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省級特色農業強鎮創建對象公布,溫州5個鄉鎮入選!

2020-11-27 騰訊網

日前,省糧食安全和推進農業現代化工作領導小組農業「兩區」辦公室確定了28個鎮(鄉、街道)為2019年省級特色農業強鎮創建對象,創建時間為2年。其中,我市5個鄉鎮入選,一起隨小布來看看~

平陽縣南麂大黃魚特色農業強鎮

平陽縣南麂大黃魚特色農業強鎮將立足當地的區域優勢和資源優勢,以大黃魚產業為基礎,全產業鏈發展為主線,以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和多元化主體為發展方向,積極創建大黃魚特色農業強鎮。計劃通過三年努力,實現南麂鎮漁業轉型升級,大黃魚產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實現「三生」(生產、生活、生態)有機融合和「三農」(農村、農業、農民)統籌發展,構成「景美、業興、民富、人和、綠色、生態」特色農業強鎮。

文成縣珊溪特色農業強鎮

珊溪鎮是國家級生態鎮,依託優越的生態自然資源,以楊梅為特色主導產業,2018年,珊溪鎮楊梅種植總面積達1.86萬畝。珊溪楊梅以果肉多汁鮮甜、品質優良而知名,楊梅產品暢銷省內外、遠銷國外。以珊溪楊梅為主打的「文成楊梅」,先後獲得2018年省級區域品牌農產品和省級區域品牌產品,並成功註冊「文成楊梅」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溫州市洞頭區鹿西黃魚特色農業強鎮

溫州市洞頭區鹿西黃魚特色農業強鎮將以「花園鹿西·離島慢城」為建設目標,緊緊抓住大黃魚生態養殖主導文章,聚焦「漁文旅」融合發展方向,按照全島景區化、海陸聯動化、產業特色化、生態精緻化的發展思路,以全國首屈一指的白龍嶼大黃魚生態海洋牧場、黃魚島深海牧漁、東珍高端生態圍網等大黃魚養殖項目,同時整合羊棲菜、紫菜、貽貝等海水養殖產業和海島全域旅遊產業發展資源,通過延伸產業鏈條、拓展農業功能,加快農村全產業深入融合,全力打造空間布局合理、產業特色鮮明、基礎設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的省級黃魚特色農業強鎮。

瑞安市陶山溫鬱金甘蔗特色農業強鎮

瑞安市陶山溫鬱金甘蔗特色農業強鎮將按照「集聚、特色、精品」的要求,以農旅融合發展為主線,依託生態資源優勢和歷史文化內涵,通過開發農業多功能,加快發展休閒、創意農業,促進生產、消費、體驗互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將休閒產業、文化產業,有機融入陶山特色農業產業中。圍繞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延長農業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的總體要求,實行「種苗繁育、標準生產、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市場批發、電子商務」的一條龍運作。注重引導扶持,在銷售渠道、社員培訓、人才引進、設備設施、品牌建設、聯合重組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著力培育一批「龍頭型」專業合作社、冢庭農場,進一步提高帶動能力。

泰順縣仕陽茶葉特色農業強鎮

泰順縣仕陽茶葉特色農業強鎮將著力推進中國「醉美」茶園茶產業融合項目建設。以現有萬排萬畝茶園為基礎,建設現代化茶葉加工廠房以及民宿、觀光、遊樂等旅遊配套設施,以招商選資為抓手,引進精品茶葉加工流水線,建成集茶葉生產、休閒觀光、茶事體驗,茶文化交流為一體的茶旅融合項目。著力推進上排茶文化主題社區建設。以上排茶文化為景觀核心,以「種茶、制茶、品茶」為三大景觀主題,從茶葉生產到茶葉使用將景觀節點串聯,形成旅遊觀光路線,具體節點分為村莊環境整治、茶博館、茶文化街區、農耕文化園、制茶體驗區、古村落區、抽獅文化區等,建設茶文化主題社區。著力推進「水之言」茗茶項目建設。在章鄉片區流轉連片茶園,以建設標準化茶園,茶葉加工廠、展示展銷中心為重點,打造精品茗茶項目。

