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芯」大突破!華為迎轉機?2.6萬億晶片板塊迎重磅利好
原標題:中國「芯」大突破!華為迎轉機?2.6萬億晶片板塊迎重磅利好,聰明資金加倉的滯漲晶片股出爐,最高上漲空間超50%作者:數據寶 張娟娟中芯國際工藝獲突破,這些滯漲晶片股有望受益。中芯國際工藝突破,華為芯或迎轉機兩款手機對比的背後其實是中美科技的較量,餘承東親自官宣「史上最強大的華為Mate
-
中芯傳來好消息,國產晶片迎來轉機
在歐盟為主導的17個國家宣布加入《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科技計劃聯合聲明》,計劃在3年內投資1450億歐元,發展自己的半導體技術。大家都知道,在華為遭受「卡脖子」的局面之後,國內半導體企業已經開始布局晶片製造技術的攻關。為了解決晶片製造過程中的難題,中芯更是委任了蔣尚義為董事會副董事長。但此舉卻引起了連鎖反應,梁孟松因此遞交了辭職申請。
-
兵進光刻機,中國晶片血勇突圍戰 - 光刻機,ASML,華為,臺積電,中芯...
四、中芯國際,買一臺EUV光刻機好難還好華為意識到了這一點,IT之家之前也報導,華為正積極將14nm晶片訂單轉交給大陸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圖自:中芯國際官網中芯國際2019年已經成功實現第一代14納米FinFET工藝量產。2020年1月14日,中芯南方廠投產國內首條14nm生產線,月產能可達到3.5萬片。
-
差距並非光刻機?美籍華人院士吐露真相,這才是中芯國際的短板
也就是說,離開了臺積電,華為高端晶片的供應就無法得到保障,而限制臺積電為華為供應晶片正是美國這次晶片封鎖的主要手段。其實華為也有考慮過這點,但是目前國內的晶片代工廠實在是難堪大任! 國內最先進的晶片代工廠是中芯國際,目前快要達到量產7nm工藝晶片的技術,而華為下一代的晶片採用的是5nm水平,光是這點中芯國際就很難企及了。而臺積電已經觸摸到3nm晶片的門檻了,可見中芯國際和臺積電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
-
好消息!中科院正式確認,晶片設計突破2nm,但光刻機才是關鍵
,就在這時我們中國自己研發晶片的聲音就漸漸多了起來,從事生產晶片製造的我們國內有臺積電、聯發科、中芯國際,後面oppo公司也開始走向了自研晶片品牌。對於晶片的研發我們都習慣把關注點放在了中芯國際、臺積電等企業,中科院卻給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驚喜。
-
中科院首創2納米晶片關鍵技術,還依賴光刻機嗎中國晶片迎轉機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中國在晶片領域可以說一路波折,由於缺乏關鍵設備光刻機,我們在該領域也很難有所突破,那中芯國際是如何逆轉實現量產14納米晶片的呢?並掌握2納米的關鍵技術的,本期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
好消息!中科院突然宣布,晶片設計突破2nm,量產卻受制於光刻機
中科院突然宣布 隨著川普和美國政府對華為公司的制裁全面升級,國內的科技發展也到了危急時刻,我們只有不斷地突破自己,突破國外的技術封鎖才能掌握一定的主動權,並且在科技之爭中取得領先!
-
中企傳來好消息:獲批收購日本晶片半導體光刻機先鋒微技術
中企傳來好消息:獲批收購日本晶片半導體光刻機先鋒微技術美國對於華為的打壓一直都沒有停止,自從18年聯合加拿大逮捕孟晚舟開始,美國跟華為的關係就越演越烈,而且美國對於華為的打壓手段也在不斷的升級。尤其是這半年以來,美國更是從不同角度對華為進行制裁,想要用這樣的方式抑制華為的發展。
-
不用頂尖光刻機,中芯國際一樣能製造7納米晶片,臺積電已實現
但是中芯國際是個例外,它跟荷蘭阿斯麥訂購了一臺頂尖的光刻機,就是通常說的EUV光刻機,光源波長13.5納米,可以用於製造7納米以下尺寸的晶片,那麼這臺光刻機有沒有到貨呢?答案是沒有,不過倒有另一臺光刻機成功出貨,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到達深圳灣,它就是193納米波長的DEV光刻機,這臺光刻機也不差。
-
國產光刻機迎來嶄新突破,向荷蘭光刻機說再見,中國芯已強勢崛起
今年最讓國人為之牽動的就是「中國芯」的問題,由於美國對於華為不友好的新聞佔據了各大頭條,所以也讓眾多老百姓都關注到了晶片的這一問題,就在大家對晶片的問題感到擔心之際,中國的晶片行業終於傳來了好消息!我國的國產光刻機迎來嶄新突破正是由於華為的相關新聞讓大家都知道了中國在晶片上的短板,但是大家所不知道的是,想要真正突破晶片的封鎖,最重要的是光刻機技術,而高端的光刻機被稱為是世界上最精密的儀器之一。目前在光刻機技術上最為領先的是荷蘭的ASML公司,甚至可以說ASML公司相當於壟斷了這一技術。
-
中芯太牛了!2個好消息:7nm晶片再突破,14nm晶片大跨步
也正是因為美G對華為的晶片禁令,而國內半導體行業突然有了危機意識,過度依賴進口相當於把自己的命脈加到了別人的手裡。作為國內半導體行業中的種子選手的中芯國際,最近也傳來了兩個好消息,中芯國際太牛了!而且要製造7nm晶片是需要ASML公司生產的EUV光刻機的,很顯然中芯國際現在是無法拿到設備的,而大部分的EUV光刻機就被臺積電、三星和英特爾內部消化了。為了可以在7nm工藝方面實現突破,中芯國際就選擇了N+1工藝,完全可以達到7nm工藝製程。
-
中芯國際7nm光刻機又有戲了?荷蘭ASML稱因疫情限制才延遲交貨!
