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梳理:肺動脈高壓的靶向治療藥物

2021-01-07 騰訊網

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類以肺動脈壓力進行性增高,伴或不伴有小肺動脈病變為特徵的惡性肺血管疾病,通常會導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在靶向藥物應用前,PAH患者的預後極差,存活時間較短。靶向藥物的應用大大改善了這一狀況。今天,我們就來匯總一下治療PAH的靶向藥物。

醫脈通編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目前,在世界範圍內有幾種藥物被批准用於PAH的治療:內皮素受體拮抗劑波生坦(Tracleer)、安立生坦(Ambrisentan)和馬昔騰坦(Macitentan);磷酸二酯酶-5抑制劑西地那非(Sildenafil)和他達拉非(Tadalafil);可溶性鳥苷酸環化酶刺激劑利奧西呱(Riociguat);前列環素類似物貝前列素(Beraprost)、依前列醇(Epoprostenol)、伊洛前列素(Iloprost)和曲前列尼爾(Treprostinil);前列環素受體激動劑司來帕格(Selexipag)。目前波生坦、安立生坦、馬昔騰坦、西地那非、他達拉非、吸入伊洛前列素、皮下和靜脈注射曲前列尼爾及利奧西呱、司來帕格等已在中國上市。

1

內皮素受體拮抗劑

內皮素受體拮抗劑類藥物可通過阻斷內皮素受體,抑制血管收縮、細胞增殖等病理過程,起到降低肺動脈壓、抑制肺血管重塑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內皮素受體拮抗劑有潛在的致畸作用,服用此類藥物時應嚴格避孕。

(1)波生坦

波生坦是一種雙重內皮素受體拮抗劑,可同時拮抗內皮素A和B受體。2002年,波生坦正式在歐洲批准上市。研究證實,波生坦可改善PAH患者的臨床症狀和血流動力學指標,提高運動耐量,生活質量和生存率,推遲臨床惡化的時間。歐美指南均推薦波生坦作為心功能III級PAH患者的首選治療。

目前波生坦已在我國上市,適應證為特發性PAH以及硬皮病相關PAH,成人的推薦劑量為62.5-125 mg,每日兩次。

然而,波生坦使用或可導致肝臟酶學指標升高(發生率為6%-10%),建議患者在治療期間進行肝功能監測。如轉氨酶增高≤正常值高限3倍,可以繼續用藥觀察;3-5倍之間,可將劑量減半或暫停用藥,每2周監測一次肝功能,待轉氨酶恢復正常後再次使用;5-8倍之間,暫停用藥,每2周監測一次肝功能,待轉氨酶恢復正常後可考慮再次用藥;>8倍時,需立即停藥,終生不再考慮重新用藥。

(2)安立生坦

安立生坦是一種高選擇性內皮素A受體拮抗劑,可通過ET-1阻斷ETA活化,減少參與PAH發病的血管收縮和潛在的平滑肌細胞增殖,增加肺動脈血流量。FDA批准其應用於治療有WHOⅡ級或Ⅲ級症狀的PAH患者,以改善運動能力和延緩臨床惡化。2011年,安立生坦已在國內獲批上市。

在成人患者中,安立生坦的起始劑量為5 mg,每日1次(空腹或進餐後口服);如果耐受則可考慮調整為10 mg每日1次。此外,最好固定在每天的某個時間服用,服藥時不要碾壓或咀嚼藥片。

與其他內皮素受體拮抗劑相比,安立生坦的肝損傷風險較低,無需常規監測肝功能。常見不良反應為外周水腫,多數患者為輕-中度,僅1.6%的患者長期服用會發生重度的外周水腫。

(3)西他生坦

西他生坦是一種口服的選擇性內皮素受體A拮抗劑。由於這種藥可能引起肝損傷(嚴重時可致患者死亡),2010年12月10日,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宣布西他生坦緊急撤出市場,並停止對該藥開展的所有臨床試驗。

