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區域投資新亮點 兩大主線透機遇

2020-12-01 發展門戶網

長三角作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排頭兵具有巨大的中長期投資潛力,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使長三角的投資價值並不遜於近期熱炒的區域振興概念,「高起點、高標準、高成長」的三高標準將賦予其中的優質公司「二次騰飛」的機遇。

長三角經濟近年來發展迅猛。2009年長三角GDP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倘若將長三角看作一個經濟體,去年起GDP總量列全球11位,超過了「金磚四國」中的俄羅斯和近鄰韓國。與去年全國30萬億元的GDP總量相比,長三角更是佔到24.7%,遠超珠三角和京津唐地區。據測算,長三角2020年的GDP(10%的內生性增長預測)總量有望達到15萬億元,屆時將超過東京、紐約等著名經濟圈,成為全球第一大都市圈。

隨著長三角地區交通樞紐港的建設、低端密集型產業向中部地區的逐步轉移、產業結構向高附加值的服務業轉型(如電子信息、生物製藥、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長三角後續的成長性並不亞於重慶、皖江等新興經濟帶。去年底落戶的迪斯尼樂園、即將開幕的世博會、京滬高鐵的提速、上海「一個樞紐、六個中心」的長期規劃等驅動型事件都將使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城市充分受益。

證券化率有提升空間

今年來A股的最大熱點莫過於區域振興概念,新疆、西藏、重慶兩江、皖江經濟帶等區域個股憑藉區域振興概念其股價漲幅遠超大盤。

相比許多尚未正式出爐的中西部振興規劃,去年國務院就將江蘇沿海開發戰略列為國家戰略。春節後以「泛長三角」和「一核六帶」為目標的《長三角區域振興規劃》已上報國務院,考慮到產業轉型和新增長點挖掘的迫切性,長三角振興規劃獲批的概率較大。與二三線地區的區域規劃相比,長三角地區的城鎮化進程和第三產業較為發達,即使批覆的進程慢於預期,相關上市公司仍能憑藉其內生式增長獲得市場關注。

目前長三角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約佔兩市總市值的20%,相比長三角GDP與全國GDP24.7%的比值,長三角區域的證券化率(總市值/區域GDP)仍有一定提升空間。同時江浙滬地區素來有「黑馬聚集地」的美名,第一隻股價創出300元歷史記錄的中國船舶[66.07 3.12%]、新能源板塊中漲幅最大的江蘇國泰[27.95 6.44%]、我國家電零售第一股蘇寧電器[11.31 2.26%]都出自於江浙滬。長三角整體經濟實力的強盛不但能催生出業績具有保障的白馬類上市公司,同時區域內二三線城市的高速發展又能不時地蹦出一匹匹「黑馬」。

投資主線一:世博機遇

世博倒計時進入最後20天,先期與世博相關的基建、地產升值、商業零售等個股已有不少漲幅。但結合海外世博會召開對行業個股的影響來看,在世博籌備後期和舉辦期間,餐飲旅遊和交通運輸行業仍有超額表現的機會。同時,此屆世博正值低碳經濟大行其道和新興產業振興規劃的實行期,因而科技創新必將成為世博的一大亮點,與此相關的科技板塊(如物聯網、節能建築、LED照明)也值得關注。

據預測,本次世博會將吸引7000萬人次參觀,上海地區2010年的旅遊消費收入有望從2007年的1900億元增長至2700億元。

根據日本和韓國世博會對旅遊業的數據,日本1985年筑波世博會後入境遊人數從200億增加到2005年愛知世博會前的近800億;韓國1993年大田世博會後入境遊人數從350億增加到了2003年的近550億。不難發現,世博會結束後入境旅遊的人數也都呈現出持續上升的趨勢。對比基建等先期投入行業,世博對於旅遊消費的拉動更具有持續性。

作為世博會核心輻射區的長三角旅遊類上市公司將是中長期遊客增加的最大受益者。主要上市公司有經營東方明珠[9.39 3.99%]電視塔(國家5A級景區)、東方綠洲營地和浦江遊船的東方明珠 (600832 ),主打烏鎮景區(國家4A級景區)的中青旅[14.99 2.74%] (600138 ),擁有無錫太湖影視城(國家5A級景區)的中視傳媒[22.64 7.55%] (600088 )和主打南京湯山頤上溫泉度假村的國旅聯合[5.31 4.73%] (600358 )。上述公司的景區離上海的車程在3小時內,將受益於國內外遊客分流和本地居民在世博期間的短途遊。其中,中青旅 (600138 )動態市盈率低於30倍,處於歷史估值水平的中低端,隨著烏鎮項目盈利能力的增強,公司未來盈利能力不排除超預期的可能。中視傳媒 (600088 )年報預增100%~120%,作為背靠中央電視臺的內容提供商將直接受益於「三網融合」項目,同時「影視+旅遊」的發展模式在二級市場更容易獲得青睞。

