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已治療64位新冠危重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體內的劇烈炎症反應

2021-01-09 北晚新視覺網

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張新民17日表示,幹細胞可以有效降低新冠病毒在患者體內引發的劇烈炎症反應,減少肺損傷,改善肺功能,對肺部進行保護和修復。

在前期臨床研究的基礎上,應急科研攻關項目支持的王福生院士團隊等均已入駐武漢,開展對危重型患者的臨床研究與救治,已經治療了64位危重病患者。結果顯示,幹細胞治療安全有效,能夠使重症、危重症患者呼吸困難迅速得到緩解,或者停止加重;在臨床表現,呼吸功能,影像檢查等方面均實現好轉。

延伸閱讀:

中國已向部分國家提供法匹拉韋、恢復期血漿和中藥等重點藥物

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張新民表示,病毒無國界,新冠疫情不僅是中國面臨的挑戰,也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在疫情發生之後,我國積極探索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科研攻關組成立了9個專班,圍繞疫苗、藥物、溯源、檢測、動物模型五大技術方向,組織全國優勢力量,加快應急攻關,迅速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

他指出,中國始終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願與國際社會共同分享防控策略、技術成果和標準。

在知識成果分享方面,中國科研團隊最早向世界衛生組織共享了病毒全基因序列,國家生物信息中心發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資源庫、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發布全球冠狀病毒組學數據共享與分析系統,為全球病毒基因組序列發布、病毒基因組變異數據分析提供支持。

科技部依託中華醫學期刊網,建立了防控新冠肺炎科研成果共享交流平臺,目前已有96種期刊上線,平臺上有600餘篇相關領域研究論文和病理評述,瀏覽量已超過200萬次。

在藥物篩選研發方面,中國向世界公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及藥物篩選結果,已向發生疫情的部分國家提供法匹拉韋、恢復期血漿和中藥等重點藥物。

在疫苗研發方面,我們積極倡導全球合作。目前中國已有多家企業和科研機構與國外開展合作,推進新冠疫苗研發。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中新網 北京日報客戶端

