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閒讀:「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吹浪打船聲」

2021-01-11 談藝錄

人們為什麼喜愛詩歌?

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寫唐詩閒讀系列已經寫到100期的我總覺得這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於是嘗試著想回答它,當然,這還是依照自己的經驗得來的結論,不見得對,但若干次思考之後,我認為詩歌之所以讓人喜愛是因為:詩歌裡所描寫的意象讓人感動,詩歌裡洋溢著真誠與感動。今天我們已經讀唐詩讀到中唐,要說白居易了,但似乎這個問題仍然沒有說透,我們今天往深裡再說說:

(白居易雕像)

唐詩裡最愛關注的是盛唐的杜甫詩,李白的才華或許更突出一些,但最讓後人關注和研究的是杜甫,這個不用爭論,查閱一下圖書館裡研究二人的著作的多寡就可以清楚知道。道理很清楚:杜甫更像一個真實的人。而且他是一個寫實的詩人,他對於社會、民生自有一份發自內心的本能關懷,他在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時,他寫《三吏》、《三別》時,是發自內心的關注底層人的生活,甚至到了老年,他流落到四川的一條小船上,他還想著「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於是,杜甫的詩讓人感動,讓人愛讀,詩裡面有真性情。

葉嘉瑩先生說:「白居易跟杜甫一樣,都有一份對國家、人民的關愛之情,但這兩種關懷是不一樣的,一種是源自內心感情深處的(如杜甫),而另一種只是停留在道理、情理的表層之上。」(葉嘉瑩《古詩詞課》),白居易寫詩也寫民生,他的新樂府也反映社會現實,但其用心多是「諷喻」,有些佳作也偶有感人的名句(比如《長恨歌》、《琵琶行》),但大多時候這種感動並不持久,因為他不像杜甫一樣是用自己的生命、生活來實踐自己的詩篇的,他是「需要」寫這樣的詩才選擇題材去寫的。當然,白居易也有流露個人情感的時候,他也會「江州司馬青衫溼」,今天我們不說他的名篇,就說他的一首小詩,詩名《舟中讀元九詩》,全詩如下:

(寫詩的白居易畫像)

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天未明。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吹浪打船聲。

先介紹背景知識:

上一篇我們說過,劉禹錫在唐憲宗元和十年(也就是公元815年)被召回京過一次,對,也就是這次回京,他寫了「玄都觀裡花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那首詩,然後這首詩又得罪了權貴,劉禹錫很快就又被貶到了外地,這一年其實很重要,不僅劉禹錫的政治夥伴柳宗元同時被貶,甚至與劉禹錫稍有來往的元稹也在被貶之列(貶為通州司馬)。其實這一年還有另一位重要的詩人也被貶官外放,他就是白居易。不同的是,白居易被貶的原因跟劉禹錫不同,白居易的被貶原因是宰相武元衡被刺(前面有關武元衡的文章詳細說過),「世事洞明」的人都知道其中緣由,但不合時宜的白居易偏偏上書要求嚴緝兇手,由此白居易得罪權貴,很快被貶為江州司馬(相當於九江市武裝部的一個參謀,沒啥實權,級別很低),其實說白了,不識時務的他是被攆出京城的。

(白居易和元稹)

出長安之後,白居易九月抵達襄陽,然後順著漢水進入長江,又沿江東去九江。這是一趟江海飄泊的貶謫之旅,在孤獨的小船上,他忽然想到了被貶通州的元稹(他們兩個關係交好,兩人共倡新樂府運動,合稱"元白」),於是,在一個深秋的夜晚,他伴著微弱的燈光,細細翻讀元稹的詩,於是有了這首詩。標題中的「元九」,指的就是元稹,他在家中排行第九,人稱元九。

白居易的詩是老嫗都能讀懂的,意思很淺白:拿著你的詩卷在燈前讀,詩讀完了燈也快滅了而天還沒亮。看詩看到眼睛痛,於是熄滅了燈在黑暗中坐著,聽著船外逆風吹著浪花拍打著小船。

(讀自己的詩給老嫗聽的白居易)

