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導電、高質量氮摻雜垂直取向石墨烯薄膜用於多功能電極相關應用

2020-11-23 石墨烯聯盟

1成果簡介

北京大學劉忠範院士(點擊藍色字體有導師詳細介紹)和張豔鋒研究員團隊在《ACS NANO》期刊發表名為「Highly Conductive Nitrogen-Doped Vertically Oriented Graphene toward Versatile Electrode-Related Applications」的論文,研究通過使用射頻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rf-PECVD),在高硼矽玻璃襯底上生長了高質量的垂直取向石墨烯(VG)薄膜。還基於甲烷/乙腈前體的合成策略,通過氮摻雜來調整載流子濃度。當該氮摻雜VG薄膜的透明率為88%時,其電阻可以降低至約2.3kΩ·sq–1,導電性比常規的基於甲烷前體PECVD產品提升了一倍多。該合成方法可製造30英寸規模的均勻氮摻雜的石墨烯玻璃,從而促進其在高性能可開關窗戶中的應用。另外,這種氮摻雜的VG膜也可被用作電催化放氫反應的有效電催化劑。

2圖文導讀

圖1高硼矽玻璃上大規模均勻氮摻雜VG薄膜的合成

圖2基於氮摻雜VG膜的智能窗戶

圖3 氮摻雜VG膜在HER中的電催化性能

3小結

通過rf-PECVD方法,分別使用乙腈和甲烷作為氮源和碳前體,在玻璃基板上獲得了均勻氮摻雜的VG膜。這項工作對於高導電的氮摻雜VG薄膜的大面積製備,及其在光電設備、智能窗戶和能源相關領域的廣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來源:材料分析與應用