流程編輯:TF020

相關焦點

  • 幹細胞療法有效控制炎症因子風暴,成新冠重症患者救命稻草
    截至4月27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病例超280萬。與持續攀升的感染人數相比,更令人不安的是,許多國家醫療資源不堪重負,搶救危重病人缺少特效藥。  間充質幹細胞憑藉著免疫調節機制、抗炎作用、修復受損組織等特性,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中起到很好的作用,為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帶來新希望。  那麼,間充質幹細胞真的有那麼神奇嗎?它是如何助力新冠肺炎治療的?我國的研究進展走到哪一步了?
  • 「託珠單抗」治療新冠重症患者療效顯著,20名危重症者19名已康復出院
    在救治新冠重症患者過程中,又發現了一種有希望的藥物--託珠單抗( Tocilizumab)。「託珠單抗」是一種生物免疫抑制劑,2013年在中國獲批用於治療中到重度活動性類風溼關節炎的成年患者,並於2016年再次獲批用於治療2歲或2歲以上兒童的全身型幼年特發性關節炎。它的作用是降低體內類風溼關節炎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體內過多的IL-6蛋白水平。
  • 成功治癒危重新冠患者!新生兒幹細胞的八大應用值得期待
    新冠病毒戰役的打響,也讓幹細胞這種先進療法備受關注。3月2日,央視《新聞聯播》提到,要採取恢復期血漿、幹細胞、單克隆抗體等先進治療方式,提升重症、危重症救治水平。間充質幹細胞的免疫調節作用和抗炎特性,使其被應用到了多個新冠肺炎臨床治療研究項目中。
  • 王福生院士: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臨床研究進展
    他認為:「我們在當時治療病人的過程中抓住了治療的最佳時間窗口。」他與團隊在基於十幾年開展臨床研究的經驗上發現,間充質幹細胞具有炎症去化的功能。進入人體體內後,間充質幹細胞在炎症病變的部位可以發揮免疫調節、抵抗炎症、抗細胞凋亡以及修復損傷的作用。正是在這一科學依據的基礎之上,以及在國家應急攻關項目的支持下,王福生開展了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實驗。
  • 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全球臨床研究進展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幹細胞被應用到了重症以及危重症的救治研究當中,在提高救治的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國已經啟動了多個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項目,已發表的數據證實了這種療法的初步療效。在國際上,美國、英國、日本、韓國以及以色列等國家也紛紛批准了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幹細胞已經成為了不可或缺的抗疫創新療法。
  • 幹細胞功效,用數據說話!8名接受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患者的詳細分析!
    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臨床效果到底如何?這大概是近期討論得最為熱烈的問題之一了吧。這篇文章我們將分析最新發布的2篇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相關臨床結果。2020年2月27日和28日相繼有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文章在中國科學院科技論文預發布平臺公布了初步的臨床結果。那麼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表現到底如何?
  • 案例分享:幹細胞治療在八大系統疾病中的應用
    一、呼吸系統疾病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2020年3月17日,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介紹說,幹細胞可有效降低新冠病毒在患者體內引起的劇烈炎症反應,減少肺損傷、改善肺功能,對肺部進行保護的修復,對於減輕患者肺纖維化具有積極作用。已有64位危重症型患者接受治療,一般8-10天可達治癒水平。
  • 已有疫苗遞交臨床試驗申請,國內新冠病毒藥物疫苗研發進展如何?
    藥物研發進展:法匹拉韋已完成臨床研究,療效很好據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張新民介紹,目前臨床治療中,針對輕型、普通型向重型轉化的阻斷,重點推動磷酸氯喹、法匹拉韋和中醫藥;針對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救治,重點推動恢復期血漿、託珠單抗、幹細胞和人工肝的臨床應用,目前均已取得良好的進展。
  • 不同冠狀病毒的炎症風暴,GM-CSF抗體如何為患者贏得時間
    一線治療的專家表示,新冠病人有的早期發病並不是非常兇險,但是後期突然會出現一個加速緩解——尤其是很多病人出現炎症風暴——是新冠肺炎患者輕症向重症和危重症轉換的一個重要節點,同時也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當體內炎症反應過於強烈,那就會出現「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兩敗俱傷的局面。
  • Aging and Disease:新冠肺炎幹細胞療法臨床試驗結果
    至2020年3月19日,持續近兩個月的抗疫攻堅戰迎來了新的勝利:全國31省市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實現0增長。然而,目前我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尚有兩千多人,如何儘快治療重症患者、進一步降低死亡率,將是現階段的重點問題。
  • 新冠病毒剋星來了,可大幅降低病死率?專家呼籲康復患者捐獻血漿...
    來源:新財富雜誌來源:新財富(ID:newfortune)綜編13日晚間,有關新冠肺炎治療方面傳來超級重磅消息。國藥中國生物已完成對部分康復者血漿的採集工作,開展新冠病毒特免血漿製品和特免球蛋白的製備。
  • 突破性的幹細胞療法可能會挽救更多新冠患者的生命
    邁阿密大學米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證明,一種突破性的新冠治療理念確實有效。 對於出現危及生命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的重症患者,幹細胞療法可以挽救生命,加速COVID-19的康復。    研究人員表示,幹細胞遷移到肺部,可以糾正免疫和炎症反應,減少所謂的「細胞因子風暴」。
  • 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進展_鄭大中科博生
    除了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加快疫苗、有效藥物、檢測試劑的研發突破,都將是人類戰勝COVID-19的有力武器。幹細胞治療作為新型的「抗疫治疫」技術,尤其是在重症患者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國際上已有多個國家將幹細胞應用到了新冠肺炎的臨床治療研究中,也有多個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獲批。中科博生。
  • 162例新冠患者研究:淋巴細胞比例可作病情指標
    在新冠肺炎病情由輕到重的發展過程中,血液中淋巴細胞的比例逐漸降低並維持在較低水平。當病情開始好轉時,血液中的淋巴細胞百分比逐漸上升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血液淋巴細胞水平持續低下的患者,尤其是低於5%的患者往往預後差。作者認為,淋巴細胞百分比可作為一個可靠的指標,獨立於其他輔助指標,用於中症、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分類。
  • 廣東已為17位危重患者輸注康復者血漿 未發現不良反應
    (原標題:廣東已為17位危重患者輸注康復者血漿 未發現不良反應)
  • ...重症患者具有良好潛力|抗體|臨床試驗|新冠肺炎|麥可·羅斯巴什
    中國首次證明臨床有效據英國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誌2020年4月20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報導,陸軍軍醫大學(中國第三軍醫大學)和北京協和醫科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新冠肺炎康復者體內的抗體,只有極少數能阻斷新冠病毒刺突蛋白與人體細胞受體的結合,他們從中鑑定出兩種可完全阻斷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單克隆抗體,有望用於新冠肺炎的預防和治療。
  • 新冠高危患者可由血液測試預先篩出 後續中醫治療或有「奇效」
    新冠高危患者可由血液測試預先篩出 後續中醫治療或有「奇效」  黃琨 • 2020-10-15 10:52:56 來源:前瞻網
  • 老藥新用來「戰疫」!中國新冠病毒治療臨床試驗一覽
    據統計,截止到2月17日23點57分,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官網登記在冊的新冠病毒肺炎臨床研究已達到151項,涉及抗艾藥物、Remdesivir、氯喹、血漿治療、幹細胞治療、中藥等。在2月17日下午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介紹說,目前,氯喹已在臨床上「非常確定地」顯示出對新冠肺炎的療效,且未發現和藥物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這些藥物已經有過人體臨床試驗的安全記錄,並且證明對各種疾病有效,應該將其用於SARS-CoV-2感染的患者以評估其療效。截至目前,關於氯喹的臨床研究有17項。
  • 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新冠患者的死亡率
    新冠死亡人數已升至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在截至10月16日的一周內,670人死於新冠病毒,比前一周增加了232人,達到了17周以來的最高數字,也是新冠死亡人數連續第六周上升。美國馬裡蘭大學的專家研究了412例新冠患者的住院記錄,他們在巴爾的摩的馬裡蘭大學醫學中心以及美國東海岸的其他三家醫院接受了新冠治療。研究顯示,大約四分之一的患者在入院前或入院後立即服用了小劑量的阿司匹林,以治療長期以來的心血管疾病,與未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相比,他們死於該病毒的機率要低47%。研究還發現,那些每天服用阿司匹林的人被送入重症監護室的風險降低了43%,需要使用呼吸機的風險降低了44%。
  • 生物工程技術加速幹細胞臨床轉化 • 患者篇
    Galleu等人對16位嚴重GvHD患者進行了MSC治療,並收集了每個患者的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例如,Nature最近一項治療心肌缺血的研究表明,幹細胞治療心臟疾病不是通過產生新的心肌細胞,而是由於患者體內CCR2+和CX3CR1+巨噬細胞介導的急性無菌性免疫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