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肺動脈高壓患者預後有新指標!上海市肺科醫院研究 - 瀟湘名醫

2020-12-05 瀟湘名醫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是一種自然預後較差的肺動脈高壓。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研究人員在本刊發文報告,對於此類患者,有創右心導管測得的平均右心房壓和無創心肺運動試驗中的二氧化碳通氣當量(VE/VCO2)斜率可很好地預測其預後,兩者聯合預測價值更高。

研究者指出,在臨床工作中,一旦發現這兩項指標均升高的患者,需加以警惕。

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平均右心房壓(HR=1.130)和二氧化碳通氣當量斜率(HR=1.109)是CTEPH患者出現急性心衰和心血管死亡事件的獨立預測因素。

ROC曲線顯示,平均右心房壓預測患者預後的最佳截定值為6 mmHg,敏感度為77.6%,特異度為72.2%。

二氧化碳通氣當量斜率預測患者預後的最佳截定值為55.61,敏感度為55.6%,特異度為91.8%。

Kaplan-Meier 生存曲線顯示,平均右心房壓> 6 mmHg 以及二氧化碳通氣當量斜率> 55.61的患者無事件生存率更低。

研究者根據最佳截定值將兩個獨立預測因素聯合構建新的多因素Cox 比例風險回歸模型,結果發現,當平均右心房壓和二氧化碳通氣當量斜率均升高時,因急性心衰住院和心血管死亡的風險為上述兩指標均低患者的24.263倍。

該研究回顧性地納入 2012 年 1 月至 2016 年1 月在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肺循環科首次診斷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的患者,按照有無臨床惡化事件(急性心衰住院和心血管死亡)發生分為事件組(n=18)和無事件組(n=49)。所有患者均進行了右心導管檢查及心肺運動試驗。

來源:李文婷,袁平,吳常偉,等. 右心房壓力聯合二氧化碳通氣當量斜率預測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患者預後的價值研究. 中國循環雜誌, 2020, 35: 670-676.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0.07.009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國家衛生健康委品牌活動推薦名單

「阜外說心臟」,採用網絡直播的方式,向廣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學、規範、靠譜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識。經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薦,衛健委宣傳司評選,「阜外說心臟」 系列節目入選國家衛生健康委品牌活動推薦名單。

《房顫科普》將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提供科學、靠譜、有用的房顫防治知識!

