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義美學和「詩人哲學家」海德格爾

2021-01-09 人文使者

德國人海德格爾是西方哲學史上一位有獨創性的影響廣泛的思想家,海德格爾被認為是現象學派的發展者、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

現代西方美學以存在為核心,在美學的發展史上,現代美學的一個重要轉變就是「存在論美學」對古典「本體論美學「提出挑戰,由追究「美的本質」的「本質論美學」,向關注「美的存在」的「存在論美學」的轉變,後現代西方美學則以語言為核心。

海德格爾美學思想一方面確立了存在的本體地位,從而標誌著現代西方美學的完成;另一方面,又開拓了語言釋義學的存在領域,從而又標誌著後現代西方美學的開始。

海德格爾認為,藝術的價值在於揭示真理,藝術品和藝術家都以藝術為基礎,藝術之本質就是真理的生成和發生。美乃是作為無蔽的真理的一種現身方式,美是藝術顯現真理的方式。

海德格爾指出,藝術是藝術和藝術家的本源藝術作品的本源,同時也就是創作者和保存者的本源,也就是一個民族的歷史性此在的本源。

海德格爾說,藝術作品有兩大特徵,即世界的誕生和大地的顯現。藝術的價值就體現在這兩大特徵上面。「世界」和「大地」是海德格爾哲學特有的兩個重要概念。

所謂「世界」是人與生存環境全部聯繫的總和,凡與人的生存無關的一切都不是世界。

海德格爾常被稱為「詩人哲學家」。海德格爾的思想實質上是對世界的一種詩興把握。他十分喜愛和重視荷爾德林的詩,這些詩啟動了他對藝術的美學沉思。海德格爾認為,一切藝術本質上都是詩,他甚至說:「語言本身就是根本意義上的詩」。

