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母親繡制唐卡《綠度母》是為了哪一位皇帝贖罪?

2021-01-13 牛頌民族史話

北京有座皇家寺廟雍和宮。自清朝以來存有唐卡一千五百餘。其中有一幅至今掛在永佑殿的西牆上,為《綠度母》,是乾隆皇帝的母親孝聖憲皇太后,帶領宮女以「堆綾繡」工藝製作的,有1.75米長,1.15米寬。由上千塊各色綢緞剪裁拼貼而成。

北京雍和宮現在佔地不過八十餘畝,可歷史上卻由此處產生兩位皇帝:雍正和乾隆。這座昔日王府、後來的藏傳佛教寺院的形成,最初與康熙朝的九皇子爭奪王位有關係。

據《清宗人府事例》記載:在康熙首次分封皇子爵位時,當時四子胤禛只得貝勒,比起其他晉封為親王、郡王的兄弟,明顯不得寵,父皇給他的評價是「喜怒不定」,情緒的自我管理弱。

所以分房建府時,他就不能超標準,所以將當時還比較偏僻的,明代留下的一處太監用房,分給了胤禛建府。

到了康熙四十八年,胤禛晉封為「和碩雍親王」,貝勒府隨之升格為「雍親王府」。一時間,這裡也成為「九子奪嫡」的一個策劃中心。

滿洲人入主中原建立王朝,但不堅持漢人的古代繼承制:「父死子繼,立嫡為長不以賢,無嫡才立長」,皇帝比較看重自己喜歡的皇子,這樣就使得皇位爭奪的鬥爭,在眾多兄弟之間表現得更為複雜和殘酷。

參與爭奪王位的九個皇子,分別由康熙的八位皇后和妃子所生。分別是:皇長子胤禔,由惠妃那拉氏所生;二子胤礽由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所生;三子胤祉,由榮妃馬佳氏所生;皇四胤禛由孝恭仁皇后,烏雅氏所生;八子胤禩由良妃衛氏所生;九子胤禟,由宜妃郭絡羅氏所生;十子胤,溫僖貴妃、鈕祜祿氏所生;十三子胤祥,由敬敏皇貴妃章佳氏所生;十四子胤禵(胤禎),與四子胤禛同母,孝恭仁皇后所生。

皇長子胤禔早被康熙排除在繼位者之外,二子胤礽是康熙最喜歡的皇子,悉心培育,很早立為皇太子,但又兩立兩廢,給其他兄弟帶來機遇,也給有的皇子帶來野心。

比如八子胤禩,野心膨脹,組成了「八爺黨」,有勢在必得之志,但被父皇看透。實際上的有力競爭者是三位皇子:三子胤祉、四子胤禛和同母兄弟十四子胤禎。

胤祉學問最佳,主持編輯《古今圖書集成》,很受父皇賞識,但後因違犯族規,由誠親王降為貝勒,自己退出競爭。而十四子胤禎軍事能力出眾,被康熙看重而替父掛帥出徵西北。

但康熙也還是懷疑他手握重兵,且與「八爺黨」暗中結盟,所以也被防範。四子胤禛就最終獲得繼位。但眾兄弟並不服,對他做皇帝的合法性深為質疑。為維護自己的繼承權,雍正繼位後,對自己的親兄弟們痛下殺招。這使他的生母對這兒子非常憤怒。

但任何人也阻止不了雍正皇帝對過去與自己為敵的兄弟們進行殘酷無情的打擊。八阿哥、九阿哥投入大牢,幽禁至死,還逐出宗室譜牒,殺人誅心。

特別是九阿哥胤禟,雍正懷疑他造謠說傳位遺文造假,所以令人在牢中將九阿哥活活打死。同母兄第十四阿哥,也被圈禁十多年,毫無親情。

對威脅最小的三阿哥,也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囚禁至死。乾隆的母親為了給雍正皇帝「贖罪」,給兒子在帝位祈福,帶領宮中繡女製作了一幅唐卡《綠度母》。

為紀念先皇父親,乾隆將雍正王府進行了「宮改廟」,母親製作的《綠度母》就掛在寺院中。在藏傳佛教的聖像譜系中,綠度母屬於菩薩部,是主管雪域之神的,觀世音菩薩。因清朝政府推崇藏傳佛教格魯派,所以綠度母倍受信奉者崇拜。

《贊綠度母》經講:「持綠度母法者,一切罪過及一切魔障消滅,能救一切災難」,「長壽福貴,皆能遂願,成就極速,其功德利益無量。」其咒語為:嗡答列答列都列梭哈!

