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隨之高了起來,追求健康的人也越來越多了,關於飲食健康的謠言也逐漸多了起來,各種各樣的養生健康傳言,你是選擇相信還是翻閱書籍驗證呢?
每天做飯其實是一件考驗技術的事情,做多了怕剩下,做少了又怕不夠,很是糾結。剩下了就更糾結了,鋪天蓋地隔夜飯不能吃的文章視頻,讓我們很是恐慌,到底剩飯能不能吃?我們來討論一下。
當今全民都在倡導避免浪費,吃多少做多少,但難免會出現剩得多的情況,按照隔夜飯不能吃的理論,所有剩飯都要倒掉嗎?當然是不可取的,把所有剩飯放到冰箱冷藏也不行,怎麼才能保證飲食安全的前提下,又不造成浪費呢?其實剩飯剩菜要不要扔,能不能吃,主要還是要看剩的是什麼,剩了多久,剩了之後是怎麼存儲的,在吃的時候是怎麼加熱的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蔬菜的能量含量特別低,建議一次都吃完,如果實在吃不完怎麼辦?因為蔬菜的硝酸鹽含量特別高,在存放的過程中經過細菌的活動會轉變為亞硝酸鹽,就是一直說隔夜飯的主要不能吃的原因,所以蔬菜儘量不要儲存超過24小時。
這類食品的問題在於細菌的繁殖,而且會產生致病菌,所以室溫下不能放太久,放進冰箱的時間越晚,微生物的繁殖量越高,就越不安全,而這類病菌在高溫100℃以上加熱幾分鐘就可以被破壞,所以剩下的肉類和豆製品要儘快放進冰箱,且保存時間不能太久,再次吃的時候要充分加熱數分鐘以上。
主食基本上也都是澱粉為主的,其麻煩也在於細菌的繁殖,所以與肉類豆製品相同,儘快的放入冰箱,在保存時間不久的情況下,充分加熱即可再次食用。
剩菜剩飯其實是可以再利用的,可以做成菜飯粥,或者炒飯等等,既充分加熱,又可提高食品安全,還避免浪費。
你知道的食品安全還有哪些?還有哪些保存剩飯的小妙招?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