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至今還在用蘇25,我軍為何要讓強5退役?三大硬傷是關鍵

2020-12-08 騰訊網

在二戰期間,蘇聯空軍首創了強擊機這一新型的機種,研發了號稱「黑死神」的伊爾-2強擊機,這類型機種的顯著特點就是較強的抗打擊能力和對地攻擊能力,所以它一直是二戰蘇軍的主力對地攻擊機。

▲抗打擊能力極強的伊爾-2強擊機

由於擁有這樣的特點,攻擊機這一機種在冷戰時期繼續得到了發展,蘇聯在60年代研製出了蘇-25,我國在同時期也研製出了強-5當然美國也有大名鼎鼎的A-10。

但時過境遷,由於精準制導和防空飛彈技術的興起,擁有厚重裝甲的攻擊機的生存地位岌岌可危,在許多國家大多都陸續退役,其中包括我國的強-5也被封存。

▲在上個世紀為了對抗蘇聯的裝甲集群,我國生產出了可以投擲「狂飆一號」戰術小型氫彈的強-5甲

但很奇怪的是,對於技術迭代非常敏感的美俄,卻將攻擊機這一機種繼續保持了下去,紛紛對攻擊機進行延壽升級,如前面的蘇25一直發展到了裝備精準製造系統和新型火控的蘇- 25SM,等數十個型號。

而倡導實用性的我軍也非常喜愛升級老裝備 繼續使用,如20世紀50年代生產的轟6已升級了數十個型號,以至於型號字母都快用完了,到現在都還使用,但為何強5卻不能蘇25那樣延年益壽呢。

▲蘇- 25-SM

其實不用強-5也是一種無奈,因為它的硬傷確實蠻多的。

一、和其他攻擊機相比,它的防護能力不足

攻擊機最大的特點就是要直接進行對面打擊,在這個階段它需要直面防空火力,所以對於它的防護力和生存能力都要求較高。

拿蘇軍的暴力設計-蘇25來舉例,為了增加防護它所用的裝甲佔最大起飛重量的7.5%,這對於視速度為生命的很多飛行員來講是很難接受的,所以在它的成員座艙和機腹以及發動機艙等眾多關鍵部位都加裝了鈦合金防彈鋼板。

▲蘇-25在測試中可以直接以免疫20毫米機炮的射擊,以犧牲速度換取的防護能力堪稱槓槓的。

而我國的強-5為了增加作戰半徑以及載彈量在機身的重點部位,沒有像攻擊機一樣增加額外的裝甲,完全處於裸奔狀態,防護能力堪憂。

二、設計上的根本缺陷

如果你覺得防護能力並不重要的話,那麼淘汰強-5的重要原因就是它的氣動布局了,強-5使用的是後掠翼設計,並且後掠角度很大,雖然速度和低空機動非常好,但在攻擊機最為重要的低空盤旋上,相比蘇聯的蘇-25是不行的,換句話來說,因為它繼承了殲-6設計布局,並不太適合直接當攻擊機用。

三、載彈量不足

強-5作為攻擊機的最大載彈量只有2噸,攻擊機的主要任務就是對地打擊,帶更多的彈藥,就意味著可以獲取更大的戰果,但是相比較美蘇,強-5確實太低了。

蘇25的載彈量達到4.5噸,可執行近距離作戰半徑超過500公裡。

而美軍的A10更是可怕,它可以搭載7噸的彈藥,作戰半徑超過400公裡。

▲A-10誇張的掛載數量,它可以攜帶數十種對地攻擊武器

所以強5本質上來講,因為它繼承了殲6的設計,其中的氣動布局並不適合作為強擊機使用,並且防護力和載彈量都偏低,即使升級也無法達到合格的狀態,所以被淘汰也是自然的。

編輯/阿克琉斯

更多當代歷史相關事實,以及觀點評論請關注看北朝,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共同談論

