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新冠肺炎和環境有關係嗎?

2020-09-09 參考消息

西班牙《先鋒報》網站9月7日發表題為《新冠肺炎和環境有關係嗎?》的報導稱,全世界因新冠肺炎疫情宣布嚴格隔離的幾個月間,科學研究停滯不前,但衛星仍在軌道上觀察著地球,並向地球傳輸大量有助於揭示疫情與環境關係的圖像和數據。

為此,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決定資助8名研究人員開展一個快速響應項目,以確定新冠肺炎隔離措施如何對環境產生影響,以及環境如何影響病毒的傳播方式。

灰塵風暴、社會和新冠肺炎

波多黎各大學教授巴勃羅·門德斯-拉薩羅研究環境如何影響新冠病毒的傳播。更確切地說,他想知道每年5月至8月飄向加勒比地區的非洲季節性灰塵是否會對與新冠病毒相關的健康和死亡率產生極大的影響。

該團隊藉助可見紅外成像輻射計套件(VIIRS)測量大氣中的氣溶膠,以估測到達加勒比地區的灰塵雲,還使用中解析度成像光譜輻射計(MODIS)和歐盟委員會的哥白尼大氣監測系統來描述氣溶膠的特點。

門德斯-拉薩羅說:「我們認為非洲灰塵期間,加勒比地區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可能會加重。」

氣候、空氣品質和新冠肺炎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教授尤利婭·R·格爾和其他合作者希望探究哪些環境因素可能導致第二輪疫情暴發,並預測第二輪疫情的嚴重程度。

這個跨學科團隊正在研究地表空氣的溫度和溼度是否會對傳播率產生影響,如果有影響,又是如何進行的。他們還在研究氣溶膠與病毒嚴重性和死亡率之間的潛在關聯。

在水質中找到人類足跡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教授羅伯特·格裡芬正參與NASA的一個項目,旨在研究隔離措施實行時,中美洲國家貝里斯礁石的健康狀況。格裡芬說:「疫情創造了一項自然實驗,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汙染物如何影響水質以及珊瑚礁石的健康。」

