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葬改火葬節約土地?農民反駁提出疑問,讓專家無言以對

2021-01-13 趣觀民生

引言

人活在這世上就是一個萬年輪迴,生老病死就是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的,這就是就是一種亙古不變的事實;也許在我們的認知範圍內有一個所要遵循的道理,就是只要提到一個人去世了,我們都會先感到悲傷然後會有一個情緒上的轉變,但是面對這些死亡的人,我們都會讓他們安安心心的走,不再讓他們有後顧之憂。正所謂"入土為安"這就是緬懷親人的一種方式,自古以來,大家都會採用埋葬的方式讓這些亡去的人一路走好。

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在葬法上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變,再加上國家這些年大力提倡火葬,這就導致"火葬"一詞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提起,這一方式剛開始推行的時候並沒有遇到什麼阻礙,尤其是在城市裡因為人口比較密集並且土地資源也很少,所以用火葬大家都很能理解。

但是在農村可就不一樣了,如果要在火葬和埋葬中選擇一個,大家都會毫不思索地選擇埋葬,其實這就是因為老百姓思想觀念的束縛,他們在很早之前就覺得自己要"落葉歸根"必須被土地所埋葬起來,這其實就是為了能夠讓逝者入土為安。但是卻有一些專家表示"火葬更能夠節約土地,"人們一下子不買帳提出了三個反駁理由,一下子讓專家竟無言以對。

火葬真的可以節約土地嗎?

用土地埋葬其實是我們老祖宗發明的並且運行了好幾千年的一種生態比較環保的一種殯葬方式,且符合人們"落葉要歸根"的思想。近年來我們國家推行火葬的目的就是要節約土地,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事,但是實際上卻有點本末倒置,這不僅僅沒有節約土地,而且還消耗了更多的資源問題,更重要的其實就是違背了我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一直流傳下來的"入土為安"的傳統習俗,這就導致了人們心中很不滿意。

火葬真的可以節約土地嗎?然而並沒有,因為在火化之後還要再一次進行二次土葬這更是浪費了土地資源。在目前,大多數人都是要屍體火化後再裝進棺材裡埋到土地中或者是存放在墓地,其實就這樣來看根本沒有節約土地而且還浪費了土地。

而且在很多年前,我們的老祖宗一直採用土葬的方式來埋葬自己並且當時國家人口也有很多,也沒有說是將土地用光了。那麼試想一下,如果說土葬會在一定程度上浪費土地資源,那麼我們老祖宗已經有土葬幾千年的歷史了,土地也沒有葬完我們也沒有遍地都是墳墓,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都化為塵土成為了大自然的一部分,和大自然生生不息。

國家提倡環保,但是火葬會汙染環境

在目前來看有一些三四線城市的環境汙染特別嚴重,尤其是在冬天時會出現一系列的霧霾情況,用一個四字詞語來形容,簡直就是"人間仙境。"因此國家提倡要環保,不僅不讓焚燒秸稈,而且街上過往的車輛還要進行限號,但是火葬也會產生汙染,那怎麼提倡?火葬雖然說比較簡單,就是用火把屍體進行焚燒,當然在這個焚燒的過程中就會對環境產生危害從而造成汙染,而且還會傷害人的身體健康。

這些年雖然國家一直在推行環保政策,禁止人們焚燒秸稈,說是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可是在殯葬這一方面卻推行火葬政策,說是為了節約土地更好地保護土地資源,然而在農民看來這兩者之間競相矛盾,而專家對此也是無話可說。

火葬的費用非常高昂

在一兩年前就由於火葬和墓地的費用高昂讓殯葬業成為了一種暴利行業,網上也流傳出"死不起不敢死"的謠言。有的老百姓他們走好遠的路花錢去火葬然後回來再進行土葬,不僅這樣,而且在農村裡辦一場喪事少則要花7000元,多則上萬元;他們花不起錢就只能自己偷偷把親人埋掉,然後再在城市裡買一個墓地,現實是墓地比房價還要貴,一般家庭都承受不起。

火葬高昂的費用讓本來經濟水平就不是特別高的家庭感到壓力特別大,甚至是有的家庭都承擔不起火葬的費用,他們沒有辦法負擔高昂的火葬費用,可是又不能夠土葬,難道去世的家人就無法入土為安嗎?

