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在外的釣魚人,都聽過黑魚,黑魚也叫財魚,也是兇猛的掠食性魚類。據說玩路亞的釣友,最喜歡釣的就是黑魚,黑魚吃口猛,力量大,曲線型的身軀很有力量。
而且魚肉好吃,豐腴細膩,富含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蛋白質含量極高,是自然水域中難得的一種魚。
只是野生黑魚數量稀少,大多數都是批量養殖的,肉質沒有野生的好吃。
最近,一位廣西的釣友,回家過年的同時,順便幫父母清理荷塘,在荷塘的淤泥裡,撈起很多帶花斑的小魚。據村裡人說,平時在荷塘邊就看到這些小魚聚在一起,也不知道是什麼魚?
這些小魚個頭不大,通體漆黑顏色暗沉,有黑白相間的條紋,看起來就是黑魚,只是這個頭太小,還是黑魚苗。
「這種小魚也不知道從哪裡來的,河溝、池塘隨處可見,數量很多。每次釣魚都能釣上幾條,用香腥的餌料打窩,不一會兒一群小黑魚就過來搶食,沒有警惕性,用抄網都能捕撈。」附近的村民說。
說到小魚泛濫,大家最想想到的就是鰟鮍、麥穗一類的小魚,但這些小黑魚泛濫,確實讓人有些不可思議。
據當地的老人說,黑魚有滋補的功效,大病初癒的人都會選擇吃黑魚補身子,魚皮富含磷脂,放入鍋中煮熟後,非常滑膩入口即化,營養價值堪比燕窩。
可惜的是,當地最常見的都是小黑魚,大黑魚數量寥寥無幾。有人說,這和過度的捕撈有關,當地水域有限,黑魚沒有藏匿地點,還沒有長成年,就被撈起吃了。
值得慶幸的河裡沒有兇猛大魚,不用擔心這些小黑魚苗被吃,只要重點保護生態水域,不用多久就能見到大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