壁思過產生了成效,在配方改進後,甩餅的韌性提高了許多,不僅吃起來有滋有味很有嚼頭,更重要的是,這種餅可以很輕易地被師傅扔到空中,而且保持外形不變,於是範凱山給了他一個很有味道的名字——「印度飛餅」。大名鼎鼎的「印度飛餅」誕生了。
利用在八寶茶開拓中積累的經驗,克隆相關方法,範凱山談成了幾家店面,收入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但是,收入提高不是範凱山最渴望的,他需要更大的平臺,於是他選擇了離開,成立工作室,培訓工作人員,將成熟的工作人員送到各家酒店做飛餅,並開始與多家酒店聯繫加盟,批量產出的飛餅師傅讓範凱山的業務領域迅速拓展,當時北京市場上的飛餅師傅基本都與他有關,他成為當時最知名的飛餅老闆。
夢想,在追求中閃耀光輝
賺了錢的範凱山卻因為年輕付出了代價,不懂理財的他揮霍很多,再加上沒有注意新品開發,紅極一時的飛餅逐漸退出了酒店領域。慘澹的經營讓範凱山對這個行業的前景懷疑起來,他決定歸隱。
收拾好一切的他進入了廣告行業,第一次踏入京城知名的4A廣告公司,他還不適應,但是很快他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廣告行業風生水起的當日,他取得了令人豔羨的成績,鴻星沃登卡、露友等著名品牌都相繼成為他的客戶,「我範凱山不能被一個失敗打垮,事實證明,沒有什麼能打垮我!」範凱山言之鑿鑿。
但是飛餅還是他心中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酒店合作不好做了,能不能轉換一下經營方式?這個在某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迸發出來的想法讓範凱山的心豁然開朗——飛餅可以走連鎖小吃店的模式!這是一種嶄新的模式,嶄新模式必然帶來一個可以開發掘金的藍海,帶著對飛餅的眷戀,範凱山又一次開始了自己的創業路。他又一次辭職。
範凱山的第一家印度飛餅店面在北京海澱區開業,為了對質量把關,範凱山親自做餅。高超的技術,非凡的口味,親民的價格,新鮮的店面形式銷售,顧客盈門。來自西班牙、香港、臺灣、俄羅斯、日本的友人都去了這家連鎖店,品嘗一口飛餅這一獲得重生的食品、間隙再學習飛餅技術成為了當時京城一景。
範凱山的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消費者的口碑帶來了眾多媒體的關注,湖南衛視就邀請範凱山參加了當時收視率很高的《誰是英雄面王爭霸》節目,與國內很多名師同臺。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中央電視臺《開心辭典》《美味中國》,北京電視臺《美味中國》《喜來塢》《快樂起飛》,山東衛視、山西衛視、臺江蘇衛視等越來越多的媒體邀請,媒體的強大達收視率,也給印度飛餅帶來了很多諮詢電話。之後,範凱山還與中央電視臺攝像製作了國內第一份飛餅教材,創造了許多行業的第一次!
輝煌的背後,範凱山有自己更多的思考,用他的話說,印度飛餅雖然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成功了,但是對於美好的未來,這僅僅是起了一個頭,飛餅要發展,必須吸取之前的教訓,這樣才能讓飛餅擁有阿拉伯飛毯的魔力,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經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