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情,生生不息:通過十首古詩詞了解古人是怎樣怡情山水

2021-01-08 秦巴山裡讀書人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儒家思想幾乎影響了每一個朝代的文人,當他們安天下的抱負難以實現的時候,總會尋求自然中的某種現象或景色來寄託情感,抒發心中的悲憤與不平。山矗立在大地上,河流環繞山川奔騰不息,山帶水,水傍山,沉穩與靈動編織出自然界最美的畫卷。而這些,也成了文人抒發情感最好的承載物。生活在當下社會的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在為生活而忙碌奔波,快節奏的生活不允許有太多時間去怡情山水來緩釋疲憊。幾首山水詩,推薦給大家,看看古人是怎樣寄情山水、怡然自樂的。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深處 一作:生處)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望嶽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飲酒(其五)

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明·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宋·歐陽修

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後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裡歸。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山水要有筆墨情,畫山水要通曉山水之性情
    山水要有筆墨情,畫山水要通曉山水之性情文/文涓單純從名字上看,山水畫中的主體其實是山水之景,但是中國傳統的山水畫卻對畫中的景致有著很高的要求,並不是眼中所見的山水之景,而是一種情景交融的載體。山水不出筆墨情,想要將山水畫好,除去筆墨勾勒出真實景象之外,也要將個人對於山水畫的思考融入,通過對山水的透徹理解,從山水中感知樂趣。
  • 繽紛高明·山水怡情 之 美食篇
    【篇首語】繽紛 ·山水怡情 之 美食篇才下江岸戲魚蝦 又登高峰採山珍西江蝦、山坑魚——進入高明的盛夏,是品味高明的熱季。高明味道,在這片沐浴著南亞熱帶氣候陽光風雨的山水中孕育著。高明美食,因其取材於鄉土的食材、濡染著當地特色的民俗,而在不變與變化的味道轉化中傳承延續。
  • 「在古詩詞裡尋找遠方 」|廣西篇之「桂林山水甲天下」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中華民族文明源遠流長在這條支系發達的長河中詩詞是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詩詞可以讓歷史與現在重逢讓地理與人文相遇最美的風景在詩詞裡走,我們去古詩詞裡尋找遠方本期開始
  • 欣賞北體南韻 體會古意今情——「坐看雲起時—劉明傑山水畫展...
    此次展覽是劉明傑先生多年來在山水傳承創新、理論研究和實踐相結合方面的一次探索,揮翰自如形成自己獨特的韻味和對藝術生活的理解,以「古意」筆墨創新為指歸,以「造化」檢驗古法,創不同於他人之筆墨,充分展現了他山水畫面「北體南韻、古意今情」的藝術面貌。
  • 武安南關街關帝廟明代壁畫,人物山水活靈活現
    武安城是歷史名城,建於隋代,先築內城,再有外城。在外城南關街東面有一座明代關帝廟。廟裡有兩幅壁畫。一幅叫九老圖,一副叫學子圖。這是九老圖局部。九個長壽老人坐而論道,談笑風聲,超凡脫俗。不僅長壽,而且有學問,是仙風道骨式人物。兩位老人親切交流,幸福而樂觀。
  • 盤點唐代那些描寫自然山水的絕美古詩詞!
    杜甫是「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當然七歲與二十歲都有可能寫出好詩來,但這中間有一點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你的學習是從幼年開始的,那你所學到的東西是伴隨著你的生命、身心一同生長發育起來的。六七歲開始吟詩的人,他的感發之情來得更真切、更自然,他寫的詩也不是想出來的,而是不假思索、出口成章地流淌出來的。
  • 詩人毛澤東的山水情懷
    深受水文化滋養的毛澤東,有大江奔騰豪放不羈的性格,有大海一樣寬闊的胸襟,有錢塘巨瀾一般的激情,也有如黃河九曲般的人生經歷與奮鬥歷程;他出生於山區,從小就熟悉山,迷戀山,讚美山,山幾乎濃縮了毛澤東一生的足跡。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詩人毛澤東一生之中既樂山又樂水,既是仁者,又是智者,具有強烈而深沉的山水情懷。
  • 十首描寫樓閣的古詩詞,體驗古人登高望遠的情懷
    曾幾何時,李白在黃鶴樓上看見有詩在上,再想提筆賦詩卻搜腸刮肚也沒有詩情。春深似海,那些煙臺樓閣依然漂浮在氤氳著鮮花氣息的波濤中,而逝水東去,有多少英才被時代埋沒。近代文人王國維看見蓬萊閣,不禁長嘆「幾度天風吹棹轉,望中樓閣陰晴變。」在詩詞中,樓和愁押韻,所以詩人們登高望遠,常常也是惆悵滿懷,便隨性賦詩表達內心孤獨與寂寞的情感。
  • 桂林山水的特點 桂林山水有什麼特點
    導語:我國山水眾多,壯觀磅礴的,輕柔寧靜的,應有盡有,但被稱為「甲天下」的山水,也就桂林了。桂林山水之所以如此有名,肯定有它的獨特之處,有讓人看了,不禁讚嘆之處。那麼,到底桂林山水有什麼特點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
  • 山水溶洞火鍋,了解一下?
