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9月10日報導西班牙《先鋒報》網站9月7日刊載題為《新冠肺炎和環境有關係嗎?》的報導,作者系記者內烏斯·帕洛。報導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資助8名研究人員開展項目,以確定新冠肺炎隔離措施如何對環境產生影響,以及環境如何影響病毒的傳播方式。文章編譯如下:
全世界因新冠肺炎疫情宣布嚴格隔離的幾個月間,科學研究停滯不前,但衛星仍在軌道上觀察著地球,並向地球傳輸大量有助於揭示疫情與環境關係的圖像和數據。
美國馬裡蘭大學研究助理教授漢娜·克納說:「衛星時時刻刻收集數據,不需要我們去任何地方。」
為此,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決定資助8名研究人員開展快速響應項目,以確定新冠肺炎隔離措施如何對環境產生影響,以及環境如何影響病毒的傳播方式。
6個項目組尋找衛星圖像,幫助揭示隔離措施如何影響食品安全、火災生態、城市地表熱量、雲層和變暖、空氣汙染和降水,以及水質和水生生態系統。兩個項目組通過監測灰塵和氣候,研究環境如何影響病毒的傳播方式。
波多黎各大學教授巴勃羅·門德斯-拉薩羅研究環境如何影響新冠病毒的傳播。更確切地說,他想知道每年5月至8月飄向加勒比地區的非洲季節性沙塵是否會對與新冠病毒相關的疾病病情和死亡率產生極大的影響。
非洲沙塵從撒哈拉沙漠出發,經由大西洋,最終到達波多黎各和加勒比地區。沙塵微粒中的微生物可能與很多傳染病有關。
團隊藉助可見紅外成像輻射計套件(VIIRS)測量大氣中的氣溶膠,以估測到達加勒比地區的灰塵雲,還使用中解析度成像光譜輻射計(MODIS)和歐盟委員會的哥白尼大氣監測系統來描述氣溶膠的特點。
門德斯-拉薩羅正與波多黎各衛生部以及醫生和患者共同合作,收集因與非洲沙塵接觸而患呼吸道疾病的人群信息。
門德斯-拉薩羅說:「我們認為非洲沙塵期間,加勒比地區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可能會加重。」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教授尤利婭·R·格爾和其他合作者希望探究哪些環境因素可能導致第二輪疫情暴發,並預測第二輪疫情的嚴重程度。
這個跨學科團隊正在研究地表空氣的溫度和溼度是否會對傳播率產生影響,如果有影響,又是如何進行的。他們還在研究氣溶膠與病毒嚴重性和死亡率之間的潛在關聯。
團隊還通過不同的人口特點——如年齡、性別、民族和收入等——追蹤病毒傳播模式。
格爾團隊使用了「阿誇」水文氣象衛星大氣紅外探測儀以及索米國家極地軌道夥伴衛星跨軌道紅外探測儀收集到的氣象數據。團隊將獲取多角度成像光譜輻射計和MODIS的氣溶膠數據,並使用機器學習算法和高級分析來追蹤病毒傳播動態以及病毒的死亡率。
格爾希望提供強有力的軟體工具來預測新冠病毒的季節性演變,同時對大量與之相關的不確定因素進行量化分析。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教授羅伯特·格裡芬正參與NASA的一個項目,旨在研究隔離措施實行時,中美洲國家貝里斯沿海地區礁石的健康狀況。格裡芬說:「疫情創造了一項自然實驗,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汙染物如何影響水質以及珊瑚礁石的健康。」
貝里斯沿海地區囊括了北半球最大的堡礁、近海環礁、數百個沙洲、紅樹林、沿海瀉湖和河口,是大西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方之一。
除地面數據外,該團隊還使用陸地衛星影像觀察疫情如何影響土地使用的變化,這個因素會影響產生和可能進入水體和生態系統的汙染物數量。格裡芬還使用VIIRS和MODIS的數據來監測水質。
資料圖:在衣索比亞東南部靠近索馬利亞邊境的多洛阿多,風吹過乾旱已久的大地,掀起沙塵。新華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