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前生產出合格車用氫氣,省會都市圈氫能產業聯盟成立

2020-12-05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悅

8月27日,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召開創建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調度會。會上向山東氫谷新能源技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氫能委員會主任張真一行介紹了創建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有關工作推進情況,並調度了相關工作進度。

會上濟南市發展改革委介紹氫能專班目前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項目進展等相關工作開展情況;市城鄉交通運輸局介紹氫燃料汽車應用規劃情況,特別是城際軌道交通規劃設想及推進情況;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管委會介紹「中國氫谷」有關規劃建設情況;濟南公交集團介紹氫能源汽車應用、加氫站建設情況;軌道交通集團介紹氫能在軌道交通建設中的應用和規劃情況。

現場濟南市工信局總工程師嶽雙榮表示,發展氫能產業是國家新能源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也是實現濟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目前濟南市已實現氫氣製取、儲運、加氫站建設以及汽車和公交運營等全產業鏈發展。

會上確定,今年年底前明泉集團生產出合格車用氫氣,公交公司用上濟南生產的氫氣。會上提出將49噸氫能重卡研發和產業化作為重中之重加強推進,確保明年6月份投放市場。同時要加強城市軌道交通氫能源應用的研究,選擇有軌電車萊蕪—鋼城線作為試點。為應對更廣泛市場,研究延伸至非道路用工程機械氫能應用和推廣,加大技術攻關和產業化,為推進全產業鏈發展,改善省會大氣質量做出應有的貢獻。

按照國家財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關於建設企業牽頭、城市支撐、自主可控氫能產業鏈生態圈的要求,會上成立了「山東省(濟南)省會都市圈氫能產業聯盟」,構築以濟南市氫能產業發展的新生態,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相關焦點