在海德格爾那裡,美與藝術渾然一體。海德格爾藝術和美建基於存在論之上,與存在和真理相關。

海德格爾認為,如果全部藝術在本質上是詩意的,那麼,建築、繪畫、雕刻和音樂藝術,必須回歸於這種詩意。

海德格爾分析說,寫詩之所以是最純真的,那是因為寫詩是想像力的自由遊戲,是無功利的。

海德格爾主要是一位哲學家,美學只是他的哲學體系的一個方面,或者說是他的哲學觀點的延伸和論證。

相關焦點

  • 哲學家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
    海德格爾是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亦是整個現象學思潮的核心人物。他生於德國巴登烏騰堡郊區梅斯奇希村的一個宗教家庭,這成長背景使他終其一生都帶著夾雜著宗教意識的鄉土氣息,尤其反映在他的後期思想之上。18歲時海德格爾因格約伯贈予一本布倫塔諾(Franz Brentano)所著的《論存在對亞里斯多德的多種含義》,深受打動,而決心投身哲學。另一方面,他中學時亦喜愛閱讀德國詩人荷爾德林(Friedrich Hlderlin)的作品,為他以後對詩性語言的重視埋下種子。
  • 德國偉大哲學家,海德格爾八句經典名言,你能體會出什麼樣人生?
    20世紀,被公認最重要的哲學家陣營裡,有一位德國哲學家的地位舉足輕重,他的哲學思想深刻,影響巨大。他是奧地利哲學家胡塞爾的學生,他是「存在主義」集大成者,而這一思想是20世紀最有力量,最具影響力的哲學思想,他就是海德格爾,今天我們來聊聊他的故事。
  • 存在主義:海德格爾眼中的虛無
    冬天對於很多哲學家都有特殊的含義,尤其是馬丁·海德格爾,無聊時我曾翻閱他的書籍,發現他一系列篇幅型的著作都是在冬天裡完成的,這讓我不禁想到了一九二二年海德格爾為了避寒在條頓森林裡修築的小木屋,他的大多數靈感便在這裡產生。
  • 哲學家海德格爾恩仇錄
    在20世紀西方哲學家中,少有人像海德格爾那樣因為個人經歷而成為爭論的熱點問題。當涉世未深的弟子們戲稱海德格爾為善於玩弄文字遊戲的「邁斯科奇的小個子魔術師」時,他們絕對想不到,這位魔術師玩的魔術,不僅具有思想和口頭意義,而且具有行動和政治意義。  從其個人生活經歷來看,海德格爾絕不是「君子動口不動手」的那一類哲學家。
  • 海德格爾是怎樣的一位哲學家?
    王慶節教授的講座內容主要包括七個部分,他從對哲學家類型的區分和對日常所講的「問題」與「疑難」這兩個概念的區分切入,進入到對海德格爾哲學思想背景的探尋,進而深入分析了海德格爾的哲學思想,海德格爾的哲學基礎存在論的嘗試以及他對科技時代的思考與批判,對新時代的召喚。講座內容豐富,引人入勝。
  • 坤鵬論:關於巴門尼德 海德格爾和羅素怎麼看?
    學習完巴門尼德,坤鵬論不禁聯想到了十八世紀愛爾蘭的貝克萊主教(他的名言「存在即被感知」),後來丹麥的存在主義之父克爾凱郭爾,再之後便是二十世紀開始席捲全球一直影響至今的存在主義,特別是法國存在主義作家薩特、加繆等,雖然他們關注的焦點也許差異較大,但也不禁讓人深深感慨西方人對「存在」這個哲學主題的執念。
  • 存在主義:現象學與詮釋學
    存在這個概念被闡釋的最為明晰的是德國的哲學家海德格爾,存在問題是海德格爾的核心問題,他從現象學出發,以回歸此在本身的方式去詮釋存在,由此引發了哲學界對詮釋學的思考。「存在只有作為現象學才是可能的。」但細讀海德格爾的代表作《存在與時間》之後會發現,這已經脫離現象學的範疇了。現象學概念的含義從形上學上表明:凡是像存在者本身所發生的那樣去表現存在者,都可以在形式上把它稱為現象學。
  • 尼採:一個天才與瘋子,哲學家與詩人!
    尼採是德國著名哲學家,被認為是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同時,他也是位詩人,他的寫作風格獨特,經常使用格言和悖論對社會各個領域進行批判。尼採對於後代哲學的發展影響極大,尤其是在存在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上。 身為一個哲學家和詩人,他的一生充滿了曲折和不幸。
  • 坤鵬論:海德格爾——在世界之中存在(上)
    後來,法國哲學家、存在主義派的薩特將其和自己歸為無神論的存在主義,他也予以了否認。坤鵬論認為,海德格爾受到現象學很大影響,胡塞爾的思想是其哲學思考的重要源點之一,說他是現象學派也沒錯。但是,他對存在的定義,以及人與存在的關係,還有強調人類當下的「自我抉擇」以及「超越」,又明顯受著存在主義的影響。
  • 存在主義的誕生:現象學與杏子雞尾酒