(4)馬昔騰坦

馬昔騰坦是一種新型的雙重內皮素受體拮抗劑,可用於PAH的治療,以延緩疾病進展。2013年10月,馬昔騰坦經FDA批准上市,是首個獲批用於PAH的口服製劑。批准劑量為10 mg/次,每日一次,口服給藥。2017年10月,馬昔騰坦在我國上市。

SERAPHIN Ⅲ期研究結果發現,馬昔騰坦可顯著降低PAH患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有研究證實,馬昔騰坦用藥超過2年可有效減緩疾病進展,包括減緩運動能力下降、PAH症狀惡化或需要的其他PAH藥物治療。

另外,馬昔騰坦的耐受性較好,常見副作用為貧血,用藥過程中需嚴密監測血常規,無需常規監測肝功能。

2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劑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劑(如西地那非、伐地那非及他達拉非)可通過抑制5型磷酸二酯酶,增加胞內環磷酸鳥苷水平,實現肺動脈擴張。

(1)西地那非

西地那非首個批准用於PAH治療的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劑,且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較好。2005年SUPER研究顯示,西地那非可改善PAH患者的活動耐量,及WHO功能分級。西地那非的藥代動力學穩定性較差,半衰期短,目前推薦的成人劑量為20-80mg,每日3次。

西地那非的常見不良反應主要源於其血管舒張作用(如頭痛、潮熱和鼻衄)和對其他非5型磷酸二酯酶的抑制作用(肌肉疼痛和視覺障礙)等。上述不良反應往往為輕-中度,且具有劑量依賴性,絕大部分患者可逐漸耐受。

(2)他達拉非

他達拉非是目前獲批的唯一一種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劑長效製劑,推薦劑量為40 mg,一日一次。多項隨機對照試驗證實,他達拉非可顯著改善PAH患者的運動耐量、症狀、血流動力學參數和到達臨床惡化的時間。

他達拉非的不良反應較輕,多與血管舒張相關,如頭痛、面色潮紅、鼻出血等。

(3)伐地那非

伐地那非(Vardenafil)也是一種高選擇性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劑,其可用於勃起功能障礙及PAH的治療。研究證實,伐地那非可有效改善PAH患者的運動耐量、心功能分級及血流動力學指標。目前伐地那非推薦的治療劑量為5 mg,每日一次,持續2-4周後加量為5 mg,每日兩次。

伐地那非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應與西地那非類似,多為輕-中度,常為一過性,如頭痛、眩暈、顏面潮紅、頭痛等。

3

可溶性鳥苷酸環化酶激動劑

利奧西呱是首個可溶性鳥苷酸環化酶刺激劑,能激活鳥苷酸環化酶,促進環磷酸鳥苷合成,從而抑制PAH的進展。2013年,FDA已批准其用於治療PAH和不宜手術的慢性血栓性肺動脈高壓(CTEPH)患者,現已在我國上市。研究顯示,其在治療結締組織病相關PAH和手術糾正後的先天性心臟病相關PAH中的療效和安全性均良好。

在成人中的起始推薦劑量為1 mg,每日3次,之後根據患者耐受性以每2周0.5 mg的劑量逐漸向上滴定,直至最大劑量2.5 mg,每日3次。

利奧西呱的常見不良反應:消化道症狀(噁心、嘔吐、腹瀉)最為常見(49%),約9%的患者出現低血壓,6%的患者出現咯血。大多數患者不良反應為輕-中度,約11%的患者因無法耐受而停藥。

另外,利奧西呱禁止與特異性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劑(如西地那非、他達拉非或伐地那非)或非特異性PDE抑制劑(如雙嘧達莫或茶鹼)、硝酸甘油等聯合應用,既往反覆咯血者慎用。

4

前列環素類藥物

前列環素及其類似物是一類強烈的血管擴張劑,是最早用於PAH的靶向治療藥物。目前,已有大量臨床試驗證實前列環素類藥物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WHO功能分級、6分鐘步行距離及血流動力學指標;且該類藥物可顯著提高重度PAH患者的生存率。

