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最新特刊:關於單細胞生物學

2020-11-27 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Illustration by Jasiek Krzysztofiak/Nature; Images: Morphart Creation/Shutterstock, Jezper/Shutterstock


細胞理論是細胞作為生命基本單位的概念,是生物學的基石。但是,儘管在生物學家的顯微鏡下觀察了近180年,細胞仍然是謎一般的。7月5日的Nature推出了一期關於單細胞生物學的特刊:通過觀察細胞,研究人員如何試圖了解它們的性質——有多少種不同的存在,它們做什麼,以及它們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改變。


本期的一篇新聞The trickiest family tree in biology描述了對細胞世系追蹤的研究結果,它揭示了一個複雜的生物體是如何從一個、然後是兩個、之後是四個看似相同的胚胎細胞中構建出來的。細胞類型和活性的多樣性比傳統的細胞群體研究所揭示的要大得多。




這就是為什麼Broad研究所Aviv Regev等科學家,付出巨大的努力將人體各種細胞分類編目。如何分類編目的方法在新聞How to build a human cell atlas中進行了介紹。




這類工作可能具有重要的治療意義:追蹤異質性腫瘤細胞間的差異可以指導治療。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免疫學家Amir Giladi和Ido Amit 在COMMENT:Immunology, one cell at a time中提出此類工作也可以提高科學家篩查抗感染或引起炎症的免疫細胞的方法。




本期一篇單細胞研究的文章Cell-cycle dynamics of chromosomal organization at single-cellresolution繼續闡明細胞自身的內在生命過程。英國Babraham研究所的Takashi Nagano 團隊對小鼠細胞基因組怎樣包裝和一個分裂周期三個維度的變化進行了闡述。這篇研究文章展現了基因組相互作用的實時3D圖景。Robert Beagrie和Ana Pombo在在新聞和觀點的文章:Cell cycle: Continuous chromatin changes對此進行了評論。




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研究單細胞分析,包括經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物學、基因組學和計算生物學。隨著研究單個細胞技術的擴展,他們將需要複雜的分析工具來梳理和理解結果。正如細胞理論推動了生物學的非凡進步一樣,單細胞分析也將為科學家探索新的前景。