來源:溫州發布

資料:洞頭區委宣傳部、瑞安市委宣傳部、文成縣委宣傳部、平陽縣委宣傳部、泰順縣委宣傳部

覺得內容不錯

點個「」分享給更多人

相關焦點

  • 農業「機器換人」再添省級成員 海鹽5家創建主體通過驗收 
    經核查評定,驗收組一致認為海鹽5家創建主體創建工作全部符合示範創建標準,同意通過驗收。據了解,這5家創建主體包括省級農業「機器換人」示範鎮1個及省級農業「機器換人」示範基地4個。本次通過省級農業「機器換人」示範鎮驗收的是秦山街道。
  • 響水南河鎮入選全國產業強鎮建設示範鎮
    響水南河鎮入選全國產業強鎮建設示範鎮 發布日期:2018-08-21 10:30 來源:響水縣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8月5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聯合發文公布《關於批准開展2018年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的通知》,響水縣南河鎮榜上有名。
  • 「文成楊梅」獲國家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溫州累計9個農產品入選
    溫州網訊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2020年第二批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產品公告,我市特色農產品「文成楊梅」榜上有名。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第378號)公告發布2020年第二批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產品,根據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對符合條件的全國178個農產品實施登記保護,並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
  • 東甌故地新崛起!這裡是溫州市區發現人類活動最早的地方
    藤橋鎮還是特色工貿與休閒產業綜合發展的生態型宜居新市鎮,是全國千強鎮、浙江省示範文明鎮、浙江省小城鎮文明行動樣板小城鎮、浙江省衛生鄉鎮、溫州市城鄉統籌改革試點鎮。讓我們在肖忠格的導遊下,走進「東甌故地 大美藤橋」。東甌故地的「兩山」公園,代表著悠遠的甌文化藤橋的「兩山」,指的是境內的曹灣山和嶼兒山兩座山。
  • 中共溫州市委工作報告
    龍灣國際機場新跑道正式投用,溫州成為國內首個直飛歐洲的地級市。啟動實施系統治水,推進美麗浙南水鄉建設,完成水利投資126億元,居全省第1位。甌飛一期等海塗圍墾工程加快推進。創成省級環保模範城市和省級園林城市,通過省級森林城市創建考核驗收。完成拆違2565萬平方米,改造城中村2173萬平方米、舊住宅區542萬平方米、舊廠房538萬平方米,「三改一拆」總量居全省第2位。「四邊三化」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 農業強 農村美 農民富——浦江縣鄉村振興改革創新及亮點工作
    西部鄉鎮依靠環境整治後的綠水青山,無中生有,發展起一批民宿、體育休閒產業。3.上河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深度發掘農村產業業態,完善配套設施建設,以生態資源優勢引導上河村民宿農家樂等休閒旅遊業發展。15.杭坪鎮獲評省級果蔬特色農業強鎮規劃布局合理,產業特色鮮明,農旅有機融合,綠色創新發展。16.上河村歷史文化村落績效考核獲全市第一,全省第四整個古村落修繕工程質量較高,在整體修繕風貌上協調一致,做到修舊如舊。在後期開發利用過程中,將古村落的價值充分發揮,引進工商資本,打造鄉村業態。把一個「事故」打造成一個「故事」的詩人小鎮。
  • 湖南新增10個特色小鎮,個個都「特」在何處?
    到新時代的特色小鎮,兼具了公共屬性與商業屬性,從曾經的「精而美」,到如今的「特而強」,產業成為了特色小鎮建設的核心內容,「一鎮一業」讓特色小鎮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和鮮明的獨特性。近日,2020年湖南新增長沙縣金井綠茶小鎮、湘陰縣鶴龍湖蟹蝦小鎮、西湖管理區西洲牧業小鎮、漣源市橋頭河蔬菜小鎮、南縣南洲稻蝦小鎮5個省級特色農業小鎮;新增益陽市沅江市船舶製造小鎮、永州市祁陽縣白水紡織小鎮、株洲市蘆淞區白關服飾小鎮、長沙市瀏陽市社港正骨醫藥小鎮、常德市臨澧縣新安鈣質新材料小鎮5個省級特色工業小鎮。至此,全省共有省級特色工業小鎮及省級特色農業小鎮各15個。
  • 蕪湖市農業農村局蕪湖市財政局關於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
    5、申請材料及程序(1)申請對象填報申報文本和相關證明材料向註冊地鄉鎮農業農村部門提出申請。(2)鄉鎮農業農村部門對申請對象申報條件進行初審,同意後轉報縣(市)區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七是鼓勵使用新機具、新設備、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除淨菜加工基地建設為必要項外,其它可選擇4-5項建設)4、補助標準市級蔬菜標準園創建數量為10個以內。採取先建後補、規定上限的方式,按照單個蔬菜標準園基礎設施30%給予補貼,最多不超過100萬元。
  • 合肥新增四個省級特色小鎮
    近日,2020年度25個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正式發布,包河區合柴1972工業記憶小鎮、廬陽區崔崗藝術小鎮、肥東縣白馬山康養小鎮、巢湖市槐林漁網小鎮上榜。這些小鎮為何能上榜?未來,這些小鎮將如何打造?截至2019年,小鎮已實施的項目共有9個。當前,小鎮內的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項目正在加快推進中。肥東縣相關人士介紹,近年來,白馬山康養小鎮結合地方特色文化,強化運動、養生、養老、親子、休閒、美食等功能,形成了「一心一軸四片區」空間布局。
  • 鹽城西瓜在香港售價150港幣 特色農業引領致富
