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萬做到3500億,被稱為「醫藥一哥」的他,抗癌藥數量中國第一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EMBA微金

資本市場從不缺神化!

江蘇首富孫飄楊,被稱為「醫藥一哥」的他,憑藉一紙專利,將一個生產消毒水的小廠,做到市值3500億。

在中國製藥業打拼近30年,作為恆瑞醫藥的靈魂人物,在界面新聞發布的2020年中國最富1000人榜單中,由孫飄揚家族執掌的恆瑞醫藥,以1848億元的財富強勢殺入前三。

圖源:界面新聞

要知道,這個位置向來可都是由王健林和許家印等人長期霸佔。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恆瑞集團持有恆瑞醫藥24.26%股份,孫飄揚通過直接和間接路徑,持股恆瑞醫藥集團99.28%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與丈夫孫飄揚在醫藥界的地位一樣,鍾慧娟也一直是國內醫藥行業女首富。在《2019胡潤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中,她以240億元的財富值位居11位。

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家神奇的公司,作為國內最大的抗腫瘤藥物公司,恆瑞藥業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績,顯然是站對了風口。

由此可見,作為A股醫藥龍頭的恆瑞醫藥,在以每年穩定增長的同時,公司控制人的財富也不斷增長。

草根逆襲,執掌醫藥 30 年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可以說,誰掌握了創新藥的市場主動權,那麼誰就是該領域的王者。

1958年,出生於江蘇的孫飄楊,從小就是學霸,本科就讀於中國藥科大學藥物化學專業,碩士就讀於南京大學。畢業後,來到了當時的江蘇連雲港製藥廠(恆瑞醫藥前身))工作。

擔任技術員這一段工作經歷,正是孫飄楊工作的起點。儘管作為一個碩士,被分配到了這樣的廠子有點屈才,但他本人卻沒有自暴自棄。

1990年,連雲港製藥廠陷入了困境。32歲的孫飄揚,憑藉技術過硬,被任命為廠長,開始帶領製藥廠開發新藥。一年8萬元的利潤,雖然在當時已經算是不錯了,但生產的這些產品,無一例外都是低技術含量。

在當時,唯一能改變命運的辦法就是,仿製一款暢銷新藥,靠技術打天下。雖然不被周邊人所理解,但孫飄楊的內心還是很清楚的,不能被一時的利潤衝昏頭腦,關鍵還是要提升科研水平。

不顧一切買專利,事實證明他是對的。憑藉一款名為VP16熱門抗癌針劑的專利,一經推出,當年就賺到了上百萬。

1993年,《公司法》的發布,讓孫飄揚又借上了改革的東風;1997年,連雲港製藥廠進行改制,更名為「恆瑞醫藥」,孫飄揚繼續執掌這家企業;2000年,恆瑞醫藥以國企身份上市;2006年,國有股退出,孫飄揚透過恆瑞集團,實現了對恆瑞醫藥的控股;

除了運氣好,孫飄揚的逆襲,更是離不開其對「新藥」的探索。據統計,在1991年至1996年的5年裡,孫飄揚所帶領的連雲港製藥廠,先後開發了20餘個新產品。

不得不說,孫飄揚在對創新藥的看法上,是有前瞻性的。

醫藥行業最強夫妻檔

有意思的是,作為醫藥首富的孫飄楊,也與其妻子鍾慧娟做著「夫妻店」的生意。

與此同時,孫飄楊家族的另一家公司也很彪悍,在恆瑞醫藥2006年股改後,鍾慧娟在以恆瑞醫藥「老闆娘」身份出現的同時,也還擔任豪森藥業的領導者。

豪森醫藥,是一家合資企業,創立於1995年。其中,外方股東是香港商人陳俊達,鍾慧娟是歷任執行副總經理、總經理,直至做到總裁。

雖然沒有製藥等相關經驗,但在她的帶領下,江蘇豪森藥業還是成為醫藥行業的一匹黑馬。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如今的江蘇豪森,早已成為了我國最大的抗腫瘤和精神類藥物研發生產基地之一。

相比於A股恆瑞醫藥,用抗癌藥闖出一片天的崛起,港股的瀚森製藥,卻是用仿製藥打出了自己的江山。而翰森製藥所生產的昕維,正是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瑞士進口藥格列寧的首仿藥。

圖源:紅星新聞

2019年6月,鍾慧娟帶領瀚森製藥,在香港敲鐘上市,並一舉坐上港股「藥王」寶座。在當時,胡潤研究院曾評價:「厚積薄發的豪森藥業,在鍾慧娟的領導下,大有趕超恆瑞醫藥之勢。」

