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世界潮流當中,我們不得不想世界究竟是怎樣的,我們能夠真正認識到我們自己和世界本體嗎?古希臘哲學家們,認為世界的起源是火,是水等元素構成,隨著人們更為抽象的思考下,人們開始認為世界的本元是抽象的書,是從一這個概念中發展出來更為廣闊的世界。說到這裡,不得不想到更為徹底的中國道家哲學,它認為,無中生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但今天主要淺談的是胡塞爾的學生海德格爾所說的存在與時間,我會儘量避免抽象和概念,我會儘量用白話文來使它通俗易懂。首先,現象主義認為,我們每個人都帶有一副眼鏡,只能通過現象來認識世界。這與康德所說的不可知物自體有些相仿,直到實踐哲學,即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解釋了這個問題,人類只有通過實踐和勞動才能認識世界。
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所提倡的觀點是什麼呢?簡單來說,他認為世界不是一個「在那裡」而有待於理性分析的對象,一個沉思的主體相對立的對象:它從來不是我們能夠從其中走出來的與之相對者。我們是從這樣一個現實之內作為主體而出現的:它從來不可能充分的對象化,它同時包括「主題」與「對象」對立,它的意義不了窮盡,它構成著我們一如我們構成著它。這個世界不是某種可以按照胡塞爾的方式分解為內心意象之物:它有著它自己的野蠻專橫的,不受約束的本性,它抗拒著我們的種種計劃,而我們則僅僅作為它的一部分而存在。這段話的意思是,世界不像可以拿在手中的地球儀,我們能夠把世界和我們自己分隔開來,任我們仔細端詳,而是說我們就是世界的一部分,我們在觀照世界時同時也在觀照我們自己在。這樣看來,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與康德不可知論有些相同,都有點現象主義,其實不然,海德格爾對世界的認知方法不像康德那樣消極,也不像胡塞爾那樣主觀,甚至有些權威主義,那他的存在主義與那些先驗的權威主義有什麼區別呢,咱們下次再說。謝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