相關焦點

  • 蘇-25至今還在服役,我國的強5為何退役了?三個方面不足
    在二戰中,蘇聯創造了第一架強擊機,隨後在冷戰時期,蘇聯研製出了蘇-25,美國也研製出了A-10。我國的強擊機則是強5。其中美國和俄羅斯鬧得最兇。但是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仍然在使用蘇-25。蘇-25不僅沒有退役,還在俄羅斯軍方的授意下不斷換代更新,進行了機體延壽和現代化升級;如果說俄羅斯是因為沒錢研製新戰機還在用老戰機湊合,那麼美國顯然是出於其他原因,還在使用A6。這側面說明A6在戰場上還是難以被徹底取代的。我國的強5卻退役了,而且並沒有新型號服役,這是為什麼呢?
  • 俄羅斯的蘇-25「蛙足」和美國的A-10「疣豬」哪個更強悍?
    世界上目前仍然在服役的攻擊機並不多,其中最先進的就要屬俄羅斯的蘇-25「蛙足」攻擊機和美國的A-10「疣豬」攻擊機,但是這兩者各具特色,都是符合本國國情和實際需求的好飛機,很難分出一個勝負來,不過就先進性來看的話,還是A-10要強一些,但是話說回來,俄羅斯有蘇-34戰術轟炸機在手,也不會研發類似於A-10這樣的攻擊機。
  • 一代名機陸海空三棲通用,蘇-25成首款艦載教練機,實戰火力強悍
    而對於蘇聯而言,因為其攻擊機是伴隨地面裝甲部隊同步作戰,因此具備對目標打擊能力,才是關鍵,反坦克只是任務的一部分。蘇軍對於攻擊機的要求是:簡單、結實、可靠、低價、高效、多用,具有良好的出動力和戰場生存力,尤其要能夠抵禦戰場上無所不在的輕武器火力。簡言之,蘇軍所需要的,就是新時代的伊爾-2。
  • 真正的野獸蘇-25對地攻擊機,A-10的蘇聯表親
    疣豬在蘇聯一直有一個表兄弟,那就是1981年公開的蘇-25 Ganch,Ganch在俄語中是「白嘴鴉」的意思,不過北約給這種飛機起了個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字-「蛙足」。 (A10 疣豬)A-10不久之後就在戰場上成為一代傳奇,它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上用它那標誌性的30mm機炮掃射目標的場景成為戰場上最令人熱血沸騰的畫面。
  • 飛行的坦克——俄羅斯 蘇-25「蛙足」攻擊機
    作為一款蘇聯時期研製的戰鬥機,如今依舊能在各個戰場上看到蘇25的身影。蘇-25結構簡單,裝甲厚重堅固,易於操作維護,非常適合前線戰場的惡劣環境,能在靠近前線的簡易機場上起降,緊急情況下甚至可以使用車用柴油來作為燃料。
  • 蘇-25攻擊機年滿45歲 1975年首次試飛 成為蘇聯俄羅斯傳奇戰機
    1974年5月9日,T8-1原型機下線(一說1974年11月),弗拉基米爾·伊柳申進行了一系列地面滑行後,直到1975年2月22日才首次試飛。該機在競標中擊敗了主要競爭對手伊爾-102,蘇聯國防部宣布批量生產這種攻擊機,並將其定名為蘇-25。當試飛員的兒子幫助競爭對手懟死老爹的設計局,也算是奇聞。
  • 老當益壯的「蛙足」,蘇-25攻擊機一波三折的現代化改進過程
    蘇-25攻擊機是蘇聯時期研製的一款單座雙發近距離空中支援飛機,從1982年交付使用,至今已有30多年時間。目前蘇-25仍活躍在多個國家的空軍隊伍中,可謂是老當益壯。自服役以來,蘇-25推出了多個型別,經歷了數次現代化改進,主要衍生型號包括蘇-25UB、蘇-25T、蘇-25TM/蘇-39、蘇-25SM、蘇-25KM及蘇-25UBM等。
  • 20年前中國空軍的網紅裝備,蘇-30MKK多用途戰機,號稱跨海神鷹
    在本世紀初,印度版本的蘇-30MKI戰機理論上比我國的蘇-30MKK先進,但是在可靠性上,我國引進的蘇-30MKK戰機要更為成熟。由於這款戰機航程遠,對地攻擊能力強,特別是中國空軍第一款具備超視距空戰性能的戰機,當時官方的媒體一般稱之為『跨海神鷹』。與蘇-27戰機一樣,蘇-30MKK戰機使用的也是AL-31F渦扇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我國空軍的保有量很大。
  • 前蘇聯暴力美學的經典之一,蘇-25攻擊機