(1)依前列醇

依前列醇是首個人工合成的前列環素類似物,半衰期短(3-5min),需要應用持續輸注裝置通過深靜脈持續泵入。推薦的起始劑量為2~4 ng/(kg·min),隨後根據患者的反應逐漸加量,目標劑量一般為20~40 ng/(kg·min),最高劑量可達100 ng/(kg·min)以上。靜脈依前列醇在各類PAH患者中的療效均較好,是目前WHO心功能Ⅳ級PAH患者的首選治療藥物。

依前列醇的嚴重不良反應主要包括輸送系統異常、局部感染、導管阻塞和敗血症;劑量過高時還可發生頭痛、低血壓、噁心和腹瀉等相關症狀。另外,由於依前列醇的半衰期極短,突然停藥可能出現病情加重、惡化甚至死亡。因此,應避免突然停藥,以免造成反跳現象。

(2)伊洛前列素

伊洛前列素是一種化學性質相對穩定的前列環素類似物,半衰期較短(20-25min),起效快,可選擇性地作用於肺血管。該藥物可靜脈注射,也可霧化吸入。由於吸入伊洛前列素起效快速(2~5 min),不僅可作為急性肺血管擴張試驗用藥,也可用於PAH危象的搶救。靜脈泵入伊洛前列素可用於治療嚴重右心衰竭的PAH或CTEPH患者。

國內經驗表明,該藥可快速降低PAH患者的肺血管阻力,升高心排血量。研究顯示,長期應用伊洛前列素能夠將PAH患者的2年生存率改善至87%,而且不良反應較輕,耐受性良好。《中國肺高血壓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建議,伊洛前列素成人的吸入劑量為10~20 μg/次,每6h一次。靜脈應用伊洛前列素需從中心靜脈泵入劑量為0.5-4 ng/(kg min)。

伊洛前列素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面部潮熱、下頜疼痛、低血壓和咳嗽(氣道高反應狀態)。

(3)曲前列尼爾(曲前列環素)

曲前列尼爾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前列環素類似物,在室溫下相對穩定,且半衰期較長,可改善既往無背景治療PAH患者的運動耐量。曲前列尼爾有多種劑型,可通過皮下或靜脈持續注射,也可通過吸入或口服給藥。皮下注射推薦的起始劑量為1~2 ng/(kg·min),之後根據患者反應逐漸加量,目標劑量為一般20~80 ng/(kg·min)。

皮下注射的常見不良反應為輸注部位疼痛、消化系統症狀、面部潮熱和頭痛等。在發生明顯不良反應的患者中,可考慮減緩加量速度,並適當進行對症治療。靜脈注射時,或可有發生中心靜脈感染的風險。

(4)貝前列素

貝前列素是首個口服的前列環素藥物,理化性質穩定,半衰期60min,空腹吸收迅速,30min後達峰濃度。成人口服劑量為40-120 g,每日4次。目前該藥僅在韓國和日本獲批用於PAH臨床治療。

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已證實,口服貝前列素可在用藥後3~6月內將PAH患者的六分鐘步行距離提高22~31m。另有研究顯示,口服貝前列素能有效改善CTEPH患者的心功能狀態,並能降低肺動脈壓力和肺血管阻力,顯示出其在治療PAH中的積極作用。但目前貝前列素治療PAH的長期療效尚不明確,需得到進一步循證醫學證據支持。此外,貝前列素作為一種價格相對低廉的藥物,可作為PAH聯合治療策略中的一部分。

(5)司來帕格

司來帕格是一種口服、選擇性前列環素IP受體激動劑,可改善損傷的肺動脈內皮依賴性舒張,並可能抑制人肺平滑肌細胞的增殖、肺血管壁的增厚。研究顯示,司來帕格可顯著改善PAH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參數,包括肺血管阻力和心指數,藥物耐受性較好。

司來帕格的半衰期為0.7-2.3h,目前成人的推薦劑量為200 g,每日兩次,每周增加200 g到最大劑量1600 g/次,每日兩次。

該藥物以胃腸道代謝為主,少量可經腎臟代謝。目前,不建議有嚴重肝腎功能損傷的患者使用此藥。不良反應主要為頭痛和消化系統症狀。

表1 PAH靶向藥物的類型、推薦用法和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肺血管病學組,中華心血管病雜誌編輯委員會. 中國肺高血壓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 中華心血管病雜誌. 2018; 46(12): 933-964.

