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恐龍公園,距今已有20億年歷史,可以親自挖恐龍化石!

2020-11-21 柒姐姐講故事

在這個大千世界,總是存在很多看起來極為神奇的地方,有些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就,也有些是人為的勞動成果,不過,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這片看起來乾燥荒蕪的土地,實質上是一個非常神奇的世界,從外表來看,似乎無論如何人們都不會來這裡生存,但這片土地之下卻隱藏著很多秘密,來加拿大旅行一定要來這世界自然遺產之地,感受曾經一個特別酷的恐龍主宰時代。

在加拿大艾伯塔省西南角紅鹿河一帶,有一座世界著名的恐龍公園,這座公園地形十分奇特,這裡的荒原奇形怪狀,形成石柱、山峰和重重疊疊的彩色巖石,以及其它奇異景觀。

這座公園地形是自然形成於七千五百萬年前,現在的東艾伯塔地區是大片淺海邊平原,曾經生存有很多的兩棲動物,哺乳動物、鳥類、恐龍等,當一些動物死去之後,其骨骼被新的層層泥沙掩埋,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了化石。

自從19世紀80年代那裡的挖掘工作開始以來,這裡就被公認為全球最大的恐龍化石集中地,很多小夥伴慕名來此旅遊,在這片土地下,成千上萬隻恐龍的骨骼就埋在這裡,也可以說是無數恐龍的長眠之地,在這裡人們能夠看到許多完整的恐龍化石,雖然這些化石只能夠被陳列著,但是人們可以想像出它們存活時的樣子,因為恐龍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會展示他們的挖掘工作供人們參考,如果你感興趣的話,甚至你都可以親自嘗試動手挖挖看,那將是一種最為獨特的體驗!