相關焦點

  • 劉忠範院士團隊《ACS Nano》:高導電、高質量的氮摻雜垂直取向的...
    北京大學劉忠範院士和張豔鋒研究員團隊通過使用射頻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rf-PECVD),在高硼矽玻璃襯底上生長了高質量的垂直取向石墨烯(VG)薄膜。還基於甲烷/乙腈前體的合成策略,通過氮摻雜來調整載流子濃度。
  • 重磅綜述:石墨烯導電材料在透明電極中的應用進展
    隨著各行各業的迅猛發展,透明電極的性能也面臨著越來越高的挑戰,既要求高透光率,同時還要求低電阻。與此同時,對於材料本身的機械強度、耐化學性、耐熱性以及功函數都有極高的要求。而石墨烯作為優良的導電材料,其綜合性能恰能應電子行業發展的需求。因此,其在透明電極領域的應用必然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 柔性電致變色器件中的納米電極材料
    對於電致變色器件,理想的電極材料不僅需要高導電率,而且需要極好的透光性和抗化學以及電化學腐蝕的能力。電致變色器件中常用的電極材料是ITO薄膜。但是,其導電性不足夠獲得很高的響應速度,尤其是在大面積器件中。並且其2D平面結構嚴重的限制了電致變色材料和電極之間的接觸面積,會顯著地限制電致變色器件中的電化學反應速度。另外,它的脆性也阻礙了其在柔性和可拉伸電子中的應用。
  • 氮摻雜石墨烯開發了新的低缺陷方法,從而產生可調諧的帶結構!
    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NRL),電子科學與技術和材料科學與技術部門的跨學科科學家團隊已證明高溫離子注入(HyTII)是替代摻雜石墨烯的有效手段 - 六角形排列的單原子厚度碳片 - 含氮原子。結果是具有可調節帶結構的低缺陷薄膜,適用於各種器件平臺和應用。
  • 分子在Cu(111)表面上可自組裝實現高濃度高有序氮摻雜石墨烯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國際功能材料量子設計中心崔萍博士與李震宇教授、曾長淦教授等校內外同行合作,在氮摻雜石墨烯生長的原子尺度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通過理論計算預言了利用芳香性分子C5NCl5在Cu(111)表面上可自組裝實現高濃度、高有序的氮摻雜石墨烯。
  • 石墨烯透明導電膜發展優勢
    傳統的透明導電材料,如ITO,價格昂貴,易碎,不靈活。儘管碳納米管、多晶石墨烯和金屬納米線等替代網絡已經被提出,但這些材料的透明導電性能使它們不適用於廣泛的應用。幾乎所有現代可攜式和家用電子產品的激動人心的特點都是由光電子器件驅動的,它廣泛地使用透明導電薄膜,如觸控螢幕、液晶顯示器、有機光電池和有機發光二極體。由於石墨烯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光學透明性和力學性能,因此被認為是取代現有的昂貴的銦錫氧化物(ITO)作為透明導電膜的理想材料。石墨烯氧化物以膠體懸浮液的形式,不僅可用於低成本的大批量生產,而且與基於柔性基體的新興技術相兼容。
  • 透明導電薄膜研究及應用 | 你想聽的報告都在這裡了
    目前,研究較多或者正在產業化中的柔性透明導電薄膜主要有以下幾類:1.金屬柵格,包括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金屬網格透明導電薄膜;2.碳納米透明導電薄膜,主要包括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和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3.導電聚合物,其中的主要代表是Pedot:Pss薄膜;4.新型氧化物透明導電薄膜。
  • ...Nano》:兼具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性能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為滿足特定的技術要求,在很多應用場合需要具備高度各向異性的高導熱和導電柔性材料,高導熱性作為散熱器件可以大幅度降低器件內部或表面溫度,進而高效、經濟地利用熱量,同時各向異性導電性可消除特定方向上的靜電,為安全提供保障。目前,開發高各向異性的導熱和導電柔性聚合物材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和有意義的研究課題。
  • 一文帶你了解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
    石墨烯透明導電膜的研發也不例外,國內已經誕生了一些石墨烯透明導電膜研發企業。然而,目前國內外開展石墨烯透明導電膜研發所面臨的核心問題仍然是石墨烯膜的大面積、低成本、高質量製備技術。到目前為止,國內外廣泛採用的石墨烯膜製備技術是化學氣相沉積(CVD)技術。
  • 寧波材料所在二維納米防護薄膜材料方面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海洋新材料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立平團隊利用CVD技術在多晶銅襯底上成功製備了一系列的氮摻雜石墨烯薄膜,通過調節NH3的氣流量獲得不同氮濃度的氮摻雜石墨烯薄膜。
  • 用於生物調製的氮摻雜碳化矽的雷射寫入
    (B)雷射書寫電極是柔性電極,可以與心臟整合,並通過電脈衝刺激心臟以使其起搏。(C)雷射寫入電路可用於相互連接的細胞團的光電化學調製。圖片來源:Science Advances,doi:10.1126 / sciadv.aaz2743在材料科學中,可以將導電和半導電材料嵌入絕緣的聚合物基材中,以用於有用的生物界面應用。然而,直接使用化學方法來實現複合構型是具有挑戰性的。
  • 石墨烯與導電離子凝膠的潤溼誘導製備高性能柔性透明電極
    ,電學和光學性能,作為商業化銦錫氧化物的替代品,為柔性光電器件提供導電,光學透明和機械堅固的電極備受關注。然而,常規化學氣相沉積受到苛刻條件和複雜工藝的阻礙,並且以簡便且可擴展的溶液可加工路線製造高性能石墨烯透明電極仍然是挑戰。
  • 中科院化學所《ACS Nano》:兼具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性能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石墨烯作為一種獨特的二維結構材料,擁有超大的比表面積、高的電子遷移速率、優異的導熱導電性和機械強度等特性,其納米尺寸效應賦予其優異的物化性能,是改善聚合物熱、電、機械性能的最優填料之一,自2004年被發現以來已經廣泛應用在提高聚合物的高性能與多功能方面,具有極大的理論研究及應用價值。
  • 劉洪亮/楊樺/江雷《應用材料界面》石墨烯與導電離子凝膠
    【前沿背景】石墨烯因其優越的機械,電學和光學性能,作為商業化銦錫氧化物的替代品,為柔性光電器件提供導電,光學透明和機械堅固的電極備受關注。然而,常規化學氣相沉積受到苛刻條件和複雜工藝的阻礙,並且以簡便且可擴展的溶液可加工路線製造高性能石墨烯透明電極仍然是挑戰。
  • 熱管理前沿科學: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的柔性石墨烯複合材料
    研究團隊以平整形態的石墨烯為功能填料,採用層層刮塗法(LBL scraping method)製備了石墨烯@萘磺酸鹽(NS)/聚乙烯醇(GN/PVA)柔性納米複合材料,NS充當連接石墨烯(π-π相互作用)和PVA(氫鍵)鍵橋的作用,得到的薄膜中石墨烯具有高度有序的層次結構和平整的形貌,該結構不僅在面內建立了良好的導電和導熱網絡,而且有效地阻斷了面外方向的導電和導熱路徑,從而實現了複合材料集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性能於一體的高性能化
  • 德爾未來: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可以作為柔性觸控用於柔性屏手機
    同花順(300033)財經2月18日訊,有投資者向德爾未來(002631)提問,公司領導您好,在貴公司的公告中,曾提及時烯成石墨烯有開發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請問此種導電薄膜是否可以運用柔性屏手機,柔性OLED等設備?
  • 大連化物所共軛微孔高分子應用於超級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製備出同時具有高比表面積和高含氮量的導電共軛微孔高分子,相關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由於其通過雙電層機理在電極上存儲大量電荷,所以尋找具有高比表面積、高導電的電極材料(通常是多孔碳材料),成為提高器件容量的關鍵。研究人員發現,氮摻雜的碳材料可以通過氮原子引入贗電容,從而能存儲更多的電能。基於氮摻雜碳材料的研究文獻,高性能的電極材料需要同時具備高的比表面積和高的氮摻雜量,而這兩個因素在同一類材料中通常相違背。
  • 透明導電膜,你真的了解嗎?
    透明導電膜(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TCO)是在可見光範圍內具有高透明率具有導電特性的一種薄膜,為晶粒尺寸數百納米的多晶層,主要用於光電器件如液晶顯示器的透明電極、觸控螢幕
  • 鎳原子簇及氮共摻雜石墨烯策略,助力高性能鋰硫電池|
    2020年6月26日,浙江大學凌敏研究員課題組聯合北京大學侯仰龍教授課題組報導了一種在氮摻雜三維石墨烯骨架中嵌入鎳原子簇的策略 研究背景得益於硫元素的高質量比容量和豐富儲量,鋰硫電池成為極具前景的下一代電化學儲能設備。但是硫正極氧化還原最終產物的絕緣性和體積變化,充放電過程產生的多硫化物中間體的溶解及「穿梭效應」等嚴重製約了鋰硫電池的商業化應用。通常的應對策略是使用多孔碳宿主材料,功能化的粘結劑和隔膜來抑制這類問題。
  • 石墨烯六大應用領域全面分析
    石墨烯是已知的最薄的一種材料,並且具有極高的比表面積、超強的導電性和強度等優點。上述優點的存在是其擁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領域一:導電油墨 導電油墨是用導電材料製成的油墨,具有一定程度導電質,可作為印刷導電點或導電線路之用。近年來在手機、玩具、薄膜開關、太陽能電池、遠紅外發熱膜以及射頻識別技術等行業中應用越來越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