  • 雙城計|濟南氫燃料公交車有望用上濱州產的氫氣
    《濟南市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分析稱,目前濟南僅有章丘豪沃撬裝式加氫站1座,氫氣外購於淄博,使用成本較高。根據省會經濟圈「加強區域清潔能源供應保障」的介紹,濱州謀劃對接圈內城市的油、電、氣能源穩定保障和供應合作,濟南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將用上價格更實惠的氫氣。
  • 浙江長興打造氫能裝備產業集群
    「這些壓縮氫是用專門的管束車運輸的,自重30餘噸的車,有效運輸能力為250公斤壓縮氫。氫氣液化後,用專門的槽罐車運輸,自重20噸車可載2500公斤液化氫,可以大大節省運輸成本,汽車使用氫能源的成本也有望明顯降低。」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劉玉濤介紹說。另外,氫能源生產規模擴大後,成本也會進一步降低。
  • 「魔方新能源海外」歐盟23國成立氫能聯盟
    為及時全面呈現全球氫能產業動態,方便讀者了解海外最新產品技術進展,高工氫電特設《海外一周要聞速覽》版塊,作為國內同仁了解世界氫能新聞的窗口。以下是本期內容:■歐盟23國成立氫能源聯盟本周,德國經濟部宣布已經同歐盟22個國家以及挪威籤署了意向書,成立氫能源聯盟,投資研發「清潔氫能源」。23個國家將投資上百億歐元研發氫能源,其中包括電動車燃料電池研發項目。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eier)表示,歐盟希望成為氫能源領域的領頭羊。
  • 濟南氫燃料公交車有望用上濱州產氫氣 距離和價格將縮至現在一半
    《濟南市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分析稱,目前濟南僅有章丘豪沃撬裝式加氫站1座,氫氣外購於淄博,使用成本較高。根據省會經濟圈「加強區域清潔能源供應保障」的介紹,濱州謀劃對接圈內城市的油、電、氣能源穩定保障和供應合作,濟南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將用上價格更實惠的氫氣。
  • "水氫車"背後:制氫過程"不夠綠" 氫能產業落地難
    「如果電解水,沒必要兜圈子,先把電變成氫,再用氫發電,損耗更多能量。如果直接用電池驅動,車就跑起來了,何必轉換成氫,損耗能量?核心問題是,驅動車體行駛的主要能量來自哪裡?」張羅平表示。以氫氣為主要代表的燃料電池汽車,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Mirai是佼佼者。
  • 周報:濟南發布氫能行動計劃,雲浮全面推廣氫能公交和物流車
    主要是培育氫能、儲能、綜合智慧能源等新興產業,有效開創氫能母基金等業務布局;據悉,國華投資正大力拓展合作夥伴聯盟,將共同發起設立百億級的清潔能源產業基金,全力打造和推動氫能產業鏈,支持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整合,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步伐。
  • 車用IV型儲氫瓶標準徵求意見,成都、濟南再出氫能政策
    此次《合作協議》中約定:2020-2024年,高新公司將先後從新氫動力採購其自主研發製造的氫燃料電池叉車動力系統2000套,並負責在天津港保稅區內進行應用推廣,提供氫燃料電池叉車應用場景;7、車用IV型氫氣瓶團體標準徵求意見近日,氣瓶安全標準化與信息工作委員會發布關於團體標準《車用壓縮氫氣塑料內膽碳纖維全纏繞氣瓶(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 寧波打造全球矚目氫能產業基地 2025年投用1500輛燒氫車
    &nbsp&nbsp&nbsp&nbsp根據《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到2025年,建成加氫站20至25座,氫燃料電池汽車運行規模力爭突破1500輛,集聚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裝備企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氫能產業基地。
  • 中國石化發力氫能領域,將和法國液空成立氫能合資公司
    11月6日,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共同見證下,中石化董事長戴厚良與法國液化空氣集團(下稱法國液空)董事長兼執行長博天,籤署合作備忘錄,探討加強氫能領域合作。中石化成立氫能公司,從事氫能技術研發及基礎設施網絡建設,並引入國際領先的氫能企業作為戰略投資者,聯合打造氫能產業鏈和氫能經濟生態圈。
  • 中國氫能聯盟:2030年左右,電解水制氫將成有效供氫主體
    6月26日,中國氫能聯盟在山東濰坊發布了《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該白皮書由國家能源集團、同濟大學、鋼研集團、濰柴動力等30多家國內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大型骨幹企業和科研機構歷時8個月聯合編制完成。
  • 氫能邁入快速發展戰略機遇期 八位院士專家一致為氫能產業站臺
    面向汽車應用的氫能戰略,歐陽明高提出聚焦綠氫。燃料電池汽車合理性取決於氫能,氫能的合理性取決於可再生能源轉型中大規模能量儲存與多元化利用需求。10%的棄電可以滿足2025年燃料電池車用氫需求,50%的棄電可以滿足2035年燃料電池汽車用氫需求。