相關焦點

  • nature 推出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百年院慶特刊
    Nature院慶特刊專題連結:http://www.nature.com/collections/gdjfebifafNature科研微信推送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d_LKFC8mLqt_vzQmgI9ExQ以下附原文的中文編譯,或有疏漏,僅供參考。
  • Nature重磅:新研究顛覆了單細胞生物進化多細胞生物的核心理論
    單細胞生物怎麼進化成多細胞生物?在進化史上,有許多重大的轉變,從微觀的單細胞世界向多細胞動物世界的飛躍,就是其中之一。長期存在的觀點認為:多細胞動物是從類似現代海綿細胞的單細胞祖先進化而來的。昆士蘭大學的科學家6月12日發表在《nature》最新研究結果,顛覆了生物學家對動物進化史長達一個世紀的理解。
  • 前沿| Nature發布計算和理論神經科學特刊:剖析機器學習推動下的...
    2016-11-06 機器之心選自Nature Neuroscience機器之心編譯參與:蔣思源、杜夏德Nature Neuroscience 近日推出了一個關注應用於神經科學的計算驅動的和理論驅動的方法(computation- and theory-driven approaches)的特刊
  • ...Nature發布計算和理論神經科學特刊:剖析機器學習推動下的神經...
    2016-11-06 機器之心選自Nature Neuroscience機器之心編譯參與:蔣思源、杜夏德Nature Neuroscience 近日推出了一個關注應用於神經科學的計算驅動的和理論驅動的方法(computation- and theory-driven approaches)的特刊
  • 《科學》特刊聚焦五大生物學革命性技術
    近期,《科學》雜誌出了技術轉化生物學特刊。特刊包含1篇社論、4篇綜述和1篇研究性論文,其中不乏盧冠達、莊小威、程亦凡、謝曉亮等華人科學家的身影。這些文章突出報導了強大的新技術,這些技術正在打破生物學研究中可能的壁壘。
  • 單細胞生物竟具備「高智商」行為!擱置百年的生物學大發現被證實
    然而,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這些單細胞生物的能力可能遠遠超出它們的遠親人類的想像。哈佛醫學院的系統生物學家通過重複一個多世紀前進行的一項實驗,現在拿出了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至少一種名為 Stentor roeselii 的單細胞生物,具有複雜多樣的行為策略。
  • 能源材料特刊推薦|NPG Asia Materials
    NPG Asia Materials今年發表的能源材料特刊精選了一些光熱催化、電催化的相關文章,並對可再充電鋅電池以及有機光伏的最新進展進行了討論。特刊中還重點介紹了針對高性能、能源相關應用的納米結構材料的合理設計和製造。特刊包含了來自中科院化學所、理化技術研究所等研究院所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作者的文章,歡迎免費下載閱讀。
  • 科學網—系統生物學走向精緻「單細胞」
    出色的2012 單細胞基因測序跳上舞臺是因為單細胞技術是一種相對於群體細胞研究而言,針對單個細胞的研究技術。由於培養基或者機體中的細胞存在多樣性,或者說是異質性,給許多實驗分析帶來障礙。「平均值」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了解細胞之間的差異性更為迫切。
  • 首次證實:單細胞生物具備「高智商」行為!擱置百年的生物學大發現終於確認
    直到大約 6 億年前,一些單細胞生物才跨越了多細胞生物的界限。在今天,單細胞生物是原始和簡單的代名詞。然而,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這些單細胞生物的能力可能遠遠超出它們的遠親人類的想像。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 12 月 5 日的《現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 上。
  • Science特刊:人體能不能完美修復與再生?
    6 月 9 日的 Science 推出了關於修復與再生(Repair and Regeneration)的專刊。
  • 著名科學家發表Nature綜述:單細胞測序現狀
    正因如此,單細胞基因組學研究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單細胞基因組學領域近年來發展得非常迅速,為人們揭示了複雜生物學體系的許多重要線索,包括微生物群落的生態多樣性和人類癌症的基因組。一月二十五日Nature Reviews Genetics雜誌發表的一篇重要綜述,全面介紹了單細胞基因組測序的發展現狀。
  • Scientific Reports新特刊開放徵稿|Remote sensing of Earth...
  • 高校在《Nature》《Science》的校慶特刊其實是Advertisement
    今天被蘇大刷屏了,因為《Nature》期刊在今日發布了蘇州大學120周年校慶特刊。同學們紛紛在朋友圈和QQ空間轉發該消息,畫風差不多都是「牌面」「牛逼」「蘇大強」等大氣的評論。但在熱鬧的氛圍裡,我看到了一則這樣的消息:《Nature》發布蘇州大學120周年校慶特刊,這個廣告值不值?我心想,這會不會是在黑蘇大?突然就有點憤怒,尋思著我蘇大豈能容得下這般諷刺,立馬打開電腦去官網探求真相。
  • 研究揭示整合單細胞數據集Harmony
    研究揭示整合單細胞數據集Harmony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19 12:23:39 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和哈佛醫學院Soumya Raychaudhuri研究組揭示了快速
  • BMC Biology很高興與您分享我們6月的最新研究、約稿以及期刊的...
    BMC Biology很高興與您分享我們6月的最新研究、約稿以及期刊的精彩新聞 本月的研究論文帶我們更深入地了解有絲分裂時細胞內膜和微管的行為、細胞對不同濃度過氧化氫的反應以及改進的類器官模型。 三大專題系列的最新內容如下:「進化論」專題中介紹了家犬馴化的基因組學;「神經生物學新技術」專題中介紹了亨廷頓病的一種精細的共培養模型;「膜蛋白質量控制」專題中介紹了與線粒體蛋白分解相關的研究和評論。
  • Nature Biomed Eng: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技術全身跟蹤單細胞軌跡
    Stanford大學的Guillem團隊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上發表最新的研究,將單個人類乳腺癌細胞負載於含有濃縮68Ga放射性同位素的介孔二氧化矽納米顆粒,並注入免疫缺陷小鼠,隨後可以利用正電子成像術的光子湮滅檢測圖譜,結合來自X-射線CT掃描的解剖學標誌,
  • Nature:噬病毒體mavirus讓單細胞生物對巨病毒產生適應性免疫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單細胞真核生物中發現一種新類型的抗病毒防禦機制:一種病毒讓宿主對另一種病毒產生適應性免疫。鞭毛蟲咖啡廳洛博金斯(Cafeteria roenbergensis)是全世界所有海洋中發現的單細胞生物,它主要以細菌為食,因而在海洋食物鏈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咖啡廳洛博金斯和它的近緣物種能夠被巨病毒CroV感染,而且CroV最終會殺死宿主細胞。
  • nature 中文摘要 23 July 2015
    人們早就假設,在內嗅皮層中,當一個動物穿過其環境運動時,網格細胞需要關於動物跑動速度的信息來正確編碼周期性空間放電場(spatialfiring fields)。然而,這種信號傳輸速度信息的來源以前卻沒有被識別出。
  • 如何讓單細胞測序變得如此簡單?
    2017年7月20日 訊 /生物谷BIOON/ --單細胞生物學研究一直是當今的熱門話題,而且最前沿的領域就是單細胞RNA測序了(scRNA-seq)。圖片來源:www.nature.com一般而言,RNA測序數據能夠被以指令的形式輸入到Unix作業系統中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