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張新民17日表示,幹細胞可以有效降低新冠病毒在患者體內引發的劇烈炎症反應,減少肺損傷,改善肺功能,對肺部進行保護和修復。
在前期臨床研究的基礎上,應急科研攻關項目支持的王福生院士團隊等均已入駐武漢,開展對危重型患者的臨床研究與救治,已經治療了64位危重病患者。結果顯示,幹細胞治療安全有效,能夠使重症、危重症患者呼吸困難迅速得到緩解,或者停止加重;在臨床表現,呼吸功能,影像檢查等方面均實現好轉。
延伸閱讀:
中國已向部分國家提供法匹拉韋、恢復期血漿和中藥等重點藥物
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張新民表示,病毒無國界,新冠疫情不僅是中國面臨的挑戰,也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在疫情發生之後,我國積極探索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科研攻關組成立了9個專班,圍繞疫苗、藥物、溯源、檢測、動物模型五大技術方向,組織全國優勢力量,加快應急攻關,迅速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
他指出,中國始終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願與國際社會共同分享防控策略、技術成果和標準。
在知識成果分享方面,中國科研團隊最早向世界衛生組織共享了病毒全基因序列,國家生物信息中心發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資源庫、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發布全球冠狀病毒組學數據共享與分析系統,為全球病毒基因組序列發布、病毒基因組變異數據分析提供支持。
科技部依託中華醫學期刊網,建立了防控新冠肺炎科研成果共享交流平臺,目前已有96種期刊上線,平臺上有600餘篇相關領域研究論文和病理評述,瀏覽量已超過200萬次。
在藥物篩選研發方面,中國向世界公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及藥物篩選結果,已向發生疫情的部分國家提供法匹拉韋、恢復期血漿和中藥等重點藥物。
在疫苗研發方面,我們積極倡導全球合作。目前中國已有多家企業和科研機構與國外開展合作,推進新冠疫苗研發。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中新網 北京日報客戶端
流程編輯:TF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