社會上現在流行著這樣一句話:有錢人越來越有錢,沒錢人越來越沒錢,這一現象就導致了有錢人火葬後可以隨隨便便在城市裡買一個墓碑,而沒錢的人自己一生辛辛苦苦所賺的錢本來就不夠花,還想著說是可以為孩子減輕一些生活負擔,沒想到臨了還要麻煩孩子付高昂的費用來火葬自己,如此給大家添麻煩還不如隨便找個地方埋了也不用麻煩任何人。

小結

隨著時代的變化,火葬也漸漸開始被人們所理解,他們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在農村中大家也開始宣傳文明的殯葬方式,對於那些提議要火葬的專家,他們就會認為老百姓是一個硬骨頭要慢慢啃才會願意,其實並不是這個樣子,農民們只是認為土葬這一方式才是對死去人的一種尊敬再加上他們根深蒂固的思想,很難轉變他們會認為如果不適用土葬就會被周圍議論紛紛。

另外火葬的費用確實有點高昂,儘管國家會給一些補貼,但是還是土葬會好一點。"入土為安"是老百姓一種根式蒂固的觀念,也是一種傳統;這雖然是一個很不錯的想法,但是還是要雙方都同意才能夠實行,我們不能把自己觀念所強加給對方,否則就會嚴重的降低了政策的推行效果。

不管是從上述哪三個理由來看,都不建議去進行火葬這個殯葬方式,它不僅僅會汙染環境而且在燃燒的時候消耗了大量的能量,給空氣中產生了一些化學物質不利於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還是要反駁專家的觀點。我們要幫助老百姓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敷衍了事,首先只有做到了設身處地為老百姓著想才能夠更好的方便利民。