跟華為一樣,昨天中芯國際也發布了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中芯國際2019年的收入為31.16億美元,而2018年的收入為33.6億美元。2019年,中芯國際的研發投入再創新高,研發支出由2018年的6.634億美元增加2019年的6.874億美元,佔銷售收入比例約22%。
-
中芯國際取得技術新突破!學習華為將大量囤貨套路:掌控核心技術
【10月15日訊】眾所周知,隨著華為、中興事件爆發以後,我國便在晶片領域投入更多的資源,希望可以掌握更多的晶片技術,才能夠避免美國隨意更改晶片使用規則,解決國內企業無法「獲得晶片」產品的尷尬局面,而目前國內實力最強的晶片代工巨頭—中芯國際,在近日也傳來了好消息,那就是中芯國際的FinFET N+1先進工藝正式傳來了好消息,已經成功實現了晶片流片以及通過了所有功能測試
-
中科院再傳好消息!國產光刻機獲得突破,或將不再受限於人
眾所周知,光刻機是製作晶片的關鍵,若是沒有光刻機製作晶片是不現實的。我國的中芯國際曾經花大價錢在荷蘭ASML公司想要買幾臺光刻機供我們使用,但是交錢幾年卻沒有見到一臺機器,據說背後是美國在搗鬼。我國的晶片也就因此而受到了阻礙,但是我國中芯國際並沒有讓人失望,打破瓶頸研發出N+1晶片堪比7納米工藝的晶片。
-
荷蘭ASML光刻機如此強大,背後股東到底是誰?說出來可能不信
大家好,我是王科技近來有兩個消息值得關注,一個是華為晶片被斷供,很多企業包括臺積電、中芯國際等在內的廠家都不能為其代工,而另一個消息就是,我國依然是晶片進口大國,根據上半年數據顯示,我國上半年的進貨量養活了全球半導體行業。
-
突破5nm光刻技術瓶頸,中科院再次傳來好消息,中國芯未來可期
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一直都比較注重在各個領域的科學研究,通過我國眾多科學家的不懈努力,我國也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與此同時,我國的科技發展也經常遭到其他國家的技術封鎖,一些比較前沿的科技我們一直難以攻克,比如一枚小小的晶片,我國的華為企業此前就曾多次遭到美國的晶片制裁,給華為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
華為的第四場戰役:光刻機!
近段時間以來,關於華為要上馬做光刻機的消息,傳的沸沸揚揚。第一個消息,華為在網上公開發布了光刻工藝工程師的職位,很多國內廠家也接到大量配套產品的詢價。第二個消息,華為全國瘋狂挖人,此前國內唯一有能力造光刻機的上海微電子甚至打電話到高層投訴。
-
荷蘭巨頭1nm光刻機迎新突破!中國訂購的EUV光刻機呢?
據TechWeb網站11月30日最新報導,近日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ASML)又送來一則好消息,該司已經與比利時半導體研究機構IMEC共同完成了1nm光刻機的設計工作。然而,這家荷蘭企業的光刻機製造技術卻變得重大突破之際,我國晶片製造巨頭——中芯國際自阿斯麥訂購的EUV光刻機至今卻還未到貨。據悉,中芯國際於2018年自阿斯麥(ASML)手上購買了一臺價值約1.2億美元(折合約7.9億元人民幣)的EUV光刻機。
-
中科院首創2納米晶片關鍵技術,還要依賴光刻機嗎?
那麼如今中國晶片技術究竟發展到了哪一程度,有消息稱中科院首創了2納米晶片的關鍵技術,這一技術在生產過程中是否還要依賴先進的高端光刻機,中國晶片是否就此迎來轉機,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一一揭秘。中國晶片的發展與幾大企業密切相關,首先此次晶片危機事件的主角,同時也是我國優秀的晶片研發企業的華為。
-
中科院再傳好消息!中國芯又升級,光刻技術有了新突破
引言自從中國成功製造光刻機研發晶片不再依賴國外進口後,中科院再一次傳來好消息,中國製造的晶片又一次成功升級,中國光刻技術有了新的突破。不僅是晶片,我國在科技研發上一直受到美國的壓迫和制裁,加上美國對華為在晶片上的封鎖,美國對我國自己製造晶片一直抱著不看好的態度。除了美國的不看好之外,還有荷蘭對我國的「嘲諷」,在重重困難之下,中國研製出了28nm光刻技術,但是這還不能達到我國的目標,因此,我國再接再厲,這次中科院又傳來了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