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國軍中將司令康澤被俘,偉人:加鐐銬,派武裝妥送華北

2020-12-05 文壇走筆

襄樊戰役中,最被人津津樂道的當屬王近山活捉康澤的故事。1948年7月2日,由中原野戰軍劉鄧大將親自部署的襄樊戰役拉開了序幕,經過解放軍14天的浴血奮戰,以我軍犧牲719人,傷3000餘人為代價殲滅國民黨軍 2.1萬人並活捉了康澤,收復了襄陽和樊城等地區,讓敵人的漢水防線全部崩潰,讓蔣介石受到了嚴重的打擊。當這一捷報傳到中央後,中央高層十分高興,偉人更是專門給王近山發電報指:加鐐銬,派武裝妥送華北。那麼,這個康澤是何許人也呢?

康澤,四川安嶽人,國民黨有名的特務頭子,地位與戴笠同等。1928年,康澤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後開始在蔣介石手下任北伐軍總司令侍從參謀,在江西剿共時期為老蔣所重用。1933年10月,康澤兼任"別動隊"總隊長受蔣介石直接指揮,他們所到之處,大肆誣衊共產黨和共產主義",任意捕殺我党進步人士以及摧毀中共的地下組織,由於其屢建"殊勳",屢屢受到蔣介石的嘉獎和表揚,自以為是蔣的"御林軍"的康澤更是不可一世,作威作福。

1946年夏,蔣介石公開扯下"和平、民主"的面紗,發動全面內戰,康澤出任國軍總指揮第15"綏靖區"中將司令官一職指揮襄樊戰役,解放軍入城後,兵分3路勇猛穿插,將敵人分割包圍,很快就打亂了敵軍的指揮系統並使其陷於癱瘓。王近山又下令採用"撇山攻城,直搗西門的戰術",避開敵人山頭陣地的火力,僅用時兩天就攻下了襄陽城,並活捉了第15"綏靖區"中將司令官康澤與副司令郭勳祺。