[2] 荊志成. 中華心血管病雜誌編輯委員會. 2010年中國肺高血壓診治指南. 中國醫學前沿雜誌(電子版). 2011; 3(2): 62-81.

[3] PAH的內科治療. 醫脈通. Oct 27,2014.

[4] 戴海龍, 魯一兵, 光雪峰, 等. 波生坦在先天性心臟病合併肺動脈高壓患者中的應用進展[J]. 中國循環雜誌. 2016; 31 (2): 206 208.

[5] Macitentan Improves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PAH,Medscape,Nov 5, 2012.

[6] Rubin LJ, Badesch DB, Fleming TR, et al. Long-term treatment with sildenafil citrate in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the SUPER 2 study. Chest, 2011; 140(5): 1274 1283.

[7] Lian TY, Jiang X, Jing ZC. Riociguat: a soluble guanylate cyclase stimulator for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Drug Des Devel Ther. 2017; 11: 1195 1207. DOI: 10.2147/ DDDT.S117277.

[8] Riociguat fails to improve outcomes in 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associat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 RISE-IIP. Healio. Sep 12,2019.

[9] Galiè N, Humbert M, Vachiéry JL, et al. Effects of beraprost sodium, an oral prostacyclin analogue,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a randomized, double blind,placebo controlled trial. J Am Coll Cardiol. 2002;39(9): 1496 1502.

[10] Sitbon O, Channick R, Chin KM, et al. Selexipag for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N Engl J Med. 2015; 373(26): 2522 2533.