這是一首悽苦的詩,一個人悲痛而又無可奈何到了極點時,會做什麼呢?深夜,關了燈,一個人在黑暗裡坐著,卻又睡不著,只能悲苦地想前想後。白居易看詩看到眼痛只是表象,對現實的無奈,對「逆風吹浪打船聲」無可奈何才是重點。僅讀最後這兩句,這首詩有著強烈的感染力。一個人坐在黑暗之中,黯然無聲,只有船外的風浪聲不時傳入耳內,我想此刻的詩人是憋悶以極,痛苦以極的,但他只說自己滅燈枯坐,他這時並沒有落淚,但忍住眼淚恐怕比號啕大哭更讓人感動。

(詩意圖)

《紅樓夢》裡也有類似的場景,無奈的林黛玉於秋天的一個風雨之夜寫了一首《秋窗風雨夕》,開篇就是「秋花慘澹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悽涼」,也有燈燭,也有風雨,不同的是最終林黛玉哭了,她最終「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溼」了,顯然,這一夜林黛玉也是不眠的,他是弱女子,並且小說設定要「還淚」,於是只能哭了。但《題帕三絕》裡說了,哭也白哭,「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閒拋卻為誰……」林黛玉該是經歷了無數個無燈暗坐之夜吧。

但白居易畢竟不同於林黛玉,他雖然悽苦,但承受力卻好一些。儘管如此,「燈殘」了,「詩盡」了,「眼痛」了,種種意象組合成的是一種悽苦、悲愁到了極點的氛圍,在這種被渲染到了「濃烈」程度的悲悽之中,承受極大壓力的詩人最終也是無法排解,也只能「暗坐」。這是一種已經寂然無聲、無可奈何的心理境地,就在這時,忽然聽到外面的「逆風吹浪打船聲」,原來,外面世界的風雨並沒有消歇,小人當道的朝局環境依然,自己的無可奈何依然,未卜的命運不可把握依然……

這首詩不被人注意,體量太小。但如果仔細讀,就覺出這首小詩的真感情來,讓人感動了。

(唱和的「元白」)

值得一提的還有這首詩中的三個「燈」字,一首七言絕句總共二十八字,卻用了三個燈字,這是一反創作規律的,但高明就高明在,這三個燈分別表明了燈的三種狀態,使這首詩因此有了層次,有了時序感,夜晚為了讀詩要點燈,詩讀完了,燈也殘了,天還沒亮,於是滅了燈,要睡,卻睡不著,只能痛苦的「暗坐」。三個「燈」,使情與景高度融合,甚至因為前三句每一句都有「燈」字,讀起來更加節奏鏗鏘,而最後一句沒有燈,更顯詩人「暗坐」的悽苦。

這首詩之所以讓人記下,被人喜愛,正是我們開頭說的,在這首小詩裡,白居易是「真」的,是真情流瀉的,這舟中「暗坐」如果論「真」,甚至能超過他後來寫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只不過,那首《琵琶行》足夠長,長篇鋪墊下來,形成了堆積的感情,所以這名句也傳誦千古,人們在情感上代入了琵琶女的人生經歷與詩人的長篇悲情鋪墊,本詩雖然句數偏少,格局稍小(如果思考到象徵性,格局也不小)了些,要論真情感,「滅燈猶暗坐」卻要切膚的多。

