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5G、人工智慧已經來臨,但大多數人對於它的認識,卻還停留在「手機」和「高速」上。其實5G、人工智慧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很多行業和領域都可以通過5G、人工智慧變得更加高效和便捷,比如醫學領域,以消化道腫瘤-胃癌篩查為例,《中國數位化醫療市場變革》報告指出,從2014年到2020年,中國數字醫療服務和電商的支出規模將從200億元增至7000億元。隨著5G、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發展,胃癌篩查智能應用平臺將進一步推動中國胃癌篩查,解決我國胃癌高發病率、高死亡率問題。
「中國需要一個適合國情的胃癌篩查技術平臺支持,統籌解決醫生與患者、檢查與診斷、大城市與偏遠地區等方面的問題,推動胃癌篩查的普及。」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療器械消化內鏡創新發展委員會理事長、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消化內科主任令狐恩強表示,中國胃癌篩查平臺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胃鏡操作複雜和普及難的問題。
安翰磁控膠囊胃鏡正是在這一臨床需求基礎上誕生的。眾所周知,傳統胃鏡的侵入式檢查方式,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不適感,甚至會使得部分患者對做胃鏡產生陰影。現在我們通過磁控膠囊進行胃鏡檢查,從根源上解決了患者的不適感。胃病患者只需吞服一顆磁控膠囊躺上15分鐘左右,就可以舒適地完成胃部檢查。
同時,磁控膠囊胃鏡由於率先突破了對膠囊的精準磁控技術,帶來了操作簡單的優勢。磁控膠囊胃鏡的檢查人員可以不是專業醫生,一般的大中專畢業生經過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培訓學院專門的培訓考核,並取得合格證書後,就能夠按照《中國磁控膠囊胃鏡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的要求,根據胃底、賁門、胃體、胃角、胃竇、幽門的先後順序完成系統化的檢查。對於胃部重點部位和可疑病灶,還能夠進行反覆觀察和重點拍攝,確保胃部檢查準確性。
隨著膠囊胃鏡遠程檢查的應用,有望在醫療資源方面消除城鄉差別、地域差別,推動胃癌的防控。令狐恩強表示,5G網絡下,偏遠地區的患者因不明原因消化道嚴重出血,大城市的專家可以遠程操控膠囊胃鏡對其進行檢查和診斷,患者在當地就能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不用舟車勞頓地專門赴大城市就診,也將大幅度地提高偏遠地區百姓診療的及時性和便捷性。「這對中國胃癌早篩也將是一個有力的推動。」
安翰科技技術負責人介紹,安翰科技研發的ESInsight膠囊內窺鏡輔助閱片軟體和動態圖片分析系統,融合了最新的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可以將醫學圖像精準分類,快速分離出異常圖像,並在檢查過程中提示異常及可能存在的病變,讓醫生對可疑病變進行反覆觀察和重點拍攝。「這將讓我們從海量的人工閱片中解放出來,大大縮短醫生的閱片時間,提高閱片效率,還保證了質量。」令狐恩強評價道。
目前磁控膠囊胃鏡已實現遠程診療、智能輔助閱片、動態圖片分析,這將有望提升我國早期胃癌防治水平。令狐恩強這樣描述了他對未來胃癌篩查的設想:篩查網絡遍布全國,老百姓在家門口的醫療機構就能定期主動地通過磁控膠囊胃鏡進行胃部檢查,遇到重大陽性病變可立刻進入「綠色通道」,由三甲醫院專家遠程會診和及時轉診。在這一模式下,基層操作員進行常規的檢查,專業醫生在智能閱片技術的輔助下高質量、高效率閱片,彼此分工明確,共同承擔胃癌篩查重任。
聲明:本文為平臺用戶投稿,不代表億智蘑菇認同其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