相關焦點

  • 鍾南山:廣州正研發川穹嗪等中藥緩解肺動脈高壓
    白雲山金戈肺動脈高壓愛心援助啟動。供圖中新網廣州12月7日電 (蔡敏婕)羊城肺動脈高壓國際論壇(2019)7日在廣州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論壇上稱,磷酸二酯酶抑制劑、枸櫞酸西地那非等藥物有效緩解肺動脈高壓症狀,改善氣喘和咳血等。此外,廣州正在研發丹參酮、川穹嗪等中藥製劑緩解肺動脈高壓,這類中藥對肺動脈有舒張作用,初步看起來有效。
  • 小客說藥 | 男性肺動脈高壓患者吃「偉哥」類藥物,會不會……?
    在治療肺動脈高壓的領域裡,西地那非是「老司機」了。我本以為肺動脈高壓病友們都能正確認識西地那非,不跟那些「不明真相的群眾」一般見識;但是在實際的藥學服務中,提及服用西地那非,卻不斷有病友支支吾吾,欲言又止。這個藥是雄性激素吧?女人吃了會不會長鬍子什麼的?好怕怕!天啦嚕,我發現大家對偉哥類藥物的誤會還是很大!本藥師有必要認真談談這個問題,還「偉哥」一個清白!
  • 特發肺動脈高壓,會導致呼吸困難等問題,嚴重的還會威脅生命
    但是特發性肺動脈高壓的死亡率極高,預後效果極差,如果不及時的治療的話,它的死亡率約是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七十五。患者的平均存活率也會比較低,一般為兩年到八年。特發性肺動脈高壓又被稱為肺血管中的「惡性腫瘤」。
  • 新藥快訊 | 治療肺動脈高壓的曲前列環素乾粉吸入劑LIQ861
    正在進行的三期試驗入選了121名肺動脈高壓患者。第一組是正在穩定接受非前列環素藥物治療方案的患者,在試驗中加用LIQ861,初始劑量是26.5微克,每天四次。第二組是從曲前列環素霧化吸入劑Tyvaso換成LIQ861的患者,初始劑量基於他們之前的霧化治療劑量。根據參與者的症狀,醫生可酌情決定兩組患者的LIQ861劑量增量。
  • 肺動脈高壓孕婦冒死成功產子 專家:拿命生產不可取
    順利經剖腹產產下一子,近日,王欣母子倆已成功出院。生命告急肺動脈高壓孕婦出現心衰症狀咯血、呼吸困難、雙腿浮腫,王欣表情痛苦,坐在椅子上大口喘著氣。看見患者入院後,出現了肺動脈高壓合併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現,心血管內科主任馬康華很為她捏了把汗。妊娠是肺動脈高壓患者的絕對禁忌症,這一點馬康華再清楚不過。死亡率非常高,孕婦和胎兒的結局通常很差。要知道,肺動脈高壓是一種罕見的、隱性的、致命的疾病,患者大多為20-40歲的年輕女性,一旦患病後,她們的心臟卻像70歲的老人,隨時可能猝死。
  • 那些靠「偉哥」治療肺高壓的患者,還有哪些藥物選擇?
    最近有報導稱河南許昌 8 歲女孩,因去藥店買「偉哥」受到藥師質疑,後其母出面解釋,稱小女孩因患有肺動脈高壓而需長期服用藥物治療,因波生坦費用過高,後自行改服西地那非,即俗稱的「偉哥」。真相大白,卻不免令人唏噓。那麼,針對肺動脈高壓,治療藥物的選用需注意什麼?
  • PAH治療藥物再被納入醫保,患者或可迎來春天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對名貴藥物進行調整,肺動脈高壓常用靶向藥物均被納入醫保,價格降幅過半!醫保政策惠及患者,名貴藥物不再觸不可及!最終12月28日,《2020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物目錄》正式公布,經過此次調整,119種藥品被調入目錄,肺動脈高壓靶向藥物安立生坦也在此次調入目錄當中,至此,肺動脈高壓常用靶向藥物均被納入醫保。
  • 特發性肺動脈高壓的治療與飲食
    特發性肺動脈高壓(IPAH)是指原因不明的肺血管阻力增加,引起持續性肺動脈高壓力升高,導致評價肺動脈壓力在靜息狀態下≥25mmHg,排除所有引起肺動脈高壓的繼發性因素。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原指病因未明的肺動脈高壓,目前已發現骨形成蛋白II受體基因突變等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的病因。
  • 【學術2015-051】奈必洛爾或有望治療肺動脈高壓
    來源:CardioSource Journal scans(February 18,2015)奈必洛爾或有望治療肺動脈高壓近日一項研究顯示,奈必洛爾或有望治療肺動脈高壓(PAH),改善內皮功能障礙、肺血管重構以及右心功能。然而,在進行臨床試驗以前,不建議常規使用β-阻滯劑治療PAH。
  • Nat Med:轉錄因子FoxO1的缺失或可誘發肺動脈高壓的發生
    ,一種名為FoxO1的轉錄因子可以調節血管壁中細胞的分裂,而且FoxO1在肺動脈高壓的發生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未來研究人員就可以通過激活FoxO1來治療肺動脈高壓,本文研究為後期開發治療不治之症的新型療法提供了新的思路,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著名雜誌Nature Medicine上。
  • 肺動脈高壓有這5大原因,了解發病原因,提前保護好我們的肺部