    蘇-25攻擊機結構較為簡單,容易操作維護,具有良好的低空機動性能和高亞音速性能,其機身比較短而粗,在駕駛艙底部及四周安裝有24毫米的鈦合金防彈鋼板,有很強的抗打擊能力,能在靠近前線的簡易機場起降,為已方地面部隊進行低空近距離支援,並可配合地面部隊對敵裝甲武器和車輛及一些重要火力點進行打擊。
  • 《蘇-25攻擊機》金眼彪-協助拍攝
    在 80 年代,甚至在 Su-25 攻擊機開始批生產之前。俄羅斯軍方就已經強烈地意識到,一種僅能在白天進行近距空中支援任務。這種軍事需求被視為是俄羅斯對西方提出的能晝夜連續作戰、攻擊敵區縱深同標和精確打擊敵軍第二梯隊部隊空中支援飛機方案的響應。Su-39 就是根據上述齋求。在俄羅斯 80 年代初期提出的 T8M(Su-25T)計劃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 僅飛了8年就退役,首架殲20歷經無數磨鍊,機體壽命達到極限
    遙想當初我國的五代戰機殲-20立項之時,可是沒少遭受西方發達國家的質疑,甚至連俄羅斯專家都有說過,沒有俄羅斯航發的幫助中國是沒法造出殲20的。可是很快打臉就來了。中國不僅將五代機殲20研發出來了,還趕在俄羅斯之前成功服役,並且列裝於中國空軍編隊中。
  • 蘇-25攻擊機竟用反坦克飛彈擊落了轟炸機
    據《thedrive》網站報導,俄羅斯紅星電視臺軍事頻道最近在YouTube 網站上發布了一段令人驚異的視頻,顯示一架蘇-25攻擊機用一枚「旋風」反坦克飛彈擊落了一架圖-16轟炸機。「旋風」飛彈一般用來攻擊坦克或其他地面目標,並不是空對空飛彈,因此這段視頻非常難得。
  • 踢館:如果殲轟七退役,可以魔改殲11取代它嗎?
    蘇-27這些就不要指望了……那航電跟蘇-24一個檔次,扔炸彈全靠蘇維埃信仰,要能用還得做大升級,單座飛機要執行對地任務航電還得很好才行。而且本身壽命就不行了,老老實實退役去各個景點展覽比較好。
  • 痛打U-2偵察機,紅旗2飛彈服役53年,生產數萬枚,至今寶刀未老
    近年來,隨著國產紅旗-9系列飛彈和俄制S300/S400飛彈等第三代遠程防空飛彈的入列,國產紅旗-2飛彈紛紛退役,由於大量飛彈的技術壽命尚未過期,所以如何利用這些退役的紅旗-2飛彈,成為中國空軍面臨的一個難題。
  • 殲11D戰機戰力強悍,堪稱中國版「蘇35」,為何至今還未問世?
    說起世界上最厲害的戰鬥機那就是第五代戰機了,而第五代戰機之下戰力最強的戰機就是蘇-35戰機了,蘇-35戰機是俄羅斯的在蘇-27戰機上改進的第四代++型戰鬥機,該機運用了大量的五代機技術,並且裝備了矢量發動機,具備很強的機動能力。其戰力非常的強,有與五代機一戰的實力。
  • 亞美尼亞軍隊開始秋後算帳:不買翼龍無人機,為何要買蘇30
    不僅要割讓領土,還要賠款。另外,亞美尼亞國內對政府採購俄羅斯武器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俄羅斯戰機蘇-30SM在戰場上沒有發揮任何的作用,那為什麼不購買翼龍無人機來替換俄羅斯的蘇30戰鬥機呢?如果亞美尼亞購買了翼龍無人機,就可以在卡拉巴赫戰爭中擊敗亞塞拜然軍隊了。
  • 蘇25SM3深度改進型將繼續挑起俄軍攻擊機大梁
    簡氏近日報導,俄羅斯國防部正在實施一項把蘇霍伊蘇-25攻擊機升級為蘇-25SM3的重大項目,自2018年以來,俄空天軍(VKS)已經接收了25架蘇-25SM3,現役大部分蘇-25都將被升級到這種「終極蛙足」標準。
  • 為什麼NASA要讓太空梭退役?
    太空梭時代結束後,美國太空人只能買票搭乘俄羅斯的火箭前往太空——許多人覺得這種局面十分難堪。不過,未來,這種尷尬將不復存在。  2020年5月30日,NASA太空人道格·霍爾利和羅伯特·貝肯乘坐私人太空公司SpaceX開發製造的載人龍飛船,飛往國際空間站。
  • 俄羅斯推銷蘇57,阿爾及利亞第一個敢吃螃蟹,秒殺摩洛哥F16
    根據俄羅斯方面報導稱,在阿爾及利亞訂購俄羅斯蘇-57戰鬥機後,摩洛哥空軍是否需要F-35?隨著俄羅斯空軍裝備了蘇-57戰鬥機,阿爾及利亞訂購了14架先進的蘇-57新型隱形戰鬥機。阿爾及利亞上個月宣布,打算購買14架剛剛投入現役的蘇-57戰鬥機,這威脅到地區軍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