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識概述,是個體對自己及自己與周圍事物關係的意識

2021-01-09 鄭州交通技師學院

自我意識概述,是個體對自己及自己與周圍事物關係的意識,是個性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我意識包括了三個層次,即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調節,自我意識的發生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不同發展階段,自我意識的形成各有特點。

3歲以後,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主要體現在自我評價、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上。1.幼兒自我評價的發展自我評價是個體在對自己身心特徵了解的基礎上對自我做出的判斷,包括3種形式,即掌握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從與他人的比較中對自己做出評價,進行自我檢驗和評價,自我評價大約在個體2~3歲時開始發生。

幼兒自我體驗的發展,自我體驗是個體對自已懷有的一種情緒體驗, 即個體在自我認識和評價的基礎上形成的對自我的情感態度。幼兒自我體驗的發展一般會在自尊、 自信和羞恥感的出現上體現。

在3歲左右,幼兒出現了自尊、自信和羞恥感的萌芽,具體表現為幼兒會特別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有強烈的上進心和好勝心,對做很多事情都信心滿滿,不怕困難,敢於大膽探索,不希望受到批評,如果被批評了,常會出現臉紅、低頭和躲藏等行為。

幼兒自我控制的發展自我控制是個體對自己行為、思想、語言等方面的控制,幼兒的自我控制主要表現在自制力、自覺性、堅持性等方面。一 般來說,在4~5歲時,女孩自我控制水平的發展速度明顯高於男孩。而到了5-6歲時,男孩自我控制水平的發展速度明顯高於女孩。

幼兒自我意識的培養,自我意識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方面,幼兒期是幼兒自我意識發展的重要階段,成人要好好利用這段時間,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對幼兒進行正確、恰當、積極的評價,由於幼兒常常以他人的評價為依據來評價自己,因此,在集體活動中進行教育是提高幼兒自我意識水平的最好方式。在集體活動中,教師應注意自己的言行,以積極的態度評價幼兒,對幼兒進行正確、恰當的評價,這樣,會促使幼兒對自己的行為產生正確的認識,並進- 步以此規範自己的行為。

