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天之路:感謝有你,中國航天員

2020-11-19 職場書吧

景海鵬(左)、陳冬(右)

又逢11月18日,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航天員景海鵬和航天員陳冬完成了歷時33天的太空之旅返回地球,感謝他們為中國航天的無私奉獻。兩位航天英雄在乘坐神州十一號飛船升空後,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工作生活了33天。在這33天裡,他們克服重重困難在太空完成了近40項的空間科學試驗,為中國未來的長期載人飛行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那麼你知道中國最早選拔航天員是什麼時候呢?

1969年美國航天員阿姆斯特朗成功乘坐阿波羅宇宙飛船登上了月球。由此,中國開始了問天之路。1970年,中國啟動「714工程」並開始選拔太空人。參照當時蘇聯、美國的選拔經驗,中國從空軍1800名飛行員中篩選出了88的合格者。初選後又經過層層篩選,最終留下了20個人,留下的這20個人每一個無一不夢想著有一天駕駛著中國飛船飛上太空。然而直到1995年,這20個人飛行生涯結束時,他們都從沒有實現這個夢想。因為直到2003年10月15日中國航天第一人楊利偉才乘坐中國神州五號飛船飛入太空。

楊利偉、聶海勝在1995年的選拔中,經過了層層篩選,最終成為了中國航天員。篩選階段時,航天員們所有的器官都要逐一的進行功能性檢查,不允許有任何瑕。航天員們緊接著還需要對生理功能進行檢查,離心機、低壓艙、旋轉座椅等等。聶海勝回憶說,在空軍總醫院進行的檢查一個月,你想到的、想不到的都逐一進行了檢查。光血液檢查指標就有上百個檢查項。經過各項檢查對人體和心理功能的極限考驗後,最終1506名飛行員只留下來了14人,淘汰率達到了驚人的99%。選拔出來的這14個人接下來將開始長期艱苦的訓練為中國的飛天夢做長足的準備。

楊利偉

超重耐力訓練、低壓缺氧訓練、前庭功能訓練等等,每一項他們要出色的完成訓練,每一項都堪稱魔鬼訓練。如轉椅訓練,普通人上去,相信過不了幾圈立馬嘔吐、頭暈,但是這項訓練航天員們在訓練時每次都是把時間調到最長。你試過一個人待在房間裡72小時不與外界溝通嗎?為了模擬適應太空環境,航天員們在隔離艙中一個獨自待上72小時,同時還要在這72裡高標準的完成各種工作。

飛天英雄凱旋(1)

讓我們致敬航天員景海鵬,致敬航天員陳冬,致敬中國航天員。問題之路,感謝有你,中國航天員!