綠度母為一頭二臂,身綠色,頭戴五佛寶冠。右手以結接引印,拈烏巴拉花;左手當胸,以三寶印拈烏巴拉花枝,面帶微笑,黑色頭髮,身姿優美動人,坐於蓮花月光寶座。

在二十一度母中,綠度母為主尊佛母。她的周身綠色,代表著利生事業的廣大。乾隆的母親選了綠度母為本尊佛像,每每到雍和宮做佛事,在親手製做的《綠度母》面前默誦咒語。也許這真的感動了神祇,饒恕了雍正的罪孽,保佑了乾隆的長壽興隆。

相關焦點

  • 綠度母 早期尼泊爾風格 當代
    綠度母 早期尼泊爾風格 當代 綠度母 早期尼泊爾風格唐卡 尺寸:40×60釐米 當代早期尼泊爾風格唐卡是西藏後弘初期盛行於高原地區的一種唐卡藝術風格,直至公元17世紀,這一風格的作品仍在西藏地區頻頻出現。在西藏繪畫藝術史中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 陳東東:綠度母(下)
    可以設想,那種變化或許是為了其所處的這個當代藝術的新環境。這幅多派綠度母,儘可能地凸顯視覺美感,不去直指形象的宗教寓理、不去明確圖式的象徵意義,而以其更為抽象也更為普適的精神性觸及人心,提升人性。綠度母跟許靜宇工作室裡那些陌生的、來自藝術家記憶、想像和夢魘的製品之所以能夠展開對話,跟多吉頓珠先生對多派唐卡更個性化、更純淨化的美學定位大有關係。
  • 一滴觀音淚:以女身成佛的綠度母
    相傳,白度母和綠度母是觀音菩薩的兩滴眼淚所化,而綠度母是觀世音菩薩右眼流出的眼淚。觀音菩薩在無量劫前,已普救了無數眾生。可是有一天觀音用慧眼視聽六道,發現眾生仍然常溺五欲生死苦海、輪迴六道、受無量諸苦。觀音頓時心生憂悲,悲憫蒼生,雙眸不由得流下兩滴慈悲淚。這兩滴觀音淚初始變為兩朵蓮花,其後變成了白綠度母。
  • 從藝術角度解讀唐卡的奧秘|十四幅《度母》唐卡真跡,傳世之作!
    綠度母 GREEN TARA此幅唐卡表現的就是綠度母。唐卡整體藍底作襯,正圓背光。主尊臉型圓潤,身青綠色,一面二臂,單層多葉花冠開於頭上,與頭上串珠花飾連成一體,髮結盤於頭側,發綹曲動垂肩,五官微偏於右,身著纓絡。
  • 哪位師兄有這幅綠度母唐卡的大圖麼?
    此處重點介紹藏傳佛教中最受崇奉的綠度母、白度母和紅度母的形象。(嘎瑪噶赤畫派《綠度母》唐卡,製圖@鄭某某/西藏百科堂)▽說明:唐卡《綠度母》是一幅西藏嘎瑪噶赤畫派的經典作品,作者:扎西格桑,尺寸:60×80釐米;作品完成於2016年09月,整體構圖偏左,自上而下依次分別為:頂嚴阿彌陀佛、主尊綠度母、凡界海水中則為供養龍女。
  • 一位加拿大女畫家的唐卡奇緣
    原標題:一位加拿大女畫家的唐卡奇緣   大幅唐卡掛滿牆壁,色彩豔麗的氆氌隨意擺放,法會的面具、提線的玩偶等藏式工藝品隨處可見……在淡淡的檀香味中,加拿大女畫家克裡斯蒂盤腿坐在窗前專注地描繪唐卡。   「畫佛像時我會遵循傳統畫法,嚴格按照書上的度量記載來畫,而其他人物和故事我會自己創作,有一些變化。」
  • 風流倜儻,多情才子,細數乾隆皇帝眾多風花雪月的愛情故事
    但是高氏身體一直不好,在乾隆十年中高氏的舊病不斷復發,為了能夠安慰高貴妃讓她有信心有動力戰勝病魔,乾隆帝直接晉封高貴妃為皇貴妃,但是高貴妃終究是久病難醫最終死去,高貴妃的去世乾隆皇帝十分悲痛惋惜,給高氏追加諡號為慧賢皇貴妃,就此高貴妃結束了她燦爛的一生。
  • 城牆根下喇嘛寺,全國惟一綠度母主道場,陝西最著名藏傳佛教寺院
