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著全球,不但影響著全球的經濟,也在影響著全球的政治,世界格局在疫情中發生著重大變化。到底會怎樣變化呢?這個問題既難回答,也好回答。我們不必急於說出它的答案,其實「老子」早已告訴了我們,看看《道德經》第十八章,答案不答也會自明。
「最差的老師」,不最差的《道德經》講解,用獨特的戲說加正解的方式展開,為了照顧《道德經》初學者,我們把「戲說趣解」置於前,「直譯正解」置於後,讓我們一起去領略「老子」穿越二千多年,送來的包含著處理今天之世界問題的智慧。
【戲說+趣解】
故事的三個人物:老子:《道德經》作者;尹喜:函谷關關令;庖甲:函谷關廚師。
老子:「尹喜,昨天和前天,老師非常詳細地跟你講了,怎樣做一個好官,不但給了你方向,而且也給了你方法,你是否記在心裡了?」
尹喜:「老師,我都記在心裡了。」
老子:「尹喜,現在天下可不太平,周天子衰微,不能起到聯合國的作用了。各地的諸侯擁兵自重,爭霸不斷,你方唱罷我登場,四方諸侯個個都不是善茬,為了爭奪霸主,爭得你死我活,然而他們呢!都沒有徹底的明白,治理好天下的方法。」
老子:「尹喜,雖然你管轄的函谷關地方不大,但一定要把函谷關治理好,別辜負了百姓對你的期望啊!」
尹喜:「好的,老師,我會非常努力的。」
老子:「尹喜,老師再考考你。現在諸侯紛爭並起,戰爭不斷,列強欺詐不斷,是什麼原因啊?」
尹喜:「老師,他們都想霸佔天下,誰也說服不了誰,就打起來了唄!」
老子:「尹喜,這些都是表面現象表面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他們沒有按照『道』的要求和準則去做事情。把大道給偏廢了,大道偏廢就有人出來高談仁與義。如果大家都按『道』要求去做的話,就不存在仁與不仁,義與不義的區別。就像第二堂課我給你講的,大家有了美的標準,就會有醜的現象出現。有了善要求,惡就出現了,這都是大道偏廢的表現。」
老子:「大道是原樸的簡單的,大道荒廢了,投機取巧的事情就會多了,欺騙虛偽滿天飛,和和睦睦的局面被破壞,不和睦的現象出現,就有人孝順慈善,有人不孝與不慈善。大道偏廢,還會引起國家的混亂,國家混亂了就有了忠臣與奸臣的陳營。大道偏廢后的這些現象,就會造成天下大亂,天下大亂大家都想著稱王稱霸,想掌管天下發號施令,讓別人聽自己的,所以天下才是現在這個樣子。」
尹喜:「老師,那該咋辦呢?那該怎樣恢復以前的秩序呢?」
老子:「要恢復秩序,必須要按照道要求去做。大家如果人人都能按照大道的要求,做到謙虛、誠信、無為、不爭、安靜、善良、樸素,這樣天下就會太平。」
尹喜:「老師,應該讓這些諸侯都來聽聽你的課,我覺得他們進步了,天下就太平了。」
老子:「哈哈哈,尹喜啊!他們是該要聽聽這些課,但是光靠我的力量還不夠,所以說你跟庖甲要好好學習,不但自己學習好,還要把你們倆身邊的人,都給教會了,這樣才有更多的人去宣揚大道,宏揚大道,讓更多的人遵守道。這樣天下太平,老百姓才會過上好日子,大家才能和睦相處,世界才能和諧,世界才能大同!」
庖甲:「讓我們為世界大同而努力!」
【原文】
大道廢(1),有仁義;智慧出(2),有大偽;六親不和(3),有孝慈(4);國家昏亂,有忠臣。
【直譯】
大道被廢棄了,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聰明智巧的現象出現了,偽詐才盛行一時;家庭出現了糾紛,才能顯示出孝與慈;國家陷於混亂,才能見出忠臣。
【注釋】
(1)、大道:指本源、本性、規律。
(2)、智慧:聰明、智巧。
(3)、六親:父子、兄弟、夫婦。
(4)、孝慈:孝順慈善。