手握兩家千億級上市公司,合計市值超5000億,孫飄揚、鍾慧娟夫婦的身家,也成為了國內醫藥上市公司之最。

接班女兒低調神秘

孫飄揚家族,作為千億市值公司的富豪新勢力,其女兒孫遠也十分低調。

不過,該來的早晚會來,低調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她與碧桂園掌門人楊惠妍類似,僅有少量照片可以尋見。據公開資料顯示,孫遠出生於1987,現年33歲,畢業於劍橋大學生物醫學專業,隨後進入母親管理下的江蘇豪森藥業,擔任董事一職。

所以說,孫遠終究還是要和楊惠妍一樣暴露在聚光燈下。更何況,其父親孫飄揚今年已經62歲,而財產繼承問題,終將不可避免地被擺上檯面。

就在前不久,孫飄揚卸任董事長職務,他沒有讓女兒孫遠接班,而是交由職業經理人打理,其原因不外乎是使企業永葆活力。

事實上,孫飄楊很早就開始打造職業經理人隊伍,有意識的培養接班人。最終,經過一些列的股權轉讓,鍾慧娟及女兒孫遠,正以75.66%的持股比例成為了大股東兼實際控制人

企查查顯示,翰森製藥的實控人即為孫鍾慧娟,持股路徑為通過Stellar Infinity直接、間接持股。

其中,Stellar Infinity是Sunrise Investment的全資子公司,而孫飄揚家族的家族信託正好為Sunrise信託,最終受益人為孫飄揚和鍾慧娟之女——孫遠。

如今,中國醫藥產業的創新故事才剛剛開始,接下來的富豪榜中,醫藥人會越來越多,誰能笑到最後,我們拭目以待。

尾語

不自立,何以立?

只有居安思危,才能穩健前行。

縱觀孫飄楊的一生,就像是一場豪賭:你沒有技術,你的命運就在別人手裡。如果不是孫飄揚一意孤行,執意要買專利,或許那家藥品廠,早已在激烈的競爭中消失了。

一個成功的商人,不是社會來適應你,而是你去適應社會

正因為研發不易,所以商家才需要更多的孫飄楊,唯有這樣,中國製造才有機會走到臺前。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江湖之大,容得下幫派間的各領風騷,我們能坐享其成,更要心存敬畏。