而一首詩,被人喜愛並記下來,以「真」來「感動」人實在是極重要的一點,因此,這首小詩,值得一讀並記誦。

(【唐詩閒讀】之101,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唐詩閒讀:「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
    (酒神精神)實際上,世界文化是相通的,中國古典文化與古希臘文明如出一轍,就拿唐詩來說,我們討論唐詩時,一定會說到兩個人既因為人生苦短,需要即時歡樂,又因為「陽關第四聲」,這裡有個小爭論,這個第四聲到底是什麼?先說陽關:一座邊關,西漢時所置,故址在現在甘肅敦煌西南古董灘附近,因為陽關在玉門關之南,所以又稱為陽關。陽關和玉門關都是當時通向西域的的交通門戶,出了陽關,等於出塞了,白居易這首詩裡的「陽關」指的卻是依據王維的《渭城曲》(又名(《送元二使安西》)改編的曲子。
  • 唐詩閒讀:「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有人對唐詩和宋詩的區別何在做了精彩的比喻,稱唐詩是「大風吹屁股,冷氣透膀胱」,從頭到尾的滿滿的「雄渾」,宋詩是「坡陡尿流急,坑深屎落遲」,從頭到尾的講求「義理」。這是話糙理不糙的比喻,看著粗俗,但卻準確。
  • 唐詩閒讀:「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楓橋夜泊》跟《春江花月夜》一樣,也是詩人「孤篇橫絕」的作品,詩人張繼最終能以詩人的名義流傳後世,靠的只是這一首詩,因為《全唐詩》裡也僅收了他的這一首詩,獨佔一卷。先讓我們看一下這首詩:(詩意圖)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 唐詩閒讀:「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大概也跟李白此時的豪情類似吧。(呼兒將出換美酒)喝酒吧!(【唐詩閒讀】之42,圖片來自網絡)
  • 唐詩閒讀:「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奪袍一典:《唐詩紀事》裡記載:「武后遊龍門,命群官賦詩,先成者賜以錦袍。左史東方虯詩成,拜賜。坐未安,之問(宋之問,這個故事在講宋之問的詩的時候專門說過)詩後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稱善,乃就奪錦袍衣之。」這裡用這個典故說李白在皇家賽詩會上奪魁。「白日來深殿,青雲滿後塵。」李白經常被召到皇宮深院,由此青雲直上。「乞歸優詔許,遇我宿心親。」
  • 【唐詩之路】越州詩社詩韻新昌採風行
    鹿隱雲林,猶愛鶴亭閒照。北鬥登高,露潤青峰,過處嵐幽香嫋。聽泉環繞。逗鶯聲、嶺上吟留,只因春好。探太白神思,浪漫詩道。煙外應多離草。不知荼蘼易老。飛花逐流水,人與事、付談笑。東君遣寂寞,枝上落紅還鬧。心頭奈何無計,休將愁擾。
  • 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猶滴金盤露
    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猶滴金盤露。輕裝照水,纖裳玉立,飄飄似舞。幾度銷凝,滿湖煙月,一汀鷗鷺。記小舟夜悄,波明香遠,渾不見、花開處。英文譯著有《詩經》《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西廂記》等。法文譯著有《中國古詩詞三百首》《詩經選》《唐詩選》《宋詞選》等。翻譯過莎士比亞、德萊頓、雨果、司湯達、巴爾扎克等英法文學家的經典作品多部。
  • 大航海時代,帆船如何逆風遠航?
    鄭和下西洋總共有七次,第一次發生在1405年,比之西方早了近一百年,而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也不是哥倫布和麥哲倫船隊能比的,著名的鄭和寶船最大的船隻相傳長148米,寬60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掛十二張帆,是中國帆船製造的一個巔峰,也是世界帆船製造史上的一個巔峰,而鄭和的船隊也達到二百艘船,用途不同,寶船有六十二艘,還有主艦以及護衛船隻,光將士就有兩萬多人,完全可以打一場規模較大的戰鬥。
  • 大曆十才子,流行於中唐大曆年間,是唐詩發展的轉折
    大曆在唐詩史上相對而言是一個低潮期。這一時期,既沒有出現過大詩人,詩歌的成就也平平而已。但大曆又是唐詩發展的轉折期,唐詩經過大曆年間的醞釀,而後便產生了韓孟與元白兩大詩派,使唐詩再度繁榮起來。而處於這一時期的大曆十才子詩歌也就帶上了這個時代的印記。十才子的個人風格並不相同,但作為一個流派,他們又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徵。
  • 「隔江猶唱後庭花」中的「後庭花」啥意思,為什麼都說寫得好?