  • 【杜科新材料•聚焦】2021年中國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十大...
    (2)氫能經濟性明顯提高。氫氣終端售價不超過35元/公斤。燃料電池汽車、關鍵零部件價格明顯下降。(3)應用新技術的車輛加快推廣用—整車1000輛,投運加氫站15座。(4)政策法規環境逐步建立並完善。2020年10月27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2.0》正式發布,確定了2025年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到10萬輛、2030-2035年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的發展目標。
  • 【杜科新材料 聚焦】2021年中國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十大預測
    (2)氫能經濟性明顯提高。氫氣終端售價不超過35元/公斤。燃料電池汽車、關鍵零部件價格明顯下降。(3)應用新技術的車輛加快推廣用—整車1000輛,投運加氫站15座。(4)政策法規環境逐步建立並完善。 與此同時,2020年以來,北京、廣東、上海、山東、河北等省市紛紛發布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及實施方案,加快氫能產業布局及發展,氫能產業有望成為地方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中短期來看,政策鼓勵和財政補貼是中國氫能產業發展的最大驅動力。
  • 「冷聚變」技術的實現是氫能時代來臨的關鍵
    【第一電動網】(特約作者 羅新雨)2014年末,豐田發布了量產版豐田的氫燃料電池車Mirai(意為「未來」),並宣布將在率先在日本本土上市。這顯然不是氫能或燃料電池車(下文稱FCV)第一次走入我們的視線。
  • 天津港保稅區大力發展海工裝備、海水淡化及氫能產業
    ,加速將海洋裝備產品類別向自主高端智能方向發展  ■ 在海水淡化方面,保稅區將積極構建自主可持續發展的海水淡化產業鏈,結合正在編制的「十四五」規劃,加強研究與戰略謀劃,依託海淡所核心科研平臺,加快申報建設國家海水資源利用技術創新中心  ■ 在氫能產業方面,保稅區重點從項目引進、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示範應用推廣、鼓勵創新研發、設立產業基金、營造產業氛圍、組織產業聯盟七個方面全方位支持氫能產業發展
  • 氫能源行業深度報告:「氫能時代」大幕拉開
    截至 2018 年底,日本建有加氫站 113 座,氫燃料車 2839 輛,家用氫燃料電池 22 萬臺。截至 2018 年底,美國建有加氫站 42 座, 氫燃料車 5899 輛。2019 年上半年部分德國企業在德國發起了 GET H2 倡議,目標是利用氫能促 進能源轉型。合作企業計劃在德國埃姆斯蘭地區建立氫能基礎設施,將該地區的能源、 工業、運輸和供熱部門聯繫起來,建造 105 兆瓦的電制氫(Power to Gas)設施, 利用風能生產「綠色氫氣」,並利用現有基礎設施運輸、儲存及應用氫氣。截至 2018 年底,德國建有加氫站 60 座,氫燃料車 500 輛。
  • 市場丨100000億氫能時代大幕拉開
    截至 2018 年底,日本建有加氫站 113 座,氫燃料車 2839 輛,家用氫燃料電池 22 萬臺。截至 2018 年底,美國建有加氫站 42 座, 氫燃料車 5899 輛。2019 年上半年部分德國企業在德國發起了 GET H2 倡議,目標是利用氫能促 進能源轉型。合作企業計劃在德國埃姆斯蘭地區建立氫能基礎設施,將該地區的能源、 工業、運輸和供熱部門聯繫起來,建造 105 兆瓦的電制氫(Power to Gas)設施, 利用風能生產「綠色氫氣」,並利用現有基礎設施運輸、儲存及應用氫氣。截至 2018 年底,德國建有加氫站 60 座,氫燃料車 500 輛。
  • 躍升為世界第一產氫大國 我國氫能產業初具雛形
    蔣莉敏攝近期,氫能源成為各地產業布局的新亮點,不少地方紛紛推出氫能產業規劃方案,產業發展不斷提速。比如,上海提出到2025年建成加氫站50座,乘用車不少於2萬輛,其他車不少於1萬輛。佛山計劃今年投入使用10座加氫站,力爭實現1000輛氫能公交車示範運營目標。
  • 氫燃料電池車將是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
    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而氫能作為一種更加綠色、環保、健康和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巨大潛力。作為最理想的替代能源,氫能儲量大汙染小效率高。因此,面對能源安全、環境保護等壓力,發展氫能已成為能源轉型共識。眾多車企紛紛試水使用氫燃料電池車擁有幾乎零排放的優勢,同時,氫燃料電池能抗住零下30攝氏度的極端低溫環境。
  • 氫能列入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南理工質子交換膜材料獲進展
    ,拿到2000臺氫能源車訂單,首座500kg/天規模的科研示範加氫站已投入使用,10輛氫能示範車輛啟動運營。主要是培育氫能、儲能、綜合智慧能源等新興產業,有效開創氫能母基金等業務布局;據悉,國華投資正大力拓展合作夥伴聯盟,將共同發起設立百億級的清潔能源產業基金,全力打造和推動氫能產業鏈,支持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整合,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