參考資料: 福布斯、環球老虎財經、市界、一波說、胡潤研究院、百度百科等

相關焦點

  • 60 億大品種,抗流感「一哥」奧司他韋的故事
    它就是抗流感「一哥」——奧司他韋。它發展歷程展現著機遇、創新、勇氣、膽識、突破,深刻體會其要義會給我們帶來重大啟示,為醫藥的發展提供經驗。 公眾對流感一定不陌生,所謂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造成的傳染性疾病,流感還存在許多併發症,如病毒性肺炎。流感也有可能造成患者其他疾病的惡化,威脅人們的健康與生命。
  • 丁列明:研發中國人自己的靶向抗癌藥
    留在美國,丁列明的前途一片光明,但在他踏上美國土地的第一天起,他就下定決心回國。成長在新中國由弱變強的環境下,丁列明的中國心根深蒂固,對他來說,出國就是為了學成報國。初到美國,丁列明深切地感受到中國與美國的差距,無論在教育、科研,還是醫藥領域,美國都遙遙領先,特別是在抗腫瘤靶向藥物研究開發上,美國首開先河。
  • 中國總人口14億多,月入過萬的人有多少?「答案」讓人難以置信
    2018年我國進行了個稅改革,新稅法提升了個稅起徵點,由以前的3500元提升至5000元,而根據數據顯示,提高起徵點以後,繳稅人數有以前的1.8億人直線下降至6512萬人,換句話說的話我國月收入在3500元到5000元之間的有1.15億人左右,也可以理解為我國月收入超過5000元的只有6512萬人,至於月收入超過1萬的有多少人的話,那小編個人覺得,如果說能有三分之一,也就是能有2000萬人左右都算不錯的了
  • 累計融資300多億,一年掏出60億搞研發,百濟神州到底在做什麼?
    「醫藥一哥」恆瑞醫藥強大的研發實力使它成為了國內化學製藥實力第一、最有機會挑戰國際醫藥巨頭的中國公司,現在它每年的研發投入達到了約40億元,培育著幾十個創新藥管線。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國醫藥市場的Biotech企業——百濟神州,甚至比恆瑞醫藥更有魄力,2019年僅一年便支出了64.69億元的研發費用。
  • 抗癌藥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2018年抗癌藥龍頭股一覽
    抗癌藥是指抵抗癌症的藥品。目前全球各國已批准上市的抗癌藥物大約有130~150種。用這些藥物配製成的各種抗癌藥物製劑大約有1300~1500種。那麼,抗癌藥概念股龍頭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相關的信息吧。
  • 抗癌藥PD-1廠商「火拼」
    合計銷售額超30億作為新一類抗癌免疫療法,與傳統癌症治療的放化療方法不同,PD-1/PD-L1免疫療法旨在充分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抵禦、抗擊癌症。自2018年12月首個國產PD-1抗癌藥上市以來,目前國內已形成 「4+2」的競爭局面,即4家國產藥品以及2家進口藥品。
  • 負債2400萬,這家上市公司投的醫院破產了;13家跨國藥企超2700億...
    29種抗菌素、6種抗癌藥帶量採購結果公布;中藥材價格飆升最高漲幅達116.7%;47家企業口罩不合格;國藥集團邁向5000億時代;華東醫藥2019年工業收入首破百億;首款國產HPV疫苗5月起可預約接種:329元/針;基層醫生漲薪潮來了;13家跨國藥企超2700億美元市值蒸發;多款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被亮紅燈;新冠肺炎DNA疫苗INO-4800美國1期試驗完成受試者招募。
  • 4億3500萬,再創歷史第一!感謝湖人,恭喜老詹,這是你應得的!
    北京時間12月3日,根據NBA知名記者Shams的報導,消息人士透露,詹姆斯目前已經和湖人達成了一份提前續約合同,合同金額為2年8500萬美元的頂薪規格。在所有人都認為湖人正在和戴維斯洽談續約時,詹姆斯的續約合同卻成為了湖人今年休賽期第一筆超級花銷,這讓不少人都感到意外。
  • 經緯時聞丨山東省發布集採價格通知;阿斯利康出售兩種抗癌藥權利
    醫藥財經1羅氏就DMD基因療法達成11.5億美元許可協議羅氏和Sarepta Therapeutics宣布籤署許可協議,前者獲得在美國境外推出SRP-9001並將其商業化的獨家權利,SRP-9001是Sarepta公司針對杜氏肌營養不良症(DMD)的研究性微型抗肌營養不良蛋白基因療法。
  • 2021醫保談判結束,又有哪些抗癌藥納入醫保?
    而今年可能新增的抗癌藥更是表現亮眼,恆瑞醫藥的卡瑞利珠單抗的四個適應症(霍奇金淋巴瘤、肝癌、非小細胞肺癌、食管癌)全部納入醫保範圍,價格也由近2萬元降至3000元,降幅達80%,如果按照2+2,4+18的贈藥方案,醫保70%的比例報銷,那麼每年患者的藥費會由11.8萬降至不足1.5萬,能節省十萬的藥費。
  • 人類有望從中國藥用植物中發現的抗癌藥
    在一些植物來源的抗癌藥被陸續發現並成為商品後,科學家目前正在中草藥中尋找療效好、毒副作用小的抗癌新藥。  癌症藥物研究專家、美國中藥研究中心教授徐任生日前在廣西南寧市舉行的國際藥物化學、新藥開發學術研討會上說,近年來抗癌藥物的篩選技術有了很大改進,促進了植物來源抗癌新藥的研究,而中國豐富的藥用植物正為開發抗癌新藥提供了獨特的來源。
  • 中國抗癌藥實現零突破,A股版「百濟神州」在哪?