相關焦點

  • 問天之路:中國航天發展紀實
    >  書名:問天之路,從兩彈一星的元勳到新一代的航天員,本書真實再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航天科技的大發展、大跨越、大輝煌。 作者用自己的親見親聞、翔實的史料和鮮為人知的採訪素材描繪了一代代航天人前赴後繼、攻堅克難的「問天之路」,加上首次公開的權威圖片,充分展現了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變成現實的壯麗圖景
  • 時間,讓事業不朽——讀《問天之路——中國航天發展紀實》有感
    【讀書者說】時間,讓事業不朽——讀《問天之路——中國航天發展紀實》有感作者:金龍(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編輯);孫偉帥(中國軍網記者)將這句話放在今天,或許可以很好地詮釋中國航天事業。「從東方紅衛星到載人航天,從嫦娥探月到北鬥問天,從兩彈一星的元勳到新一代航天員」,中國航天至今已走過60個年頭。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問天之路——中國航天發展紀實》真實再現了中國航天走過的60年崢嶸歲月,「中國航天可敬的大發展、大跨越、大輝煌」,都在書中一一呈現。
  • 中國空間站航天員乘組選定:每組 3 人,任務周期 3 到 6 個月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稱,執行空間站建造階段四次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此次飛行任務每個乘組分為三人,其中將由執行過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擔任指令長,目前航天員正在開展任務訓練工作60 至 180 噸級的大型空間站,目前已有 17 國 9 個項目入選中國空間站首批科學實驗名單。
  • 千錘百鍊冰火考驗:火星環繞器"問天"之路經歷了什麼
    新華社北京7月28日電 題:千錘百鍊、冰火考驗:火星環繞器「問天」之路經歷了什麼?新華社記者胡喆隨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火星探測走進人們的視野當中。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計劃一次性完成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項任務,實現多個工程及科學目標。
  • 千錘百鍊、冰火考驗:火星環繞器「問天」之路經歷了什麼?
    新華社北京7月28日電題:千錘百鍊、冰火考驗:火星環繞器「問天」之路經歷了什麼?新華社記者胡喆隨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火星探測走進人們的視野當中。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計劃一次性完成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項任務,實現多個工程及科學目標。
  • 楊利偉:明年將會有兩次載人任務、共六名航天員前往中國空間站
    昨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英雄航天員楊利偉透露,我國明年將會執行兩次載人航天任務,共六人前往太空工作。從明年起,每年都會執行幾次載人飛行任務,每次航天員在太空中工作3至6個月不等。此舉標誌我國載人航天將正式進入空間站時代!
  • 中國空間站航天員乘組已選定:每組3人,任務周期3-6個月
    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目前我國空間站各艙段研製進展順利,執行空間站建造階段四次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每個乘組三人,由執行過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擔任指令長,正在開展任務訓練。按照計劃,我國空間站將先後發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進行空間站基本構型的在軌組裝建造,其間,規劃發射4艘神舟載人飛船和4艘天舟貨運飛船,進行航天員乘組輪換和貨物補給。10月1日,第三批18名預備航天員加入航天員隊伍,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4名載荷專家,他們將參加空間站運營階段飛行任務。
  • 中國航天員中心最新動態:備戰 中國空間站
    中國航天員中心供圖剛剛過去的「十一」假期,中國空間站建設的進展陸續對外釋放:10月1日,18人入選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他們將成為我國航天員隊伍的新成員;10月7日,執行空間站建造階段4次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每個乘組3人正在開展任務訓練,空間站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 航天員乘組已選定
    目前,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 在5日晚召開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透露了上述消息。 當晚,長徵五號B首次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拉開了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飛行任務的序幕,為後續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發射奠定了堅實基礎。 按計劃,我國空間站將於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一共規劃12次飛行任務。
  • 中國空間站航天員乘組已選定 每組3人 任務周期3到6個月
    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目前我國空間站各艙段研製進展順利,執行空間站建造階段四次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每個乘組三人,由執行過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擔任指令長,正在開展任務訓練。按照計劃,我國空間站將先後發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進行空間站基本構型的在軌組裝建造,其間,規劃發射4艘神舟載人飛船和4艘天舟貨運飛船,進行航天員乘組輪換和貨物補給。10月1日,第三批18名預備航天員加入航天員隊伍,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4名載荷專家,他們將參加空間站運營階段飛行任務。
  • 中國空間站航天員乘組已選定 每組3人任務周期3到6個月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目前我國空間站各艙段研製進展順利,執行空間站建造階段四次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每個乘組三人,由執行過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擔任指令長,正在開展任務訓練。
  • 中國空間站航天員乘組已選定,每組3人任務周期3到6個月
    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目前我國空間站各艙段研製進展順利,執行空間站建造階段四次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每個乘組三人,由執行過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擔任指令長,正在開展任務訓練。按照計劃,我國空間站將先後發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進行空間站基本構型的在軌組裝建造,其間,規劃發射4艘神舟載人飛船和4艘天舟貨運飛船,進行航天員乘組輪換和貨物補給。
  • 18人入選,中國航天員備戰空間站
    中國航天員中心供圖剛剛過去的「十一」假期,中國空間站建設的進展陸續對外釋放:10月1日,18人入選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他們將成為我國航天員隊伍的新成員;10月7日,執行空間站建造階段4次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每個乘組3人正在開展任務訓練,空間站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 中國空間站研製建設穩步推進 第三批航天員完成初選
    中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已完成初選工作,艙外航天服正進行飛行產品生產。中國載人航天慶祝2019年「中國航天日」主題活動23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築夢新時代載人航天,喜迎新中國七十華誕」的活動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首次以視頻形式向公眾披露了中國空間站任務計劃安排和工程研製建設進展。
  • 中國航天員是怎樣煉成的?背後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別錯過!
    飛船上有個人衛生的裝置,但是在最初階段你是不能去的,也就是航天員要在飛船變軌之後,才能把軌道艙艙蓋打開進入,才能進行個人的衛生處理。在這之前有很長時間,如果有需求,就可以在尿不溼上處理。作為航天員,儘可能不去用,神舟五號那次飛行,楊利偉就沒有使用,21個小時,全程憋尿。
  • 未來兩年將進行11次發射建空間站,航天員均已選定
    (觀察者網 訊) 迎來我們中國自己的空間站還要多久? 據央視網10月6日消息,目前我國空間站各艙段研製進展順利。2022年前後,我國將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 為此,未來兩年將進行11次發射,先後發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進行空間站基本構型的在軌組裝建造。其間,規劃發射4艘神舟載人飛船和4艘天舟貨運飛船,進行航天員乘組輪換和貨物補給。
  •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是誰?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資料簡介(圖/視頻)
    非常榮幸,我能夠第三次出徵太空,在這裡,我要真誠感謝我的祖國和人民,感謝萬千航天科技工作者,感謝他們的付出和託舉。我決心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當好一名航天員。  記者:請問陳冬,你在2010年成為第二批航天員,等待六年迎來自己第一次飛天,和你預期相比快還是慢,意料之中還是意料之外?與第三次飛天的景海鵬一起執行任務,是怎樣一種感覺?
  • 問天之旅 解答「天問」
    先秦時期,屈原對著茫茫宇宙發出《天問》;數千年後,中國向著星辰大海,踏上「問天」之旅。在星際間穿行,可以想見這條路充滿了未知和風險,但重要的是,我們已經邁出了堅實步伐。7月23日中午,在碧海椰影之中,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天問一號」騰空而起。
  • 中國空間站核心艙核心艙已基本完成測試工作,航天員正在開展任務訓練
    目前,核心艙已經基本完成測試的全部工作,航天員乘組已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 圖源:中國載人航天官網,下同中國空間站又稱天宮空間站,最終目標是在低地軌道自主建設一個常駐的 60 至 180 噸級的大型空間站,目前已有 17 國 9 個項目入選中國空間站首批科學實驗名單。
  • 未來兩年,我國將進行11次發射建空間站,航天員均已選定
    迎來我們中國自己的空間站還要多久?據央視網10月6日消息,目前我國空間站各艙段研製進展順利。2022年前後,我國將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為此,未來兩年將進行11次發射,先後發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進行空間站基本構型的在軌組裝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