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如塵,一人新神
此行但羨,初心不違
一、天庭共主,新一唯一。
本章得借三老思路,揭開棋盤之下大秘密。
同時在這再提出一個新概念:「一」其實並非指天庭共主的身份,更多是指「共主」的氣運/最契合天下大道的合道契機?
-
跳回本章,三老到新手村分別「尋現在一,見過去一,看未來一」
才知道原來是楊老頭帶頭下的飛行棋。
楊老頭:不惜以五至高氣運打掩護,將一打散,隨緣打窩。
原文以道祖的思緒描述楊老頭這種做法時,前綴用的:「竟敢,真能」,三教百家忌憚如兵家老祖被不斷蠶食,而天庭共主無疑會被更加針對,同理如果天庭共主的轉世越發弱,則越不安全。
而楊老頭逆向思維將「一」的氣運打散(接驪珠洞天怪才湧起--每人都可能是「一」,擾亂天時氣象)同時也讓其以嶄新的面目即「沒有絲毫福源氣數-最窮的平凡人」現世成長的方式,無疑是極其膽大又難以做到的。而道祖當時見老槐樹,或許就是想看新手村所有人的福源氣數。(同時本命瓷或許就是「打散」的方式?=三山九候+楊老頭=新神道操盤手)
楊老頭多次提到陳平安啥都沒,就命硬--但命硬(活著),但是這才是全方位掃描打殺蠶食的情況下,最重要的資本。
如果說以楊老頭為首的神道折騰這麼一大圈,只是為了曾經的「天庭共主」復活,就會差很多意思。這時我們再來看看各位操盤手的目的。
楊老頭:護神道香火;崔巉、齊靜春:為天地立心立命,護人間太平;姚老頭:護生死輪迴?。是否可以共同實現?
楊老頭提供「神道幼苗(香火)」----由崔、齊進行引導教育將「天地立心立命,護人間太平的思想」傳承/姚老頭則將佛理傳達,救生於未來--(改造後)--具有純粹神性的舊「一」會成為具有人性大於神性本質的新「一」(後天學>先天性)。這樣的話,既護住了神道香火不絕,同時新「一」現世也變成了救世主,而不是再度引發大戰生靈塗炭。
其實我更偏向,楊老頭一開始就是想培養出這類人性大於神性的新神靈,是大家達成共識,而非各為各自的對陳平安進行謀劃,楊爺爺始終比青童天君更親切。
可曾吃飽?吃的是所有「他人」的人性轉化為自身人性,吃飽了=人性>神性。
是否可以理解為楊老頭的護道?要問心於陳平安,吃飽了沒?如果吃飽了就以輔助的純粹神性為底子,以主導的人性為契機,成天地共主而非天庭共主。
二、未來已來,過去不該再徘徊。
拍肩大帝名不虛傳,拍了牛鼻子老道的牛角,拍了道祖的肩膀,後又一手拍開至聖先師的手,嘖嘖想想就刺激。
道友們可別光看拍肩大帝的笑話去了,陳靈均在這裡的,更是做答案。
三教祖師分別前往不同的地方,通過「回溯」尋找答案。
但相比走馬觀花的看過去,道祖眼前的陳靈均,本身就是一副活蹦亂跳的答案。
一方土養一方人,一個家出一類人。
陳靈均如何--山主陳平安如何。
本來面目可能就是「龍女」的陳靈均,老病友陳平安可以丟掉不問這條「大線」過往,只護住他質樸的「江湖」。
而看起來吊兒郎當,又確實怕死的陳靈均會在落魄山窮時故意輸錢,會在山主未歸落魄山需要戰力的時候去走江,會為了暖樹保持少年模樣,會古道熱腸的為陌生人主動攬事......
三教祖師見陳靈均,便是見陳平安之人性。
最後拍肩大帝更是總結點題,現在是好人,以前就是,未來更是。
既然事已至此,此一已非舊一,此人已非舊神。其心其行都為正道,那有何不可?
與其幹苦惱還未發生的未知數,還不如先解決面前的問題。
天下有此小一,人間未來可期。
--
高山已過,未來已來。
新的一年新開始,各位道友,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