從歷史上看,世博對推動科技應用的產業化發揮著重要作用,對於正處於經濟增長轉型期的中國,上海世博會的舉辦能夠加快推進科技創新,通過幾個重點領域的突破,對於全面引領和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通過世博展示,大眾能夠更好地了解和接受創新科技,而創新科技也將有望在展出後的較短時間內實現規模性產業化或市場普及化。

今年來政府大力推進的物聯網和LED照明項目在世博會得到了廣泛應用,如世博門票採用了RFID射頻識別系統,相關上市公司涉及遠望谷[18.29 7.02%] (002161 )、上海貝嶺[7.30 5.04%] (600171 )等;世博園區內的LED節能燈由飛樂音響[11.26 5.43%] (600654 )提供;世博提倡園區內交通零排放,期間採用的氫能源汽車、超級電容等將給同濟科技[9.69 9.99%] (600846 )、曙光股份[17.88 5.42%] (600303 )等公司提供展示的舞臺;以低碳建築體系為核心的世博建築也給相應的籤約企業如泰豪科技[14.11 2.77%] (600590 )、延華智能[14.55 6.28%] (002178 )帶來宣傳智能建築的機遇。

相關焦點

  • 「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在蘇州成立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人民網北京12月4日電 (孫陽)12月1日,由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北京電子城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蘇州相城經開區三方合作共建的「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以下簡稱「長三角分中心」)在蘇州相城區正式揭牌成立
  • 專家: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關鍵
    多年來,長三角區域灰色基礎設施(道路、機場、橋梁)的規劃建設,在促進生產要素流動融合和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存在建設成本高、資源消耗大、破壞自然景觀和諧等突出問題。綠色基礎設施是基於自然的調節系統,通過提供生態系統服務來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是自然的、可持續的、有活力的。
  • 長三角一體化的後花園、華北平原皖北大糧倉
    2019年10月15日,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第十九次會議在蕪湖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亳州、阜陽等7個城市正式加入長三角經濟協調會大家庭。長三角地區是中國經濟實力最強、市場發育最好、產業關聯度最高的區域之一。
  • ​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揭牌
    12月1日,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落戶蘇州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首個央地合作投資促進實體化平臺。據悉,該平臺將通過各方力量的協同合作,努力實現高精尖產業轉移和人才、資本等產業要素的整合落地,推動長三角地區新舊動能轉換與產業轉型升級,並形成在相關區域乃至全國範圍內可複製、可推廣的發展模式,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 中金公司:八大主線看「十四五」 緊扣五條主線挖掘投資機遇
    中金公司:八大主線看「十四五」 緊扣五條主線挖掘投資機遇 關注中金在線:  緊扣五條主線挖掘投資機遇  根據上述八大重點,我們梳理五大投資主線挖掘「十四五」規劃潛在投資機遇:1)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走向「新中國製造」;2)擴大內需,大消費板塊;3)改革社保、完善收入分配相關領域;4)資本市場大發展主線;5)綠色發展的新能源、節能環保領域。
  • 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在相城區揭牌
    今天(12月1日),「產業賦能 共贏合作」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揭牌儀式在蘇州市相城區舉行。來自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北京電子城高科技集團、清華x-lab和優秀科技項目的近百位嘉賓出席活動,共話長三角協同創新發展。
  • 明光:三界鎮打造長三角區域炭科技產業聚集區
    今年以來,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帶來的嚴重影響,三界鎮經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時,該鎮搶抓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戰略機遇,聚焦創新創意木業、高端食品製造、現代服務業等重點行業領域,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積極探索形成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奮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產業集聚地。
  • 憑「海」揚帆長三角
    接軌大上海,深耕長三角。鹽城正以更為積極主動的姿態,承接上海資源溢出效應,努力建設成為北上海「飛地經濟」示範區和上海科創成果轉化基地、上海生態旅遊康養基地、上海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 這兩年,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大保護、一帶一路向東拓展多個政策機遇疊加,給鹽城的發展勁吹時代的「東風」。
  • 高鐵迎來新機遇,長三角下一個機會城市在哪裡?