    在重慶吃火鍋已經變成常態,並且已經有超過30000家火鍋店,每一家火鍋店的味道也各不相同。但是要論特色的話,可能第一時間讓人想到的就是這家「山水溶洞」火鍋了。 山水溶洞不光環境優美,高品質的菜品也是一大亮點,深得廣大顧客的喜愛。專業的採購鏈帶來優質好食材
  • 石虎:恣意縱橫畫山水
    回到初始的宿地,是我對石虎先生最為深刻的印象,石虎先生的這些山水,看似溷沌,其實悠然,恰印證了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無之為用」的源本,就像飄零流浪的孩子,終於依偎在了母親的懷抱般,蕩漾著稚子真情,生死一如。我不禁想到老子的話:「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 中國最美山水不在桂林市,藏在興坪的山水,才是資深旅行者的天堂
    一、開篇語如果說中國山水有十分美麗,那么九分便在桂林。這不是我個人的偏愛,而是從古至今,大多數文人墨客的共同選擇。「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這是韓愈的似水柔情;「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這是吳邁眼中的如畫風景;「不願做神仙,願做桂林人」,這是陳毅的豔羨之情……如上詩詞,一抓一大把,若要一一列舉,恐怕比弄清灕江裡的魚蝦究竟有多少還要難。但你可知,桂林最美山水在哪兒?乃陽朔興坪也。
  • 【觀象山】藍立克山水意境
    出版有《藍立克畫集》、《藍立克山水畫集》等。1999年中國文聯授予「中國百傑畫家」稱號。被多家專業藝術機構和媒體評為最具人氣、最值得收藏與關注的藝術家。當前青島地區已建藍立克美術館三處,其中嶗山館、即墨館各藏展品百餘幅,各館展廳面積皆千餘平方,城陽國際工藝品城心源齋美術館長期展出大幅山水精品二十餘幅。
  • 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 浙江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和生態修復
    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生生不息,循環不已,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浙江既是陸域面積最小省份之一,又處於經濟總量第一梯隊,如何統籌修復、治理「七山一水兩分田」的寶貴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進一步打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這是擺在浙江人面前的時代命題。
  • 一首描寫山中景色的小詩,清新自然有風度,秀麗山水有清音
    山水田園詩是我國詩詞重要類型,誕生了很多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和詩派,如王維、孟浩然、柳宗元、常建等,其中尤以王維的藝術水平最高,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同時也產生很多著名的山水詩詞。在詩詞中描寫山水的很多,精品不凡,層出不窮,巍峨的青山、秀麗的綠水、如詩如畫的風景在詩人們的筆下被描述的靈動秀美,或青山綠水,或山林遊賞、或客路旅途……不同時刻不同的心情,一百個詩人就有一百個不同的山水印象和心中美景。尤其是王維「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將山中美景投影在每個人的心中,令人久久難以忘懷。
  • 「縱筆騁懷·胡振聲山水畫展」在珠海古元美術館開幕
    「縱筆騁懷·胡振聲山水畫展」在珠海古元美術館開幕。胡振聲通過山水繪畫描摹山川氣象,抒寫胸中快意。其山水畫注重筆墨線條的融匯,又從畫面組織、詩詞題跋入手,於簡潔中顯現雅意風韻。他從不拘泥於一家一派,廣收博取、兼容並蓄,其筆下有「大小李將軍」、荊浩、關仝、李成、範寬、董源、巨然乃至元明諸家的影子,但又不全是古人圖式和筆墨的肆意挪移;其山水多為胸中山水、心中氣象,心性精神暢意表達,畫作追求自然天趣而超脫自我靈性。
  • 新書發布‖《半城山水一程語》開啟步履悠然
    」在這本靈性的遊記中,有半座城池的山水風物、歷史遺蹟,它們在作者的雙眸裡幻化為時光的倒影,為這莽莽黃土高原投下一片文明的綠洲;它們在作者的心頭灑下古時的月光,為這碌碌塵囂籠罩一襲精神的清輝。在這部詩意的隨筆中,有一路旅程的真賞真得,作者從不把自己當作匆匆過客,而是信步流連,將整個身心安頓在山水之間,她用步履接引歷史,踏出的每一個腳窩裡都盛著大自然古老迷人的物象。
  • 山水清音,詩路甌江
    古人水陸兩道兼行,從越州諸縣過 天台 、雁蕩、大若巖,以江心嶼為南端終點,郡城則以飛霞洞為代表 ;若以江心嶼為起點,上溯甌江,以 石門 洞為主要的節點,直至蓮都附近的南明山。從 麗水出發,則順流而下,亦以江心嶼為終點。從區域空間看,江心嶼處於甌江的出 海口 ,溝通浙西南與 東海 ,又處於閩粵與江浙的南 北海道 航線交匯的樞紐位置。
  • 山水一程,風雨一更;有愛相伴,溫暖一生
    山水一程,風雨一更。燈火闌珊處,回首過往,點點滴滴湧上心頭。錯過的人,成為遺憾。後來遇見的人,攜手共度餘生。錯付了多少情衷,才換得一人的真心相守。人間涼薄,還好有愛可以將人溫暖。在無數個難熬的日子裡,有一份愛在支撐著,有一個人在互相分擔。熬過去,依然能看到明天的日出。人間依然美好,充滿意義。
  • 守護一方山水,更守護人類生生不息
    活動以「水有靈,淨於心,守稀貴萬物」為主題,強調了守護梵淨山,保護自然生態的重要性。同時,屈臣氏也宣布攜手貴州省生物研究所,參與支持系列梵淨山生態調研保護項目。入冊世界遺產梵天淨土生生不息梵淨山系武陵山脈主峰。儘管它歷經了十四億年的滄桑巨變,但其自然環境及森林生態系統仍保存了較為原始的狀態,留存了大量諸如珙桐、黔金絲猴等古老孑遺、珍稀瀕危和特有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