除地面數據外,該團隊還使用陸地衛星影像觀察疫情如何影響土地使用的變化,這個因素會影響產生和可能進入水體和生態系統的汙染物數量。格裡芬還使用VIIRS和MODIS和的數據來監測水質。(編譯/廖思維)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和環境有關係嗎?專家:疫情創造了一項「自然實驗」
    參考消息網9月10日報導西班牙《先鋒報》網站9月7日刊載題為《新冠肺炎和環境有關係嗎?》的報導,作者系記者內烏斯·帕洛。報導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資助8名研究人員開展項目,以確定新冠肺炎隔離措施如何對環境產生影響,以及環境如何影響病毒的傳播方式。
  • 為何新冠肺炎患者症狀有輕有重?美媒:或與基因有關
    來源:參考消息為何新冠肺炎患者症狀有輕有重?美媒:或與基因有關參考消息網4月23日報導 美媒稱,一項新的早期研究顯示,某些基因差異可能會把因感染新冠肺炎而患病嚴重者與那些雖被感染但幾乎沒有咳嗽的人區分開來。不過專家們稱,這項研究仍處於早期階段。
  • 瑞德西韋是抗擊新冠肺炎的希望?恐怕這並不容易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造成的肺炎疫情發展到今天,確認和疑似人數加起來已經超過了 4 萬,但目前治癒的人數卻只有幾百例。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特效藥物,醫院只能提供一些廣譜抗病毒和增強免疫的治療,尋找更有效的藥物改善治療方案,是抗擊新冠肺炎的重中之重。只是新藥物的研發測試和臨床試驗周期太長,一般無法用於這種突發疫情。
  • 美媒:美國將試用法匹拉韋治療新冠肺炎
    原標題:美媒:美國將試用法匹拉韋治療新冠肺炎參考消息網4月14日報導美媒稱,美國將試用日本抗流感藥物Avigan(通用名法匹拉韋)治療新冠肺炎。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4月12日報導,日本富士膠片公司宣布,正在日本接受測試、可能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抗病毒藥物Avigan,也將開始在麻薩諸塞州投入美國首批臨床試驗。Avigan2014年在日本獲準生產和銷售。據說該藥可通過幹擾病毒複製過程達到抗流感的效果。
  • 西媒: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進入人體新路徑
    西媒稱,兩項獨立研究發現了一條迄今為止不為人知的新路徑,有望為新冠肺炎藥物研發開闢一扇新大門。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1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病毒的刺突蛋白能識別並與人體細胞表面的神經纖毛蛋白-1(NRP-1)結合。
  • 新冠病毒會在夏天自然消失?跟溫度有啥關係?丨追問新冠肺炎
    目前在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與氣溫和緯度有哪些關聯?論文作者總結了一些規律。「由於地理位置接近和重要的旅行聯繫,疫情中心的流行病學模型曾預測,東南亞地區特別是曼谷地區,將繼武漢和中國之後成為疫情重災區。」研究人員寫道。然而,疫情發展與此前預測並不一致。相反,這篇論文指出,新冠肺炎的社區傳播呈現出沿東西方向分布的格局。
  • 西媒:肥胖且脂肪肝伴炎症患者罹患嚴重新冠肺炎風險較高
    西媒稱,國際期刊《肝臟病學雜誌》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肥胖且脂肪肝伴炎症患者罹患重症新冠肺炎的風險更高。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1日報導,根據西班牙肥胖症學會的一項研究,最新數據表明80%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患有肥胖症。
  • 西媒:2016年十大最奇特新物種出爐
    參考消息網5月25日報導 西媒稱,漂亮的粉紅色螽斯、外形很像電影《哈利·波特》中「分院帽」的蜘蛛、會流血的植物……據西班牙《先鋒報》網站5月22日報導,這些是美國國際物種檢定研究所發布的2016年十大新發現物種。
  • 英媒稱瑞德西韋非靈丹妙藥:僅對新冠輕症患者有一定療效
    新華社北京6月3日新媒體專電 據路透社6月1日報導,製藥商吉利德科技公司6月1日報告說,該公司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對接受5天治療的新冠肺炎輕症患者有一定益處,而在研究中接受10天治療的患者並無明顯好轉。
  • 治療新冠肺炎的藥來了:一片20元 來自日本 比瑞德西韋有用
    在有效性方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開展了法匹拉韋聯合幹擾素治療新冠肺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在這項研究中,採用了入組患者 80 例,其中法匹拉韋組 35 例,對照組 45 例。雷鋒網了解到,這一研究由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劉磊、劉映霞團隊合作完成。
  • 西媒: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的新「隱藏基因」