    「東臺西瓜」是農業標準化、品牌化生產的一個成功縮影。近年來,東臺以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為導向,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先後與南京農業大學、江蘇省農科院等省內外10多家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每年引進示範「三新」技術30項以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7.5%,被確定為國家級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市。
  • 固本強基「蝴蝶效應」如何聚成 看強化基層黨建的溫州實踐
    溫州先行一步,於今年5月規劃了12條市級基層黨建示範帶和一批縣級示範帶,著力推動先進基層黨組織連點成線、由線帶面,實現基層黨建水平全面提升。  「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說的是「蝴蝶效應」,對應到黨建示範帶也是異曲同工。短短兩個月,全市國道省道沿線,一個個基層堡壘的單體變化逐漸匯聚壯大,促使一條條黨建示範帶顯露雛形。
  • 首批安徽省特色旅遊名村、省級休閒旅遊示範點入選名單公布
    近日,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首批安徽省特色旅遊名村、省級休閒旅遊示範點入選名單,具體如下:一、首批安徽省特色旅遊名村入選名單1、 合肥市 肥東縣長臨河鎮四頂社區2、 合肥市 肥東縣長臨河鎮六家畈社區3、 合肥市 肥東縣長臨河鎮長臨社區4、 合肥市 長豐縣楊廟鎮馬郢社區5、 合肥市 廬江縣柯坦鎮虎洞村6、 合肥市 廬江縣萬山鎮長衝村7、 合肥市 廬江縣湯池鎮百花村8、 合肥市 安徽巢湖經開區湯山村9、 合肥市 巢湖市黃麓鎮洪疃村10、
  • 「甌越鮮風」香飄農博 溫州特色農產品都有一個響亮的名字
    11月20日起,為期5天的2020浙江農業博覽會在杭州舉行。本屆農博會以「高質量保供、高水平小康」為主題,首次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溫州,是一個創新型發展城市,溫州人骨子裡的創業與探索精神推動著這座城市蓬勃發展。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溫州土壤肥沃,地理位置優越,氣候條件適宜,造就了溫州的農產品深受老百姓喜愛。
  • 邵武2020年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400強
    (丁建軍 攝)邵武市充分發揮「武夷山水」品牌優勢,持續做活做優「牛、兔、果、苗、藥、菌、魚、茶」等特色現代農業。圖為福建康大兔業產業化項目。 (劉可升 攝)(製圖:嚴數時)邵武市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圖為去年建成投入運營的閩贛(邵武)網際網路產業園。(何興明 攝)鐵城遠眺 (韓承偉 攝)邵武市著力發展了一批夜經濟項目。
  • 黔江:念好「山字經」 打好「特色牌」
    調整優化「產業進山、產品出山」的山地農業結構,大力發展山地特色效益農業,推動農業「接二連三」、創新「十個一」模式,建成「桑+菌+雞」「稻+魚+泥鰍」等高標準立體農業基地5.08萬畝,鞏固發展「3+X」特色農業產業體系,糧經比由70:30調整至40:60;蠶桑產業扶貧效果明顯,蠶繭產量連續9年重慶市第一,帶動2300餘貧困人員蠶桑務工,2019年蠶農售繭收入1.12億元,同比增長12.4%
  • 「世界長壽鄉」梅州蕉嶺縣辦中國特色絲苗米高峰論壇
    中國改革報廣東記者站6月17日訊(記者黃殿晶)為推動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創建,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在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指導下,6月15-16日,「論稻蕉嶺·一米驚人——2019中國(梅州蕉嶺)特色絲苗米高峰論壇」在素有「世界長壽鄉」的梅州市蕉嶺縣舉行。來自國內、廣東省及梅州市等地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及企業和採購商代表等300多人參加了論壇活動。
  • 五大研學主題67個研學基地 打造溫州高校思政工作新品牌
    趙用 張聞哲 攝  溫州網訊 廣袤大地激揚青春力量,走讀甌越激發在溫建功熱情。7月5日,全市在溫高校研學教育暨「新青年下鄉」工作推進會在市人民大會堂舉行。  「我們開展研學教育,就是要推動『新青年下鄉』活動由服務實踐向研學教育延伸,由課程思政向社會思政拓展,由增長才幹向增強情感深化,引導更多在溫高校師生愛上溫州、留在溫州、創業在溫州、圓夢在溫州……」在推進會上,由市委宣傳部牽頭,團市委、教育局、經信局、住建局、農業農村局、文廣旅局共同謀劃確定的五大研學主題首批67家研學基地正式發布,標誌著在溫高校研學教育活動正式啟幕。
  • 10個縣、20個鄉鎮 廣東將推進農業數位化轉型
    《方案》提出經過3年左右的探索實踐,到2022年,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力爭突破6萬億元,佔GDP比重超過50%,電子信息製造業營業收入要達到5萬億元,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收入超過1.4萬億元,5G基站、窄帶物聯網基站規模保持全國第一,全省一體化、智能化、綠色化數據中心集群初步建成。
  • 創意農業頭條丨章繼剛:成都鄉村旅遊產業集群邁向高端化時尚化
    成都加快推進龍門山旅遊帶、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休閒帶和天府綠道遊憩帶規劃建設,以及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策劃包裝鄉村旅遊、山地旅遊、康養旅遊、低空旅遊、文創旅遊、自駕遊6個產業集群項目,催生落地一批具有獨特韻味和影響力的天府文化旅遊精品項目,培育打造一批體現「國際範兒」「時尚範兒」「優雅範兒」「文藝範兒」「休閒範兒」「生活範兒」的精品業態,激活城市全域街巷休閒旅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