相關焦點

  • 農村推崇火葬嚴禁土葬,專家說對農民好處多,老農卻不這麼認為
    但是,在小編的記憶中 自打我記事開始,農村就開始實行火葬,一開始的時候,對於火葬這種形式,很多村民們還不接受,還是很多人偷偷的進行土葬,但是,隨著,大力宣傳火葬對於土地的形式,所以,對於土葬查的還是非常嚴格的,如果不按照規定進行火葬的話,這種行為會罰錢的,而且如果你土葬並不火葬的話,還會讓你把逝者重新火化掉。這是對一個死者最不尊敬的事情,所以大部分人都開始了接受火葬的這種形式。
  • 土葬火葬到底誰好?專家、教授不要爭論了,聽聽農村人是咋說的吧
    土葬一直都是老祖先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葬人方式,雖說它沒有什麼明顯的優點,但卻構成了農村文化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不知從何時開始,有部分現代專家提出,土葬會汙染環境、侵佔土地,於是乎,這一傳承上千年的農村文化就此打住,逐漸轉向到火葬形式。
  • 農村到底該不該廢除土葬,全部實行火葬?
    就目前來說,不論是從推行火葬的目的來說,還是從農村喪葬傳統及風俗來講,現階段在農村全部實行火葬都不太現實。土葬是人類喪葬方式的一種,在我國農村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土葬起源於舊石器時代中期的原始社會,中原地區的土葬已有數千年歷史。
  • 殯葬改革後,土葬實行火葬?北大教授:火葬把人當垃圾燒,有不妥
    ,當然有些地方可能還沒有全面推廣,而實行火葬其目的就是為了節省土地資源,減少農村喪葬中的一些陋習行為,大家都知道,這農村的土葬基本都是需要一個墓穴,這樣的情景在農村也比較多見,不管是山上還是耕地裡都能看到很多的墳頭,而這樣一來耕地就會減少墳頭卻在不斷的增加,另外土葬所帶來的很多習俗中不乏有眾多的陋習,比如說喪事中一些節目表演,還有大操大辦等等,更甚至有些帶有迷信的色彩,所以有專家認為,由土葬實行火葬
  • 喪葬勢改革,土葬被取代?北大專家:把人當垃圾,火葬哪點好?
    土葬是農村的一項從古代沿襲至今的喪葬習俗,早已深入人心,被農民所接受。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土葬的弊端也愈發凸顯,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點:土葬需佔用土地,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因此,有專家提議,全面禁止土葬,轉而推行火葬,以避免大量良田成為墓地!
  • 農村喪葬改革!火葬將全面取代土葬?北京專家怒批:是把人當垃圾
    在喪葬禮儀改革中,就已經有8多個地區作為火葬試點改革地區,但是並土葬的習俗流傳了幾千年,因此在這些條例施行之初,就遭到了一些人的抵制,而且持抵制和反對態度的人不在少數,他們認為火葬並不可取,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點,火葬也同樣需要地方來進行統一管理,因此火葬並不能徹底節約土地資源,而且火葬同樣面臨一個問題,就是也需要建造一定規模的陵園來安置這些骨灰,因此說火葬節約用地也是一項無稽之談
  • 農村實行殯葬改革,農民表示不接受!國家予以補貼,火葬將成主流
    提到農村的殯葬習俗,相信不少人都會想到吹吹打打異常壯觀的抬棺場景,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講究「入土為安」,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農村推崇的都是土葬的方式。在一些農村,如果家裡有上了年紀的老人的,一般都會提前為自己挑選好的木材打好「壽木」,為自己的後事做好準備。
  • 「火葬」難實行,農民寧願被罰也要「土葬」,專家:舊俗難破
    導讀:「火葬」難實行,農民寧願被罰也要「土葬」,專家:舊俗難破自古我國就有這麼一句俗話,那就是「入土為安」,無論是客死他鄉還是壽終正寢,都是依照當地的習俗進行土葬,全國的這個習俗是統一的,無論在哪裡都能見到土葬,土葬似乎已經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傳統意識
  • 北大教授反對火葬,呼籲恢復土葬:墓地價格上漲,人被當成垃圾處理
    但是在建國之後,國家強力推行火葬,在城市殯葬行業就逐漸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不過在偏遠的農村地區,長期實行的還是土葬,不過逐漸逐漸地也在推行火葬了。比如說現在在河南,還有一些其他地區,這個火葬又在被強行推廣,而且現在在推行火葬的過程,當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我們今天就從三個方面詳細地來進行剖析和分享一下火葬和土葬利弊。
  • 為什麼要在農村推行火葬呢?原來是因為這些原因
    導語:為什麼要在農村推行火葬呢?原來是因為這些原因不管是在哪裡,當一個人去世了之後,最要緊的事就是將他好好安葬了。如果家裡面有親人過世,其他人不管離家多遠, 都會回來,把他好好安葬在祖先的墳墓裡。在傳統的觀念中,這就叫做落葉歸根,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也是為了後輩們能夠追思和祭拜。
