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ucleic Acids Res:冠狀病毒RNA結構預測潛在藥物靶點
2020年11月11日訊/生物谷BIOON/---近日,格羅寧根大學,華沙國際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和萊頓大學的研究人員詳細研究了SARS-CoV-2冠狀病毒RNA基因組結構。 RNA結構是開發抗病毒藥物的潛在目標。結果於11月10日作為「突破性論文」發表在《Nuclear Acid Research》雜誌上。
-
...Communications|整合藥物大數據與貝葉斯方法大規模預測藥物靶點
作者整合了大量的公共數據來訓練此模型,並在2000多種小分子的數據集上進行測試, BANDIT的預測準確率為90%。然後,在對14,000多種化合物的靶點進行預測過程中,BANDIT計算出約4,000種未知的分子靶標。隨後BANDIT被應用於預測臨床開發階段的靶點未知的抗腫瘤藥物ONC201的靶點,通過實驗驗證了BANDIT預測的準確性,並且此靶點信息推動了相關臨床試驗進展。
-
饒子和院士團隊解析新冠病毒RNA聚合酶的結構(瑞德西韋的靶點)
RNA依賴RNA聚合酶(RdRp,又稱nsp12)在病毒內催化病毒RNA的合成,它也是冠狀病毒複製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一個抗病毒藥物例如瑞德西韋的主要靶點。因此,鑑定了殘基Y69-R249為完整的冠狀病毒NiRAN結構域。其次,低溫電磁圖幫助我們識別一個獨特的N-末端β-髮夾。該β-髮夾插入到,由NiRAN結構域和RdRp結構域中的palm子結構域形成的凹槽中,形成一組緊密的穩定整體結構。
-
新冠病毒重要藥物靶點-RNA聚合酶精細結構獲解析—新聞—科學網
近日,「上海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抗新冠病毒聯合攻關團隊」率先在國際上成功解析新型冠狀病毒「RdRp(RNA依賴的RNA聚合酶)-nsp7-nsp8複合物」近原子解析度的三維空間結構,揭示了該病毒遺傳物質轉錄複製機器核心「引擎」的結構特徵,為開發針對新冠肺炎的藥物奠定了重要基礎。
-
科學家鑑別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免疫反應的潛在靶點!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Host & Microb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La Jolla免疫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就通過研究首次分析了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機體有效免疫反應的潛在靶點,如今研究人員能利用已知的冠狀病毒的數據來預測SARS-CoV-2的哪些部位能夠激活宿主的免疫系統反應。
-
...CoV-2病毒RNA依賴性RNA聚合酶的三維結構,助力開發新的疫苗和藥物
據報導,SARS-CoV-2是β冠狀病毒(betacoronavirus)屬的一個新成員,與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SARS-CoV)和幾種蝙蝠冠狀病毒密切相關。與SARS-CoV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MERS-CoV)相比,SARS-CoV-2表現出更快的人際傳播,從而導致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為世界性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
針對新冠病毒,我們始終堅持多靶點協同的小分子抗病毒藥物研發
全球氣溫分布圖(12月21日)2020年5月1日,吉利德科學(Gilead)宣布在研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已經獲得美國FDA緊急使用授權(EUA),體外試驗證明其能夠有效抑制新冠病毒,被緊急用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同年10月22日,美國FDA批准其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商品名:Veklury)正式上市。
-
百度免費開放AI算法 可將新型冠狀病毒RNA二級結構預測縮短至27秒
今天,百度研究院宣布,將向各基因檢測機構、防疫中心及全世界科學研究中心免費開放線性時間算法 LinearFold 以及世界上現有最快的 RNA 結構預測網站,以提升新型冠狀病毒 RNA 空間結構預測速度,從而助力疫情防控。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開放共享多個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篩選虛擬模型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日訊(記者 劉洋)當前,正值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關鍵時期,尋找靶點藥物是科研攻關的重要工作之一。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及時啟動應急研發任務,利用實驗室學科、平臺、團隊、機制優勢,組織科研人員,主動出擊,針對多個重要抗病毒靶點開展了藥物虛擬篩選,力爭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