【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特發肺動脈高壓,會導致呼吸困難等問題,嚴重的還會威脅生命
    特發性肺動脈高壓指的是不知道原因的肺動脈壓力的異常升高,這是一種特別罕見的肺血管疾病。一般在一百萬人中,會有約6個人左右患上此病,所以它的患病率是比較低的。但是特發性肺動脈高壓的死亡率極高,預後效果極差,如果不及時的治療的話,它的死亡率約是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七十五。患者的平均存活率也會比較低,一般為兩年到八年。特發性肺動脈高壓又被稱為肺血管中的「惡性腫瘤」。
  • 李夢濤教授帶你認識SLE肺動脈高壓危害和早篩策略
    結締組織病是引起肺動脈高壓的常見原因之一,在我國,系統性紅斑狼瘡是最常見的引起肺動脈高壓的結締組織病,一旦合併肺動脈高壓,可引起右心衰竭,使患者死亡率升高。上期「大咖說」(點擊「大咖說」回看)中提到:肺動脈高壓是系統性紅斑狼瘡合併感染以及中樞神經系統腦病之後的第三大死亡原因,合併有肺動脈高壓的患者死亡率是無肺動脈高壓患者的2.1倍。
  • 曾小峰/張曉教授:這個增加紅斑狼瘡患者死亡率2.1倍的病,風溼科...
    中國醫師協會風溼免疫科醫師分會會長、北京協和醫院曾小峰教授和廣東省人民醫院張曉教授在接受「風溼界」專訪時,就系統性紅斑狼瘡合併肺動脈高壓的患病率以及症狀、預後、防治策略進行了詳細的解答。肺動脈高壓是一個靜默性、進展性、致死性的疾病,部分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患者會合併有肺動脈高壓。曾小峰教授提到,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合併肺動脈高壓在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中的患病率是3.87%,即有近5萬患者,這一病例數已經超過了特發性肺動脈高壓。
  • 一文梳理:肺動脈高壓的靶向治療藥物
    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類以肺動脈壓力進行性增高,伴或不伴有小肺動脈病變為特徵的惡性肺血管疾病,通常會導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在靶向藥物應用前,PAH患者的預後極差,存活時間較短。靶向藥物的應用大大改善了這一狀況。今天,我們就來匯總一下治療PAH的靶向藥物。
  • 那些靠「偉哥」治療肺高壓的患者,還有哪些藥物選擇?
    肺動脈高壓(PAH)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肺血管結構和/或功能改變,致以肺動脈壓力升高為特點的臨床症候群,最終可致心衰,甚至死亡,其中動脈型肺動脈高壓是肺動脈高壓分類中的第一類。肺動脈高壓以肺血管阻力進行性增高為特點,呈漸進性發展,可伴急性加重,是致右心衰竭的主要原因。
  • 鍾南山:廣州正研發川穹嗪等中藥緩解肺動脈高壓
    白雲山金戈肺動脈高壓愛心援助啟動。供圖中新網廣州12月7日電 (蔡敏婕)羊城肺動脈高壓國際論壇(2019)7日在廣州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論壇上稱,磷酸二酯酶抑制劑、枸櫞酸西地那非等藥物有效緩解肺動脈高壓症狀,改善氣喘和咳血等。此外,廣州正在研發丹參酮、川穹嗪等中藥製劑緩解肺動脈高壓,這類中藥對肺動脈有舒張作用,初步看起來有效。
  • 小客說藥 | 男性肺動脈高壓患者吃「偉哥」類藥物,會不會……?
    在治療肺動脈高壓的領域裡,西地那非是「老司機」了。我本以為肺動脈高壓病友們都能正確認識西地那非,不跟那些「不明真相的群眾」一般見識;但是在實際的藥學服務中,提及服用西地那非,卻不斷有病友支支吾吾,欲言又止。這個藥是雄性激素吧?女人吃了會不會長鬍子什麼的?好怕怕!天啦嚕,我發現大家對偉哥類藥物的誤會還是很大!本藥師有必要認真談談這個問題,還「偉哥」一個清白!
  • 年輕小夥胸悶氣喘,竟是特發性肺動脈高壓作祟
    診斷:抽絲剝繭層層深入,竟是特發性肺動脈高壓作祟這些疾病和他活動時胸悶氣喘到底有關係嗎?什麼原因導致小李活動耐力下降的呢?中大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章銳鋒主任醫師帶領團隊抽絲剝繭層層深入,尋找病因。小李白天清醒活動時,動脈血氣分析提示他處於缺氧狀態,這用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症候群無法解釋。
  • 162例新冠患者研究:淋巴細胞比例可作病情指標
    當地時間3月3日,醫學預印本平臺Medrxiv上發布的一項回顧性研究顯示,淋巴細胞減少可作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情嚴重程度和預後的指標。研究稱,來自死亡和重症病例的結果表明,血液中淋巴細胞百分比與新冠肺炎的嚴重程度和預後呈負相關。
  • JTCVS丨肺動脈閉鎖合併室間隔缺損和主-肺側支血管(PA/VSD/MAPCAs...
    數據顯示,正中單源化的患者中有85%可一期根治。一期根治的適宜程度可基於術前體循環血氧飽和度來評估,它是一個可以很好地顯示總體肺血流情況的指標。飽和度85%的患者的肺-體循環血流比為1.5-2.0,因此他們的肺血管床發育較好。因為這類患者幾乎都可以一期根治,所以我們不再對他們進行肺血流量評估(flow study)。