  • 農村到底該不該廢除土葬?而全面實行火葬?
    喪葬方式改革,由土葬改為火葬,是基於人口發展速度加快,土地資源有限,死人與活人爭地現象嚴重而考慮的。出發點固然是好的,但土葬和火葬相比,究竟誰更好,無論現實中,還是網絡上,都一直爭論不休。從節約土地上講:——土葬看起來在三五十年內佔用土地面積較多,但年久之後自然就變成平地了;——土葬一般都葬在山坡上或樹林中,對土地資源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現實中人們上墳,無非是上三代五代,百年以上的墳頭,很少能夠見到。
  • 國家倡導火葬,為什麼農村人還要土葬,這4個原因你看對嗎?
    千年傳統一朝難改,這4個原因,讓農村人寧願罰款也要土葬!土葬在我國已經有幾千年歷史,在農村,人們始終遵循著「入土為安」的傳統,假如家裡有人去世,生者都會選擇將其土葬。只不過這種方式嚴重佔用了土地的資源,很多農村甚至有耕地都被建成了墓地,去鄉下兜一圈,常常能看到公路旁邊此起彼伏的墓群,實在是有礙觀瞻。為了改變這個現象,國家在1997年頒布相關文件,開始全面實施火葬。如今在城市裡火葬已經很普遍了。不過在農村,依舊有很多老人不願意接受火葬,於是有的人不吹鑼打鼓免得驚動幹部,甚至還會趁著入夜偷偷下葬。
  • 農村一直以來都遵從入土為安,可是國家為何要大面積的推行火葬?
    農村的農民朋友一直都是遵循入土為安的,也就是一直實行的是土葬,人死之後要落葉歸根入土為安,但是國家這幾年一直在打壓土葬, 大面積的推行火葬,為的是節約土地資源,還有保護生態環境。但是農民朋友對於火葬這個政策都不支持,也不理解國家為什麼非要進行火葬,要改變他們這麼多年的以來的傳統。
  • 北大教授吳飛:應當恢復土葬,火葬就像把人當垃圾一樣焚燒處理
    諸如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樹葬等,其中最常見的是土葬與火葬。土葬是將逝者直接裝進棺木並埋葬在土裡;而火葬則是將人火化成骨灰後葬。  老一輩人篤信風水學,他們始終保持著人死後要「入土為安」以及「死要留全屍」的思想,相比於「將人化為灰燼」的火葬,他們更傾向於傳統的土葬。自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人口的增加與人均耕地面積的銳減,不少專家、學者大力倡導火葬。
  • 農村即將實行火葬,不允許土葬,你能接受嗎?
    農村全面實行火葬,阿坤難以接受,但貌似沒有什麼用。近些年,隨著人們對土地越來越重視,佔地的墳也引起了人注意,有人說,農村的墳墓嚴重侵佔浪費土地,為此,應該全面效仿國外,立即實行火葬不允許土葬,對此阿坤感到很悲痛。
  • 北大教授吳飛:火葬是把人當作「垃圾」焚燒
    一、火葬節約資源,減少對耕地的佔用土葬需要的佔地面積大,在農村以及偏遠地區,人們大多會選擇將已逝之人埋入自家土地。但是這些土地大多為良田,物換星移,土地的墳頭將會越來越多。相比之下,火葬就不同,火葬的佔地面積不大,也不需要棺木,使地面墳頭減少,土地得到更好的利用。1、火葬更利於農業機械化發展專家學者曾說,農村耕地是稀缺資源。因此國家對耕地的保護多加重視,耕地是否合理利用也將嚴格管理。
  • 北大教授:把土葬改為火葬,等於把人當作垃圾焚燒,缺少了禮儀文化傳承
    我國從封建社會發展至今,雖捨棄了一些繁雜瑣碎的傳統禮儀,但傳統葬禮喪事仍與古代做法一致,只是將土葬改為火葬。 人們很快接受了這個下葬制度的改變,但近期一位北大教授卻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認為國家規定將土葬改為火葬,是對死者的不尊重,人逝世後將遺體火化,與火化垃圾無異!那麼這位教授所言是否在理,我國又為什麼要改變這一喪葬制度呢?
  • 農村該不該廢除土葬實行火葬?
    農村該不該廢除土葬實行火葬?農村如果沒有土葬自然是最好,而火葬是最為有效解決土葬問題的途徑之一。但是需要大力倡導,循序漸進推動農村殯葬,一刀切廢除土葬,全部施行火葬不可另外,還需要避免火化土葬的問題。
  • 繼火葬與土葬之爭後,農村喪葬3大「惡習」興起,專家:荒唐至極
    土葬是古人的一種喪葬方式,一直流傳至今,到現在火葬興起,依然也有部分地區保留這種喪葬方式。而土葬與火葬曾經還展開一場爭辯,一些人認為土葬能流傳至今,一定有存在的道理,火葬是從西方傳入的,中國人認為這是對人的一種不尊重,最初的時候對這種方式並不支持,而隨著經濟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世界趨向同化,中國人也逐漸接受西方人的思想,喪葬制度也因此改為了火葬。
  • 我國火葬的四個歷程,莫要子欲養而親不待
    而入土為安主要體現在死後進行土葬,而土葬這個習俗又源於靈魂信仰,是農耕民族崇土意識的一種表現,是對土地的熱愛。剛上小學的時候,書本上對祖國的介紹就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那時真是深深引以為豪。但長大後才真正了解,作為多山地形的我國,遠稱不上「物博」兩字。國家為了節約土地資源,全國性地推廣火葬,目的就是為了不讓死人與活人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