    其中一個叫雷蒙·阿隆的年輕哲學家,正在向同為哲學家的讓-保羅·薩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盛讚一種他在德國發現的新鮮哲學——現象學。「你看,」他說,「如果你是一個現象學家,你可以談論這杯雞尾酒,然後從中研究出哲學來!」就這樣,20世紀影響最廣泛也最深遠的哲學運動發端了。受到啟發的薩特,將現象學與他那種法式的人文主義情感結合在一起,創立了一門全新的哲學思想——現代存在主義。
  • 聽聽海德格爾如何說的
    身處世界潮流當中,我們不得不想世界究竟是怎樣的,我們能夠真正認識到我們自己和世界本體嗎?古希臘哲學家們,認為世界的起源是火,是水等元素構成,隨著人們更為抽象的思考下,人們開始認為世界的本元是抽象的書,是從一這個概念中發展出來更為廣闊的世界。
  • 《小王子》:從存在主義角度解讀影片中主角的心路歷程
    一、存在主義存在主義是當代西方哲學的主要流派之一,該詞最早由法國天主教哲學家加布裡埃爾馬塞爾提出,主要創始人是海德格爾,由薩特發揚光大。存在主義以人為中心、尊重人的個性和自由。世界是充滿衝突和矛盾的,也充滿了罪惡和醜惡,一切都是荒謬的。世界給人的只能是苦悶失望和悲觀情緒。3、自由意志的選擇。這是存在主義的精義。存在主義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選擇自己的行動時是絕對自由的。
  • 美學之父是( )。
    美學之父是( )。A.康德 B.鮑姆加登 C.席勒 D.海德格爾 查看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據此,學界公認,美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形成以德國哲學家鮑姆加登1750年出版的《美學》一書為標誌,鮑姆加登也因此被稱為「美學之父」。
  • 哲學中的邏輯實證主義與存在主義!科學與人文能否有效融合?
    其核心是以石裡克和卡爾納普為代表維也納學派,哲學家羅素和維根斯坦後來把其強化和發展。為與實證主義區分又叫後實證主義、新實證主義,後來統稱為邏輯實證主義。邏輯實證主義是以經驗為根據,以邏輯為工具,進行推理,用概率論來修正結論。認為科學的方法是研究人類行為的唯一正確的方法,因此,它雖然以感性的經驗為依據,卻否認了感性認識的積極作用,它是不折不扣的理性主義。
  • 禪宗與文藝美學相通的探索
    它與存在主義說的「純粹內在意識的不證自明性」,存在主義大師海德格爾說的「人應詩意地棲居於大地」,與分析哲學家維根斯坦說的「對於人所不能說者,人必須沉默」等,也是有相通之處的。禪,是梵語「禪那」(Dhyāna)的簡稱,鳩摩羅什譯作「思維修」,是一種運用思維活動的修持方法。玄奘譯作「靜慮」。禪,要求清除私心雜念,專注一境,守意修定,以定發慧,以慧資定,定慧雙修,達到「涅槃」。
  • 藝術中的美學直觀與美感享受——胡塞爾現象學美學
    現象學美學是用現象學的方法解釋美學問題,以及為美學建立形象學基礎的一種美學思潮。現象學是20世紀西方的一種哲學思潮,其創始人是德國哲學家胡塞爾。胡塞爾是猶太族後裔的德國哲學家,先後在德國哈雷、哥丁根和弗萊堡大學任教,1938年病逝於弗萊堡。
  • 何謂「向死而在」——兼論其與存在主義的聯繫
    何謂「向死而在」——兼論其與存在主義的聯繫
  • 海德格爾:西方存在主義哲學之父
    海德格爾(1889—1976年)海德格爾(1889—1976年),全名馬丁·海德格爾,20世紀德國最有創見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存在主義哲學之父。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海德格爾應徵入伍,兩個月後因身體原因退伍,在弗萊堡從事了兩年的軍郵工作。期間堅持白天上班,晚上到弗萊堡大學繼續深造,師從德國著名哲學家胡塞爾。1917年完婚後再次應徵入伍,參與西線戰場。次年退伍返鄉後成為胡塞爾的助教,33歲時成為德國馬爾堡大學最年輕的哲學教授。期間撰寫出版了重要哲學著作《存在與時間》,從此聲名鵲起。
  • 意義的獵手 ——論作為存在主義文本的《意義與無意義》
    《梅洛龐蒂文集》共收入著述18種,正如楊大春教授在《總序》中指出的那樣,它們基本上反映了這位著名哲學家的思想全貌(參見楊大春.總序[A].梅洛龐蒂.意義與無意義[C].張穎譯.上海:商務印書館,2018:ii)。
  • 尼採世人眼中的天才如何變成了歷史中哲學家唯一的一個瘋子?
    弗裡德裡希·威廉·尼採(德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是德國著名哲學家、思想家,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同時也是卓越的詩人和散文家。在開始研究哲學前,尼採是一名文字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