    長三角城市群是中國發展最成熟的城市群,也是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群,高鐵對長三角的三四線城市帶來空前的發展機遇。目前,長三角地區已開通的高鐵有20條,正在建的高鐵有9條,規劃中的高鐵有16條,八縱八橫有3條橫和2條縱貫穿長三角,長三角高鐵的發達密集程度居中國各大城市群之首。
  • 專訪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王建宇: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科技創新需要...
    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建宇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中科院上海分院今年除了繼續推進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之外,更多地會聚焦兩大任務,一個是長三角一體化中的科技創新協作,另一個就是與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合作。「我們(中科院上海分院)也會把在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G60科創走廊等比較分散的力量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比較大的團隊。」
  • 上海理工大學教授楊俊和:石墨烯走向冷靜發展期 長三角區域可構建...
    原標題:上海理工大學教授楊俊和:石墨烯走向冷靜發展期 長三角區域可構建機制率先協同突破   日前,在2020江蘇先進碳材料
  • 區域板塊受捧制度紅利加速湧現 炒地圖或躋身主線
    區域改革發展動作頻頻,區域主題有望演化為A股投資「地圖熱」。  區域題材漸升溫  5月以來,滬綜指先揚後抑,總體上仍未突破底部箱體運行格局,上周后半段,伴隨「三連跌」頹勢形成,指數重新回到20日均線下方。
  • 科技股依舊是投資主線,5G、晶片ETF或是最佳投資方式?
    更讓人摸不到頭腦的是,撬動大盤上漲的要麼是「煤飛色舞」,要麼是大金融,此前大熱的科技股仿佛休眠了一樣。市場的風格變換是正常的,問題的關鍵是,科技股是就此步入熊市,還是能夠演繹王者歸來?尤其5G和晶片兩大核心板塊。而從投資的常識看,科技股板塊的休整,是否又是一個很好的介入機會呢?
  • 長三角區域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的路徑選擇
    他強調,要深刻認識長三角區域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結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相統一,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抓好重點工作,真抓實幹、埋頭苦幹,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成效。座談會還對長三角提出「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勇當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加快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三大戰略定位新要求。
  • 南京:長三角「地理中心」的新作為
    原本是長三角北翼中心、作為長三角三個支點之一的南京,一躍成為長三角「地理中心」。■南京需搶抓機遇,向東積極對接上海推動滬寧經濟一體化發展,向南和杭州共建「寧杭生態經濟帶」,向西與合肥構築「寧合都市圈」,輻射帶動長江中上遊城市乃至整個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宣布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
  • 友邦人壽總經理張曉宇:希望拓展長三角市場,嘗試投資新賽道
    而在整個過程中,上海市政府各個部門都給與我們特別大的幫助,比如執政效率高、營商環境好,都是我們與集團一致堅定留在上海的原因。」張曉宇說。有意向擴張的區域要符合這三點對於友邦人壽的成立,備受外界關注一點是其成為獨立法人後可以更好地尋求區域擴張。
  • 上海虹橋海外貿易中心國際貿易投資帶動效應加速彰顯
    「經歷了去年的化危為機、逆勢突圍後,虹橋商務區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動力核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的重要節點,展現出了獨特的戰略優勢和發展厚勢,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進展順利,產業集聚優勢進一步做強。2020年虹橋商務區151.4平方公裡內新增註冊企業逾萬家,累計達到7.7萬家,新引進總部類企業近80家、累計總部類企業達到370餘家。
  • 長三角: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跨省市設立分區
    法國博旭瓦公司、建中醫療、臺灣兆陽科技、仲量聯行等四家企業與海寧分區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籤訂了項目投資及戰略合作協議。    其中,法國博旭瓦公司擬投資2000萬美元在海寧分區建造錠子和轉子馬達衝片生產基地,臺灣兆陽科技有限公司投資2980萬美元發展LED燈項目,建中安帕克投資7000萬元人民幣醫療包裝用品生產基地。
  • 2020首屆長三角原創流行歌曲大賽盛大來襲
    11月23日至27日,「光南故裡·音樂盛典」2020首屆長三角原創流行歌曲大賽將在金東區舉行。今年是施光南誕辰80周年,為了緬懷施光南先生,激勵當代音樂創作者、演唱者、愛好者傳承施光南謳歌時代的音樂精神,加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服務長三角區域文化繁榮,打造錢塘江詩路文化帶重要節點品牌節慶活動,深入實施「人文富區」戰略,我區在成功舉辦兩屆施光南音樂節的基礎上,舉辦本次「光南故裡˙音樂盛典」2020首屆長三角原創流行歌曲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