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用青春的力量宣告:科學家精神薪火相傳

2020-10-14 恩施身邊事

喜歡科學,因為它打開了一扇窗

視線飛得更遠,心情隨之昂揚

就像鳥,迷戀天空

就像魚,痴情海洋

然而真的踏上這條路

才體會徵途上的辛苦迷茫

一路艱辛,無人鼓掌

歷經滄桑,飽嘗風霜

前輩科學家的英雄歷程

值得銘記和讚揚

一枚枚閃亮的勳章

好像燦爛的朝陽

她就像羅盤和槳

海再寬也有抵達岸邊的時光

她就像鳥兒在空中飛翔

總有撥雲見日的明亮

科學是大國崛起的疆場

科學是民族復興的溫床

科學的火炬需要一代代人接續傳遞

才會光芒萬丈

由中國科協主辦的「科學也偶像」科學家精神短視頻徵集活動,匯聚了眾多年輕人參與,他們用青春的力量宣告:中國科學家精神將薪火相傳!

近日,在「科學也偶像」科學家精神短視頻徵集活動線上頒獎儀式中,一群風華正茂的清華學子以一首激情澎湃的青春宣言——《追夢者》,致敬科學,致敬科學前輩,讓 「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以更蓬勃的生命力煥發新顏。

我們堅信科學家精神

匯聚創新的力量

追夢者永遠在路上!

