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闢謠】剩菜剩飯堅決不能吃

2020-10-03 網信昌黎

謠言:

剩飯剩菜亞硝酸鹽超標,不能吃,剩菜都要扔掉。

闢謠:

我屬於改革開放後,經歷了剩飯剩菜處理的「全吃和全倒」兩個極端,再到現在的模糊狀態的人。

直到現在的物質極大豐富,對於剩飯剩菜,吃還是不吃?怎麼吃才好?心中的糾結還是客觀存在。

那麼,站在科學的角度:

剩飯剩菜可以吃嗎?怎麼吃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給出了明確答案:

可以吃,巧著吃

首先應冷藏保存,再次利用剩飯最好是直接加熱食用,但有些食物也可以加入其他食材製成新的菜品,以提高口感。

米飯:可以做成稀飯、與剩菜一起做蔬菜粥,或炒飯;

瓜果、根莖類蔬菜:可以加入肉類再次做成新菜餚;

葉菜類:烹飪過的葉菜類能量低,最好一次吃掉。熟的葉菜不宜儲存;

肉類:可以把大塊變成小塊肉或者肉絲,加入新鮮蔬菜再次入鍋成為新菜;還可以與米飯一起烹飪做成炒飯。

在剩飯剩菜處理方面,也有很多可操作性的「巧」辦法,可供大家參考借鑑。

01寧剩葷菜,不剩蔬菜

蔬菜中硝酸鹽較多,在存放過程中因為細菌的活動,可能轉變成有毒的亞硝酸鹽。所以,一餐中應該集中火力把蔬菜吃完,儘量不要剩;而吃不完的葷菜,可以留到下一餐,味道變化不大。

02剩菜剩飯要合理冷藏

剩菜剩飯要合理冷藏。剩菜剩飯及時放冰箱,分裝成多個小份保存,下次吃的時候,按人數,拿適當的份數加熱就好了,可以避免反覆加熱的問題。而且,分裝成小份保存,更有利於降溫和保鮮。