快訊 | GHDDI會同清華大學藥學院現向全社會科研人員免費開放藥物研發資源,助力攻克新型冠狀病毒
GHDDI會同清華大學藥學院,將充分發揮紮實的疾病和藥學基礎研究,先進的藥物研發水平、平臺設施以及國際頂尖資源等優勢,除在內部積極投入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研發以外,免費高效的開放給全社會科研人員,共同加速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研發。
-
《細胞》:激酶是潛在的新冠病毒藥物靶標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近日在《細胞》雜誌上發表研究論文指出,激酶是潛在的新冠病毒藥物靶標,一些針對激酶活性的藥物可以抑制病毒感染。研究人員稱,他們已確認了數種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激酶藥物,希望有關人員能儘快對其進行臨床測試。 在該項研究中,由美、英、德、法等國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使用質譜分析法對新冠病毒如何修飾其宿主蛋白以促進病毒傳播進行了分析。
-
RNA測序數據揭示了阿爾茨海默病的三種主要分子亞型
為了確定AD的分子亞型,研究人員使用了計算生物學方法來闡明不同類型RNA、臨床和病理特徵以及其他潛在推動疾病進展的生物學因素之間的關係。該研究小組分析了來自數百名已故AD患者和正常對照組的5個腦區1500多個樣本的rna測序數據,並確定了AD的三種主要分子亞型。這些AD亞型獨立於年齡和疾病分期,並在兩個隊列研究中在多個腦區重複。
-
腫瘤藥物潛在靶點PDK1
目前,尚未有成熟研發階段的藥物出現,對PDK1靶標的研發激起了研究者相當大的興趣。1.在研藥物分析以PDK1為靶標進行藥物研發可以達到對多種疾病的治療目的,據Thomson Reuters Integrity(2015-05-11)資料庫顯示,PDK1相關藥物目前最高處於臨床II期階段,但遺憾的是,該臨床II期化合物已經沒有進展報告;另一個藥物AR-12用於治療成人晚期、復發的實體瘤或淋巴瘤處於臨床I期階段,值得一提的是,該藥物在
-
細化新冠病毒RNA基因組的結構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是一種單鏈RNA冠狀病毒,它的出現引起全球範圍內迅速蔓延的新型冠裝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當前,尚無有效的抗病毒藥物或是疫苗。此外,我們對SARS-CoV-2的了解還很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阻礙當前治療方法的開發進展。
-
多囊腎新藥物靶點
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研究人員採用虛擬組織技術(virtual tissue technology)發現了一種新的治療多囊腎的潛在藥物靶點。該研究發表在《細胞分子生物學》(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研究結果顯示,細胞粘附障礙可導致兩種腎囊腫類型。這些囊腫可導致成人腎臟—正常約為一個拳頭大小,重量不到1磅—增大至足球大小,重20-30磅。
-
科學網—百度向科研機構免費開放RNA結構預測網站及算法
本報訊 1月30日,百度研究院宣布,將向各基因檢測機構、防疫中心及全世界科學研究中心免費開放線性時間算法 LinearFold 以及世界上現有最快的 RNA 結構預測網站
-
直接RNA測序、串聯質譜法揭示新冠病毒的轉錄組和蛋白質組特徵
該細胞系被廣泛用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增殖。研究揭示了病毒轉錄的模式(即亞基因組mRNAs),通常符合冠狀病毒的複製和轉錄預測模型。在編碼S蛋白的亞基因組mRNAs中檢測到24nt的框內缺失。這一特徵在一半以上的轉錄本中被確認,並被預測將從S蛋白中移除一個疑似的Furin蛋白酶切位點。
-
百度向科研機構免費開放世界上現有最快的RNA結構預測網站及算法
1月30日,百度研究院宣布,將向各基因檢測機構、防疫中心及全世界科學研究中心免費開放線性時間算法 LinearFold 以及世界上現有最快的 RNA 結構預測網站,以提升新型冠狀病毒RNA空間結構預測速度,從而助力疫情防控。
-
饒子和團隊破解新型冠狀病毒關鍵水解酶晶體結構
一端是全國醫務工作者眾志成城奮戰在診療一線,另一端,國內外頂尖科學家們也開闢出與病毒賽跑的「第二戰場」,核心指向尋找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肺炎的有效藥物。就在今天(1月26日),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楊海濤課題組測定的2019-nCoV冠狀病毒3CL水解酶(Mpro)的高分率晶體結構正式對外發布,3CL水解酶是抗冠狀病毒最關鍵的蛋白之一。
-
科學家解析新冠病毒RNA聚合酶三維精細結構—新聞—科學網
該研究揭示了該病毒遺傳物質轉錄複製機器核心「引擎」的結構特徵,為開發針對新冠肺炎的藥物奠定了重要基礎。4月10日晚10點,這項重要成果發表於《科學》雜誌。 此前一天,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饒子和/楊海濤團隊與合作者組成的「抗新冠病毒攻關聯盟」在Nature上聯合發表了新冠病毒的重要研究成果「Structure of Mpro from COVID-19 virus and discovery of its inhibitors」,率先在國際上成功解析新型冠狀病毒關鍵藥物靶點——主蛋白酶(Mpro)的高解析度三維空間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