【來源:恩施科普】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這精神,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光明日報-光明網
    大學畢業後,她師從著名科學家戴芳瀾院士,從事真菌研究。時至今日,鄭儒永關於白粉菌科的屬級分類系統,仍保持國際領先水平。    黃河生於1929年,外祖父甘聯璈是參加過辛亥革命的海軍名將,父親是現代著名學者、教育家黃曾樾。黃河主要從事馬鈴薯晚疫病研究和毛黴組的生理生化分類研究,在植物病理研究中取得了傑出成果。
  • 薪火相傳 生生不息
    參與互動   薪火相傳 生生不息  ——薪火相傳全球華人漢字書寫倡議八周年紀念活動在京舉辦  2020年12月5日上午, 薪火相傳全球華人漢字書寫倡議八周年紀念活動在京舉辦。
  • 冼星海紀念館開辦新時代紅色文化講堂 讓星海精神薪火相傳
    冼星海紀念館開辦新時代紅色文化講堂 讓星海精神薪火相傳金羊網  作者:羅仕  2020-10-06 據介紹,該紅色文化講堂開辦至今,共開展宣講
  • 薪火相傳的「遺傳密碼」
    作者: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 劉芳、上海市楊浦區委宣傳部副調研員 陳越  紅色文化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現代性生長同頻共振、相互耦合而形成的價值精神,承載共產黨人的理想信仰、道德規範、價值觀念和人生追求,蘊含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價值觀、方法論,是黨和人民的事業薪火相傳
  • 薪火相傳,廣州交警精神傳承,科技興警!
    在薪火相傳儀式上,完成新老交接。三十年戎馬生涯,他們見證了廣州交警的發展歷程; 三十年鐵血丹心,他們鑄就了廣州交警的光輝歲月。依依揮別,曾經的從警點滴,化作如今的難捨難分,通過舉辦民警榮休儀式,為他們的警隊歲月畫上圓滿的句號,將他們恪盡職守的精神代代傳承。活動還為2020年度「交警先鋒」獲獎集體和個人頒獎。
  • 家力量|侯秀珍家庭,讓南泥灣精神薪火相傳
    「雖然沒有親身經歷大生產,但是從小耳濡目染,我很受鼓舞,向他們學習,16歲時我就被選為婦女幹部。」聽著南泥灣的故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在侯秀珍的心裡慢慢紮下了根。新中國成立後,劉寶齋主動放棄返城工作的機會,選擇留在南泥灣,繼續守護這片土地。除了參加集體勞動,他還給來南泥灣學習的人講述紅色故事,傳承革命精神,直到1984年去世。
  •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航天精神 薪火相傳
    成立前後,西安分院老一輩航天人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從北京到成都,再到西安郊縣的山村,他們不畏環境艱苦,自主開展早期研究和工程任務研製。 在航天事業創建及起步階段,西安分院先後參與了我國海上和地面測控網建設、「兩彈一星」任務、「三抓」任務、「老三星」、返回式衛星等任務。
  • 【平語新時代】用科學家精神涵養時代新人培育
    弘揚科學家精神與培育時代新人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我們要用科學家精神涵養時代新人培育,積極傳承和弘揚科學家精神,促進青年一代成長成才。  愛國精神是科學家精神的基本前提。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習近平強調:「氣節也好,人格也好,愛國是第一位的。」從錢學森、鄧稼先到袁隆平、鍾南山,科學家群體的職業選擇和研究方向無不彰顯著報效祖國的滿腔熱血。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 「平語新時代」用科學家精神涵養時代新人培育
    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用科學家精神引領時代新人培育,要牢牢守住愛國初心,用科學家群體的愛國情懷感召學生,教育青年要正確處理好個人發展與國家需要之間的關係,堅定政治立場,實現個人發展與國家戰略需求同向同行,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創新精神是科學家精神的核心要義。
  • 【紫冬人物】陳恩科:飲水思源 薪火相傳
    薪火相傳 2011年,陳恩科在自動化系設立HAGE勵學金,金額約為每年10萬人民幣,項目年限為10年。勵學金採用申請-審核制,旨在幫助有經濟困難或有經濟需要的同學實現個人發展。 談及設立勵學金的初衷,陳恩科回憶了他在清華時接受國家助學金的情況。他說,「那時,我們家的情況並不是最困難的。
  • 文物保護薪火相傳,我們是公眾考古的踐行者
    吉林大學文物愛好與保護者協會(簡稱文保協會),在1992年吉林大學考古博物館專業師生的努力和吉林省考古文博單位的關注和支持下成立,該協會以吉大考古和博物館專業的本科生為骨幹力量,為學生自發的學術性、公益性群眾團體。協會於2010、2011連續兩年獲得吉林大學「校優秀社團」稱號,並於2010年獲得吉林大學「陽光志願者服務吉林志願聯盟理事單位」,文學院「校十大公益團體」提名組織等獎項。
  • 弘揚科學家精神 | 時光流逝 這些老科學家的精神永不消逝
    「中國已在世界高能物理領域佔有一席之地,不僅在對撞機上取得世界一流成果,還在中微子、天體物理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這都是幾代物理學家薪火相傳的結果。」「這些老同志心目中的中科院早年歷史,就像長河中的一束束浪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和老同志離去而永遠地蒸發,因此,我們啟動了這項『搶救性挖掘』工程。」
  • 中國紀檢監察報:央視4集系列紀錄片《傳薪者》——薪火相傳 致敬大師
    央視《國家記憶》從10月29日開始播出4集系列紀錄片《傳薪者》,以中宣部推出的首批哲學社會科學界德業雙馨專家學者為主角,及時紀錄播出這些文化界大師的感人經歷,向「文化國寶」致敬,反映他們的卓越貢獻,探尋他們身上閃耀的思想光芒和所體現的時代精神。  這組系列紀錄片,讓我們有幸深度走近大師,沐浴大師的思想和智慧,得到引導和啟迪。
  • 青春託起農信夢!衡陽市農商銀行系統青年員工講述勵志故事
    5月8日,由省農信聯社衡陽辦事處主辦、衡陽農商銀行承辦的「五四芳華 薪火傳家」青年員工主題活動舉行。18名2019年度衡陽市農商銀行系統優秀青年員工現場受到表彰。紅網時刻衡陽5月8日訊(記者 譚倩)傳承「五四」精神,書寫青年擔當。5月8日,由省農信聯社衡陽辦事處主辦、衡陽農商銀行承辦的「五四芳華 薪火傳家」青年員工主題活動舉行,10名青年員工代表分享在崗位上艱苦奮鬥、放飛夢想的勵志成長故事,共同回眸奮鬥青春的樣子。
  • 連江公路中心微電影《薪火》獲全國一等獎
    福州新聞網1月14日訊(福州日報通訊員 趙志鑫 記者 林文婧)近日,「決勝小康 交通力量」全國交通運輸脫貧攻堅主題微視頻大賽獲獎作品名單公布,由福州市連江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報送的微電影《薪火》榮獲一等獎,並在單項獎評選中獲優秀人氣獎。
  • 聽科學家們聊聊科學家精神
    科學研究需要精神支撐。11月17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檀棟、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霍守亮和北京大學工學院研究員郭少軍齊聚國新辦新聞發布廳,共話「弘揚科學家精神 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戳視頻,聽一聽科學家們的高見。
  • 師徒比肩,薪火相傳——山海關車站派出所舉行「拜師帶徒」儀式
    為發揚錦鐵公安隊伍「傳幫帶」的優良傳統,山海關車站派出所正式舉行執勤一隊的「拜師帶徒」儀式,確定師徒關係,相互取長補短,推進整體提高,「手把手」搞好傳、幫、帶,為錦鐵公安事業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書法作品繪畫作品作為師傅代表上臺發言的是山海關車站派出所執勤一隊黨員民警趙昕同志,他感言:青年民警正值青春年華,他們終究是要歷經錘鍊,方可成長為錦鐵公安隊伍的未來與希望。
  • 讓中華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新華社記者(廖翊)「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伴隨著中華文化繁榮興盛。」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開篇和結語如是宣示。  血脈,生命的傳承;家園,精神的寄託。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綿延至今的強大基因與永恆歸屬。
  • 中華詩詞學會新任「掌門人」周文彰:詩詞中國呼喚薪火相傳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題:中華詩詞學會新任「掌門人」周文彰:詩詞中國呼喚薪火相傳新華社記者史競男、劉碩「中華詩詞的無窮魅力和強大生命力,使學習、誦讀、創作的人越來越多。中華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凝聚著民族精神,也體現了時代風貌。《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熱播,「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的美好詩境讓人們心生嚮往,廣為流傳的名篇佳句在各地校園吟詠不絕……縱然「往事越千年」,中國人依然擁有一顆滾燙的詩心,讓詩詞的國度始終詩意盎然。
  • 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畢業寄語:在實現強國夢徵程中放飛青春夢想
    孫婷婷 攝  「青春作伴,薪火相傳,妙手文章,道義鐵肩」「博學經邦,不負浩然氣,敦行濟世,永憶山大情」「慎思篤行,丹墀一躍管天下,明德知新,遊藝八方理四海」……記者當日在現場看到,數千名身著學士服的本科畢業生等候在體育館內,身旁懸掛著一條條寫滿畢業生寄語的橫幅和道旗,讓離別充滿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