03巧用保鮮膜、保鮮盒

剩菜剩飯放冰箱前,一定要用保鮮膜封好,或者裝進帶蓋的保鮮盒中,避免串味和交叉汙染。用方形保鮮盒儲存能節省更多的冰箱空間。

04剩菜剩飯要徹底加熱

所謂徹底加熱,就是把菜加熱到 100℃,保持沸騰 3 分鐘以上。如果肉塊比較大,一定要煮、蒸久一些,或者把肉塊切碎,再重新加熱。

關於剩菜剩飯,千萬不要因為怕浪費而強迫自己全都吃下去。

過量的食物容易導致超重和肥胖,給身體帶來沉重的負擔,客觀上會造成更大的浪費,比如醫療資源等。

兩害相權取其輕,該倒掉的剩飯剩菜,還是要堅決倒掉,或者改做其他用途。

相關焦點

  • 剩菜剩飯硝酸鹽超標只能扔?先來科學了解下再決定要不要扔
    謠言:剩飯剩菜亞硝酸鹽超標,不能吃,剩菜都要扔掉。闢謠:我屬於改革開放後,經歷了剩飯剩菜處理的「全吃和全倒」兩個極端,再到現在的模糊狀態的人。直到現在的物質極大豐富,對於剩飯剩菜,吃還是不吃?怎麼吃才好?心中的糾結還是客觀存在。
  • 吃狗糧的狗和吃剩菜剩飯的狗有什麼不同?
    吃狗糧的狗和吃剩菜剩飯的狗有什麼不同? 讓一個個人爭先去搶奪吃土。 有的人吃樹皮吃各種皮製品甚至是喝尿。
  • 為什麼要「浪費」剩飯剩菜?看完這些食物的「危害」,你就明白了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有人一直不願意浪費剩菜剩飯,哪怕是隔夜的飯菜,這些人還是選擇吃掉。雖然這樣不會浪費食物,但是大家有沒有考慮過這些剩菜剩飯應該浪費掉呢?或許大家現在還沒有考慮明白,這些食物的危害,大家就知道為什麼了。
  • 夏季高溫,剩飯剩菜都得扔嗎?這些飲食誤區必須了解
    都說剩菜剩飯含有亞硝酸鹽,吃了對人體有害,容易致癌。剩的飯菜真的都得扔嗎?全部扔掉肯定不可取,一股腦全扔冰箱當然也是不行的!那怎麼能既保證食品安全,又不至於造成浪費呢?其實剩菜要不要扔,能不能吃,要看剩的是什麼,剩了多久,剩了後怎麼儲存的,再吃的時候如何加熱的,不能一概而論。
  • 「用剩飯剩菜做第二天午餐」英語怎麼說?
    「你用剩飯剩菜做第二天午餐嗎?」用英語怎麼說?你能從方法學英語嗎?有機會有條件,我們可以從生活學英語。沒有條件和機會,我們可以從方法學英語。我們不會英語「你把剩飯剩菜做第二天午餐嗎?」怎麼說,我們「該問誰」?從方法學英語,我們「問」Yahoo吧!
  • 每天的剩飯剩菜都扔了嗎?養生文章影響不小,這些飲食誤區要了解
    剩下了就更糾結了,鋪天蓋地隔夜飯不能吃的文章視頻,讓我們很是恐慌,到底剩飯能不能吃?我們來討論一下。當今全民都在倡導避免浪費,吃多少做多少,但難免會出現剩得多的情況,按照隔夜飯不能吃的理論,所有剩飯都要倒掉嗎?當然是不可取的,把所有剩飯放到冰箱冷藏也不行,怎麼才能保證飲食安全的前提下,又不造成浪費呢?其實剩飯剩菜要不要扔,能不能吃,主要還是要看剩的是什麼,剩了多久,剩了之後是怎麼存儲的,在吃的時候是怎麼加熱的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 剩飯剩菜要稱重還要上牆公示 寧波這家醫院餐廚垃圾減半
    從一個多月前起,寧波大學附屬人民醫院推出降低食堂剩菜剩飯率整改項目,對全院2000餘員工的剩飯剩菜進行稱重,還要將「每周餐廚垃圾」上牆公示。&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降低食堂剩菜剩飯率整改項目成效顯著,目前該院食堂每頓餐廚垃圾減少了近一半。
  • 為何有些剩菜第二天吃更加美味?專家的解釋來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有些剩飯剩菜第二天吃起來卻更加美味了?比如像咖喱、披薩和一些葷菜等。最近,牛津大學的食品科學家和實驗心理學家查爾斯·斯賓塞解釋了其中的原因。當加熱剩菜是,蛋白質可能會繼續分解並釋放出穀氨酸等胺基酸,使食物嘗起來更美味(鮮味);其他胺基酸與糖發生反應,產生新的味道分子。另外,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有一些材料的芳香成分在改善食物的味道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如洋蔥、芹菜、胡蘿蔔、大蒜和香草。
  • 國內鳥友養老鷹,餵剩菜剩飯,這是當雞養?
    巴布亞紐幾內亞屬於落後國家,治安都管不好就沒人管保護動物,就好比幾十年前的國內一樣,老百姓抓野味吃很正常,你見過村幹部來找你嗎?只要不是大熊貓就行。看過之前文章的小夥伴就最多當地的鸚鵡是多麼的不值錢,葵花鸚鵡僅50一隻,量大還能更便宜,鳥友家養了很多動物。這次土著人又抓到了老鷹了,一般他們不吃老鷹,畢竟吃了才一頓,拿出去賣能換更多的錢。尤其是老外,遇到有錢的可以賣上一個好價錢。
  • 冷鏈食品外包裝有新冠病毒,冷凍食品不能吃?這10個流言都闢謠了
    1月8日,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發布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 ,對十個流言進行闢謠。 流言一: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看來不能再吃冷凍食品了。真相:正規渠道購買的正常冷凍食品可以食用。