    導語:肺動脈高壓的病發原因其實很多,雖然大部分還是因為主動脈自身運作的壓力比較大,比如服用過多的藥物或者是因為毒素過多的緣故,也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腹部疾病造成了主動脈血壓的升高。如果出現肺動脈高壓的情況,最好能夠立刻就醫進行治療。
  • 年輕小夥胸悶氣喘,竟是特發性肺動脈高壓作祟
    每爬一層樓梯,他至少得歇三歇。最近他的活動耐力更是直線下降,隨便動一動都覺得胸悶氣喘,這已嚴重影響到小李的生活質量。於是,小李趕緊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就診。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小李脖子粗、下巴短,睡覺打鼾,睡眠檢測結果表明他有重度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症候群,易造成夜間睡眠時缺氧。
  • 細胞自噬過程、通路、調控及其與肺動脈高壓的多重相關性
    文題釋義肺動脈高壓:指肺動脈壓力升高超過一定界值的一種血流動力學和病理生理狀態,可導致右心衰竭,可以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也可以是併發症,還可以是症候群。近年的研究表明細胞自噬在肺動脈高壓的發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而闡明細胞自噬的分子機制對肺動脈高壓的治療至關重要。目的:歸納自噬的過程和細胞信號通路對自噬的調控,整理自噬在肺動脈高壓中的作用,提出研究細胞自噬的方法。
  • 腫瘤靶向藥物治療,你真的了解麼?化療藥物和靶向藥物的區別,你知道...
    目前,腫瘤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放療和化療,但這些常規的腫瘤治療方法一般不良反應較多。 為了減少腫瘤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腫瘤靶向藥物治療在腫瘤的臨床治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腫瘤靶向藥物治療,是除外科手術、放療、化療外,治療腫瘤的一種新方法。
  • 一文讀懂:腫瘤分子靶向治療的機制
    隨著腫瘤分子生物學的快速發展,腫瘤分子靶向治療已經應用於臨床,在腫瘤內科治療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認可。但靶向治療目前仍然處於起步階段,其臨床應用仍然需要不斷地探索和總結,深入了解腫瘤的靶向治療分子機制有助於加深靶向治療的認知並幫助臨床的決策和治療。
  • 可防可治的肺動脈高壓-超聲醫生的使命
    先天性心臟病相關性肺動脈高壓(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related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CHD)是指由各種類型的分流型先天性心臟病所引起肺動脈高壓。據統計,PAH-CHD佔我國全部肺動脈高壓病人總數的60%以上,是名副其實的第一病因。
  • 李夢濤教授帶你認識SLE肺動脈高壓危害和早篩策略
    結締組織病是引起肺動脈高壓的常見原因之一,在我國,系統性紅斑狼瘡是最常見的引起肺動脈高壓的結締組織病,一旦合併肺動脈高壓,可引起右心衰竭,使患者死亡率升高。上期「大咖說」(點擊「大咖說」回看)中提到:肺動脈高壓是系統性紅斑狼瘡合併感染以及中樞神經系統腦病之後的第三大死亡原因,合併有肺動脈高壓的患者死亡率是無肺動脈高壓患者的2.1倍。
  • 食管癌靶向治療與免疫治療的現狀與未來
    食管癌是世界上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一種惡性腫瘤,目前主要的治療手段是手術、化療與放療。隨著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興起,食管癌的治療也邁向了精準醫學的康莊大道,今天這篇文章將系統梳理食管癌的研究進展。一、不同的食管癌亞型與不同的治療措施食管癌有兩種最為常見的組織學亞型,分別為食管腺癌(英文簡寫EAC)和食管鱗狀細胞癌(英文簡寫ESCC)。吸菸、飲酒和ALDH2基因突變是導致食管鱗狀細胞癌的主要原因,而肥胖和巴雷特食管是食管腺癌的主要原因。這兩種主要亞型的治療措施是不同的,很多藥物臨床試驗入組前,也需要明確患者究竟屬於哪一種亞型。
  • 針對GPCR家族的抗體藥物研發
    Erenumab、Galcanezumab、Fremanezumab和Eptinezumab均為治療偏頭痛的抗體,Erenumab靶向CGRPR,而後三者靶向CGRP。目前,前三者已經申請上市,Eptinezumab也已經處於三期臨床階段。可以預計,偏頭痛領域將會從沒有有效治療手段一下子步入巨頭競爭的狀態。PRO-40靶向T細胞表面的CCR5,用於愛滋病的治療。
  • 全面解析肺癌靶向治療藥物群像
    分子就是基因分型,肺癌根據基因突變類型主要分為EGFR突變、ALK突變和ROS1突變等,不同基因突變類型適用的靶向藥物也不同。肺癌治療藥物的分類目前靶向藥物主要針對NSCLC中的突變類型,因此這裡只考慮NSCLC的靶向治療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