怎麼樣,小夥伴們,你們有沒有興趣來這個公園穿越一下呢?相信你一定會不虛此行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是發現恐龍最多的國家,「巨型汝陽龍」竟是世界最大恐龍化石
    河南省汝陽縣劉店鄉有座「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這裡發現的生活於晚白堊紀早期(距今約1億年至8500萬年間)的汝陽恐龍動物群,是中國乃至世界晚白堊紀早期的一個重要恐龍物證,它的發現填補了我國晚白堊紀早期恐龍研究上的空白,對研究大型蜥腳類和結節類恐龍的分布、遷徙、演化以及揭示恐龍生活習性、生存環境和最終的突然滅絕等具有重大價值
  • 吉林延邊發現恐龍化石群 距今約1億3千萬年
    央廣網延吉6月3日消息(記者 劉源源,延邊臺記者 趙陽) 吉林省東南部延吉市,近日首次發現恐龍化石群。專家初步鑑定,這是距今約1億3千萬年前白堊紀時期的恐龍化石,而且是一個非常密集的恐龍化石群體。目前現場至少能復原兩隻完整的成年恐龍化石。專家稱,它們是被原地埋藏的,位置沒有發生過變動,保存比較完好。不排除是群體性的恐龍墓地的可能。將對中國恐龍化石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 南極出現軟殼蛋化石,距今已有6800萬年,它和恐龍有什麼聯繫?
    南極出現軟殼蛋化石,距今已有6800萬年,它和恐龍有什麼聯繫?地球上有很多人類不敢踏足的地帶,例如百慕達三角洲、崑崙山等等。近幾年全球氣溫變暖問題,導致無數的冰川和凍土消融,南北極環境變得更加惡劣,它們已經不再是一片淨土。曾經有科研人員對南極考察時,發現一顆奇怪的化石,經過檢測,它距今已經有了6800萬年的歷史,究竟是什麼呢?南極出現軟殼蛋化石,距今已有6800萬年,它和恐龍有什麼聯繫?這顆化石的形態科學家發現的這顆化石,類似於球狀物體,至於到底是什麼,都沒有得到合理的答案。
  • 四川一男子遛彎偶遇恐龍化石,專家:距今大約1.6億年
    資料圖 和冠心 攝 圖文無關21日晚間,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江山表示,經專家初步認定,已基本確定為蜥腳類恐龍化石,距今大約1.6億年左右。根據化石的肢骨判斷,恐龍體型較大。「化石的長度還是很長的,約有1.1米左右。」據李先生介紹,當時在路邊發現疑似恐龍腿骨化石時,自己興奮不已。他連忙走近仔細查看後,更加確定了自己的推測。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公園,保存著20億年前化石,遊客可以親手挖掘
    文章分類|旅行見聞文章字數|620字,閱讀約2分鐘我們中的許多人肯定都看過關於恐龍的電影。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各種類型的恐龍。它們既食草又食肉。這些恐龍非常高大兇猛,之前的一個時代都是以恐龍為主。現在世界上也有很多恐龍公園,裡面也有恐龍化石,還有一些關於恐龍的東西。這個恐龍公園位於現在的東阿爾伯塔地區的一個大的前海海濱平原上。該公園發掘已久,從那時起就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化石集中地,有20億年前的恐龍化石,也有很多遊客來此觀光。
  • 內蒙古赤峰現古生物三眼恐龍蝦 距今2億年
    三眼恐龍蝦(資料圖)     中新社赤峰6月22日電中新社記者22日獲悉,內蒙古赤峰市一家企業員工近日在該公司院裡發現的一種長得像蝌蚪,腹部長滿了小腿、三隻眼睛的奇怪生物,被專家證實為古生物三眼恐龍蝦,並稱距今已有2億年歷史
  • 重慶老農挖出寶貝,距今1.5億年歷史,上交後獲得獎狀
    我國地大物博,擁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在這段漫長的歷史中,古人為我們留下了數不盡的寶貴財富。財富的背後是文化的傳承,作為華夏民族的一員,文化的傳承需要每一位中國人出力。如今,我國許多文物深埋於地底,等待有緣人的發現。許多農民幸運地挖出了國家珍貴文物,最後主動上交給國家。
  • 看,1.5億年前的恐龍大腳印!北京延慶170個恐龍足跡化石首次修復
    萊斯沃斯保育專家正在為恐龍足跡化石塗抹特殊試劑。李冉攝延慶世界地質公園內發現的距今約1.5億年前形成的恐龍足跡化石,這是世界首都圈內唯一的恐龍化石記錄,也是北京地區首次發現恐龍存活過的痕跡。為了更好地保存化石遺蹟,最近,延慶世界地質公園全面啟動恐龍足跡化石保育工作,在足跡及其周邊塗抹一種特殊的試劑,將有效防止足跡風化。延慶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北京市西北部,總面積620.38平方公裡。公園以前寒武紀海相碳酸鹽巖為物質基礎,園內共遍布著6個恐龍足跡化石集中點,其中1號點數目最多,達170多個。
  • 平山深山驚現恐龍化石?原是16億年前疊層石
    這些嵌在山體石壁上凸顯出的大大小小的「化石」,有的像恐龍蛋化石,有的像動物骨骼化石。村民康先生致電稱,一是希望答疑解惑,二是自去年以來,偶爾有人上山私採,望給予保護。記者找到河北地質大學龐其清教授,4月19日,這位80歲的老人陪同記者在山中攀登兩小時,冒險進行現場勘察。龐教授解開了謎團:「這不是化石,但它比動物化石要早得多,因為它距今已有16億年之久,是形成於中元古界的『疊層石』。」