  • 女校長當面吃光學生剩飯,評論兩極分化,你怎麼看?
    更應該強調的是吃多少拿多少,而不是拿多了吃不下也要硬吃,這樣對身體也不好。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是最終的目的是讓孩子們真正學會做到。浪費是不對的,家長和老師要正確引導,不能劍走偏鋒。吃別人剩下的東西確實不太衛生,腸胃不舒服也有可能,搞不好還要得幽門螺旋桿菌。如果這位校長的目的是言傳身教,讓孩子不要剩飯,那她想法的初衷是好的,是要支持的。
  • 冷鏈包裝發現新冠病毒,冷凍食品不能吃了?2020年十大流言的真相來了!
    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近日共同發布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對十個流言進行闢謠,用科學的聲音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流言一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看來不能再吃冷凍食品了真相:正規渠道購買的正常冷凍食品可以食用。
  • 早該進黑名單的「致癌菜」,不能頻繁食用,呼籲:別再當成寶吃了
    菜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每天都得炒幾個,人們對菜的吃飯也是不盡相同,但是,每一種菜也全都是健康的,尤其很多的菜,吃多了會傷害我們的身體,但還是有很多人幾乎天天吃。早該進黑名單的「致癌菜」,不能頻繁使用,呼籲:別再當成寶吃了。
  • leftover剩飯剩菜
    leftover food剩飯剩菜英語不是「學什麼」(What)問題,是「怎麼學」(How)問題懂英語者:一看英語原文怎麼寫的,二看怎麼讀人英語的,以下面leftover food(剩飯剩菜)為例。在國外員工把剩飯剩菜帶回家都被炒魷魚。這是透過語言「看社會」,增加我們的「談資」。讀2:To toss the food means to dump the food into the trash bin,to throw it away as rubbish.
  • 吃隔夜飯是節約還是冒險?冰箱不是保險箱,少點少做不浪費
    只不過,雖然冰箱能一定程度保險,但卻不能被視為「食物保險箱」。專家表示,吃不了的食物不能往冰箱一放了之。&nbsp&nbsp&nbsp&nbsp隔夜菜存在著什麼樣的健康風險?冰箱裡會滋生哪些細菌?什麼食物不能放進冰箱?
  • 【網絡闢謠】隔夜的蔬菜不能吃
    謠言:隔夜的蔬菜不能吃。闢謠:食材經烹飪完成後,來自食材本身和餐具、空氣中的細菌就會讓食物慢慢變「壞」,所以,做好的菜餚儘快吃是最有利的。但這也不是說久放之後的菜餚就不能食用。隔夜之後再對其進行充分的加熱,細菌的危害也就微乎其微了。
  • 隔夜的水、菜、茶和肉,哪個能吃,哪個不能吃?醫生告訴你答案
    大部分人迫於生計,都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安靜的吃一頓飯。反而在晚上,在大部分人都下班的情況下,夜晚便是成為了休閒娛樂的時間,也就擁有了大把可以揮霍的時間,並且一般在這個時間段,家人都是比較齊全的,而且做飯菜的時間也及其充裕,人多,飯菜也就做得多,那麼無法避免的,肯定會有吃不完的情況,那麼就會出現剩菜剩飯的情況。有人覺得把剩菜剩飯扔掉是很可惜的,所以會把它存放在冰箱裡。
  • 省錢又健康 這款食物烘乾機能把剩飯變零食
    在家開夥,難免有剩菜剩飯;多買了鮮蔬水果,會慢慢熟透腐爛,每次遇到這種情況,吃又吃不了,扔掉也實在可惜,怎麼才能避免這種浪費呢?如果把它們統統做成乾貨,不就能留到以後慢慢吃了。當然,食物烘乾機不僅僅是用來烘乾剩菜剩飯的,我們平時喜歡吃的零食,比如蜜餞、果脯、肉乾,現在都可以自己加工製作,使用新鮮食材,沒有添加劑,親自動手做的零食比買來的更健康安全
  • 闢謠工作站:2020年食品領域十大流言-中國食品安全網手機版
    摘要:「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近日發布,針對網絡十大流言進行闢謠。 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近日共同發布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對十個流言進行闢謠。針對近來公眾對冷鏈食品的擔心,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指出,新冠肺炎是呼吸道傳染病,不是食源性疾病。
  • 注意:經常吃這4樣,小心吃出腎損傷
    其實腎臟疾病有很多時候是吃出來的,在飲食上稍有不適,就會出現腎臟的損害,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就是怎麼杜絕在不知不覺之間出現的腎臟損害。首選我們說一下剩菜剩菜與腎臟損害有什麼聯繫呢?其實剩菜中唯一能與腎臟相聯繫的就是大腸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