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或升級為行星 NASA專家稱其具有行星的特徵(圖)

2020-11-25 中國網

  眾所周知,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但這種定義未來可能被徹底顛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專家日前呼籲學界檢討行星的定義,認為月球就像木星和土星的衛星一樣,擁有行星的特徵,應被重新定義為行星。

月球

  如果國際天文聯會接受他們的論據,不但冥王星可回歸行星之列,太陽系內100多個衛星也有望升格做行星。

  NASA「新視野」號冥王星探索任務總指揮斯特恩和5名同僚指出,公眾對行星一詞往往先入為主,對其他非行星不感興趣。

  為符合更嚴謹的科學定義和增進公眾認識,他們提出在地球物理學的框架內重新定義行星,即強調星體內在物理特質,而非外在的環繞特性。

  報導稱,在新標準下,圍繞其他行星的星體也可視作為行星,地球和月球將成雙行星系。若星體有足夠引力,能令自身從混雜的石塊中成形,也應被視為行星。

 

相關焦點

  • 月球或升級為行星 NASA專家籲學界檢討行星定義(圖)
    月球或升級為行星 NASA專家籲學界檢討行星定義(圖)時間:2017-02-20 12:01   來源:網易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月球或升級為行星?NASA專家籲學界檢討行星定義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專家日前呼籲學界檢討行星的定義,認為月球就像木星和土星的衛星一樣,擁有行星的特徵,應被重新定義為行星。 如果國際天文聯會接受他們的論據,不但冥王星可回歸行星之列,太陽系內   原標題:月球或升級為行星?
  • 月球或升級為行星 學界認為月球擁有行星的特徵
    月球或升級為行星 學界認為月球擁有行星的特徵時間:2017-02-21 12:15   來源:中青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月球或升級為行星 學界認為月球擁有行星的特徵 近日一則月球或升級為行星的新聞引發關注。眾所周知,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但這種定義未來可能被徹底顛覆。
  • 月球或升級為行星冥王星的日落:表面地形與地球十分相似
    網絡配圖月球或升級為行星引關注!據悉,此次即將回歸的不僅僅是月球還有冥王星,太陽系內100多個衛星也有望升格做行星。報導稱,在新標準下,圍繞其他行星的星體也可視作為行星,地球和月球將成雙行星系。若星體有足夠引力,能令自身從混雜的石塊中成形,也應被視為行星。
  • 太陽系曾經的第九大行星,有可能重新升級為行星嗎?
    行星的必須繞著太陽運動,而非其他物體:即地球是行星,但月球卻不是。3. 最後,它必須清除其軌道上的其他天體,這意味著在相同的軌道上不能有其他相對較大的天體:即火星是一顆行星,但小行星和柯伊伯帶上的天體則都不是。因此,根據這個定義,由於冥王星還未清空其軌道附近的區域而被降級為矮行星。
  • 行星的行星盤原來具有保護其衛星的作用,為什麼地球沒有行星盤?
    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一個存在生命且有一個衛星的行星,除了地球自然且唯一的衛星(月球)外,太陽系還之中還有著其他的行星的衛星。實際上,僅僅木星就擁有79顆已知的自然衛星,而土星擁有所有天文物體中最廣為人知的眾多衛星,它有82顆自然衛星。
  • NASA:月球或因45億年前地球與另一顆行星碰撞而形成
    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9月22日報導,一項對阿波羅任務帶回的月球巖石的研究支持了月球的形成可能是在約45億年前因另一顆行星與地球發生碰撞後導致的這一假說。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休斯敦太空中心的天體材料研究與探索性科學研究處的西蒙和同事託尼·加爾加諾領導了這項研究,並將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
  • 搜尋流浪行星
    https://nasa.tumblr.com 看見原先所看不見的行星 科學家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但只有少數是流浪行星。因為流浪行星很難被發現!
  • 搜尋流浪行星
    https://nasa.tumblr.com流浪行星源自何處?行星的形成過程相當混亂。https://nasa.tumblr.com看見原先所看不見的行星科學家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但只有少數是流浪行星。
  • 行星生物控制是否有必要? 記NASA為月球和火星計劃加嚴指令
    美國宇航局於7月9日宣布了兩項關於月球和火星任務行星保護的新指令,執行了一個獨立審查委員會去年提出的建議。2、本次指令頒布詳解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在「月球對話」網絡研討會上宣布了這兩項指令,這是NASA對已有幾十年歷史的指導方針進行現代化努力的一部分,NASA認為這些指導方針可能會阻礙其長期的人類探索計劃。布裡登斯汀說,這些指令反映了「NASA在處理月球表面、當然還有火星上的有害生物汙染問題上的思路是如何演變的。」