  • 肺動脈高壓有這5大原因,了解發病原因,提前保護好我們的肺部
    肺動脈高壓非常常見的症狀是因為胸前心臟、肺部和胃部都很容易發生病變的問題,肺動脈高壓患者的肺部和胃部也會有一些情況。Ⅲ級患者也就是肺動脈壓力升高並且有中度右心室功能障礙問題的人群,體力活動也會受到明顯的限制,即便是在休息呼吸也不是特別的順暢,還會有右心衰竭體徵的問題,體力活動之後情況更是會加重。
  • 【動態】中山醫院專科聯盟和名醫工作室組團下沉 同質化、高水平...
    寶山中山「牽手」令「老醫院」煥發新氣象吳淞中心醫院有著86年的建院歷史,是上海市首批區域性醫療中心、寶山區首家網際網路醫院,擁有婦產科、骨科、醫學檢驗科和藥劑科等4個市級重點專科,以及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和放射醫學科等3個區級特色專科。
  • 全省首例經皮腔內肺動脈成形術在省醫成功完成
    近日,貴州省人民醫院心內科成功為一名74歲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老年患者實施了經皮腔內肺動脈成形術,這是目前貴州省首例肺血管病的介入治療,為眾多肺血管病患者開闢了一個嶄新的治療領域。據貴州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吳強介紹,患者從8月前開始出現活動耐量逐步下降,胸悶氣短明顯,多方就醫都被考慮為「冠心病」,藥物治療其症狀始終沒有明顯改善。隨後患者來到貴州省人民醫院心內科門診,行超聲心動圖檢查提示其肺動脈收縮壓高達93mmHg,結合患者病史、血清D2聚體升高以及肺血管CT結果,診斷為慢性多發性肺血栓栓塞症並慢性栓塞性肺動脈高壓。
  • 領星發表論文,初探突變特徵在中國肺癌患者的分布及對預後的預測
    此研究發現了一個新的預測LUAD患者預後的分子標誌物——Mutational Signature 4。此項研究納入了401例肺腺癌(LUAD)患者和92例肺鱗癌(LUSC)患者,通過全外顯子基因組測序分析突變特徵在肺癌患者中的整體分布情況,以及具有相應突變特徵的患者人群是否表現出不同的預後狀態。
  • 肺動脈高壓孕婦冒死成功產子 專家:拿命生產不可取
    生命告急肺動脈高壓孕婦出現心衰症狀咯血、呼吸困難、雙腿浮腫,王欣表情痛苦,坐在椅子上大口喘著氣。看見患者入院後,出現了肺動脈高壓合併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現,心血管內科主任馬康華很為她捏了把汗。妊娠是肺動脈高壓患者的絕對禁忌症,這一點馬康華再清楚不過。死亡率非常高,孕婦和胎兒的結局通常很差。要知道,肺動脈高壓是一種罕見的、隱性的、致命的疾病,患者大多為20-40歲的年輕女性,一旦患病後,她們的心臟卻像70歲的老人,隨時可能猝死。母胎風險極高,加上時值疫期,心血管內科多名醫生和護士增援湖北。
  • 科技獎專題 | 靜脈血栓栓塞症及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診治的系列研究與臨床應用
    針對以上問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的張福先教授帶領團隊開展「靜脈血栓栓塞症及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診治的系列研究與臨床應用」研究,歷時20年,對肢體靜脈血栓形成與肺動脈栓塞的發生關係、VTE與髂股靜脈壓迫症候群、VTE與腫瘤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取得的系列理論研究成果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認可,理論成果成功臨床轉化並獲國家專利五項。
  • 特發性肺纖維化影像識別,一文搞定!│以影識病
    特發性肺纖維化(IPF)被定義為一種病因不明的慢性進行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炎的特定表現,主要發生於老年人,僅限於肺部,並與普通型間質性肺炎(UIP)的組織病理學和/或放射學表現有關。IPF特點是呼吸困難和肺功能逐漸惡化,預後不良。大多數患者死於呼吸衰竭。平均生存期約為4年。
  • JAMA Cardiol丨即使是無症狀輕度肺動脈高壓,死亡風險也明顯增加
    有些人在常規體檢中做心臟超聲檢查時,會發現輕度肺動脈高壓,但是沒有明顯的症狀。
  • ...攻克「心肺血管系統的癌症」禁區成功開展經皮腔內肺動脈成形術
    經皮腔內肺動脈成形術是一種全新的治療方法,國內開展這項技術的醫院不多,毓璜頂醫院的成功開展,是全省第二家也是僅有的兩家擁有此項技術的醫院,這將給膠東地區肺動脈高壓患者帶來福音。  11月16日,家住萊山區,79歲的患者孫大爺因反覆出現胸悶氣短,來到煙臺毓璜頂醫院進行檢查。
  • 直擊ILD論壇現場,專家聚焦特發性肺纖維化診治新進展
    IPF好發於中老年男性,患者早期典型表現為勞力性呼吸困難以及乾咳,晚期患者合併右心功能衰竭以及肺動脈高壓,預後極差,據文獻報導,中位生存期僅2-3年,5年生存率低於30%,是一種嚴重的致命性肺部疾病,被稱為「不是癌症的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