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及PPT的下載地址:請點擊這裡下載>>
今天很榮幸受到暢享網的邀請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於這方面的心得和體會,我想在我的整個講解內容應該說從標題上來看是一個很大的標題,無論是從傳統企業的轉型也好還是對於網際網路思維的一個理解包括我們ERP的建設,其實我們都知道如果要把它做起來的話,可能要講幾天或大家討論幾天,所以今天時間有限,就1個小時,我就把我這1年多在傳統企業轉型的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包括跟很多我的企業家朋友和客戶,還有各種會議和做嘉賓的時候大家交流的過程中的總結和理解的一些內容,把它整理了一下。我發現在這1年多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就是我再跟很多傳統企業的高管和老闆們交流的時候,他們都是有這樣一些困惑,就是都明顯的感覺到目前企業的信息化現狀不能夠滿足現在整個企業的發展的需要,甚至是已經落後了,面對來勢洶洶的網際網路行業,那麼移動網際網路的大潮大家都有種舉足無措的感覺,不知道如何下手,雖然從去年的下半年開始,我就跟我的團隊把整個這些年我們在網際網路的理解、在對於傳統企業的理解上,我們就開好謀劃在應對這樣一個大潮裡面,面對這些企業家們我們如何為他們提供些諮詢和培訓服務,因為我本身是從軟體架構師出身的,後來做了好多年的ERP系統,我們也開發過全國最大的ERP的一個體系,整個體系從產品、研發、實施、工廠,也拿了很多獎項,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就是說結合自己的經驗,今天我就選擇了三個關鍵詞,一個是傳統企業的轉型、一個是網際網路思維落到我們ERP這樣的一個點上,我想把這三點結合在一起,用1個小時的時間,跟大家分享一下個人的一些觀點。
作為傳統企業而言,我們知道在這種大的時代背景下,任何一家企業,如果說你不革新、不跟時代潮流,一定是不能獨佔矛頭的,至於能不能衰落,這一點要看歷史的發展。從歷史上來看,有一個無論從世界500強到中國的新銳們我們都看到很多企業出現了衰敗的一些跡象。有一個研究很有意思,就是說世界500強從誕生到死亡大概需要200年的時間,而從出現真正的衰落到死亡至少需要25年到50年的時間,但是這種研究結果從目前今天的這個大的網際網路背景下就發生了變化。我們知道柯達過去是最大的一個膠片製造商,現在沒了,那麼是誰取代它呢?是數碼的相機的製造商,而數碼的相機的技術恰恰又是柯達發明的,柯達當時在發明數位相機以後由於很糾結,如果說發展數位相機我的膠片就賣不出去了,那麼它就把技術藏起來了,後來被別人用了以後,結果不到10年時間,柯達作為最大的一個全國膠片工業商,最大的一個世界500強企業一下就倒塌的無影無蹤了,那麼柯達也是第一個打破了以上那個研究的世界500強企業,它的倒閉需要不到20年的時間。再一個就是諾基亞,我的PPT上就是列舉的諾基亞的案例,諾基亞應該是非常典型的在現在這個時代衰落的一個帝國,這個諾基亞企業大家都知道它是美國芬蘭的一家移動通訊的生產手機的廠商,這種跨國企業誕生在1865年,從1996年開始諾基亞連續14年佔據市場份額第一,但是大概到了2014年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就是,它最大的手機加工廠在中國東莞關閉,標準著諾基亞再也沒有自己生產的手機,在手機市場上從第一名到最後的衰落大概總共用了不到3年的時間,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傳統產業衰落的速度是非常的驚人,而這個一個衰落的速度源於網上也好,研究學者也好、經濟學家也好也給出了很多衰落的原因,我這裡也列舉了幾條,我們的設計理念落後於時代潮流,整個時代潮流的發展這是一個趨勢,如何適應,很顯然諾基亞做的不是很好,它的科技轉化不是很強,其實諾基亞在智慧型手機時代有很多科技轉化成果,但關鍵我們認為是比較明顯的,就是現在的大時代的潮流是消費者驅動了時代潮流,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是非常快的,那麼對於諾基亞來講,很顯然它漠視了這樣一個變化,當然也有它自己的問題,那麼從世界500強上我們可以看到,到中國的案例就更多了,實際上中國的衰落如果我們拿統計數字的話,應該是非常驚人的,我就拿幾個數字給大家分享一下,大概在去年,2014年,我們就知道海爾雖然經歷了巨大的轉型,但是在2014年那2年的時間裡,裁了2萬6千人,應該說這本身是企業衰落的一種跡象,用海爾轉型當時張瑞敏的話來說叫自殺重生,他殺淘汰,就是如果我自殺就可能獲得成功的機會,如果他殺就可能會被淘汰掉。哇哈哈我們知道是中國最大的飲料大王,但是從2014年開始整個出現了非常明顯的銷售下滑,波司登大概2014年非常驚人的數字就是6000家的門店被關掉了,所以說,網際網路技術引發的這種社會大的變遷任何一家企業都沒有辦法淡定,諾基亞的衰落我想也讓大家清醒一下,就是說在這個時代大企業死亡的速度和效率和小企業其實是沒有什麼差別的,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我們來看看就是因為現在的時代發生了一些變化,這個時代最明顯的標誌就是移動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時代的一個變化,我們來看2組數字,這2組數字是我前幾天在官網上拿到的,結果昨天晚上我看到新聞聯播又把這個數字更新了,但是更新的差值不大,都是小數點後面的,基本上這個數據是可以參考的,截止到14年6月份我們中國網際網路的網民達到了6.32個億,手機用戶達到了5.27個億,其實這兩個數字是非常驚人的,因為這兩個數字標誌著在這個時代裡面人們利用了網際網路已經慢慢的變成消費者發生消費生活習慣以及購買行為的一個深刻變化,而這種變化必然帶動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互動關係,所以產生的這個變革根源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是信息的透明,信息透明我的理解是2個層面的含義,一個層面的含義是距離,那就是說透明了已經達到了0距離,我們經常講信息透明就是信息傳遞的零距離,其實第二個透明就是我們信息傳遞的雙向對稱,換句話說很多的傳統企業,其實它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是賺錢的,但是信息對稱時代消費者掌握了更多地話語權,而體驗的消費成為了消費的一個趨勢,人們有更多地機會去體驗,而不是盲目的去消費,那麼購買力行為的這種理性化,雖然這是一種趨勢,但是我們要看到這種理性概念是什麼,那麼第三個交叉消費等等,這些變革使得整個中國在網際網路時代下我們消費者變化產生了離消費者生活最近的衣食住行方面的企業被迫走向了這種變革,這種變革從產業鏈的下遊向上傳導以後,使得整個產業鏈發生了變革,所以說在2014年我們看到了整個產業鏈中國基本上每一個產業幾乎都在談變革問題,那麼這個變革它也不是表面化的,它是一個從深刻戰略、組織、成品、營銷等等各個領域我們都能看到這種深刻的變化,這也是我們在跟客戶交流的過程中也明顯的感覺到了在這樣一種行業背景下,人們不談變革一定會出問題的。
責編:李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