    清朝初年,為了方便西北和康藏一帶大喇嘛進京中途休整,清政府在沿途建立了寺院,作為他們的行宮,廣仁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修建的。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皇帝來陝西視察,遂敕命在城內西北角興建廣仁寺,親書「慈雲西蔭」殿額賜寺,並題寫了碑石。為什麼要把寺院建在西北角呢?據說是與穩固西北、團結各民族有關。
  • 手繪唐卡和家居裝飾色彩搭配技巧
    唐卡做為裝飾畫很多人心裡喜歡卻不知道怎麼搭配,也覺得有諸多忌諱而不敢懸掛。和別的裝飾畫不同,比如油畫不適合中式風格,國畫不適合歐式家裝,而唐卡色彩豐富,裝裱可中可西,和各種風格都能找到和諧的搭配,而且永不過時,在你年輕的時候可以感受到它的豔麗神秘,隨著時間流逝,當皺紋瞧瞧爬上眉梢,靜靜的品一杯茶,焚一柱香,了了香氛中面對唐卡你會更多的了悟人生真諦,感嘆歲月不易;終有一天老去,世事如煙,佛笑無常,還能傳承與兒孫這一世的心得。至於唐卡的禁忌,倒是庸人自擾了。
  • 乾隆皇帝後宮嬪妃、子嗣眾多,為什麼還能那麼長壽呢?
    乾隆可以說是歷史上最有福氣的皇帝,也是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他在位期間國家政局穩定、社會繁榮,他沒有像其他皇帝那樣,遇到那麼多糟心的事,這可能這也是他長壽的原因之一吧!當然乾隆能夠長壽應該還有其他因素。乾隆喜歡書法,而且愛好收藏,他自己也留下了不少的傳世作品。他還有唱戲、茶藝、旅遊等各種愛好,據相關記載,乾隆在他母親八十大壽的時候,已經六十多歲的乾隆還親自下場跳舞、唱戲為母親祝壽,可見他的的性格和心態都是非常活潑和年輕的。乾隆不喜歡飲酒,卻愛飲茶,而且他對飲茶也非常講究,經過多方對比,他認為北京玉泉山的水泡茶最好,所以他要求宮中每天都到玉泉山拉回泉水供他泡茶。
  • 乾隆皇帝為何「類祖不類父」?
    在乾隆皇帝漫長的一生中,他的爺爺康熙皇帝在其心中絕對是神一般的存在,不管是治國策略還是為人處事方面處處以康熙皇帝為標杆。乾隆皇帝生平最為驕傲的一件事並不是親爹雍正皇帝將皇位傳給了自己,而是自己年幼時候曾經深得康熙皇帝寵愛!那一句「朕自幼便蒙聖祖康熙爺寵愛」掛在乾隆皇帝嘴邊60多年。乾隆六十年,甚至不惜禪位於皇十五子永琰,就是為了不讓自己的在位年限超過康熙皇帝。
  • 看史料而生疑:如果劉墉紀曉嵐是清官,乾隆皇帝為何將他們充軍發配?
    「宰相劉羅鍋」、「鐵齒銅牙紀曉嵐」,這兩個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但是我們看清朝史料,特別是《清史稿》和《清史列傳》就會發現一些問題:如果劉墉紀曉嵐是清官,乾隆皇帝為什麼要將他們充軍發配——充軍發配已經是法外開恩,要是按劉墉紀曉嵐所犯的律條,是應該賜死甚至棄市的。
  • 乾隆在位60餘年,退位後仍然掌握大權,嘉慶皇帝為何沒有謀反?
    乾隆是在85歲高齡的時候將皇位傳於自己的兒子,堪稱是歷史當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雖然說他沒有了皇帝的名頭,但是仍然是大權在握。雖然說嘉慶皇帝當上了皇帝,但是他仍然如太子那般,國家大事幾乎都是乾隆皇帝一人決定。那嘉慶皇帝當的可是挺窩囊,為什麼他沒有跟乾隆皇帝反目成仇呢?
  • 漱芳齋 乾隆的「私人影院」