被俘後的康澤被偉人下令加鐐銬,派武裝妥送功德林接受改造,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造和反省,1961年康澤被批准監外就醫。1963年4月,康澤被特赦釋放,任全國政協文史專員並於1967年在北京病逝,終年63歲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黃百韜是國軍中的納爾遜
    特拉法爾加海戰是英國海軍史上的一次最大勝利,英法此戰中的指揮者正是一對歷史上最著名的對手——具有傳奇色彩的英國海軍中將納爾遜。1805年10月21日,雙方艦隊在西班牙特拉法加角外海面相遇,決戰不可避免,戰鬥持續5小時,由於英軍指揮、戰術及訓練皆勝一籌,法蘭西聯合艦隊遭受決定性打擊,主帥維爾納夫被俘,21艘戰艦被俘。
  • 抗日戰爭鄂中大怪物,日軍視為心腹大患,國軍為何也避如蛇蠍?
    抗日戰爭時期,鄂中洪湖地區曾有一位傳奇人物,雖然是國軍序列但卻處於半獨立狀態,為了防止自己的部隊被滲透甚至數次處決蔣介石派出的軍官,此人便是王勁哉。王勁哉是陝西渭南人氏,早年畢業於陝西陸軍講武堂,是楊虎城麾下作戰最為勇猛的戰將之一,西安事變時期力主處決蔣介石。
  • 時隔20年,偉人念念不忘「張瘋子」,授銜儀式上緊握住他的手
    這句話出自電視劇《亮劍》,其中爆脾氣、有血性的李雲龍令人印象深刻,他的原型王近山也是出了名的打起仗不要命,人送外號「王瘋子」。但其實還有一位「瘋子」與王近山齊名,他就是「張瘋子」張仁初將軍。1955年授銜儀式,張仁初被授予中將軍銜,在給他授銜時偉人緊緊地握住他的手,說:「你就是張瘋子吧,我一直記得你,臘子口那一仗打得好啊!」
  • 蘇靜:只打過一次仗的開國中將,北平和談立下大功
    論戰功,蘇靜遠比不上那些著名的將領,他整個軍人生涯中只打過一次仗——那是在遼瀋戰役中,他指揮了一個獨立師和一個炮兵營,但和平解放北平的那次談判,卻成為了他能夠評上中將軍銜的重要參考。
  • 三大戰役,國軍共投入195萬精銳,為何竟無一戰表現拿得出手?
    解放戰爭中三大戰役,是決定整場戰爭結局的關鍵會戰,國民黨軍在東北、華北和華東戰場分別投入了55萬、60萬和80萬作戰部隊,總兵力達195萬,其中大部分是中央軍主力,包括五大美械王牌中的4支。既然力度如此之大,為何卻大部分遭到殲滅,甚至沒打出一個拿得出手的戰役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 這些大名鼎鼎的國軍名將,曾經都是我方的人
    1926年3月,蔣介石製造「中山艦事件」,要求共產黨員在退黨和退出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兩者之間進行選擇,宋希濂無奈地選擇了留在軍隊。 跟鄭洞國一樣,宋希濂也是身經百戰,無戰不與,歷任國民革命軍第71軍軍長、第11集團軍總司令、新疆警備總司令、華中剿匪副總司令等要職,是全國矚目的抗日名將。1949年底,宋希濂在四川被俘。
  • 志願軍被俘2萬多人,其中有1萬4千人去了臺灣,他們的最終結果如何?
    ,我軍也有2.14萬人被俘,戰後遣返俘虜成為雙方最主要的工作,由於雙方被俘人員數量極為不對等,狡猾的美軍不願意讓中國佔便宜,就提出了所謂的「戰俘自願」原則,讓他們自己「選擇」去處,是去臺灣還是回大陸,由他們自己做出選擇,就這樣,被我軍俘虜的「聯合國軍」都基本完好無損地回到他們的陣營,而我軍被俘的戰士有1.4萬人「選擇」了去臺灣,僅有6000餘人衣衫襤褸地回到了祖國。
  • 1981年杜聿明去世前,為什麼質問兵團司令:你到底是不是臥底?
    國軍名將杜聿明出生於1904年,他老家在陝西米脂。1924年6月時,他考入黃埔軍校第1期,接受了非常系統的軍事訓練,為將來的領兵作戰打下良好基礎。離開學校之後他在國民革命軍東徵過程中立下戰功,有了不斷晉升的資格。
  • 這位國軍將領早已棄暗投明,卻被蔣介石稱為獨膽英雄
    這場發生在1947年解放戰爭期間的經典運動戰,我軍大獲全勝,殲敵6萬多人,但戰後國軍軍長卻孤身逃出還繼續回到了蔣介石身旁,究竟這是一場怎樣的戰役?這位軍長身上發生了什麼故事?他如何做到的孤身逃退?今日為您揭秘。文/王銘葦1946年7月至1947年1月,我軍在華東戰場上連續進行了蘇中、蘇北、魯南等戰役,殲敵20餘萬。
  • 蔣孝先:國軍中將,校長侄孫,壞事做盡被東北軍在菜園秘密處決
    1934年2月,蔣介石把駐防華北的東北軍調到了剿共戰場,為此任命張學良為鄂豫皖剿匪副總司令,代總司令執行剿匪之責。1935年秋,隨著紅軍突破重圍,蔣介石又把總司令部遷到西安,改名為西北剿匪總司令部,張學良還是以副總司令之職代行剿匪之責。
  • 兩軍傷亡十多萬,雜牌部隊竟打了國軍最頑固一戰
    文/孤寂寒光進入48年之後,國民黨部隊開始進入主動找我軍接觸的時期。這個現象貌似也不奇怪,國民黨憑藉裝備優勢長期要找我軍決戰。但是這個時候卻不同。隨著國民党進入防禦,大多數國軍找我軍主要是為了合理「被俘」。而有這麼一個兵團卻給國民黨來了個迴光返照,跟我軍戰損比打了一個1:1,雙方損失十二萬人。我們看看這位國軍將領是誰,有這麼大能耐?說到這次戰鬥我軍這個損失是值得的。這就是淮海戰役的碾莊之戰,此戰換來了八十萬國民黨部隊的潰敗。我們把時間線調回碾莊戰役前的幾天。「劉老總今天來三次電話相催了。
  • 大王莊血戰,中野華野四個團血拼國軍老虎團,附近的國軍被嚇投降
    1948年11月開始,解放軍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兩大野戰軍和國民黨軍80萬大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連雲港),西至商丘,北起臨城(今棗莊市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進行了一場在殊死決戰。雙堆集戰役發生在淮海戰役的第二階段,黃維率領的第十二兵團,下轄第十軍,第十四軍,第十八軍,第八十五軍,和一個快速縱隊,共12萬人,大部分為美械裝備,是蔣介石最精銳的一個兵團,其中18軍還是國軍五大主力之一,戰鬥力十分強悍。戰役開始,中原野戰軍動用全部兵力將12兵團全部包圍後,發現自己根本吃不下這支重裝集團,還有讓其突圍的風險。
  • 抗日戰爭時,這場戰役實在太悲壯,國軍有三位將軍在同日犧牲殉國
    抗日戰爭時,這場戰役實在太悲壯,國軍有三位將軍在同日犧牲殉國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10月,在抗日戰爭的太原會戰中,中國第2戰區部隊在山西省北部忻口地區抵抗日軍華北方面軍第5師團進攻的防禦戰役。是1937年9月底,日軍第5師團和關東軍一部突破中國軍隊內長城防線後,奉令向太原進攻。
  • 抗日戰爭高黎貢山戰役,國軍迂迴作戰,為何卻令日軍驚為天人?
    1944年4月,蔣介石籤署了《中國遠徵軍怒江作戰命令》,時任民國滇西遠徵軍司令長官的衛立煌奉命對怒江周邊日軍發起進攻。民國滇西遠徵軍的訓練和裝備全部由美國負責,因此在渡江之時國軍佔盡優勢,在美械裝備的強大火力之下,怒江岸邊的日軍被迅速清除。
  • 韓國的手段:用化學閹割加電子鐐銬震懾罪犯
    04電子鐐銬是震懾罪犯的利器除了實行「化學閹割」,韓國還使用了一項先進的技術,罪犯需要帶上電子鐐銬。法國應該是最早啟用電子鐐銬監控戀童癖犯人的國家之一。韓國自2008年9月1日開始,對有強姦犯罪的前科者佩戴「電子腳鐐」(每套價值約100萬韓元,約人民幣6000元的電子腳鐐),實施24小時的定位追蹤,以確保犯罪嫌疑人無法逃跑以及無法再次進行犯罪活動。這種腳鐐在超越事先劃定的地域後,就會發出警報。
  • 大反攻-1939年冬季攻勢
    早在1938年第一次南嶽軍事會議上,蔣介石就指出:「中國已進入第二個抗戰,已到了轉守為攻的時期」。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判斷「似在長沙,珠江兩岸均改取守勢,抽調兵力,注重華北方面,實行所謂掃蕩我遊擊隊之計劃,妄圖鞏固佔領區域」。國軍決心向侵華日軍發動反攻,以消耗打垮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