  • 男子外出散步,走著走著就發現了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快來圍觀榮縣的恐龍化石!
    在1990年,復興鄉朱家廟村9組(現觀山鎮大樹村)農戶鄒春芳在上山挖土的時候,在土壁挖了一塊約20多斤的石頭腿骨,石頭腿骨不大,但比當地其他石頭重很多,感覺很奇怪,於是將石頭腿骨送到鄉政府,鄉政府領導向上級匯報,最後決定送到自貢恐龍博物館
  • 距今1.15億年!巴西發現新品種恐龍化石 與中國左龍有親緣關係
    距今1.15億年!周五,巴西一個研究小組宣布,在巴西東北部的塞阿拉州發現了1.15億年前的化石,屬於一種此前從未知曉的恐龍物種。「Aratasaurus museunacionali」是一種先前不為人所知的中型獸腳亞目恐龍,這意味著它有中空的骨頭和三趾的四肢。根據古生物學家Juliana Sayao的說法,這隻動物的化石顯示它的體重在34.25公斤左右,身高3.12米。
  • 四川自貢又火了,1.6億年前恐龍化石被發掘,專家:在世界都罕見!
    眾所周知,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對於地球的探索也越來越頻繁一些曾經號稱世界未解之謎的難題,在人類科技的手段之下,逐一的解開那些神秘的面紗,就連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在如今也被各種科研人員利用,AI等修復手段重現出來。
  • 迄今為止最大恐龍腳印化石被發現
    據美國媒體報導,古生物學家稱,迄今最大的恐龍腳印化石(寬約1米)來自鰓恐龍。1998年古生物學家曾在懷俄明州發現了距今1.5億年的鰓恐龍化石,鰓恐龍曾經是地球上最大的陸地生物之一。但最新研究證實,這種侏羅紀晚期在北美大陸漫遊的蜥腳類恐龍曾大量存在,活動範圍比此前預測的大很多。
  • 迄今最大恐龍腳印化石被發現,寬約1米
    該報告的作者之一、勞倫斯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堪薩斯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的古生物學家大衛·伯恩漢姆(David Burnham)稱:「這些恐龍的身軀真的龐大。」他所在的研究小組給這個恐龍取了一個綽號「大腳」,猜測這種恐龍身長約30米,幾乎與海裡的藍鯨一樣長。研究人員使用3D掃描並詳細測量,對比鰓恐龍腳印化石與其他恐龍腳印化石,確認這是迄今尺寸最大的恐龍腳印化石。
  • 遠古的記憶-黑龍江古生物化石(伊春地區之嘉蔭恐龍)
    恐龍是小學生都知道的神秘古生物,它們生活在2.2億年前-6500萬年前(三疊紀-侏羅紀),統治地球長達1.5億年之久,在6500萬年前突然在地球上消失了,其消失的原因有多種說法,有人推斷是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的,有人認為是火山噴發造成的......不一而足,但如果它們一直生活下去,可能地球上就沒有人類什麼事了
  • 熱河生物群已發現30多種恐龍化石
    今年4月末,他在田頭發現了一塊又像石頭又像骨頭的東西,由此引出一處大型恐龍化石出露點。目前,化石發掘工作還在進行中。遼寧省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恐龍化石專家周長付說,恐龍化石的發現地應屬義縣陸家屯層,距今約1.26億年,屬蜥腳類恐龍。這隻恐龍存活時,體長約15米,高約2米,肋骨約1.5米長,是目前為止遼寧省發現的最為完整的立體保存的大型蜥腳類恐龍化石。
  • 四川自貢新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小腿骨化石
    來源:央視網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諸城恐龍化石探秘(圖)
    這是一個呈圓盤型的恐龍化石多層分布集群,3500平方米的區域內,集中了多層化石,已發現較完整的化石2600多塊。  恐龍化石的修復車間坐落在城南。發掘現場產出的化石被裹上厚厚的石膏後運到這裡,然後由專業人員小心翼翼地拆封、修復。在這裡,我們遇到了正在指導修復、補配「巨無霸」的趙喜進教授。「我們計劃在今年6月完成裝架,這具恐龍骨骼高達10米以上、長約20米。
  • 1.8億元恐龍化石,是全球最大霸王龍化石之一,而買家用途未知
    在大自然中,每一種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環境,適應環境的結果,而對於古生物,可以通過化石的研究,還原地質年代的物種特徵,進而研究當時的環境等等,所以化石很有研究意義。近日在美國紐約,佳士得拍賣行展出全球最大霸王龍化石之一——「斯坦」,也是全球第二完整的霸王龍骨架,拍出高達1.87億元人民幣的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