    今日早間,人民日報發布了一則重磅消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宣布,中國企業自主研發的抗癌新藥「澤布替尼」,以「突破性療法」的身份,「優先審評」獲準上市。」這意味著,澤布替尼成為第一個在美獲批上市的中國本土自主研發抗癌新藥,改寫了中國抗癌藥「只進不出」的尷尬歷史。
  • 抗癌藥研發有進展美股居裡公司股價飆漲4倍專家稱或難持續
    12月8日,美股抗癌藥公司居裡(CRIS.US)股價飆漲,盤中一度漲近450%。消息面上顯示,該公司正在進行的CA-4948單藥治療復發或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和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患者的一期研究的初步數據呈陽性。「在美股裡面,創新藥公司很多,市值三四個億美金的公司盤子很小,平時也沒有人關注它,股價就會下跌。但是只要臨床數據特別好,確實會出現短期大漲。
  • 擬59.68億收購重磅抗癌藥 南京新百志在A股細胞治療領域龍頭企業
    具體來說,本次收購Dendreon作價59.68億元,南京新百將以33.11元的價格向三胞集團發行1.8億股。交易完成後,三胞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將持有上市公司42.43%的股份(不含募集配套資金的發股數量),三胞集團仍是南京新百控股股東。  公開資料顯示,Dendreon生物醫藥公司由史丹福大學免疫學教授Edgar G.
  • 靠洗衣液年入70億,中國「洗衣液一哥」背後有何秘密?
    中國「洗衣液一哥」藍月亮終於要上市了,預計又將有個「洗衣液第一股」的稱號,12月4日,家庭清潔護理公司藍月亮開啟招股,並計劃於12月16日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億港元。早在2000年,透明包裝藍月亮抑菌型洗手液開始銷售,而藍月亮的首款洗衣液直到8年後才正式面世,從洗手液轉型進入洗衣液市場,藍月亮離不開高瓴資本張磊的推波助瀾。2008年,張磊已經開始布局中國消費升級的投資機會,但是當發現絕大數基礎消費品市場被外資巨頭佔領後,將目光投向了洗衣液市場。
  • 2019年醫藥行業發展展望
    六、17種抗癌藥納入國家醫保,創新藥迎來發展機遇期國家醫保局加快推進抗癌藥醫保準入專項談判工作,2018年8月確認了12家企業的18個品種納入2018年抗癌藥醫保準入專項談判藥品範圍。10月1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 布《關於將17種抗癌藥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範圍的 通知》,除了諾華用於治療骨髓纖維化的蘆可替尼外,其餘17個抗癌藥順利進入醫保目錄。從藥品所屬國別來看,僅有恆瑞醫藥的培門冬酶和正大天晴(中國生物製藥)的安羅 替尼2個國產藥入選,其餘15個均為進口獨家品種(阿扎胞苷的國內獨家銷售權由百濟神州代理)。
  • 從吃不起到吃得起 抗癌藥納入醫保目錄意味什麼
    服藥不到一個月,他的面容明顯白淨了,在醫院後期能與病友、醫生自如地聊天,出院後還時不時去公園散步。「好了好了,一頓又能吃下一碗飯了。」路上遇到熟人關心,周父都開玩笑回答道。與神奇的療效相伴的,是高昂的價格。治療乳腺癌的靶向藥「赫賽汀」在2017年全球十大暢銷抗癌藥榜單上排名第三,單支費用為2萬餘元;2017年在國內上市的肺癌靶向藥「泰瑞沙9291」每盒價格5萬餘元,一盒只夠吃一個月。
  • 復星醫藥有動作!進軍中國癌症T細胞免疫治療市場
    據公告顯示,復星醫藥產業擬投資不超過等值8000萬美元(包括但不限於投資款及股東貸款)與 Kite共同設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復星醫藥凱特生物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暫定名,最終以相關登記機關核准為準,以下簡稱「新公司」),以攜手開拓中國(根據本次合作約定,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但不包括臺灣)癌症T細胞免疫療法市場。
  • 「空調一哥」的沒落!曾連續8年全國銷量第一,現卻靠賣別墅續命
    就在今年上半年,美的以1390億的營收力壓格力,成為中國最大的空調集團。  而格力還在觀望是否以「價格戰」重奪寶座時候,早已將曾經的「偶像」春蘭空調拋之腦後。今天我們來說一說這個曾經的空調行業巨頭。    春蘭曾經是空調行業的霸主,曾一度佔領中國空調市場的半壁江山,連續8年全國銷量第一。它曾讓格力難以望其項背。輝煌一時的他,如今卻靠賣別墅「續命」。
  • 和腫瘤賽跑,中國新醫藥的創新速度
    雖然在2010年,進口靶向藥阿斯利康EGFR激酶抑制劑(TKI)吉非替尼(易瑞沙)已經在國內上市,但是極其昂貴的價格並不是大多數患者治療的第一選擇,單月藥費接近2萬,普通家庭無法承受。  蘇南也同樣因為費用的原因,首先為母親選擇了手術治療的方案,配合化療完成了第一階段的治療。手術完成後,蘇南母親的狀態非常不錯,時常和朋友各地旅行散心,也忘記了曾經患過腫瘤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