    西媒稱,自今年1月中旬公布完整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一直在研究該病毒的15個基因,以期發現其感染人體細胞的方式,並找到治療方法和能夠有效阻止其傳播的疫苗據西班牙《先鋒報》網站11月12日報導,根據一項發表在美國《電子生命》期刊上的研究報告顯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該序列中發現了一個名為ORF3d的新基因,這個基因此前從未被發現過。報導稱,雖然科學家們尚不了解其功能,但希望該基因能包含有關新冠病毒的信息,這一發現或將為研發抗病毒新藥打開一扇大門。
  • 西媒: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的新「隱藏基因」
    參考消息網11月13日報導西媒稱,自今年1月中旬公布完整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一直在研究該病毒的15個基因,以期發現其感染人體細胞的方式,並找到治療方法和能夠有效阻止其傳播的疫苗。
  • 動物會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嗎?又有新的研究證據
    動物會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嗎?病毒會通過貓狗等寵物傳染給人嗎?人會把病毒傳染給寵物嗎?對於這些問題一直沒有定論。2020年8月21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論文表示,對新冠肺炎病毒侵入人體的關鍵細胞受體ACE2進行分析後得出結論:有410種脊椎動物都有可能被新冠肺炎病毒感染!
  • 澳媒:華裔數學天才咋被西媒與日式數學神童扯上關係
    中新網電 據澳洲《星島日報》報導,正在阿德雷德的澳洲華裔數學天才陶哲軒(Terry Tao)被當地西媒與日式數學補習公文式當地神童扯在一起。南澳的《廣告人報》報導,阿德雷德已出生世界其中一名最佳得獎的陶哲軒,他現時正回家協助南澳推動數學復興。
  • 新冠肺炎藥物和疫苗進展如何?科學家來答疑了
    根據新冠肺炎應急需求,圍繞「可溯、可診、可治、可防」的防控需求,明確了臨床救治方案的優化和藥物篩選、檢測技術和產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疫苗研發、動物模型構建這五個主攻方向。 目前已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在病毒病原和流行病學方面,初步排除新冠肺炎的來源與已知家禽家畜的關係,提出蝙蝠是最有可能攜帶新冠病毒的源頭。
  • 廣東醫生護航,武漢協和西院ICU新冠肺炎患者成功拔管
    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重症監護病房裡,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在廣東醫療隊醫護人員的共同關注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廣醫一院」)重症醫學科醫生席寅、護士劉川為一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順利拔除氣管插管,這是2月3日廣東醫療隊馳援武漢、接管武漢協和西院重症病房以來,首例成功拔除氣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
  • 新冠肺炎病毒,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最有傳播力?
    因此,在這裡,我們將以SARS病毒傳播的環境因素作為參考,對比武漢新冠肺炎的傳播特徵,對於其相關的環境因素進行探討。適宜溫度為新冠病毒傳播提供溫床有學者以高發區廣州、北京為例,調查了相關氣象因子(日最高溫度、日最低溫度、相對溼度)與SARS疫情的關聯。
  • 西媒:全球變暖加劇北極凍土解凍 對生態環境影響巨大
    參考消息網4月6日報導西媒稱,科學家對北極永久凍土的分析證明,永久凍土很容易受到氣候變暖的影響。未來應儘可能控制氣溫升高,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班克斯島上滑坡的新增次數中有85%發生在1998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這4年的極熱夏季之後。夏天的極熱天氣導致永久凍土表層解凍。萊夫科維奇教授預計,隨著氣溫持續升高,永久凍土解凍的情況將持續加劇。他還指出,即便是在氣溫變化相對穩定的階段,未來滑坡的次數依然會持續增加,而且此類滑坡在最初階段很難被發現。因此他建議未來儘可能控制氣溫升高。
  • 西媒解析新冠病毒檢測方法原理
    參考消息網3月26日報導西媒稱,目前有兩種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方法,一種是快速檢測,另一種是PCR檢測。兩種方法雖然截然不同,但目的相同。和大規模傳染病導致的公共衛生危機一樣,在這場新冠病毒疫情中,這種檢測方法從一開始就被用來檢測一個人是否被感染。報導稱,PCR技術在醫院、研究中心和大學的微生物實驗室中很常見,其理論基礎是聚合酶的熱穩定性特徵。卡裡·穆利斯和麥可·史密斯因發現這種檢測方法並將其投入臨床使用,而在1993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 西媒:全球變暖和全球化讓「蚊子旅行」更遠
    西媒援引專家觀點指出,氣候危機和全球化是登革熱或瘧疾等熱帶疾病蔓延的兩大重要因素,這些疾病都是以節肢動物作為媒介傳播的。據埃菲社馬德裡8月31日報導,美國自然科學博物館(MNCN)生物地理學和全球變化研究員費爾南多·巴利亞達雷斯說:「蚊子和蜱蟲是最常見的媒介。由於缺乏熱量調節系統,它們依賴於外界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