寓自我意識培養於日常生活之中,幼兒的自我意識是在潛移默化之中發生的,所以成人應多給予幼兒自我認識的機會,讓幼兒的自我意識在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得到提升。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自我意識的概述
    自我意識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人在社會交往中隨著語言和思維的發展而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大學階段是我們意識發展並趨向成熟的關鍵時期。縱觀自我概念的心理學研究,我們認為個體既可以主體,我既英語中的l的身份去認識和改造客觀事物。
  • 自我意識:概念及分類
    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對自己的認識和態度,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使人格部分整合和統一起來的核心力量。從內涵的角度來看,自我意識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涵:(1)個體對自身生理狀態的認識和評價:體重、身高、身材、容貌等體像和性別方面的認識,對身體的痛苦、飢餓、疲倦等感覺。
  • 自我意識的發展階段
    在心理學部分,自我意識的發展階段是教師招聘中常考知識點之一,以單選題和多選題考察為主,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這部分的知識點。相對於大腦的無意識活動,人們普遍同意自我意識是意識的最高形式。自我意識是我們對自己身心狀態及對自己同客觀世界的關係的認識。
  • 自我意識是什麼?
    相信所有人都會在某一個時間點,對自我開始思考。自我意識的了解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自我意識」。簡單來說,自我意識,是對自己身心活動的覺察,即自己對自己的認識。具體包括認識自己的生理狀況(如身高、體重、體態等)、心理特徵(如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等)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如自己與周圍人們相處的關係,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與作用等)。
  • 究竟什麼是自我意識?
    當腳趾瘙癢時,意識關聯到腳趾(實質是腳趾的信號投射到皮層),當手指刺痛時,意識關聯到手指,當飢腸轆轆時,意識關聯到腸胃,當寒冷交替時,意識關聯到皮膚,當荷爾蒙迸發時,意識關聯到生殖器官……在個人的成長曆程中,會與環境中的各種事物直接或間接的接觸,並觸發意識對身體各部位的感知,環境事物總是千變萬化的,相對於環境事物的不確定性來說,身體各部位的聯結則是一個更加確定性的存在,並且這種確定性會隨著行為實踐而帶來的千變萬化的感覺信號和感知信號的同步疊加反饋
  • 心理學_自我意識的發展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自我意識的發展也是一個重要的考試內容,常見題型為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考查形式比較簡單和固定,因此在備考過程中需要引起大家充分的重視,理解並熟記。一、自我意識的概念自我意識是意識的一種形式,是個體對自己身心狀態以及自己同客觀世界的關係的意識。自我意識是個體自身心理、生理和社會功能狀態的知覺和主觀評價。
  • 人工智慧的自我意識與信息進化論(二):人工智慧是否會具有自我意識?
    人的生命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擁有自己的身體。「人工智慧應用」的獨立性則沒有那麼分明,很多應用需要依附在其他程序之上,應用與應用可以合併成一個更大的應用。「人工智慧應用」之間的內在聯繫性更緊密、更明顯。「人工智慧應用」也不擁有獨立的「人工智慧載體」。「人工智慧應用」的「人工智慧載體」分布在網際網路中,由伺服器、終端、傳感器等多個部件組成,並且可以靈活組合,可以極為龐大。
  • 意識的起源:事物如何從無意識變為有意識
    意識,也許是自然界最大的謎團,它長久地困擾著我們的科學家。我們每一個人都想知道,人類最初的意識到底來源於哪裡,或者說起源於哪裡?意識使我們可以意識到周圍的環境,自我的存在,它也讓我們可以進行思考學習,明白是非對錯,更重要的是我們有了時間的概念,所以有這樣一句話,時間是意識的產物。
  • 簡述自我意識的發展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心理學自我意識部分考頻都比較高,且自我意識部分知識比較容易混淆,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對自我意識的知識點進行了如下梳理。一、內涵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對自己的認識和態度,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使人格部分整合和統一起來的核心力量。
  • 如何區分自我意識與自我調控系統
    自我意識是教育心理學社會化發展與教育這一章節的知識點,它是指個體對自己的認識和態度,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使人格部分整合和統一起來的核心力量,一般認為自我意識包括三種成分: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監控。這個知識點容易和心理學的人格的自我調控系統弄混淆,下面我們就她們的相同和不同點進行詳細區分,希望對於大家今後的備考能夠有所幫助。
  • 自我意識「蓬勃生長」的青春期,如何真實地面對自己?
    如果你被「自我」控制了心智,就會切斷與真實世界直接可靠的聯繫;相反如果你能夠擺脫「自我」,就能直面現實世界,尊重事物運轉的客觀規律,也能夠更加清楚地知道什麼是目前可能做到的、以及未來如何向前邁進。 青少年期是「自我」意識發展的高漲期,許多研究者甚至形容這段時期是人類發展的「暴風驟雨」時期,也是情緒最為激烈動蕩的時期。
  • 不同年齡段幼兒自我意識教育活動的實施要點
    在這階段, 幫助幼兒在獨立活動中感受自己的能力,利用成人的評價來影響和激勵幼兒發現自己更多的優點,引導幼兒在友好的同伴關係中獲得自我肯定等,對幼兒自我意識的良好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注意對幼兒的態度和評價剛進人小班的幼兒,正處於自我意識的發生時期,幼兒通過鏡映形成「 鏡像自我,當作-面鏡子,通過他人對自己的表情、評價和態度來了解和界定自己,形成相應的自我概念。
  • 幼兒園自我意識教育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幼兒園自我意識教育活動可以從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三個方而進行設計。幼兒園自我認識教育活動的內容,自我認識是主體我對客體我的認知與評價,主要包括個體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評價。自我概念是指對自己身心特徵的認識,而自我評價是在自我概念的基礎上對自己做出的某種判斷。
  • 你怎麼確定自己有意識?
    即便未來有一天我們可以完整地將大腦中每一條神經元的位置和走向,每一股神經遞質的運動路徑,都細緻無遺漏地畫在同一張紙上,可能也無法解釋這些黏糊糊的組織何以產生思想、情感與自我。這就使得關於意識的討論有著許多猜想:有些人認為意識是種幻覺,另一些人卻認為它無處不在;有些人希望將其往回推演到神經元運動的生理基礎,另一些人則認為這是一種無法分割的宇宙整體現象。
  • 自我意識與人性——一種踏實的成全
    弗洛伊德認為這是一種動力定型,即精神能量的指向、發動等形成了固定模式;華生認為是反射機制的建立,即刺激與行為形成了對應;班杜拉強調正負強化的反覆塑造;布魯默側重內向互動建立意義關係……角度不同,但說的基本是一回事。自我意識是人性的一部分,因為只有人才會有自我意識;人性也反過來被自我意識所建構,因為沒有天生而就的人性。那麼,問題又來了:它們到底誰先誰後,誰孕育了誰?
  • 獲得自我意識的覺醒,培養正確的自我認知
    自我評價:是指對自己的想法、期望、行為及人格特徵的判斷與評估,這是自我調節的重要條件。自我認知也叫自我意識,或叫自我,是個體對自己存在的覺察,包括對自己的行為和心理狀態的認知。如果一個人不能正確的認識自我,看不到自我的優點,覺得處處不如別人,就會產生自卑,喪失信心,做事畏縮不前……相反,如果一個人過高地估計自己,也會驕傲自大、盲目樂觀,導致工作的失誤。
  • 思想的起源:自我意識的覺醒
    因此,用珠子做陪葬品的人有可能是某種宗教人士,人與人之間的裝飾差異化也表明早期人類具備的「自我」感開始出現。宗教:自我意識的發展墓葬品的存在,無論哪種類型,都表明古代人類相信至少有來世的可能,這反過來也說明了人們超自然信仰的存在。人類學家指出了三種產生宗教的條件:第一,個體身上的一種非物質東西在死後能夠永存,即相信「靈魂」存在。
  • 機器人照鏡子,開始審視自己,它是產生了自我意識嗎?
    筆者:扶蘇 前段時間有一個視頻點擊率飆升,原來是一個酒店大堂的機器人本應該在招待旅客,在它經過一面鏡子時卻停留下來,仿佛在審視自己。於是人們紛紛猜測,這很有可能是機器人產生了自我意識,因為它已經開始審視自己了。
  • 心理學:你的思維其實只是大腦的產物,與意識毫無關係
    意識,在早期研究中的原意,是稱為精神活動的。 所謂意,就是個體自我的意念。所謂識,就是思維判斷和認識。 意識,通常代表著個體的一種獨立性,它還是主觀存在的獨特坐標。有了意識,就代表人已經認識到自身的存在,能夠通過過去發生的事情,推斷未來可能知道或可能發生的事情。 人可以由此產生二元對立,從而與不同於自己的存在,與自己過去的存在進行對比和交流。
  • 人是簡單的個體,卻有無數個意識分身,宇宙是多意識還是多世界呢
    地球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宇宙的存在也令人心生好奇,人類的渺小不足為過,但是地球在宇宙簡直就是一粒塵埃,可能它的消失都不會影響到宇宙本身的存在,人是簡單的個體,地球卻並非簡單的個體,而宇宙到底是什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