    酷愛戲劇的乾隆在這裡宴集演戲,陪母親崇慶皇太后進膳觀戲。為了讓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成都博物館「走進重華宮」特展將漱芳齋院落中的一座大戲臺按比例做了概念復原向觀眾展示。壹漱芳齋的戲臺 有先進的「升降舞臺」  成博民俗文物部王苒瀅分析,淑芳齋實際上的功能跟影視劇裡展示的完全不一樣,那裡壓根兒不住人,更不可能住著一位還珠格格。
  • 如懿傳中大阿哥的額娘是乾隆皇帝的初戀,死後殊榮遠超嫻妃
    她生下的皇子非同尋常,一舉讓她獲得了無比尊貴的位置乾隆與兒子們在一起《如懿傳》正在熱播中,劇中乾隆繼後嫻妃賢良淑德,看到乾隆長子大阿哥永潢受欺負用計幫助他,並使皇帝準許大阿哥永潢認她為母。不過在歷史上大阿哥永潢並沒有認嫻妃為母,反倒他的母親因為她的緣故殊榮備至。歷史上皇室男子中的女性是中國古代婦女中的一批特殊人物,她們丈夫的尊貴的身份決定了她們在歷史中也會留下不可抹去的一筆。 而作為一個國家的權利最高擁有者,皇帝妃嬪非常多,但是皇貴妃,卻是有定數的,因為皇貴妃的身份非常尊貴,僅次於皇后。有的是因為很受皇帝喜愛,有些死後才獲得皇貴妃這個稱號。
  • 看看乾隆真實的龍袍啥樣
    《如懿傳》裡的龍頭也賣萌現在故宮裡還珍藏著乾隆皇帝當年穿過的龍袍,這也得以讓我們可以目睹龍袍真實的模樣。清朝皇帝穿的龍袍,按照典章規定,都繡有九條龍。這也是寓意皇帝九五至尊的尊貴身份。龍袍上的正龍有四條,分別繡在前胸、後背和兩肩上。正龍的形象威嚴崢嶸。還有四條行龍分別繡在前後衣襟的位置。行龍的形象飛躍舞動,看起來很靈動。這樣算起來,龍袍上一共是八條龍。有人就會問了,前面不是說好的九條龍嗎?怎麼只有八條了。關於這第九條龍,有很多人都說,皇帝不是真龍天子嗎?穿上龍袍的皇帝也是一條龍,這不就九條了嗎?實際上這是誤解。
  • 唐卡是「捲起來的佛」
    一個名叫「點妃棒」的手工藝品很有意思,它的前部似乎是一位正襟危坐的某個部落的長老,後面卻是一段動物的尾巴(松鼠或者獴的),是長老們選妃子用的工具,似乎跟清代的那些皇帝每日翻牌選擇她們的妻子一樣。兩個來自喬治亞的牛角杯是當地人用來喝酒的,在喜慶場合,他們喜歡用牛角杯喝葡萄酒,如果酒沒有喝完就不能把杯子放下。
  • 乾隆皇帝冬天是怎麼取暖的?李蓮英學會的方法,有點無恥
    各位,這大夏天的,按道理小編應該講講皇帝如何避暑的,對吧?但小編私心想著,皇帝老兒富有四海,其避暑方法肯定花樣迭出,不是你我這些凡夫俗子能夠模仿得來的。如果因此而勾起了各位的羨慕之心,那豈不是讓大夥的心裡更加煩躁?所以思前想後,小編我還是來講講古代皇帝在冬天是怎麼取暖的吧。先說東晉,據明代王世貞的《豔異編》記載,那時的皇帝喜歡用ji(第四聲)圍。
  • 《乾隆皇帝的十張面孔》:中國最複雜的皇帝
    四皇帝和大臣公開打賭,並不是人老糊塗,自降身份,而實在是因為尹氏所言涉及到了如何看待大清帝國政治形勢,如何評價皇帝五十五年的統治成績這樣一個根本性的問題。
  • 國寶故事:乾隆皇帝的這幅肖像畫,其實是像素級複製了宋人的造型
    乾隆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氣的皇帝之一了,不論是民間傳說中全國各地都有以乾隆命名的小吃,還是各種國寶繪畫作品上乾隆皇帝數不勝數的璽印蓋章,還是一生中作了四萬餘首不咋知名的詩詞……乾隆皇帝弘曆在網絡上總是極有話題的一個人物。本期給大家分享的就是乾隆皇帝的一場cosplay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