    眾所周知,唐詩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顆耀眼的明珠。然而唐詩流傳至今,經歷了一千四百年的滄桑歲月,很多字詞的意思早已經發生了衍變,更別說在字面意思的背後,還藏有著深層次的典故。所以說,即便很多唐詩我們從小就能倒背如流,但是想要準確理解它們的意思,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有些唐詩我們的老師也沒有細講。
  • 南宋詞人張炎:他用備極蒼涼的詞作唱響南宋末期的時代之聲
    它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神韻,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豔,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之前講過晚唐詩人韓偓帶著唐詩的榮耀謝幕了,說到宋詞謝幕者,那一定是張炎,他是宋詞的最後一位重要作者。在宋詞這支柔麗的長曲中,張炎的詞,是最後的一個音節,是最後的一聲歌唱。他的詞寄託了鄉國衰亡之痛,備極蒼涼,換句話說,他的聲音就是南宋末期的時代之聲。
  • 詩詞|12首經典唐詩,帶你領略四季變換之美
    唐詩裡的春天,草長鶯飛,如詩如畫《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京城的街道上空絲雨紛紛,雨絲就像乳汁般細密而滋潤,小草鑽出地面,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這早春的景色,它遠勝過了綠楊滿城的暮春。
  • 美國高僧表演「懸浮術」,卻被評委嫌棄滅燈,3秒後讓全場尖叫!
    美國高僧表演「懸浮術」,卻被評委嫌棄滅燈,3秒後讓全場尖叫!其中在美國就有一位高僧表演懸浮術,被評委嫌棄滅燈,卻不料三秒後讓全場尖叫,在一檔節目中出現了一位高僧,不過評委卻感覺這是故弄玄虛,甚至有的評委還立馬就滅了燈。對於評委的這種行為,這位高僧卻不以為然,只見他將拐杖豎起來,我們可以看到這拐杖上面沒有什麼特殊的裝置,而且拐杖下方非常細,很難在地上立起來。
  • 盜賊之海什麼船最快 船隻速度介紹
    盜賊之海什麼船最快,遊戲也是登陸了Steam平臺,那麼遊戲中什麼船速度最快呢,相信還有些小夥伴不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唐詩裡的鳥,李白是大鵬,杜甫是沙鷗
    唐詩裡山水田園、風花雪月題材的作品很多,但是寫鳥類的也不在少數。如崔顥只一首《黃鶴樓》,就寫出了神話傳說中黃鶴的神奇景象,連大詩人李白都自愧不如。再比如鷓鴣、燕子、大雁等這些普通的鳥,寫入唐詩的那就更多了。它們各自都有自己的意象。我們今天只說李白和杜甫。如果說李白是大鵬,那麼杜甫就是沙鷗。為什麼這麼說呢?
  • 「浙東唐詩之路」上的詩歌創作
    琅琊王氏有蘭亭詩會,謝靈運有《石壁立招提精舍》《石壁精舍還湖中作》《田南樹園激流植援》《登池上樓》等名篇,其為盛唐山水詩的成熟導夫先路,開「浙東唐詩之路」上山水詩書寫的先聲。因此,「浙東唐詩之路」作為旅遊文學的一種,具有濃厚的文化價值。傳統意義上的「浙東唐詩之路」,以錢塘江經越州(即紹興)至天台為主線,於此一路上,詩歌創作與流傳甚夥,尤其是越州風光,頗受諸詩人喜愛。
  • 讓人惋惜的滅燈戰,熬過49風波的老牌聯盟,轉眼就被二五了?
    —2016年1月11日,隨著OWXT-5星系的主權淪陷,晨曦服最長壽的自由勢力聯合體FDK宣告滅燈,無數老玩家倍感唏噓。縱觀FDK延續近十年的發展史,我們能看到FDK成員主動開啟49大戰時的意氣風發,卻沒能料到他們會在「全員二五」的狀況下,不聲不響地走向滅亡。
  • by and large,來自航海時代的英語短語,by逆風 large順風
    當風從船行駛方向後面的某個羅經(方位)點吹來時,稱之為「large」,所以它在航海裡是「順風(地)」的意思。船員們說「Wind came large」,就是風向為利於航行的「順風」方向,船舶可以在任何船長認為合適的順風方向滿帆前進。
  • 用唐詩三百首解讀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錦官城的 重 到底什麼意思
    老街前邊寫了幾篇關於《唐詩三百首》的文章,主要是從詩體上談了一下自己的淺薄認識,學習詩詞格律的朋友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唐詩三百首格律淺析下篇律詩與絕句》、《唐詩三百首格律淺析上篇樂府與古體詩》、《學習詩詞不可不知的秘密 藏在《唐詩三百首》裡的12種奇怪的律詩
  • 烏鴉還是那隻沒有一絲絲改變,唐詩宋詞裡都是誤解,不存在不吉祥
    今天,請隨果爸一起,從唐詩宋詞裡,看看烏鴉如何逆襲成為詩人筆下的經典形象。1. 烏鴉是衰敗荒涼之兆。古詩中意象烏鴉有什麼含義?首先,烏鴉是衰敗荒涼之兆 。這首詩的大意是:秋風凌清,秋月明朗,風中的落葉時聚時散,早已棲息在樹上的烏鴉也被這陣風颳得樹枝沙沙作響,落葉飄散的聲音驚醒,難耐凋零悽涼之景,呱呱地叫了幾聲,讓人心煩意亂。想起曾經相遇相知的種種情景,不禁感慨什麼時候才能再次相見?而此時此刻我實在難耐心中的孤獨悲傷,叫我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