  • 是「行星九」,還是一群月球大小的天體?
    ,但也有不少科學家在為冥王星尋找替補。但美國科學家提出的最新結論稱,「行星九」可能根本就不存在,證明其存在的引力拉動作用,其實是一群月球大小天體的聯合引力。       「行星九」出場       隨著觀測技術和觀測手段不斷升級,科學家發現了一些距離太陽非常遙遠的極端太陽系天體,其中包括被稱為「塞德娜」(Sedna)的矮行星。
  • 太陽系九大行星為何變成八大行星 冥王星哪去了 專家:變「矮」了
    長期以來,在太陽系這個大家庭中,一直被認為有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教科書上也是這麼寫的。但到2006年,太陽系九大行星被改為八大行星,沒有冥王星了。那么九個行星為何變成八個了?冥王星哪去了?它哪也沒去,還在天上,用天文專家的定義,可以形象地說,它變「矮」了,沒有資格同其他八大行星並稱了。欲知詳情,本期解讀。
  • 中國正式開始探索太陽系行星:從月球開始!
    中國新一代行星科學家在決定未來探索任務的科學目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中國的行星研究界來說,當前計劃對於深空探索的重視不僅標誌著一個新的開始,也標誌著一個轉折點。   月球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太空探索任務的目標。目前的探測任務在地形、風化結構和基於月球的天文觀測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還提供了關於軟著陸技術、漫遊車和科學儀器的寶貴的工程知識,可用於未來針對月球和其他行星的空間探索。
  • 行星的行星盤原來具有保護衛星的作用,那為什麼地球沒有行星盤?
    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一個存在生命且有一個衛星的行星,除了地球自然且唯一的衛星(月球)外,太陽系還之中還有著其他的行星的衛星。實際上,僅僅木星就擁有79顆已知的自然衛星,而土星擁有所有天文物體中最廣為人知的眾多衛星,它有82顆自然衛星。
  • 高清組圖:這裡有關於行星金星的一切美圖,絕對讓你大飽眼福
    :月球,金星,木星,地球三顆行星和我們的月亮為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斯科特凱利演出第一張永恆的太陽系肖像圖這是我們從外面看到的太陽系的第一張肖像圖金星的電腦模擬全球視圖>這張金星表面的全球視圖是以其東經180度為中心。
  • 科技知識:太陽系八大行星之類地行星
    太陽是整個太陽系的中心,圍繞著太陽運轉的有八大行星,而其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主要是以矽酸鹽石作為主要成分的行星,被稱之為類地行星。類地行星的結構大致相同:一個主要是鐵的金屬中心,外層則被矽酸鹽地幔所包圍。它們的表面一般都有峽谷、隕石坑、山和火山。今天我們主要來學習一下這四顆類地行星。
  • 忒伊亞,太陽系過去的一顆行星(月球來源)撞擊形成現今的月球
    我們知道太陽系有著八大行星,可是以前還存在過一顆行星,不是冥王星,而是一個叫做忒伊亞的行星,據說月球的來源也與其有著很大的關係忒伊亞曾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科學家推測稱是忒伊亞與地球發生碰撞才形成現今的月球。忒伊亞被認為和火星大小差不多。月球作為圍繞著地球的星球,它的來歷一直都很神秘,而忒伊亞則被認為是月球的來源。很早以前忒伊亞與地球發生碰撞,所形成的殘骸匯集在一起能夠形成現今的月球,這種推測是由普林斯頓大學科學家愛德華·貝爾布魯諾和理察·戈特首次構想的。
  • 行星科學專家鄭永春:未來或可利用月球監測地球數據
    原標題:行星科學專家鄭永春:未來或可利用月球監測地球數據   11月24日凌晨,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點火發射。
  • 對話行星地質學家:「月球採樣」那些事
    「無人採樣」計劃在月球採樣2000克  文匯報:在社會高度關注「嫦五」的同時,很多讀者第一次聽到「行星地質學」這個詞,請先介紹一下,「行星地質學」研究的是什麼?  肖龍:行星地質學是行星科學的一部分。1969年7月「阿波羅」月球採樣返回之後,提供了研究月球的實際材料,再結合大量遙感探測數據的研究,開啟了行星地質學學科。
  • 太陽系的行星, 八大行星還是九大行星?
    三是其軌道附近應該沒有其他物體,或在30億年之內可以自行「清理」軌道內的天體冥王星對第三條不符,冥王星的軌道是和海王星有所交集的,且冥王星的衛星過於巨大。根據這個定義,冥王星被歸為矮行星。水星上最大的地貌特徵之一是Calori 盆地,直徑約為1300千米,人們認為它與月球上最大的盆地Maria相似。如同月球的盆地,Calori盆地很有可能形成於太陽系早期的大碰撞中,那次碰撞大概同時造成了星球另一面正對盆地處奇特的地形。除了布滿隕石坑的地形,水星也有相對平坦的平原,有些也許是古代火山運動的結果,但另一些大概是隕石所形成的噴出物沉積的結果。
  • 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降級為矮行星?還能恢復行星嗎?
    ,歸入了矮行星,番號為134340號小行星。行星的標準是什麼?既然把冥王星開除,肯定是冥王星沒有達到行星的標準,那麼,行星的標準是什麼?行星是指自身不發光,環繞恆星進行公轉的天體。恆星的自傳往往和行星的公轉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